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葛蘭姆 經典的,現代的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瑪莎·葛蘭姆 經典的,現代的

《迷宮》

《黑暗牧場組曲》

  《悲愴變奏曲》

  ◎劉冰

  以舞者命名的舞團,就像GIVENCHY、CHANEL等時尚品牌一樣,都是具有個人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時代創造。有著92年歷史的瑪莎·葛蘭姆舞團(Martha Graham Dance Company)就是美國最具歷史感的現代舞品牌。時隔3年,他們將於10月30日、31日再次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

  未能冠名「現代舞之母」 一生踐行實至名歸

  瑪莎·葛蘭姆出生在1894年,她與美術界的畢卡索、音樂界的斯特拉文斯基被人並稱為20世紀「三大藝術巨匠」。當然,漫長的100年,巨匠應該不只有三人,但這種提法的道理也許在於,他們都在各自領域進行了不小的革命,為那個時代、為他們各自的行業闢出了新路。

  鑑於行業在社會中的聲響有別,瑪莎·葛蘭姆的知名度沒有後兩者高。在舞蹈這個行業裡,她差一點就可被歷史書寫為「現代舞之母」,只因為同代出生的伊莎朵拉·鄧肯先於她脫掉了腳尖鞋,成為第一個對芭蕾舞發出叛逆之聲的舞者。可惜鄧肯短暫的生命只為現代舞的開篇匆匆剪了彩,就早早離開了。歷史賦予了瑪莎·葛蘭姆超長的生命待機,她在96歲離世時,用181部作品為20世紀現代舞文化做出了自己的交待。所以即使未能被冠以「之母」的稱號,她的實際價值早可擔其名。

  1933年,《紐約時報》舞評人John Martin出版的一本書《現代舞》中指出:「現代舞這個概念頗為牽強,今天是昨天的現代,明天呢?」當時,沒人確切知道「Modern」這個詞到底代表著什麼,「Modern Dance」這個名稱就被固定下來了。現代舞作為20世紀一種反叛性的文化形態,誕生了。

  一戰後,美國經濟迅速崛起,國家欣欣向榮,充滿希望。在過去的200年時間裡,歐洲文化和藝術的輸入和影響從未間斷,美國這個財富新貴需要在經濟之外找到自己的定位,現代舞在20世紀宿命式地擔負起了這個歷史重任。在很短的時間內,爆發式地出現了一個群體,讓現代舞這個IP穩穩地打上了「美國製造」的標籤。在這個IP裡,舞蹈的內涵拋棄了取悅觀眾的表演部分,加入了他們所認為的真實的精神、對生命的肯定和文化的復興。他們所關注的最重要的主題是:自然力量的運用,對神話和宗教的狂熱,人性的根本,對道德和死亡的審視。

  現代舞拋棄了芭蕾的宮廷氣質,舞者們希望成為社會聲音的傳達者。但任何起步都是艱難的,這群理想主義者,主動而決絕地屏蔽了自己窘迫的生活處境和社會邊緣的階層地位。服裝是拼湊的,用不起腳尖鞋,只能赤足。骯髒的公眾環境,讓傳染病成為最大的隱患。與舞者一同被洗腦的,還有工薪階層的觀眾們,他們是免費演出的受益者。

  「舞蹈應該具有更高層次的精神指向」

  也許是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打動了公眾,到20世紀30年代時,現代舞的觀眾群大幅度提升。《紐約時報》的John Martin也是推動現代舞發展的重要人物。他從1928年起,在紐約時報擔任了35年的舞評人。在他履職之前,紐約時報的舞評一般都是由樂評人來完成的。直到今天,紐約時報的藝術評論還是推動行業發展重要的話語體系。

