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麗娜
編輯|李春暉
事實證明,疫情的限制反而激發了人民見縫插針創造條件的娛樂熱情和靈感。
今春,剛能出門的人們四處野餐;夏秋,出不了國的國人又前往「北京小瑞士」「舟山小聖託裡尼」等國內景點過癮;就連往年節日氣息不怎麼濃厚的萬聖節,前幾天都給了人們盡情釋放的機會:小區裡扮鬼小孩數量之多妝容之考究,令硬糖君頗為震驚。
早在今春硬糖君分析野餐熱時便大膽預言,下一個爆款生活方式會是露營。可惜大半年過去了,預言還未實現。但在隔壁的韓國和日本,露營卻肉眼可見地熱了起來。
日本人原本就有音樂節、各類祭典出門露營的愛好,一部《搖曳露營》動畫更是把露營熱推向高潮。韓國人則是被層出不窮的露營元素綜藝影響,紛紛加入效仿愛豆的行列。
眼看日韓人都開始露營了,我們這邊野餐恐怕也要不過癮了,硬糖君不怕打臉再預言一次——明年,會有一個露營的春天?
露營比野餐,差在哪兒了
明星的示範效應、都市麗人身體力行的拍照打卡,使野餐迅速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行起來。
露營的命就差多了。從早期的與野外生存掛鈎走專業路線,到2016年宣傳口徑一變主打精緻露營走輕奢路線,群眾的露營熱情始終無法被點燃。
專業門檻,是阻礙露營下基層的一大原因。
野餐雖然看起來門道不少,化繁為簡後不過就是把餐桌從家轉移到戶外,效仿難度基本為零。而露營意味著要在野外過夜,加之國內專業露營地數量不多,目前露營地甚至需要請嚮導從旁協助,這對新手顯然要求太高。
從裝備來看,豐儉由人的野餐也比露營更具備普適性。一套可以滿足拍照需求的野餐設備,隨便找家淘寶店就可以搞定,花費不過幾十元。再算上水果、飲料及交通費用等,最低消費可以壓縮在百元左右。
露營則不然。淘寶最便宜的露營帳篷售價約200元,但這種百元帳篷僅僅是提供一個遮風擋雨的空間而已,內部空空如也。想睡得好玩得好,還需購買睡袋、摺疊桌椅、野炊廚具等,基本裝備置辦齊全就得將近千元。
此外野餐設備對品牌沒有過高要求,萬元梅森瓷器與十元店茶杯對野餐本身沒有任何影響。
露營則因為涉及野外食宿問題,大品牌起碼用起來更放心一些。公認的世界十大露營品牌,目前能夠在淘寶找到其中八個品牌的相關產品,除迪卡儂以外,其他品牌銷量不高,知名度也僅限於專業人士的小圈子。
迪卡儂的產品還被不少露營人士詬病,設計不專業,攜帶不方便。設計專業的露營品牌單個帳篷價格均在2000元以上,韓國品牌Kazmi的帳篷售價更是高達五位數。
如果說野餐是女性為主導,目前的露營則是男性的天下。比起女孩子更喜歡討論怎樣更出片,男性更熱衷於技術流探討,「國內露營品牌都不行」「進口的只能買某幾個牌子」,一路將露營設備單件越拉越高。
分析野餐經濟興起時硬糖君曾說過,小紅書等生活方式APP上的網紅效應促使普通人效仿,繼而野餐走向全民化。但露營的前期支出太多,出片效果卻未必比得上野餐,網紅們自然也沒多大興趣。
沒有網紅助推加之專業壁壘和設備價格兩大門檻,群眾對露營興趣不高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從歐美生活方式博主的動態分享看,露營與房車焦不離孟。露營經濟盛行的地方,房車的普及率也相當驚人。可雖然有大V現身說法,力證房車的實用性驚人,但對於大多數國人,還是接受不了「以車為家遊四方」的概念,房車日常停車也是個問題。
不過就此斷言在國內露營玩不起來也為時尚早。以房車出行為主體的露營玩法在地廣人稀的歐美盛行,放在天朝自然水土不服。隔壁日韓的露營熱,倒是更有參考價值。
日韓為何愛露營?
