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25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一下前進15名躍升至第31位,這是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中取得的最新成績。好成績是如何幹出來的?國新辦今天(25日)舉行政策吹風會,來自北京、上海的相關代表介紹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和經驗。財政部副部長餘蔚平在現場回答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的提問,並透露,下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將從推進營商環境便利化改革和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兩個方面入手。
10個細分指標中8個有進步
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我國營商環境總體得分在滿分100分中得分77.9分,也就是說中國已經達到了全球最佳水平的77.9%,比上年提高了4.26分;全球排名從去年的第46位躍升到今年的第31位,躋身全球前40。第一、第二位則依然分別由紐西蘭和新加坡蟬聯。
具體來看,10個細分評估指標中,有8個指標的排名上升,比去年多1項。其中,「辦理建築許可」排名一下子提升了88位到第33位,提升幅度最大,屬於「彎道超車」;「保護中小投資者」排名前進了36位到第28位,屬於「大幅提升」;「納稅」排名提升了9位到105位,「處於穩步上升通道」。
減稅降費助力營商環境提升
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如何助力營商環境的提升?財政部副部長餘蔚平在現場回答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的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問:「我們看到世行發布的這份報告當中有十個指標,納稅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這幾年來中國政府的減費降稅力度很大,想問財政部今年以來減費降稅進展如何?」
餘蔚平回答:「得益於減稅降費政策效應的不斷釋放以及納稅便利化水平的持續提高,我國的納稅指標排名正處於一個穩步上升的通道,已由2016年的全球第131位上升至2019年第105位。世界銀行在今年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還用大段篇幅,高度肯定了中國在壓縮納稅次數、耗時,降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率等方面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今年以來,減稅降費實施效果良好,社會普遍反映今年實施的綜合性、一攬子減稅降費政策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公平的惠企措施。各項減稅降費措施落實有力,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營商環境改善促進「雙創」、增強企業信心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會用「腳」來投票。餘蔚平說,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持續激發了創業創新的熱情。「今年1-9月,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的數量達到了1766.4萬戶,日均新設市場主體是6.47萬戶,同比增長達到了13.1%。我們歡迎和期待來自全球各經濟體的企業家來華投資興業。」
韓資企業CJ集團中國總部對外合作部總監車立芳說,對於營商環境的改善自己有切身感受,例如開辦企業的便利度大幅提升。
「CJ集團在中國主要從事食品、生物科技、電影院、物流等多種產業,在新設法人、分公司的時候,審批時間比過去大幅減少,偶爾遇到一些困難,各個審批部門也會主動地幫我們想辦法解決。隨著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特別是『放管服』改革的開展,我們企業辦事成本會大幅降低,同時對政府的信任也極大地提高了,也增加了我們企業在中國繼續投資發展的決心和信心。」他說。
日資企業佛山東海理化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黃英梅表示,相關部門在納稅服務上不斷優化、便利企業,自己感觸很深。
她說:「我們當地的稅局為了便利我們企業在線辦稅、退稅,推出了一個叫『減稅寶』的產品;另外,稅務部門還聯合外匯管理部門打造『國際匯稅通』,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讓我們少跑腿。這些都體現了政府真心為我們企業服務。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我們相信企業也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如何讓營商環境再上臺階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世界銀行的評價體系中,中國的樣本城市包括北京和上海,權重分別為45%和55%。如何讓營商環境再上臺階?
北京市副市長王紅在現場說:「按照世行經濟體的城市排名,北京分值相當於名列28位,超過29位的日本東京。北京將繼續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在全國立標杆、樹示範。」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陳寅說:「近期,上海進一步對標國際上營商環境領先的經濟體,研究制定優化營商環境3.0版方案,繼續以更大力度推動提升營商環境。」
餘蔚平說,下一步,將做好兩大方面工作,一方面是持續推進營商環境便利化改革,另一方面是大力推進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值得關注的是,國務院近期就專門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這是在國家層面首次出臺優化營商環境的行政條例,進一步加強了營商環境工作的頂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