學貓叫、鴨子叫的北京80歲胡同大爺,是口技是擾民?看解決方法

2021-01-08 智者觀社會

引言

今年8月份網上流傳一段視頻,是一個杭州87歲大爺,網名「搖門大爺」!

網友的評論很多都是譴責這個大爺,我也不認同他的損人利己行為,最後不知道怎麼解決的?

北京東城區也有位奇葩大爺,他今年也80歲整,他的「危害性」沒有那個「搖門大爺」厲害,受到困擾的主要是附近幾戶居民。他做了什麼?

關注我,讓咱們一起:看人間冷暖,品世態炎涼,嘗生活百味,賞芸芸眾生的故事。

早晨7:00胡同傳來的貓叫聲、鴨子叫聲

小剛是北京土著,但不是這條胡同的原住戶,只是3年前搬來的。他原來也是住平房,所以搬到這沒什麼不習慣。但偶爾能聽到貓叫聲一直使他很好奇。當聽到很清晰貓叫時,出門查看卻看不到貓!

直到一天媳婦和他說,你別好奇找貓了,那是對門院那個大爺學的,這才恍然大悟。

困擾的開始

其實之前一直相安無事,真正困擾來臨是今年。因為以前聽到貓叫聲只是偶爾,但今年不行了,頻率太高,而且還有新花樣「鴨子叫」!

原來今年疫情,大爺不去公園了,活動空間都在家附近,那他的頻率能不高嗎?

其實小剛之前去濱河公園鍛鍊見過大爺,他敢一邊走一邊大聲唱歌,還學貓叫,行為特異!周圍人都指指點點,而其毫不在意!所以小剛對他學貓叫一直是忍耐,不太敢招他,畢竟他已經80歲了(倆人胡同碰面問過),而且這麼特立獨行,雖然說話也搭調,但看著可不像普通人。

所以小剛對幹擾一直是忍耐,不敢和大爺說「別學貓叫、鴨子叫了」,怕吵起來!而且他那麼大年齡了,又沒違法,估計報警也解決不了!

困擾加劇

今年下半年,北京開始實行垃圾分類,這個大爺天天在家,被社區邀請看管垃圾桶,監督分類,這本是件好事。可他們沒有想到小剛的痛苦!

以前學貓叫和鴨子叫,好歹是在8點以後,現在基本7點就開始了。因為大爺的值守時間是7點開始。他可能無聊,經常和路人搭訕,特別是中年婦女和大媽路過。等看廁所的、運垃圾的環衛工一來,「貓叫和鴨子叫」就開始了。

因為他們可能是無聊,拿大爺打趣,知道他學貓叫,又問他會學鴨子叫嗎?甚至耗子叫。大爺估計也知道打趣,但他喜歡。就學了「鴨子叫」,您還別說,真像!他身體出奇的好,聲音嘹亮,高亢。學得惟妙惟肖,自稱為口技。

可小剛就悲催了,因為他的後窗戶離他們也就5米內,聽得真兒真兒的!而且大爺沒有六、日休息一說,假日無休的口技表演。

小剛夫婦上班的的單位都離家近,本來和媳婦每天可以睡到7點半甚至8點起床都來得及,可現在,基本每天7點準時起,假日無休。有時中午也能聽見「鴨子叫、貓叫」!

想辦法

小剛想了很久,但幾個辦法都可能有後遺症。

方法1:報警找警察,可能的結果,調解,畢竟大爺沒違法,而且他是老年人屬於減輕處罰年齡段。還有就是等於撕破臉了。不可取,擱置。

方法2:找社區居委會調解,其實這次困擾的根子,就在安排大爺值守分類垃圾桶的那個人,他沒有考慮或不知道大爺的「學貓叫、鴨子叫」。好心辦了錯事,但找他們調解也未必能解決,而且得罪人了。

方法3:直接找到大爺,開誠布公談談別再學了。但小剛有點怕他,畢竟他的行為不像普通人。擱置先。

對門院子同樣受困擾鄰居的解決辦法

那也是個80多歲的白頭髮胖大爺,他家後窗戶也臨胡同,也受幹擾最重。他選擇的是直接和貓叫大爺說,「以後別那麼早學貓叫、鴨子叫了,你不睡懶覺別人還睡呢!而且六、日休息別學了!」

貓叫大爺回答「好好好,我接受,我改。」,過後依舊貓叫、鴨子叫。

那個提意見的大爺也沒招了,他於是在胡同站著,逢街坊過就給貓叫大爺「散」這事,但對解決這個困擾有什麼作用呢?

