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年8月份網上流傳一段視頻,是一個杭州87歲大爺,網名「搖門大爺」!
網友的評論很多都是譴責這個大爺,我也不認同他的損人利己行為,最後不知道怎麼解決的?
北京東城區也有位奇葩大爺,他今年也80歲整,他的「危害性」沒有那個「搖門大爺」厲害,受到困擾的主要是附近幾戶居民。他做了什麼?
關注我,讓咱們一起:看人間冷暖,品世態炎涼,嘗生活百味,賞芸芸眾生的故事。
早晨7:00胡同傳來的貓叫聲、鴨子叫聲
小剛是北京土著,但不是這條胡同的原住戶,只是3年前搬來的。他原來也是住平房,所以搬到這沒什麼不習慣。但偶爾能聽到貓叫聲一直使他很好奇。當聽到很清晰貓叫時,出門查看卻看不到貓!
直到一天媳婦和他說,你別好奇找貓了,那是對門院那個大爺學的,這才恍然大悟。
困擾的開始
其實之前一直相安無事,真正困擾來臨是今年。因為以前聽到貓叫聲只是偶爾,但今年不行了,頻率太高,而且還有新花樣「鴨子叫」!
原來今年疫情,大爺不去公園了,活動空間都在家附近,那他的頻率能不高嗎?
其實小剛之前去濱河公園鍛鍊見過大爺,他敢一邊走一邊大聲唱歌,還學貓叫,行為特異!周圍人都指指點點,而其毫不在意!所以小剛對他學貓叫一直是忍耐,不太敢招他,畢竟他已經80歲了(倆人胡同碰面問過),而且這麼特立獨行,雖然說話也搭調,但看著可不像普通人。
所以小剛對幹擾一直是忍耐,不敢和大爺說「別學貓叫、鴨子叫了」,怕吵起來!而且他那麼大年齡了,又沒違法,估計報警也解決不了!
困擾加劇
今年下半年,北京開始實行垃圾分類,這個大爺天天在家,被社區邀請看管垃圾桶,監督分類,這本是件好事。可他們沒有想到小剛的痛苦!
以前學貓叫和鴨子叫,好歹是在8點以後,現在基本7點就開始了。因為大爺的值守時間是7點開始。他可能無聊,經常和路人搭訕,特別是中年婦女和大媽路過。等看廁所的、運垃圾的環衛工一來,「貓叫和鴨子叫」就開始了。
因為他們可能是無聊,拿大爺打趣,知道他學貓叫,又問他會學鴨子叫嗎?甚至耗子叫。大爺估計也知道打趣,但他喜歡。就學了「鴨子叫」,您還別說,真像!他身體出奇的好,聲音嘹亮,高亢。學得惟妙惟肖,自稱為口技。
可小剛就悲催了,因為他的後窗戶離他們也就5米內,聽得真兒真兒的!而且大爺沒有六、日休息一說,假日無休的口技表演。
小剛夫婦上班的的單位都離家近,本來和媳婦每天可以睡到7點半甚至8點起床都來得及,可現在,基本每天7點準時起,假日無休。有時中午也能聽見「鴨子叫、貓叫」!
想辦法
小剛想了很久,但幾個辦法都可能有後遺症。
方法1:報警找警察,可能的結果,調解,畢竟大爺沒違法,而且他是老年人屬於減輕處罰年齡段。還有就是等於撕破臉了。不可取,擱置。
方法2:找社區居委會調解,其實這次困擾的根子,就在安排大爺值守分類垃圾桶的那個人,他沒有考慮或不知道大爺的「學貓叫、鴨子叫」。好心辦了錯事,但找他們調解也未必能解決,而且得罪人了。
方法3:直接找到大爺,開誠布公談談別再學了。但小剛有點怕他,畢竟他的行為不像普通人。擱置先。
對門院子同樣受困擾鄰居的解決辦法
那也是個80多歲的白頭髮胖大爺,他家後窗戶也臨胡同,也受幹擾最重。他選擇的是直接和貓叫大爺說,「以後別那麼早學貓叫、鴨子叫了,你不睡懶覺別人還睡呢!而且六、日休息別學了!」
貓叫大爺回答「好好好,我接受,我改。」,過後依舊貓叫、鴨子叫。
那個提意見的大爺也沒招了,他於是在胡同站著,逢街坊過就給貓叫大爺「散」這事,但對解決這個困擾有什麼作用呢?
小剛為什麼知道這麼清楚?因為他家後窗戶也臨胡同,距離垃圾桶不遠,這些事都聽得真兒真兒的。
仔細觀察,妙招解決
小剛想解決這件事,就對貓叫大爺上了心,畢竟不堪其擾。
通過觀察他發現,大爺看垃圾桶分類還有其他目的——撿廢品。據其和別人聊天自說,不缺錢!但就是愛撿廢品。
小剛想了想,機會來了。他把家裡要扔的廢品都歸集起來,攢了一大堆。某天看到貓叫大爺在,就把廢品都給了他,順便說「大爺,您能別那麼早學貓叫、鴨子叫好嗎?我後窗戶近,聽得真兒真兒的,睡不成懶覺了!」
大爺聽了,高興地說:好吧,好吧,我注意啊。在這之後,小剛還真沒怎麼聽見「貓叫和鴨子叫」了。
尾聲
前人說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看了小剛這個事,您覺得他處理的怎麼樣?換做是您會採取哪種方法?
其實拋開「學貓叫、鴨子叫」是否擾民不談,小剛處理鄰裡矛盾的方法確實高明,「將欲取之,必先與之!」連三十六計都用上了,成功化解了鄰裡矛盾。畢竟遠親不如近鄰。
您看筆者說得對嗎?歡迎化名私信,提供作者素材。作者會擇優加工創作成社會故事呈獻給更多的讀者,讓大家一起感受您的酸、甜、苦、辣。
個別照片截取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