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批准在阿拉斯加北極野生動物保護區鑽探石油 環保組織怒批:無恥

2021-01-10 上遊新聞

據美聯社和《今日美國》17日報導,美國政府周一表示,將開始拍賣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石油鑽探租賃權,首次開放這片原始曠野。環保組織稱其將在法庭上受到質疑。

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是馴鹿、北極熊和其他野生動植物的家園 圖片:《今日美國》

年底左右拍賣租賃權

當地時間8月17日,美國內政部宣布了這項石油鑽探租賃計劃。內政大臣戴維·伯恩哈特(David Bernhardt)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租賃權可能「在年底左右拍賣」。

伯恩哈特籤署了一項《決策記錄》,該決議將在阿拉斯加北岸的波弗特海一片156萬英畝的沿海平原上,確定石油和天然氣開採租賃的具體地點。波弗特海是北極熊和其他野生動植物的家園。

伯恩哈特在一份聲明中稱:「在國會的指導下,我們在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沿海平原進行石油鑽探租賃權的銷售。我已經通過明確將在哪裡以及在什麼條件下進行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計劃,來履行我們的義務,這是邁出的重要一步。」

報導稱,美國國會曾在2017年批准了該計劃,內政部土地管理局在2018年12月得出結論,稱可以在沿海平原地區進行鑽探而不會損害野生動植物。

環保組織駁斥:無恥

環保組織將這項租賃計劃稱為「選舉年的噱頭」,稱其將在法庭上受到質疑。

美國環保組織塞拉俱樂部的莉娜·莫菲特(Lena Moffitt)稱:「川普政府拋售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行為是無恥的,所謂的審查程序從一開始就是個騙局。我們將在法庭上看到他們。」

非盈利組織阿拉斯加荒野聯盟執行董事亞當·科爾頓(Adam Kolton)表示:「我們的氣候正處於危機時刻,油價暴跌,各大銀行紛紛退出北極融資。然而,川普政府卻在繼續清算我們國家最後的荒野,使依賴它的土著人民和標誌性野生動植物處於危險之中。」