小剛為什麼知道這麼清楚?因為他家後窗戶也臨胡同,距離垃圾桶不遠,這些事都聽得真兒真兒的。

仔細觀察,妙招解決

小剛想解決這件事,就對貓叫大爺上了心,畢竟不堪其擾。

通過觀察他發現,大爺看垃圾桶分類還有其他目的——撿廢品。據其和別人聊天自說,不缺錢!但就是愛撿廢品。

小剛想了想,機會來了。他把家裡要扔的廢品都歸集起來,攢了一大堆。某天看到貓叫大爺在,就把廢品都給了他,順便說「大爺,您能別那麼早學貓叫、鴨子叫好嗎?我後窗戶近,聽得真兒真兒的,睡不成懶覺了!」

大爺聽了,高興地說:好吧,好吧,我注意啊。在這之後,小剛還真沒怎麼聽見「貓叫和鴨子叫」了。

尾聲

前人說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看了小剛這個事,您覺得他處理的怎麼樣?換做是您會採取哪種方法?

其實拋開「學貓叫、鴨子叫」是否擾民不談,小剛處理鄰裡矛盾的方法確實高明,「將欲取之,必先與之!」連三十六計都用上了,成功化解了鄰裡矛盾。畢竟遠親不如近鄰。

您看筆者說得對嗎?歡迎化名私信,提供作者素材。作者會擇優加工創作成社會故事呈獻給更多的讀者,讓大家一起感受您的酸、甜、苦、辣。

個別照片截取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清晨,北京二環內平房區傳來鴨子叫聲?「健康老人」
    「健康老人」學鴨叫最近同事小蘇經常帶著黑眼圈就來上班了,一問之下才知道他現在經常被窗外的鴨叫聲吵醒。小蘇住在東城區的平房保留區,到單位也就10分鐘的路程,9點上班,睡到8:00都來得及。可這幾個月來他從沒睡過懶覺,7點就起,包括周六日,因為他經常被胡同裡傳來的鴨子叫聲、貓叫聲吵醒。曾經小蘇好奇,忍耐著困意出去看了看,原來有個80多歲的大爺在學鴨子叫。周圍幾個環衛工人笑得前仰後合,還有個要他學耗子叫,看著他們暢快地笑容,小蘇問「您多大歲數了?」「八十多了」以前他就在中午或下午學貓叫,早上去公園鍛鍊。
  • 口技高人能模仿狗叫豬叫 曾模仿爆胎聲幫司機提神
    用口技幫開夜車司機提神  「我11歲的時候輟學回家放羊,閒著沒事就學各種動物的叫聲,半年後學會了10多種,現在只要聽過一遍,就能把那種聲音模仿出來。」4月29日,深晚記者輾轉在福田梅林的一處工地找到這位口技高人郭文興。他告訴深晚記者,他現在隨口就能模仿發出牛、羊、貓、狗、雞、青蛙、鴨子、小孩哭、敲鑼等各種聲音。
  • 一張嘴模仿飛機汽車轟鳴,90後非遺傳承人靠口技一個視頻抖音漲粉80萬
    他覺得,口技是他實現人生價值的方法:「一代代人把口技傳承到今天、發展到今天,很不容易。我覺得自己做不了科學家、大企業家這些非常偉大的事情,能把這項技藝學好、傳承好,為後人保留下這些文化遺產,就是我人生的價值了。」練習口技20年的「90後傳承人」方浩然出生於1990年,今年不到30歲。但他學習、練習口技的時間,已有近20年。
  • 揚州一男子練口技學鳥叫42年 小鳥循聲聚攏身邊
    奇男一張口 百鳥都噤聲  朋友們紛將其口技設成手機鈴聲  葛學濤 陳詠  本報訊 23日,揚州市區荷花池公園水邊樹林裡,一中年男子將手指含在口中,神情專注地模仿「鳥叫」。
  • 王鶴棣改編《學貓叫》,學豬叫學狗叫遭網友恐嚇:你以後別唱歌!
    咱們的王鶴棣王三歲同學會搞怪,會賣萌,雖然有的時候會很幼稚,但是還是一個很暖心的大男孩,但是就是這唱歌實在是一個硬傷啊,其實在快樂大本營上並不是王鶴棣的第一次唱歌,在《超次元偶像》中唱的火已經是給小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廈門老漢身藏口技絕技 能與青蛙及鱉「對話」