  我們今天將舞者稱為藝術家,可在當時,尤其是進不了高大上劇院的舞者,和流浪漢的狀態差不多。身為醫生的女兒,瑪莎良好的家世根本不需要以拮据的、毫無社會地位的舞蹈為生,她對舞蹈的熱愛出自生命的本能,也可以說是命運的召喚。瑪莎習舞時,美國還依然繼承著歐洲的文化傳統,芭蕾是舞蹈世界絕對的中心。她也曾嚴格遵守芭蕾舞訓練的金科玉律,不越雷池半步。一場病後,她疼痛的四肢無法再滿足芭蕾舞「開繃直」的身體要求。據說,是海邊翻滾的海浪給了她靈感,她對身體有了不同的思考,在20多歲的「高齡」,她進入了現代舞的世界。

  1936年,她的第一部獨立創作面世。

  創作的過程中,她開始尋找自己的身體語言。芭蕾舞來自宮廷,它所示人的面目是高貴的,它會將身體本來的對抗性隱藏起來,而這正是瑪莎要打破的。她認為,對抗是生命的常態,而且是她表達人類情感的重要技術因素。她不再將關注點置於身體的美感,而是尋找人體力量釋放的歸處。她說:「藝術是內在的強烈情感,充滿力量才能煥發出美。有時醜惡也能代表美,如果它充滿了力量。舞蹈不是只有美和歡樂,它應該具有更高層次的精神指向。」

  瑪莎·葛蘭姆位居始祖之列,絕不僅僅是提出了某種理念,更在於她所研發的一套技術體系(Graham Technique),被後來者視為基礎款,直到今天還是現代舞訓練的重要理論,依然不過時。其中的兩個關鍵詞是收縮與放鬆。她的技巧體系以呼吸為基礎,在吸氣和吐氣的過程中,身體隨之伸展和收縮,重心轉換。

  以大師為Icon的舞團都需要舊瓶裝新酒

  這次舞團來華演出所選取的劇目範圍從20世紀30年代直到2016年,既有瑪莎·葛蘭姆的經典,也有舞團近年來創作方向拓展的新作。

  《狂喜》創作於1933年,年代久遠,沒有影像記錄,只有一些照片和瑪莎對於動作語彙的回憶記錄。上世紀30年代,瑪莎·葛蘭姆的作品還沒有太多的戲劇性,更因為預算窘迫,舞美從簡,她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肢體上。在這部作品中,她突然發現了自己腹部的力量,引導著探索出了標誌性的收縮放鬆的身體技法。而在此之前,她一直認為人的身體應該向上伸展去接近上帝。

  舞團前首席Virginie Mécène用一種怪誕但直率的感覺,復排了這部失傳了大半個世紀的作品。復排首演的演員是臺灣舞者簡珮如,也是舞團的現任首席,她的演出獲得了有舞蹈奧斯卡之稱的紐約貝西獎(Bessie Awards)卓越舞者殊榮。

  《黑暗牧場組曲》創作於1946年,是同名長篇舞作的節選,也是瑪莎·葛蘭姆最複雜的作品之一。作品的靈感來自柏拉圖的《阿黛的黑色草原》。柏拉圖認為狂妄的復仇女神阿黛將會引導人類滅亡,但瑪莎·葛蘭姆寧願相信,人類會勇於穿越黑暗,尋找不朽。

  20世紀的現代藝術在美國交錯並舉,音樂、舞蹈、繪畫等各個領域的大師們結伴而行。我們所熟知的舞蹈大師莫斯·坎寧漢、音樂家約翰·凱奇和裝置藝術家羅伯特·勞森伯格聯手締造了後現代藝術的新景觀。芭蕾舞大師喬治·巴蘭欽也將斯特拉文斯基視為知己,在他的音樂中編創了大量抽象的無情節芭蕾。瑪莎·葛蘭姆也與著名的日裔雕塑大師野口勇合作過20部舞臺作品,有著長達40年的合作關係。野口勇是一位出色的建築師和雕塑家,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美國人。他與中國的淵源一個是曾跟隨齊白石學習水墨畫,一個是上世紀50年代與李香蘭的一段婚姻。

  瑪莎·葛蘭姆和野口勇摒棄了芭蕾裡十分寫實的道具和布景,強調布景與舞蹈的情緒配合。這次即將上演的《迷宮》,女主角進入了自己的腦子,面對未知的險境,同黑暗、同怪獸、同自己的恐懼鬥爭,她反覆抽搐著腹部表達恐懼,我們所看到的身體不再是優雅的線條,更是在對抗和衝突中暗示精神、心理和生理的極度焦慮和掙脫。

