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演得越真,信得越深(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編輯|楚琦
釘釘,突然在這個月火出了圈外。
這本來是一款企業管理運用軟體,沒想到因為疫情耽誤中小學正常開學,釘釘將「在線課堂」功能免費開放給全國大中小學使用。
恐怕教育行業也沒有想到,當各大培訓機構摩拳擦掌,想從在線教育上大幹一場時,卻被釘釘拔得頭籌。
經過多年網際網路產品的教育,很多人都明白「免費」,既是蜜糖,也是砒霜。
不過,這次嘗試到這種複雜滋味的居然是提供免費服務本身的釘釘。
01
提供給個人和企業,免費試用,雖有無時無刻被「釘」一下的恐懼,但也不至於暴走。
但中小學生們則不一樣,尤其是從小在網絡世界遨遊長大的00後。
吐槽可以很友愛,打分卻毫不手軟。
一星「好評」不斷,短短數天,將這款原來評價四分多的軟體,打到了在1-2分之間徘徊。
凡事有利有弊,用釘釘網上學習,最明顯的可能是改善親子關係。
釘釘的強大功能,想必很多蜜友都領教過。
已讀回執,已經不能用「不好意思,剛沒看到」「下班了沒注意」等傳統臺詞來應對了。
已讀回執,不分場合、不分晝夜,你看到了沒回老闆心裡都很不爽。
連以才子自傲的高曉松,也曾在公開演講中被「釘」,你的老闆馬yun給你發來消息,「你看到無招(高曉松花名)了嗎?要他給我回電話。消息已讀不回是什麼意思?」
高曉松吐槽,自己以前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情,開會沒有回馬老闆的信息,然後電腦就同樣發來了如此「令人髮指的聲音」。
而他最慘的是,信息沒回,釘釘打電話通知他也沒聽到,然後接到了老闆親自打電話來問:「你怎麼回事兒?為什麼釘你,你不回。」
老師偶爾甚至經常站在教室後門、窗戶外,不算事兒,現在用釘釘時時刻刻能了解你已讀卻不回復……
這樣特殊的經歷,一定能讓涉世未深的孩子們感受下爸媽工作的不易。
以前,可能有些孩子以為父母只是高高興興去上班,開開心心去應酬,到時間就能領薪水,回家了還能威風地管教孩子,長大了就是好。
如今,只要給孩子來一句:「你們也用釘釘在線學習啊,我們上班天天用釘釘。」就一切盡在不言中,充分理解父母的不易之處。
02
當然,中小學生們堅持給一星,五星就要分期「付款」(一次一星)並非由想要為父母報仇,純粹就是自己不爽。
以為延長的假期,突然因為釘釘的助力,成為了「強化學習班」。
面對如此氣勢洶洶的低分評價,釘釘沒有發公告,沒有進行情況說明,而是採用了更容易讓人接受的賣萌服軟。
不過,搞了幾天,效果並不太好,但也好好上了一把熱搜。順帶拉著阿里系的兄弟姐姐們互動再上一把熱搜。
曾經媒體報導砸百億做出來的釘釘,公關方式也是如此出其不意,又延續了阿里系的風格。直接做了一個喊著爸爸跪地求饒的視頻。
雖說手法戲謔,但「被選中,我也沒辦法」「加班到脫髮」估計還是工作的人最能體會。
「只能去自刷」也是挺坦誠的。
但翻看最近的評論,釘釘倒是贏得了一些大學生們的同情。
更多接觸社會的大學生們,一些人用自己的經驗,開始扮演苦口婆心勸說中小學生好好學習的熱心大哥哥大姐姐。
其實,這也不是釘釘第一次道歉。
03
釘釘,雖然一直爭議不斷,甚至被吐槽。
從2014年最早的「來往工作圈」到現在的釘釘,殺出一條血路,並不容易。
不過抓住「爸爸」一方的心理,一直是其重點。
從早期的深入企業了解,不斷完善功能,到如今成為了一款集打卡、員工交流、業務追蹤等於一體的企業管理軟體。
增加工作效率不假,不過,隨時隨地的「釘」,讓員工也只敢背地和在網上吐槽。畢竟購買的「爸爸」是老闆。
而這一次換成了評分的「爸爸」,雖然還是中小學生,但服務的客戶就是「爸爸」的思路倒是得到了一貫延續。
從2015年上線,到宣稱投入10億元基金打造開放平臺生態,2016年3月底,其客戶增加到了150萬家企業。
截至2019年6月30日,釘釘宣布,其用戶突破2億,企業組織超千萬。
個人並不認可隨時隨地「釘」員工,以及隨時盯著對方「已看」卻不回復,默默在心裡打上小叉叉。
但其發展至今,緊盯目標的堅持和思維,卻是值得學習的。
今天,一位年輕朋友聊起行業不景氣,自己該何去何從的時候,蜜姐很感觸。
回顧過去十多年工作及身邊一些朋友們的經歷,固然有些人是趕上了風口,但真正工作或公司做得好的,還是在于堅持深耕的。
在堅持不懈深耕的基礎上,再抓住所謂的網際網路風口,實現了大步上一個臺階,但並非只是因為趕上了,就從此一片坦途了。
近期,雖然有一些公司開始了線上辦公,但不少人的工作相對還是比較清閒,或者是面臨被「優化」,不如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回顧、思考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找準一個領域,一個點,去長期耕耘和開拓,或許現在的你面臨的是危機,也是一個轉機。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