    能跟鱉「對話」東南網6月1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遊章友/文 陸軍航/圖)他學貓叫,小貓以為「媽媽來了」;他學青蛙叫,青蛙以為是同伴,竟然會呼應;他學狗叫,小狗立刻跟著叫……同安新民鎮湖柑村的邵建設,今年60歲,從小喜歡學動物叫,幾十年下來,口技能以假亂真,不僅騙過動物,就連人也會上當。
  • 大明湖畔口技達人王軍:30多種聲音演繹惟妙惟肖 期待更大舞臺
    &nbsp&nbsp&nbsp&nbsp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6日訊11月5日,在濟南大明湖畔,羊叫、豬叫、鳥叫、娃娃哭…不同的聲音不時傳來。&nbsp&nbsp&nbsp&nbsp「他學得真像,我還以為是真的呢。」一位路人讚嘆道。
  • 七旬口技達人能模仿十幾種聲音 鳥叫車鳴聲張口就來
    75歲口技達人,能模仿十幾種聲音說起口技的本事,75歲的梅軍顯得興高採烈,「自從接觸到口技,我就喜歡自己琢磨,雞、鴨、狗、貓、牛、飛機、火車……聽見啥我就琢磨著這些東西的聲音該怎樣從我嘴裡發出來。」學校的師生都很喜歡,從那時起,我就在學校出了名,大家都叫我『小侯寶林』,在作文課上我還寫過一段相聲《勤工儉學》,得到了老師們的稱讚與鼓勵。」中學畢業後,梅軍到了南京服裝廠工作,並加入了廠裡的文藝隊,「當時正趕上文革,廠裡有好多從劇團下放的演員。我們文藝團就來了位會表演口技的人,叫渠正南,起初我們一起表演,那都是各演各的,後來,他看我嘴皮子功夫不錯,就讓我和他一起搭檔表演口技。」
  • 洛陽男子用塑料紙吹出畫眉鳥叫,有人開價一天500請他捕鳥
    然而,愛人嫌棄他除了會「吹」之外,不會來錢,早早離開了,只剩下將近50歲的劉建升,耕種之餘在山裡學習更多種鳥叫,劉建升有一個理想,那就是通過一兩年的研究,吹出來口技版的《百鳥朝鳳》,目前,劉建升已經學會了十幾種鳥叫。劉建升是河南省嵩縣舊縣鎮人,大約6歲的時候,偶然一次看到母雞下完蛋,在蛋窩附近咯咯叫,淘氣之下捏著脖子,學母雞叫。村裡人都說:「這娃子是個能人,學的怪像!」
  • 62歲村民模仿動物聲音 學老鼠叫能把老鼠騙出洞
    62歲村民模仿動物聲音 學老鼠叫能把老鼠騙出洞   同安村民邵建設是個口技達人,模仿各種動物叫聲常常以假亂真  喔—喔—喔,昨日下午3點,同安新民鎮湖柑村一村民家,響起了公雞打鳴聲。這會,雞就打鳴了?隨著叫聲越來越響,一位村民緩緩走到了記者面前。這一見才知道,「啊,是您在學雞叫啊,太像了。」他叫邵建設,今年62歲,喜歡模仿動物的聲音,連村民的聲音也能模仿。動物上當,跟著他呼應。
  • 臺一聰明鸚鵡口技驚人 會學動物叫還會背乘法(圖)
    臺一聰明鸚鵡口技驚人 會學動物叫還會背乘法(圖) 2009年04月20日 09:2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百靈會叫「十三套」 鷯哥竟然是「話癆」 胡同養鳥人的樂趣
    今天說說北京人四大愛好中的養鳥。從清末到民初,北京的四九城遛鳥的人很多,《燕京雜記》裡說:「京師人多養雀,街上閒行車有臂鷹者……」老北京養鳥的習慣,要追溯到滿族人養鳥聽音的傳統。1644年順治帝遷都北京,也把旗人提籠架鳥的嗜好帶進了北京,並為京城平民百姓效仿。新中國成立前京城有不少火爆的鳥市交易,當年花市廟會上除了鴿子外,還賣各種鳥、金魚,入了秋則賣蛐蛐兒、蟈蟈兒。白塔寺後門元寶胡同的鳥市,一些鳥販子和提籠架鳥之輩雲集於此,進行交易,地窄人稠,如同螞蟻盤窩一般。隆福寺夾道的鳥市,賣鴿子、鵪鶉和其它各種禽類……種類繁多,應有盡有。
  • 鄰裡糾紛暴力或訴訟解決?北京鄰裡糾紛正反解決故事
