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拍到「曼波魚」遭海獅啃咬卻若無其事,畫面曝光引發熱議!

2021-01-08 環京津網

有「曼波魚(Mola mola)」之稱的翻車魚雖然體型巨大,但其實有點遲鈍,日前野生動物攝影師赫爾曼(Richard Herrmann)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外海,捕捉到了翻車魚被海獅咬下一塊肉的驚人畫面,震驚全球。

▲▼翻車魚被海師啃咬。(圖/網絡圖片)

照片中,一條約3米長的翻車魚在海中被海獅狠狠的啃咬腹部,畫面中能看到翻車魚的腹部有一大面積狠狠的被咬下,但受傷的翻車魚仍然若無其事的在海中悠遊。

根據報導指出,該附近海域的海獅是肉食性動物,經常在該海域獵殺魚類,而重達3噸的翻車魚體型巨大,遊泳速度也比較慢,因此難逃被攻擊的命運,此外,近年來翻車魚也因為過度的捕撈,出現了瀕臨絕種的情況。

針對數量急速減少的翻車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2015年也將翻車魚列入「瀕危物種紅名錄(Red List)」的物種中,希望大家都能盡一份心力保護。

相關焦點

  • 翻車魚被海獅咬下一塊肉 仍然若無其事的在海中悠遊
    有「曼波魚(Mola mola)」之稱的翻車魚雖然體型巨大,但其實有點遲鈍,日前野生動物攝影師赫爾曼(Richard Herrmann)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外海,捕捉到了翻車魚被海獅咬下一塊肉的驚人畫面,震驚全球。翻車魚被海師啃咬。
  • 美攝影師拍到海獅捕食鯊魚罕見畫面(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上周三攝影師斯萊特·摩爾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海岸邊的觀鯨船上捕捉到一組不可思議的畫面——一隻飢餓的海獅竟反轉成為捕食者,享受了一頓鯊魚饕餮大餐,如此震驚的畫面實屬罕見。攝影師向《赫芬頓郵報》的記者講述道。  儘管早前斯萊特·摩爾稱見到過海獅貪婪捕食鯊魚的畫面,但是卻從未見過在一天之內五隻不同的海獅攻擊鯊魚。攝影師斯萊特·摩爾又補充說道:「那天觀鯨船上的人們都徹底驚呆了。」  海洋哺乳動物中心將加利福尼亞的海獅稱作投機取巧的進食者,這種鰭腳類動物以魷魚、章魚、鯡魚、巖魚、鯖魚和一些小鯊魚為食。但反過來,虎鯨和大白鯊也會把它們吃掉。
  • 被海獅啃咬竟不逃跑,看看翻車魚悲慘呆萌的「魚生」
    2015年的時候某位攝影師在美國加州,拍攝到了這樣一幅不太美好但是很有意思的畫面,一隻海豹和一隻翻車魚,其中海豹正在享受著自己的「美食」,而翻車魚正在享受著自己被吃竟然毫無反應。看到這一幅畫面很多人不禁驚呼,這樣的鐵憨憨竟然沒有滅絕,真的是一種奇蹟。
  • 翻車魚被海獅咬去一大口肉,疼哭了,但是又不能拿對方怎麼樣?
    翻車魚被海獅咬去一大口肉,疼哭了,但是又不能拿對方怎麼樣?野生動物園攝影師Richard Herrmann,在州的聖地牙哥海岸下,無意間拍下一組,驚人的畫面,一隻海獅吃了一口巨大魚,並且它吃的並不是一條簡簡單單的魚,而是一條具有2000多公斤的翻車魚,那麼就和小編一起看看Richard Herrmann,拍下一組照片吧其實在加州海獅在整個美國都是非常有名的,它們的性格也是非常暴躁
  • 為何翻車魚被海豹,海獅咬啃不逃跑?
    而在所有生物之中,有一種名叫「翻車魚」的生物非常奇特,面對自己天敵的時候可以說「毫不遜色」,任其咬啃基本上都不反抗,這到底是什麼情況?首先我們來說下翻車魚的基本情況,不然大家都還不知道翻車魚是什麼,翻車魚其實它的別名很多,很多人可能都聽過其中一個,例如:頭魚、海洋太陽魚、太陽魚、月亮魚等,該生物主要分布在全世界各熱帶及溫帶暖水域海域,所以在我國的海域也是可以見到它的,例如東海、南海,偶爾在黃渤海也有出現,所以非常適合它的棲息
  • 它長得像個魚頭,被海獅吃也不逃跑,只因遊速比人走路還慢
    有一種魚就叫做翻車魚,它們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翻車魚這魚真的會翻車:翻車魚喜歡側臥在海面上曬太陽,就像出事故後側翻的小汽車,所以被叫做翻車魚。由於長相太奇怪,翻車魚曬太陽時,看上去就像一條被咬得只剩魚頭的死魚屍體浮上海面,這讓它們很容易受到人類和其他食肉魚的攻擊,不過這似乎並不能讓翻車魚放棄日光浴的愛好。翻車魚浮上水面曬太陽翻車魚有個外號叫"海中二哈",別誤會,這不是說它們像哈士奇一樣敏捷好動,而是像二哈一樣蠢萌。
  • 潛水員海底自拍遭海獅寶寶調皮搶鏡
    潛水員海底自拍遭海獅寶寶調皮搶鏡 (1/4) "← →"翻頁
  • 幸運的攝影師拍到鯨魚「吃」海獅的照片,科學家稱此現象非常罕見
    近日,一位名叫蔡斯·德克爾(Chase Dekker)的攝影師,在加利福尼亞州蒙特利灣海域的一條觀鯨船上,滿懷期待地握著相機,希望這次出海能拍到一些絕美的照片。他看到遠處有一群海獅,在追捕一群鳳尾魚,飽餐一頓之後浮上水面來呼吸新鮮空氣。
  • 被海獅吃了也懶得反抗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原因很奇葩
