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裡有位學生
上課開小差、玩小動作、作業不做、作業本沒幾天就爛了,字跡也潦草。
我剛接手這個班時,其他老師就跟我說:
「這個鳳鳳啊,成績特別差,不愛學習,會拖班級後腿的」
我心想:果然,每一班裡面,一定會有這樣的棘手角色
我揉了揉自己的眉頭,嘗試往好的方面想——
在不算長的教書生涯中,不是沒有被學生感動過:
教師節的時候,看到孩子們跑來辦公室笑盈盈地對我說:
「老師,節日快樂」
我都會感動好久
但是不得不承認
課堂外的感動,往往難以抵消我在課堂上生的悶氣和挫敗感
「為什麼這孩子這麼嬌氣,上課總不能坐直呢?」
「字就不能好好寫?」
「不學習,以後能幹啥?他為什麼不能好好聽課呢?」
「為什麼她的態度總是這麼散漫?」
這些「特別」的學生
總會讓我懷疑人生——
為什麼我大部分精力
總是浪費在了這些不聽話的孩子身上?
比如鳳鳳
我採用了各種方法想要「叫醒她」:
不寫作業不能回家
請你家長來學校
嚴厲批評不交作業的態度
調整座位讓她向其他孩子學習
......
結果呢?
我很生氣,她很淡定
我心情很差,她無動於衷
我的內心很煎熬,因為我深知自己的責任
每次挫敗地回到辦公室
會有同事安慰我
「都一樣的」,他們說
但分享他們班上的「難題」學生,也並不能解決我的問題
更多時候好像只是減少了我想要改變的心——
沒辦法的話,就這樣吧
後來呢?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鳳鳳的成績到達了87.5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她,「醒著」
她不再是那個裝睡的人
她變主動了
她自信了
能夠靠內在的動力
走在不斷進步的路上
從40分到87.5的這段旅程
是鳳鳳從「睡著」到逐漸「醒來」的過程
但成長的不僅是她
還有我
因為我懂得了:
原來有些孩子寫字寫不好不是因為態度不好也不是不想寫好而是手部的小肌肉還沒有完全發育好坐不直不是因為嬌氣不是因為散漫而是因為身體的核心力量發育不足孩子們需要時間成長......
學習是需要具備一定的身體和心理基礎的
但這些客觀條件竟被我忽視了這麼久
所幸學習後,我更懂得了
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發展階段
因為懂得,所以理解
這樣的懂得和理解
得益於成為心教師後
我學習到的第一門課——《學習的身心基礎》
突然間,我就和過去在教一年級孩子時
那個鬱悶和受挫的自己和解了
同時也讓我覺得像鳳鳳這樣的孩子
不是無解的
難題背後
或許有我漏掉的線索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課程開課了
我知道了海恩法則:
事故之前有徵兆,徵兆背後有苗頭,苗頭前面有隱患
我開始詳細地向其他老師詢問鳳鳳的情況
由於學籍的原因,她沒有讀二年級,直接上了三年級
我這才明白,或許是
知識的空白讓她沒有信心,對學習不感興趣
現在她已經讀五年級了,情況有些嚴重
了解了原因,我對解決這個問題有了信心
但該用什麼方法呢?
自信心這一課程,讓我知道
能力是自信的基礎,沒有能力就沒有自信
所以我開始給她打基礎——
讓鳳鳳從26個字母開始學起,每天練習
我及時給予她反饋
剛開始她很牴觸——「我不會,我不想做」
對此,我並沒有生氣
而是肯定她的情緒,理解她的難處——
我問她:「是不是很難,學的很辛苦?」
她特別不好意思地低著頭說:「是」
我說:「覺得難就對了,因為你之前沒有學呀」
感覺自己得到了接納和理解,她抬頭看了我,眼神和上課時的飄忽不同,似乎閃著光
「那你想一直都不會嗎?」
我回應了她的目光,問道
「不想」
就這樣
從建立正向感覺開始
讓她能感受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學會」
為此
我在 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她做的任何事情
都給予肯定
尤其在課堂上
我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肯定她
給予她掌聲
雖然
這個過程是漫長的
漸漸地
我發現她每次看到我總是笑
會主動跟我打招呼了
我就覺得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一年後
她的成績可以保持在70多分了
在期末考試前,我對她說:
「鳳鳳,你已經非常棒了
這一年來你進步非常大
但老師覺得你還有提升空間呢
要不期末考試定個80分的目標怎麼樣?」
她自信滿滿地跟我說:好!
最後,她以
主動的學習狀態
自信陽光的神態
還有那捲面上的87.5分
讓我知道
這道難題,我找到了答案
以前,反覆在內心對鳳鳳說:
「老師該拿你怎麼辦」
但現在
我由衷欣慰:
「你一定會成長的越來越好」
以前,內心掙扎和煎熬
「連作業都落實不了,談什麼靈魂工程師」
但現在
我知道
以心教師為伴
以課程為紙、踐行為筆
「我也會成長得越來越好」
#心教師工程#
踐行案例來自| 心教師 曾玉文
編輯校對| 孫麗雅 FEVA
配圖| 包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