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女士的女兒抵抗力較差,一到換季的時間就會感冒發燒,最近女兒總是發燒,怎麼也不退燒,程女士聽朋友說某某醫院,有個老中醫調理身體很好的,便帶著女兒過去,到了那發現來看病的人很多,還有很多外地的人跑過來看病,程女士覺得人那麼多那估計靠譜,結果等了大半天,終於在臨下班前排到了程女士,老中醫問了程女士有關女兒的一些問題,就人程女士帶著女兒去驗血檢查,程女士表示很氣憤,奔著中醫名聲來的,結果還是要做西醫的檢查,覺得不靠譜,帶著女兒離開了。
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現在很多中醫院的中醫,在看診前,會問患者有沒有做過檢查,有些中醫還可能會讓患者去做某些檢查,難道傳統的望聞問切過時了?其實不管多久,望聞問切都不會過時的,中醫傳承幾千年,在沒有西醫上那些儀器檢查時,都是靠望聞問切來診斷病情,並且很多疾病是儀器也很難檢查出來的。我們來了解一些中醫的望聞問切。
望診:這個也對應西醫上的「視」,通過觀察患者的氣色,神態,表情等等來了解患者的一些情況,判斷疾病的發生,例如肝病的患者皮膚發黃,貧血的患者嘴唇發白,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嘴唇呈櫻桃紅等等,在看見患者的第一面,中醫就會觀察,而且通過觀察患者的面容,還可能看出五臟的一些問題,例如眼睛對應著肝臟,口對應這脾胃,耳朵對應著腎臟,鼻子對應這肺等等,有經驗的老中醫有時從面容上可能就會發現患者的異常。
聞診:這個不僅僅指鼻子所聞到的氣味,還包含聽到的聲音,例如有些患者溼熱下注,其小便異味大,又或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會有很明顯的爛蘋果的味道等等,而且有些人咳嗽所發出的聲音不同,有高亢的,低沉的等等,在西醫上,也會採用這個方法,所對應的是西醫上的聽診和叩診。
問診:不管是西醫還是中醫,患者就診的時候,醫生都會問一些問題,例如有些中醫會問最近睡眠怎麼樣,有沒有失眠多夢的情況,最近有沒有便秘的情況,通過問診來進一步的求證,中醫主要是採取問的方式,而西醫主要是聽患者訴說病情,醫生我最近這疼,最近失眠,最近怎樣怎樣,都是通過了解患者的情況來判斷病情的。
切診:這個也是中醫上很神奇的一部分,根據患者脈搏的變化,來診斷疾病,首先不同的情況脈的情況也是不同的,例如浮脈,沉脈,虛脈,滑脈,洪脈,細脈等等,像懷孕的人或者癌症患者,可能會有滑脈。而且左右兩手,所對應的器官也是不同的,例如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命門。在西醫上也會通過聽診,初診,或測脈搏的方式來觀察患者的情況。
通過以上的了解不難發現,中醫上的望聞問切在西醫上也是存在的,只是所用的方法不同,但是目的都是相同的,傳統的「望聞問切」並未過時。其次為什麼現在很多中醫會選擇看片子,主要隨著現在醫療技術的提升,西醫上的一些檢查,可以更加方面,快捷的讓患者了解自己的情況,例如中醫上,可以判斷這個人體內存在炎症感染,需要消炎殺菌,但是西醫上的一些檢查,可以判斷是哪裡發生了感染。又或者腫瘤患者,可以通過檢查來判斷疾病是良性還是惡性的。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有利有弊,兩者相結合,所帶來的好處很多,現在都大力推行中西結合,不要將思想停留在原地,只要對治療,對人有幫助的我們都要學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