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章魚為孵化卵子不吃不喝4.5年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8月4日消息,據媒體報導,近日,美國羅德島大學與蒙特利灣水池研究學院的研究人員觀察到,一種深海章魚居然花了4.5年的時間孵卵,這比任何動物的孵卵時間都要長。並且,在這段時間內,雌性章魚會保持卵的清潔並守衛它不受到捕食者的攻擊。這代表了一種進化平衡行為,一方面年輕的章魚有足夠多的時間在卵裡發育成長,另一方面它們的母親能夠在沒有食物或食物較少時存活多年。

  雌性章魚會保持卵的清潔並守衛它不受到捕食者的攻擊

 

 

  「這項研究展示了我們對深海以及那裡的生命的了解是多麼匱乏,」 羅德島大學生物科學副教授布拉德·賽貝爾(Brad Seibel)這樣說道。「對生活在淺海的物種的研究讓我們對動物能力的理解非常有限。」基於之前的研究,賽貝爾假定某些深海章魚的卵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孵化,而最新的觀測恰好提供了驗證這一假設的機會。

  在過去的25年間,蒙特利灣水池研究學院的布魯斯·羅畢遜(Bruce Robison)帶領的一支科研小組每隔幾個月就會在深度相當於蒙特雷峽谷的研究站點對深海動物進行調研,它們將這一站點稱為中層水域1號。

  2007年,研究人員在其中一次調研中發現了一條雌性章魚依附在1400米深處峽谷上方的一個巖架上。這條章魚是一種北太平洋谷蛸(Graneledone boreopacifica),而研究人員在4月進行的上一次潛水調查中並未發現它的蹤跡。在接下的4.5年間,研究人員潛水至同一地點達18次。每一次他們都在同一地點發現了這一條章魚——它身上的一道獨特的疤使得它的辨識度很高。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條雌性章魚的透明卵越長越大,研究人員甚至可以看清裡面的小章魚在生長。在同一時期,這條雌性章魚體重不斷減少,也變得越來越鬆散蒼白。

  研究人員從未見過她離開卵子或者進食。她甚至對遊到附近的小型蟹類或者蝦類不感興趣,只要這些生物不打擾她的孵化。研究人員最後一次見到這個正在孵化的章魚是2011年9月,當一個月之後他們重返這一地點時,這條雌性章魚已經不知蹤跡。「她之前所依附的巖石留下了破爛不堪空的卵鞘殘餘物。」通過計算卵鞘殘餘物的數量,研究人員估計這條雌性章魚孵化了160個卵子。

  大多數章魚一次只產一批卵子並在卵子孵化後死亡。而北太平洋谷蛸的卵子是大小相當於小橄欖的水滴狀卵鞘。隨著卵子裡的幼體逐漸發育,它們需要大量氧氣,這意味著雌性章魚必須持續的用新鮮氧化的海水給卵子洗澡,保持它們遠離裂縫和殘骸。此外雌性章魚還必須警覺的守護她的卵子避免被捕食者吃掉。

  由於年輕的章魚在卵子裡的時間非常長,當它們孵化時,它們已經能夠獨自生存並獵捕小型獵物。事實上,新生的北太平洋谷蛸比任何其他章魚或者魷魚孵化的幼崽都要大,且發育的也更好。較長的孵化時間提出了一種進化挑戰,尤其是對於章魚這些壽命較短的動物來說。