  《悲愴變奏曲》是舞團2010年的作品,本是紀念「9·11」的常規新作,原計劃只演一場,卻獲得了意外好評,至今已被12位編舞家演繹出了12個版本,常演不衰。2015年舞團來華演出,此劇也在名單之列,只是這次換了另外三位編導。1930年的原作《悲愴》是瑪莎·葛蘭姆作品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悲愴變奏曲》的舞臺呈現以上世紀40年代的瑪莎·葛蘭姆的影像為「引子」,由3位當代編舞家布拉瑞揚、阿斯祖爾·巴頓、拉裡·凱格溫各自獨立創作。委約前提是:在10小時內完成排練;配樂選用公共版權的音樂作品,或者採用無音樂的靜默形式;搭配基本必需的服裝和燈光設計。當代舞人用更為鬆弛的身體,更為流動的空間與瑪莎·葛蘭姆進行了隔空對話。「悲愴」的概念仍在,但不再屬於她一人。

  瑞典編舞大師Pontus Lidberg的《森林》是2016年的新作。舞蹈以歐文·法恩(Irving Fine)的音樂為創作起點,講述了一個關於渴望情感的故事,溫情亦深邃。在舞團近年的發展方向中,加入了很多與瑪莎·葛蘭姆的經典作品對話,又打破傳統風格的新作。作為傳統舞團,以大師為Icon的團體都需要舊瓶裝新酒。一邊手持傳統,一邊另出新招。60歲的保羅·泰勒舞團成立了現代舞中心,除舞團的保留作品外,還將排演其他名家的作品。喬治·巴蘭欽一手締造的紐約城市芭蕾舞團也在每季中分別上演巴蘭欽經典和新人新作。當然受財力、物力、人力的制約,也不是人人可為之。

  此外,現時當家人的觀念與方向也是舞團面貌的決定因素。就像今年時尚品牌Celine更換了創意總監,就引起了時尚界的褒貶不一。瑪莎·葛蘭姆舞團近年委約了不同風格的編導進行創作,其中包括後現代舞蹈的代表人物Yvonne Rainer、 Lucinda Childs,按說她們可是上世紀60年代現代舞的掘墓人。

  看經典舞團,就如同到訪博物館。歷史在此,角度不同。在觀演方式多元化的今天,瑪莎·葛蘭姆舞團不單在劇目創作上新意滿滿,也在傳播方式上緊隨時代。2016年,舞團與Google文化中心合作,推出了自己的移動端App,希望建立一間「以瑪莎為標誌的身體文化博物館」。舞團相關的視頻、圖片、劇目、評論、音樂等通過網絡與舞臺之外的觀眾、教育者、學生搭建起對話的橋梁。如果錯過了此次國家大劇院的演出,也可以在App上捕捉所有的信息。