上遊新聞 蔣明靜 編譯

相關焦點

  • 美國批准在阿拉斯加北極動物保護區進行石油鑽探
    據法新社報導,本周一,美國內政部批准了在阿拉斯加原始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進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美國內政部長伯恩哈特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鑽探租約可能在今年年底前被拍賣。環保組織誓言要反擊允許在阿拉斯加東北部偏遠地區鑽探石油的舉動,那裡是北極熊、北美馴鹿和其他動物的家園。阿拉斯加荒野聯盟執行董事亞當科爾頓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的氣候正處於危機之中,油價暴跌,各大銀行紛紛退出對北極地區的融資。
  • 美國批准阿拉斯加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石油,天然氣租賃計劃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一架飛機從阿拉斯加東北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沿海平原的豪豬馴鹿群上飛過 阿拉斯加錨定(AP)-川普政府周一最終批准了一項有爭議的石油和天然氣租賃計劃,
  • 推翻60年保護協議 美將在北極野生動物保護區石油鑽探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於8月17日敲定了一項計劃,允許在阿拉斯加州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進行石油和天然氣開採。 這一決定引發了激烈的法律鬥爭——那裡是北極熊、馴鹿的家園,也是自然財富的「金庫」,這片廣袤之地的命運究竟會何去何從?
  • 為石油不顧環保,川普批准開發北極保護區,民調稱67%的人反對
    美國《紐約時報》在8月17日報導,川普政府周一敲定了開放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鑽探的計劃,此舉將拍賣美國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場所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權利,實現了美國共和黨人40年來所追求的目標,它標誌著一個政府忽視了減少化石燃料消耗以改變全球變暖趨勢的呼籲。
  • 美國計劃出租北極自然保護區開採石油 動物家園恐遭破壞
    美國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同時也是許多動物的家園。近期,美國政府宣布將出租保護區的部分區域,用於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專家擔憂此舉將破壞保護區環境,威脅野生動物生存。「60年保護措施被推翻」17日,美國內政部部長大衛·伯恩哈特宣布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以下簡稱北極動物保護區)的租賃計劃,保護區中約有150萬英畝的沿海平原將被出租,用於石油和天然氣開發。
  • 即將離任,川普開放更多北極動物保護區用於開採石油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6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星期一宣布,已經制定了開放阿拉斯加北極地區大片區域用於石油開採的最終計劃。川普(資料圖)這一決定將允許在阿拉斯加的北斯洛普開放更多的土地,這是川普政府在任期的最後幾天裡採取的一系列支持鑽探活動的行動之一。周三,位於北斯洛普的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將舉行開採權拍賣。
  • 美國在下沉:執政四年來,川普是如何一步步賣掉北極?
    這是美國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rctic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簡稱北極保護區)。它位於阿拉斯加北坡地區,也是美國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護區一直受環保人士的珍視和保護。但美國總統川普卻吹噓,開發這裡的石油,是擴大美國化學燃料來源的重要舉措。四年以來,川普團隊一再為石油鑽井開綠燈。今年12月初,哪怕總統大選敗局已定,他們仍孤注一擲,力圖在拜登上臺前,加速敲定石油鑽探租約。明年1月初,一旦租賃權被拍賣走,美國一代人對北極的環保守望,就可能落空。
  • 川普政府擬允許在全美最大野生生物保護區開採石油 網民憤怒!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川普政府計劃允許在全美最大野生生物保護區開採石油,環保組織批評,網民憤怒!【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川普政府當地時間17日敲定一項計劃,允許在位於阿拉斯加州的美國國家北極野生生物保護區開採石油和天然氣。
  • 美媒:川普政府加速推進北極野生動保區石油開發,拜登承諾阻止該...
    《華爾街日報》11月17日消息,川普政府正在採取最後步驟,確保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的石油開發。報導稱,在拜登可以阻止之前,川普政府將啟動租賃程序並與鑽探商達成協議,在這片1900萬英畝的原始荒野進行開採。
  • 美國川普政府關門,只有石油鑽探許可部門照常運轉……
    但業內和民眾對於這種「親疏有別」的現狀並不買帳,環保倡議組織Western Watersheds Project強調,BLM在美國聯邦政府停擺期間仍然向多個州的石油和天然氣項目下發鑽探許可,卻對管轄權內的旅客中心和燈塔等涉及民生的事務視若無睹,這樣只顧賺錢的舉措「讓人寒心」。
  • 熱點評論 l 川普放開阿拉斯加北極圈保留地石油開採權,這個時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川普放開阿拉斯加北極圈保留地石油開採權這個時機堪稱離奇 【CNN商業頻道8月18日紐約報導】全球石油產量早已過剩,原油價格持續低迷,石油企業急需資金,氣候變化愈加駭人。川普政府在這個堪稱匪夷所思的時機內,推行充滿爭議的計劃,在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開放石油開採權。
  • 川普政府擬允許在全美最大野生生物保護區開採石油;①川普政府...
    川普政府擬允許在全美最大野生生物保護區開採石油;①川普政府當地時間17日敲定一項計劃,允許在位於阿拉斯加州的美國國家北極野生生物保護區開採石油和天然氣。據報導,美國內政部長戴維·伯恩哈特表示,內政部可能會於今年年底前售出在該生態保護區內勘探開採石油的租約。
  • 美國15個州起訴川普政府 稱其違法開放北極石油租賃
    (圖源:Getty)海外網9月10日電當地時間9日,華盛頓州、麻薩諸塞州、加利福尼亞州、康乃狄克州等15個州起訴川普政府,稱其在2017年開放阿拉斯加沿海平原的石油和天然氣租賃違反了環境法。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上個月(8月),美國內政部長伯恩哈特(David Bernhardt)宣布了一項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石油和天然氣租賃計劃。伯恩哈特說,聯邦所有土地的未來租約將使整個150萬英畝的沿海平原可用。
  • 美國環保人士西雅圖港划船抗議殼牌北極鑽油
    原標題:美國環保人士西雅圖港划船抗議殼牌北極鑽油 圖為參加抗議的環保人士。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數以百計的美國示威者近日於西雅圖港口划艇撐船,抗議英荷殼牌石油派遣鑽油臺至北極,破壞當地環境。
  • 長城鑽探泰國測井項目成功投產-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特約記者丁磊 通訊員李淼)12月17日,隨著射孔面板上的電流指針猛然一震,長城鑽探泰國測井工程師帕察雅高興地歡呼道:「從數據結果和經驗來看,我們射孔成功了!」
  • 2020年美國大選或影響阿拉斯加野生鮭魚的生死存亡?
    據外媒報導,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將批准美國阿拉斯加州一個銅金礦項目。但包括川普兒子在內的阿拉斯加原住民、環保主義者和當地漁業公司還是極力反對這個開採計劃。該項目在歐巴馬執政期間受阻,主要是擔心其損害阿拉斯加的鮭魚產業和旅遊業。
  • 中國石油萬米深井鑽探裝備通過國家驗收
    7月16日,從成都召開的國家「十一五」863計劃重大項目「萬米深井鑽探裝備」課題驗收會上傳來消息:由中國石油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12000米鑽機,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組織的8人專家組驗收。  國家科技部副部長王偉中說:「12000米鑽機是一個揚國威、長志氣的項目,我們太需要這樣鼓舞人心的例子。
  • 野生動物保護區水文站變經營性酒店 北京一地方國有水務企業遭環保...
    這一發生在北京房山區拒馬河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的惡劣事件,近日被環保督察組曝光。9月28日,《華夏時報》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於9月12日在對北京市房山區拒馬河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拒馬河保護區)開展現場督察時發現,位於拒馬河保護區核心區的八渡水文水質監測站(以下簡稱八渡水文站)弄虛作假變身經營性酒店,地方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單位監管不力,失職失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