    今天筆者延伸一下,通過幾個北京的實例,講講鄰裡交往產生的糾紛故事。關注作者,讓咱們一起:看人間冷暖,品世態炎涼,嘗生活百味,賞芸芸眾生的故事。鄰裡關係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引發訴訟,甚至惡性案件的反面事例1、2009年媒體報導的「水漫金山」高校教師告上法庭。許女士是北京某高校教師,家住海澱區世紀城三期時雨園小區。她的樓上鄰居是業主王女士。
  • 防貓叫電擊項圈?有一種魔鬼叫「貓界楊永信」!
    防貓叫電擊項圈?有一種魔鬼叫「貓界楊永信」! 大家好,我是氣鼓鼓的喵君, 喵粉@噗呋嗛噤在後臺留言說 最近,發現某寶上有賣貓咪電擊項圈 防止貓叫擾民
  • 「學貓叫」日文版|我們一起學貓叫 日本的貓怎麼叫?
    今天呢,來和大家唱一首非常可愛的「學貓叫」的日文版。只有短短的三句大家最熟悉旋律的地方,非常好唱。關鍵就在於一個發音!很萌也很羞恥(o゜ω゜o),一起甜甜地唱起來吧~ それみんなで、一いっ緒しょにニャンニャンニャンニャンニャンsore minn na de、i ssyo ni nyann nyann nyann nyann nyann大家一起學貓叫
  • 防貓叫電擊項圈?有一種魔鬼叫「貓界楊永信」
    嗛噤在後臺留言說最近,發現某寶上有賣 貓咪電擊項圈 防止貓叫擾民,貓叫咋辦?貓發情叫就安排絕育;貓進出房門叫就買自動開關門神器;貓叫影響休息,還可以戴耳塞等。朋友啊,不傷貓的解決辦法有很多!正如微博主@荒海阿離說的想要貓乖巧可愛,不喵喵叫擾民
  • 一隻叫「王爺」的網紅貓,在北京炒豆胡同僧王府裡的跌宕「貓生」
    炒豆胡同在北京交道口南大街路西,從南往北數第一條胡同。胡同全長463米,明朝就叫「炒豆胡同」,到了清朝變成了鑲黃旗駐地,這裡依然叫「炒豆胡同」。著名的鐵帽子王府——僧王府就在這裡。王府裡有隻流浪貓叫「王爺」,它有著古波斯的高貴血統,一身白色長毛,行事霸氣,院裡其它貓都對它敬畏三分。在這座歷史悠久的王府裡,它就是貓王。一個攝影師把它的照片放到網上,當然還有王府氣派的廣亮大門,圓石鼓,門墩,磚雕……很快「王爺」成了網紅貓。很多網友找到王府,想一睹「王爺」的風採。於是,炒豆胡同的這座老宅也火了。
  • 絕地求生:韋神直播用女聲唱《學貓叫》,網友:學豬叫?
    只不過,韋神唱的是女聲版本的《學貓叫》,看著粗獷的韋神扭動著身體在直播間裡「一起喵喵喵喵」,粉絲們全都看不下去了,紛紛在彈幕刷起了「學豬叫」,「這豬頭肉我不要了」。當然,粉絲們都是沒有惡意的,只是調侃一下賣萌的韋神。不過,韋神的女聲殺傷力就夠大了,唱的還是賣萌的學貓叫,真的是讓人很難接受啊。先不說好聽不好聽,光看著韋神扭來扭去的這個場景就就一身雞皮疙瘩吧,再加上勾人的歌聲,在下告辭。
  • 一個喜歡二次元的英國大爺,一隻戴著領結的網紅鴨子......
    要說晉陶淵明獨愛菊,到了巴利大爺這裡估計就是「大不列顛巴利老爺獨寵鴨」,沒錯,今年68歲的巴利大爺已經喜歡鴨子整整50年......(好像哪裡不太對勁。)這麼說起來,巴利大爺也是貨真價實的老二次元了?!就像肥宅們(我)愛收集手辦一樣,巴利大爺也養了十幾隻鴨子,而那隻叫巨星的鴨子真的是鴨中奇葩......
  • 七旬大爺嫌鄰居柴犬吵鬧,起訴索賠精神損害撫慰金1.2萬被駁回
    文丨談典看法聊一段八卦,學一個法律知識。關注【談典看法】,做懂法段子手!鄰居養的狗叫影響到你休息,你會怎麼辦?上門提醒?而北京一位年過七十的梁大爺,卻選擇了把對方告上法庭,要求對方採取有效措施杜絕擾民,並索賠精神損害撫慰金每月1000元,共計1.2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