  供圖/瑪莎·葛蘭姆舞團

相關焦點

  • 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步入國家大劇院
    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步入國家大劇院演繹「收縮-放鬆」經典舞蹈體系 劇院供圖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 高凱)享譽世界的美國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29日現身北京國家大劇院
  • 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將在國家大劇院演繹葛蘭姆經典舞蹈體系
    10月29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的舞蹈課堂活動上,美國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的巡演經理費伊·羅森巴姆(中)和首席舞者辛穎(下)展示瑪莎·葛蘭姆舞蹈技法。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10月30日至31日,美國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將攜舞蹈合輯《寂靜悲喜》亮相國家大劇院,為觀眾展現現代舞藝術的迷人魅力。10月29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的舞蹈課堂活動上,美國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首席舞者勞埃德·奈特(左)介紹瑪莎·葛蘭姆舞蹈技法。
  • 「美國文化國寶」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將來京演出
    瑪莎·葛蘭姆是與畫家畢卡索、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並駕齊驅的二十世紀藝術巨匠。這位現代舞「宗師」的藝術生命長達97年,她創作了180部作品,並開創了「收緊——放鬆」技術為核心的現代舞完整體系,她創辦的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成為了美國人為之自豪的「文化國寶」,就連美國的兒童漫畫書中都以她舞姿作為現代舞的「代名詞」。
  • 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亮相國家大劇院 演繹經典舞蹈
    攝影 牛小北  10月30日至31日,美國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將攜舞蹈合輯《寂靜悲喜》亮相國家大劇院,為首都觀眾展現現代舞藝術的迷人魅力。  成立於1926年的瑪莎·葛蘭姆舞團,距今已有92年輝煌歷史,其創始人瑪莎·葛蘭姆是與畫家畢卡索、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並駕齊驅的二十世紀藝術巨匠,被世人尊稱為「現代舞之母」。
  • 瑪莎·葛蘭姆,與畢卡索齊名的「現代舞之母」(組圖)
    瑪莎·葛蘭姆早年在名作《春之祭》中瑪莎·葛蘭姆堅守「以身體形象客觀地表現我的信念」  「瑪莎·葛蘭姆是為舞臺和劇院而生的人,是她將現代舞帶入了20世紀在瑪莎·葛蘭姆舞團待了幾乎40年的珍妮特·艾爾伯,說起這位美國舞蹈界的傳奇人物時,仍記得她年輕時跟隨葛蘭姆學習舞蹈的時光。  一頭銀灰色白髮的艾爾伯接管瑪莎·葛蘭姆舞團藝術總監職位已有十年,在這個美國最古老的舞蹈團裡,她也許是當年與瑪莎·葛蘭姆走得最近的舞者之一。  1991年,96歲的瑪莎·葛蘭姆在紐約去世時,為世界留下了驚人的181部作品。
  • 「現代舞之母」瑪莎葛蘭姆 全球首所分校將落地上海
    她創立的瑪莎葛蘭姆舞團成立於1926年,創立至今的90 多年裡,能晉升到首席的華人舞者屈指可數,辛穎作為中國大陸迄今唯一一位成為瑪莎葛蘭姆首席舞者,則致力於將瑪莎葛蘭姆舞蹈藝術和思想體系引入中國,促進國內舞蹈藝術的創新發展和國際化融合。
  • 瑪莎葛蘭姆藝術走進中國 全球首所分校有望落戶上海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8日電(樊中華)「葛蘭姆技術第一次進入中國進行國際交流是在1983年,但後來交流有了斷代,直到2013年才重又開始,」在昨日下午舉辦的「瑪莎葛蘭姆的藝術思想和動作體系座談會」上,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辛穎表示,將瑪莎葛蘭姆舞團全球第一所分校引進中國的計劃正在推進中,希望能將其落戶上海。