  這項研究表明,除了打破動物最長孵化時間,北太平洋谷蛸還可能是最長壽的頭足類動物之一,頭足類動物包括章魚、魷魚以及它們的近親。大多數淺海章魚或者魷魚只能存活一兩年。研究人員說:「雖然,孵化幼崽的雌性章魚的最終命運仍難逃一死,但它仍是極大超過大多數章魚壽命的來自深海的第一個例子。」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一深海章魚為保護寶寶可4年半不睡覺
    研究發現這種深海章魚可以4年半不睡覺以保護卵寶寶安全。【環球網綜合報導】偉大的母愛不分物種,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據香港《文匯報》8月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發現一種名為「Graneledone boreopacifica」的太平洋章魚,為保護未孵化的卵,章魚媽媽可長達4年半不眠不休覆蓋在卵上,以免未孵化的卵被獵食者傷害。
  • 章魚為何一出生,章魚媽媽就要自殺?看完讓人心酸
    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一種情感,在動物界也不例外。有些動物為了確保幼崽健康成長,甚至會做出一些令人敬畏不已的舉動。雌章魚也許是世上最盡心也是最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母親。對人類來說,生兒育女,繁衍後代的過程溫馨愉快;但對章魚來說,這是生命的終結。
  • 酷似小精靈的深海章魚面臨滅絕:罪魁禍首竟是手機
    在發表於12月19日《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報告中,研究者指出,這種深海章魚通常將卵產在死亡海綿的莖幹上,而海綿主要附著於海底的金屬結核,後者含有許多貴重的金屬,廣泛應用於手機和電腦的製造中。「可以推測,雌性章魚會守護著這些卵,可能直到它們孵化出來,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德國亥姆霍茲極地海洋研究中心魏格納研究所的奧坦?
  • 巨型尺寸的深海怪物,不吃不喝至少可以存活5年
    它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海底度過,深海是它的領地,曾在低於海平面7020英尺(2140米)的地方被發現,在這樣的海洋深處,它能夠承受巨大的壓力,堅韌的外骨骼和低能耗的生活方式使得它們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這就是外形如同來自外太空、體型巨大的大王具足蟲,也叫巨型深海大蝨。
  • 巨型尺寸的深海怪物,不吃不喝至少可以存活5年
    它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海底度過,深海是它的領地這就是外形如同來自外太空、體型巨大的大王具足蟲,也叫巨型深海大蝨。大王具足蟲,是世界上最大的等足類動物,它們在地球上最孤立和荒涼的環境中安家,總是在海底穿梭,等待下一餐。很多人,尤其是日本,覺得大王具足蟲非常可愛,還發行了很多周邊產品,但是不要被愚弄了,現實中它們很可怕。
  • 深海章魚是「水母癮君子」—新聞—科學網
    章魚也愛吃水母。圖片來源:蒙特利灣海洋館 水母對海灘上的遊客和漁業而言可能是一種威脅,但在一些深海生物眼中,它們是「美味」。 即便水母全身大部分是低卡路裡的動物明膠——就像沒有糖的果凍,科學家卻發現烏賊和金槍魚等捕食者都以它為食。可以說,水母是這些深海觸手動物喜愛的點心。 現在,科學家又將一種巨型深海章魚——七胳膊章魚列入了水母食客的名單中。
  • 酷似小精靈的深海章魚面臨滅絕:罪魁禍首可能正是手機
    此次發現的確切深度為4290米。「深海發現者」拍攝了這隻章魚的精細圖片,使研究者確認它屬於無鰭亞目。研究者原本計劃採集內克爾海嶺的地質樣品,以確定其是否與內克爾島存在聯繫。科學家在夏威夷附近的內克爾島海域大約4000米深的地方發現了一種半透明的章魚,其外形酷似卡通人物小精靈「卡斯柏」(Casper)「可以推測,雌性章魚會守護著這些卵,可能直到它們孵化出來,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德國亥姆霍茲極地海洋研究中心魏格納研究所的奧坦·珀澤(Autun Purser)說,「對這一育幼行為的觀察非常重要,因為這些海綿只生長在分布有小塊結核或巖石的部分區域
  • 為什麼章魚寶寶剛出生,章魚媽媽就要自殺看完終於知道真相了
    為什麼章魚寶寶剛出生,章魚媽媽就要自殺看完終於知道真相了 在這個世界,有許多的秘密等著我們去探索去發掘。尤其是海洋中,深不見底的海洋看起來總是那麼的神秘莫測,這裡面存在許許多多的生物,章魚就是其中一種。
  • 生物學家發現史上最萌章魚
    將這種新發現的章魚和之前發現的其他烙餅章魚相比,會發現它們有著不同的大小,不同的形狀,甚至萌的程度也有著巨大的差別。之前的那些烙餅章魚包括'Opisthotheusis californiana'和'Opisthotheusis albatrossi(即所謂的小飛象章魚)'」Bush也告訴我們,這種章魚生活在深達450米的深海。