日本與韓國雖然都颳起露營熱,但追溯源頭兩者還是有較大區別。
日本的露營熱,源於日本政府從上世紀60年代便開始刻意引導,並加強露營地建設。
與歐美主打房車旅行+野外冒險的露營方式不同,土地面積有限的日本走得是「小而美」路線。早期的日本露營地均有日本政府出資建設引導的身影。政府牽頭又帶動了私營露營地的發展,到90年代,日本的露營地已經超過400所。
日本中小學也一直有組織學生野外露營的傳統。這一點從動畫片《哆啦A夢》《數碼寶貝》的情節也能窺見一二。有了中小學時期的露營記憶,大部分日本國民對露營文化並不陌生,且具備一定知識儲備。
除政府引導外,日本的音樂節、戶外雜誌等也樂於組織相關露營活動,把交友、現場live、吃喝、露營設備販售等結合在一起,傳遞露營生活方式。
當然,作為宅文化大國,日本人也沒放棄把死宅們從家中拖向露營地的努力。2018年,講述女高中生戶外愛好者的動畫片《搖曳露營》播出,美少女露營是噱頭,滿滿的露營技巧與戶外美景才是重點。
這部動畫播出後,原型山梨縣遊客數量激增,露營地人數漲了三倍,創收8000萬日元。不少人為了效仿動畫中的女高中生而前往山梨縣,還有YouTuber拍攝視頻,在山梨縣的露營地還原動畫名場面。
韓國的露營熱則與明星效應分不開。通過各類綜藝宣傳新生活方式已經是韓國慣用的套路。2019年,一世代女團Fin.K.L重聚,並推出遲到幾十年的團綜《Camping club》,主打的就是這幾年提出的「精緻露營」概念。
在大眾印象中,露營需要一定的野外生存知識,幾乎等同於「吃苦」。「精緻露營」則強調露營過程中自己動手的快樂,近距離接觸大自然的愜意。相關供應商會提供專業設備,露營地的配套設施也很齊全,只要會開車就能享受「精緻露營」。
節目中,四位女團成員駕駛房車,一路途經各個露營地,雖然從搭帳篷睡覺到點篝火做飯都要自己動手,但顯然樂趣比困難大得多。
節目播出後,韓國掀起一股露營熱,三檔露營綜藝接踵上線:分別是《帶輪子的家》《感性露營》與《改造露營車》。
《改造露營車》偏重於露營知識科普,主要講乾貨性內容;《感性露營》則是主打露營+cosplay,比如主持人們尋找「韓國小瑞士」(看來中韓人民都一樣)並穿上瑞士服飾露營,偏重於娛樂性內容。
有了明星效應,再加上一系列同類節目的助推,ins上的韓國人民爭先恐後開始露營並po出相關心得。另外,在韓國也有不少房車租賃機構,主打「一站式全包服務」,為露營熱添柴。
露營經濟,還缺哪把火
與日韓露營地對比,國內的露營經濟真想如野餐一樣火起來,成為一種時髦生活方式,還是要從自身做出革新。
國內目前幾大露營地連鎖品牌,多著墨於房車旅遊與露營地的結合。如港中旅、SMSC日月星、318汽車旅館、首旅集團等,主打自駕露營地體驗,且露營地位置多位於人跡罕至的景區。換言之,沒車的人統統被露營拒之門外。
雖然沒車的人可以選擇房車租賃,但其一,開慣了小車的人不一定能瞬間上手房車。其二,因房車在國內普及不高,所以不少地方房車牌照不能上路,光是規劃路線就足以讓人放棄露營。
日本在這一點上做得顯然更好,以《搖曳露營》為例,主角前往露營地或騎自行車或騎小電驢,對交通工具要求不高,同時也證明露營地就在城市周邊。
國內的露營地多數需要驅車數小時,前往遠郊或深山。如今近郊遊已成為打工人短暫逃離都市的主要方式,近郊露營地更具吸引力。
無論是《搖曳露營》還是《Camping club》,露營地的相關設施都非常完善,可以購買日常用品還有淋浴間可供洗澡。換句話說,國內這種「露營=野外求生」的觀念也該改改了。露營地的配套設施越完善,越能吸引新手玩家前去體驗。
當然,想徹底點燃露營這把火,少不了明星效應和內容的力量。國內此前並非沒有房車出行類或自駕類綜藝,但露營沒能借勢大熱或許與以下幾方面原因有關。
節目沒有將「露營」作為重要元素予以展示,筆墨仍舊放在明星之間的關係,或者凸顯自然美景;節目內容過於硬核,如《野生廚房》,看完後完全不想效仿,只想感慨明星恰飯不易。
如今戀綜和兒童綜藝都有點走進死胡同的意思,倒不如和露營結合一下。尤其是兒童綜藝,完全可以主打回歸自然的親子路線,把露營知識和親子互動合併做文章。還有中老年男士最愛的休閒活動——釣魚,與露營也有天然契合點。
此外,美國的「精緻露營」興起,網紅們打卡返圖功不可沒。在黃石公園等著名景區,均有以「精緻露營」為主打的露營地吸引網紅輸出美照,還有把露營與酒店結合起來的網紅露營酒店供君選擇。
國內大部分露營地還停留在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狀態,少數可以不帶帳篷直接入住的露營地也因宣傳有限不為群眾所知。
宣傳有限,也是阻礙國內露營經濟形成的原因。硬糖君發現,2017年國內露營地便高達800多個。但除了真·戶外愛好者,普通群眾對這800多個露營地分布何處近乎一無所知。
各大露營地真該行動起來,先請來網紅做一波科普,至少讓群眾知道有這麼個地方可以露營才行。
不過,抖音上與露營相關的短視頻播放量也不樂觀,50W已可以算是大戶。播放量的多寡,也與視頻內容側重點有關,展示露營的「苦」及專業性的內容普遍播放量不高,突出露營中「享受與自然親近」的內容更受歡迎。
露營比野餐更需要動手能力和專業知識,讓人容易打退堂鼓。但也正因如此,當野餐這樣的舊玩法沒了新鮮感更沒了壁壘,想要刷出更高存在感的人們,勢必要尋求門檻更高的娛樂。明年春天,看好露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