    這種魚的體型非常龐大,成年體長可以長到3米,體重可達3噸。它們很喜歡浮到海面上,然後側翻過來曬太陽,所以得名「翻車魚」。2015年,攝影師拍攝到了「海獅啃大餅」的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翻車魨像個大餅一樣被海獅啃得面目全非,卻沒有絲毫逃跑或反抗的行動,只是挨啃等死,這是為什麼呢?
  • 被海獅吃了也懶得反抗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原因很奇葩
    這種魚的體型非常龐大,成年體長可以長到3米,體重可達3噸。它們很喜歡浮到海面上,然後側翻過來曬太陽,所以得名「翻車魚」。2015年,攝影師拍攝到了「海獅啃大餅」的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翻車魨像個大餅一樣被海獅啃得面目全非,卻沒有絲毫逃跑或反抗的行動,只是挨啃等死,這是為什麼呢?
  • 世界現有最大的硬骨魚, 即使別魚類啃食也不會反抗,這是為什麼呢?
    說到海洋中最大的生物,想必很多人會想到鯨鯊,一種看似不好惹的生物,其實卻是一種很溫順的生物,別看它們的體型巨大,但是它們主要是以浮遊生物為食,因此人們也願意親近鯨鯊。
  • 為什麼翻車魚被海豹吃了,也不逃跑。但是又沒有滅絕呢?
    基本遍布熱帶到寒帶的區域翻車魚是一種大型的海洋魚類生物體型可達3-5米,體重可達1400-3500kg單獨或者成對遊泳它們主要以還早,小魚為食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米。翻車魚的形狀非常特別,它的身形很高但又很短,很扁,從側面看,它是橢圓形的,而正視或俯視則發現它是扁平的。
  • 為何翻車魚被海豹,海獅咬啃不逃跑?科學家:真的是有心而無力
    而在所有生物之中,有一種名叫「翻車魚」的生物非常奇特,面對自己天敵的時候可以說「毫不遜色」,任其咬啃基本上都不反抗,這到底是什麼情況?自然界翻車魚的天敵有虎鯨、海獅,海豹等,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兩種生物「啃食」翻車魚,但是對於翻車魚來說,面對這樣的天敵為何不逃跑,為何這種物種如今還沒有滅絕,我們來具體的看下情況。
  • 攝影師海中潛水遭海獅大軍圍觀,集體賣萌求上鏡
    很多攝影師都喜歡潛入海中去拍攝大海深處的未知景色,其中也不乏一些趣事發生。國外一位名叫史蒂夫的攝影師非常喜歡潛水,同時也很愛水下拍攝。去年年底史蒂夫在加拿大溫哥華島附近的海域潛水時,遇見了一大群熱情的大傢伙的圍觀。原來有一群海獅在附近覓食,大約有四五十隻左右。它們看見史蒂夫之後便友好地遊了過來,全都聚集在他的身邊,但它們並沒有攻擊的意圖,似乎是想跟他一起互動玩耍。
  • 花蓮找曼波 海陸大聯機(圖)
    潛水人員在七星潭海域的定置漁場與曼波共遊 華夏經緯網4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花蓮2005曼波季將於4月30日登場,不同以往的是,花蓮縣政府將今年訂為 據悉,30日下午4:00,在七星潭先由臺島內外樂團隊暖身開場,縣長謝深山晚間7:20點燃「曼波之火」,穿插「當曼波遇上爵士」四重奏,晚間9:50施放20分鐘煙火秀。活動期間花蓮縣政府邀請石雕家王國憲,率12名新秀共同以「花蓮、海洋、曼波魚」相關主題,在七星潭德燕漁場以回收鋼鐵材料,創作超過兩公尺以上的大型作品。
  • 泡飯 花蓮的曼波魚
    臺灣四面環海,但在東南西北的不同海域,海的出產也各有不同;面東,最為遼闊的外海,經常有種過去叫做「翻車魚」的出沒,漁民常常看見它仰躺水面,如作日光浴似的萌姿,便以「翻車」做名字來形容它花蓮人「為翻車魚更名、徵名」活動,也有宣傳花蓮,推廣產品的兼顧--不就幾個漁民、魚販、海產廚子文明謀反,把「民主」的口號當作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逼宮國際學術單位,這成為被歷史稱道的事,沒有異議。
  • 漁樂文化:奇異的曼波魚
    先上個圖讓大家直觀感受一下:曼波魚,又被稱為翻車魚、頭魚、海洋太陽魚、月魚等等,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別稱,在我國一般稱其為翻車魚,是輻鰭魚綱魨形目翻車魨科下的一種,屬大型海洋性魚類。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海域,在我國南海、東海沿海地區有分布。
  • 攝影師拍海獅叼著一隻海星玩耍 頑皮模樣超萌
    2019年4月9日報導,澳大利亞32歲的水下攝影師Nick Polanszky在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亞州Los Islotes附近拍攝到一頭海獅和海星玩耍的有趣照片。Nick說海獅是世界上最愛玩耍的動物之一,自己也很愛和它們一起潛水玩。
  • 來一份0膽固醇的曼波魚皮料理吧!!
    曼波魚是臺灣東海岸各漁港的主要經濟漁獲之一,整條魚全身90%都可以料理食用,比較知名的就是曼波魚肉、龍腸(曼波魚腸)與曼波魚皮所做成的料理與食品。 曼波魚皮的食用方法很多,涼拌、煮湯、快炒都可以,今天來和大家分享幾道簡單的曼波魚皮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