  • 章魚奧克多,孵卵53個月,延四倍生命為等待160隻寶寶出生再死去
    但是許多人還不知道章魚是動物界非常盡職的母親。今天要說的就是被科學家們稱為奧克託章魚媽媽的故事。章魚屬於雌雄異體生物,壽命在一年左右。雄性及雌性魚一生只交配一次。它們的交配方式也非常特別,一般都是雄性章魚找尋雌性章魚,隨之把他們專用的交接腕足放到雌性章魚的身體裡,這樣雌性就可以產卵。但是隨後雄性章魚會因完成自己的任務,精疲力竭慢慢死去。
  • 北京女孩在菲律賓拍攝到罕見深海章魚
    近日,北京女孩王天虹在菲律賓阿尼洛拍攝到一條七腕章魚幼體,引起業界關注。七腕章魚學名異夫蛸,是船蛸總科同時也是八腕目裡最大的成員。七腕章魚與其他章魚一樣,也擁有八條腕,但雄章魚的交接腕是在右眼下捲起的,而且有厚厚的凝膠狀組織,仿佛只有七條腕一樣。
  • 活躍在4000米深海的神奇物種小飛象章魚,長著大象的耳朵
    作為八腕目以下的一種軟體動物,章魚一直都是醜逼的代名詞,除了在做鐵板燒的時候之外,幾乎沒有人會覺得它們可愛。然而凡事都有例外,章魚家族中也是有呆萌的成員的。比如須蛸科菸灰蛸屬以下就有一種名為小飛象章魚的神奇物種,這種章魚不僅長得不醜,而且模樣非常呆萌可愛。
  • 這種章魚強大到能以鯊魚為食,然而死亡方式卻出人意料
    太平洋巨型章魚,水中的巨怪,是已知體型最大的章魚,通常有5-6米,體重50公斤,壽命約為4年。最高紀錄由一隻標本保持,周長9.1米,重達272公斤。巨型章魚通常為紅褐色,頭又大又圓。它們能通過特有的色素細胞改變自身顏色,甚至能夠和圖案複雜的珊瑚,植物,巖石等巧妙地混為一體。
  • 深海怪物,我賭你一個也不認識
    人類第一次發現這種魚是在1939年,那時是靠捕撈的方法。如今,人類的潛水艇可以潛入深海,近距離觀察它們。即使是這樣,大鰭後肛魚依然有很多秘密等待我們去發現。7 太陽水母太陽水母以小型浮遊生物為食,比如一些單細胞生物。雖然多數水母都是透明的,太陽水母的「鈴鐺」卻是不透明的紅色。科學家認為這種紅色可以將太陽水母隱藏在其他小型生物的生物光中,以躲避危險。6 惡魔鮟鱇
  • 和恐龍同時代的幽靈蛸,為避蛇頸龍躲到深海,是烏賊和章魚的祖先
    在海洋生物中,烏賊和章魚的外形長的差不多,會讓很多人分不清,甚至認為它們是同一科動物,實際上它們已不是同一科目的動物,章魚是八腕目,而烏賊是烏賊目,但在8000萬年前,烏賊和章魚未分化之前是有共同的祖先,其中現在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洋深海中幽靈蛸就是它們共同的祖先之一。
  • 深海奧秘,5種棲息在深海的奇特魚類
    在這裡的魚按理說都會被壓扁,但今天我就要帶大家來了解一下5大奇特的深海魚類。但美麗的同時,獅子魚的魚鰭之間卻藏著會引起麻痺的毒素的尖刺,雖然暫時沒有被它的刺刺到後死亡的報告,但還是小心為上比較安全。而且甘氏巨螯蟹還是深海裡的清道夫,它幾乎什麼都吃,海藻、魚類骨骼、小魚幾乎都在它們的食譜上。
  • 深海300多種新生物大發現 魚會走路章魚長耳朵
    2017年5月到6月,科學家們沿著澳大利亞海岸線向珊瑚海行進,他們從4000米深的海底收集到1000多種海洋生物,其中300多種是新物種。照片裡的紅色科芬魚(coffinfish)長著藍色眼睛,頭上有個蓬鬆柔軟的「釣竿」,這個釣竿能勾引獵物上鉤。
  • 深海奧秘: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
    在本文中,小編準備了,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 1、怪異的章魚 然而,與深海裡的章魚相比,我們比較熟悉的章魚看起來要顯得太普通了。例如,這種在深海被發現,看起來就好像從迪士尼電影裡溜出來的章魚。它們生活在水下200米到1500米之間,主要產於東太平洋,少數種類分布在大西洋中部。 這種章魚體型微小,擁有凝膠狀的身體,整體看起來有時候讓人覺得可愛,有時又讓人感到恐懼。
  • 深海奧秘: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
    在本文中,小編準備了,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然而,與深海裡的章魚相比,我們比較熟悉的章魚看起來要顯得太普通了。例如,這種在深海被發現,看起來就好像從迪士尼電影裡溜出來的章魚。它們生活在水下200米到1500米之間,主要產於東太平洋,少數種類分布在大西洋中部。這種章魚體型微小,擁有凝膠狀的身體,整體看起來有時候讓人覺得可愛,有時又讓人感到恐懼。而且它們的身體構造也與我們所熟知的章魚完全不同,顏值也明顯更高出不少。
  • 深海3百多種新生物大發現 魚會走路章魚長耳朵
    據英國《衛報》6月17日報導,2017年5月到6月,科學家們沿著澳大利亞海岸線向珊瑚海行進,他們從4000米深的海底收集到1000多種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