  • 現代舞中竟藏著京劇矮子功的痕跡,葛蘭姆舞團有望在滬開設中國第一...
    圖說:辛穎演出資料圖隨著現代舞逐漸走入中國觀眾的視野,瑪莎·葛蘭姆這個名字也被更為廣泛地提及。作為現代舞蹈史上最早的創始人之一,美國舞蹈家、編舞家葛蘭姆不但創立了自己的舞團,更獨創了葛蘭姆式舞蹈技法,對現代舞的發展影響深遠。
  • 一組圖帶你認識,近現代國外十大著名舞蹈家
    世界舞蹈日馬上就要來了,接下來我們列出十位國外近現代最偉大的舞蹈藝術家。圖為伊莎多拉·鄧肯,為美國著名舞蹈家,為現代舞的創始人,是世界上第一位披頭赤腳在舞臺上表演的藝術家。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國際舞壇奇才尼金斯基,有20世紀的芭蕾史上「最偉大的男演員」之譽,被西方稱為「舞蹈之神」。1919年,不到30歲的尼金斯基接演了人生的最後一個「角色」——瘋子,被送入精神病院,直至1950年逝世。
  • 瑪莎的眼淚
    1910年辛辛那提動物園的一對旅鴿,在留下一隻幼崽和幾枚未孵化的蛋後死去,飼養員給這隻幼崽起名「瑪莎」,瑪莎也成為最後一隻旅鴿。​四年之後的一個清晨,飼養員發現瑪莎站在屋頂一動不動的盯著天空,飼養員離開去打掃籠舍。大約1個小時後,飼養員回來發現,瑪莎已經躺在地上,在瑪莎的眼角含著眼淚,她就這樣死去了。
  • 五月天瑪莎結婚了 五月天瑪莎老婆是誰
    原標題:五月天瑪莎結婚了 五月天瑪莎老婆是誰   五月天瑪莎結婚了五月天瑪莎老婆是誰瑪莎2013年5月被曝與服裝設計師謝葦怡交往,之後兩人對戀情很保護,也極為低調。日前瑪莎在擔任策展人的「披頭四展」上,雖表示五月天團員感情甚篤,但若遇上「兄弟與女友」的抉擇時,他會毫不猶豫選擇感情,當時就被嘲笑說「是否好事已近」,如今閃婚,也算是正面回應外界猜測。  瑪莎疑似已結婚  搜狐娛樂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五月天瑪莎驚傳結婚了!
  • 以《瑪莎和熊》為例,解讀俄羅斯動畫片對親子教育的價值與思考
    這部片子講述了一個喜歡探索世界的小女孩瑪莎和她的好朋友熊在森林裡發生的一系列有趣故事。故事裡,可愛伶俐的的瑪莎總是為憨態可掬的大熊意外地製造很多快樂和小麻煩;而大熊卻像一位溫柔的父親,對充滿好奇心的瑪莎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引導。這是一部特別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觀看的動畫,同時也是一部為數不多的會讓成人和孩子同樣著迷的動畫片。
  • 五月天瑪莎當爸爸啦!瑪莎老婆是誰?vicky可是真正的白富美
    瑪莎在微博公布雙子座的弟弟妹妹,歡迎來到這個家庭,滿滿的幸福感。網友紛紛送上祝福:恭喜恭喜,剛好趕上今天的兒童節了,一起過吧,哈哈。瑪莎早就過了不婚主義的年輕浪蕩,也選擇了婚姻,錯過了當年就想結婚安定的梁靜茹這只能說是時間的過錯,讓你我只能錯過…然而,妹妹在查找瑪莎老婆的資料時才驚到,原來瑪莎的老婆就是正宗的白富美
  • 俄羅斯動畫《瑪莎和熊》上線
    《瑪莎和熊》來了,西瓜視頻少兒領域有了新氣象。 1月10日,西瓜視頻全網獨家上線了俄羅斯國民動畫《瑪莎和熊》。 為什麼《瑪莎和熊》有如此好評和人氣?
  • 通訊:走向世界的俄羅斯動畫片《瑪莎和熊》
    新華社莫斯科6月29日電通訊:走向世界的俄羅斯動畫片《瑪莎和熊》新華社記者劉洋俄羅斯動畫片《瑪莎和熊》在歐美多國電視臺和網際網路上持續熱播。製作這部動畫片的俄羅斯動畫公司執行長弗拉基米爾·戈爾布利亞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瑪莎和熊》不久將正式進入中國大陸。
  • 看慣了中國和日本的動漫,以瑪莎和熊為例聊聊俄羅斯的動漫產業
    我們國家的動漫作品曾經有過輝煌,諸如大鬧天宮、葫蘆兄弟等作品都是經典,這些年國內的動漫產業發展很好,又湧現出了諸如《秦時明月》、《狐妖小紅娘》、《刺客伍六七》等優秀的國產動漫作品,國產動漫愛好者也逐年增加。
  • 俄羅斯動畫片《瑪莎和熊》首次登陸中國大陸
    原標題:動畫片《瑪莎和熊》首次登陸中國大陸 由俄羅斯Animaccord工作室出品,風靡全球的動畫《瑪莎和熊》將於1月10日登陸中國大陸,在西瓜視頻全網獨播。該動畫是Youtube網站點擊量最高的動畫影片,並曾以超過33億的單集播放量創下金氏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