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應該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育和科研上,而不是把大學生當做小孩子一樣管理。宿舍衛生抓得再好,對學校的學術和教學水平提升恐怕也沒什麼用。
最近幾個新聞,又讓一些大學暴露在輿論中。網友批評一些高校把精力浪費在宿舍衛生檢查之類的形式主義上,是捨本逐末。
有消息傳「內蒙古大學一博士研究生宿舍床上有布娃娃,逾期不整改將取消獎學金資格」。後來校方澄清說,這名博士生的情況確實被當值同學記錄在冊,是因為玩偶體積過大、擺放不整齊,但是這名博士生「只受到口頭提醒,沒有受到任何處分」,而且她也已經評上了今年的獎學金。不過,學校承認,該校化學化工學院相關管理規定,如果學生宿舍在檢查中因衛生或物品擺放整齊程度不達標被通報三次,學生獎學金評選資格就會受到影響。《化學化工學院學生宿舍管理制度》規定,「建立健全宿舍紀律衛生檢查制度、住宿反饋制度等管理制度;將學生行為表現與學年鑑定、評優評先、入黨、獎助學金評定等掛鈎」。其中,經學校和學院檢查,三次以上(含三次)被通報,將取消學生評優評先、入黨、獎助學金評定資格。
從網上流傳的宿舍檢查登記表來看,博士生宿舍被記錄的問題還包括「插銷懸空」「衣服不可掛床上」「沒貼值日牌」「床上不能有小桌」「床頭框不可放」「行李放柜子」「掛鈎不可放明面」「小東西藏起來」等等。對學生宿舍管理如此細緻,讓人還以為是小學生宿舍。網友紛紛批評這是形式主義到了極致。
但是內蒙古大學在回應中表示,獎學金評定是包括思想品行在內的綜合性評定,所有在校學生理應遵守公寓管理規定,應該有良好的日常表現。而該校化學化工學院黨總支一位副書記表示,今後這樣的檢查還要繼續下去。
學生宿舍是學校提供的,當然學校有權制定一定的管理規定。但是宿舍的使用者是學生,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已經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再將他們像未成年人一樣對待,宿舍管理規定事無巨細,既不現實,也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宿舍作為學生的生活空間,一定程度上屬於學生的私人空間,學校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自我管理權,除了不能影響他人和公共空間,其他的可以交給學生自我管理。美國的不少大學生宿舍,學校除了規定不能對宿舍作出永久性的改變、搬出宿舍時必須恢復原樣之外,基本上交由學生自我管理,很多學生一搬進宿舍,和室友協商一致,就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對宿舍進行各種布置。宿舍樓的公共空間一般也交給學生自主管理,一般以不能影響其他同學為基本原則。學校不會對宿舍幹涉太多,更不會進到學生宿舍檢查衛生。日本京都大學的學生宿舍吉田寮,更是以學生自治聞名,儘管環境髒亂差,但仍然受到學生的歡迎,住在這裡,也不會影響學生的獎學金評定。
而國內有的高校,特別熱衷於管理學生的生活。除了宿舍衛生檢查,還有學校規定白天不能回宿舍,沒課也要在外面待著,有學校規定取快遞不能帶走包裝盒……這些奇葩規定,讓人哭笑不得。
高校是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學校,應該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育和科研上,而不是像基礎教育一樣,把學生當做小孩子一樣管理。網上有個段子說,一流大學拼學術,二流大學拼教學,三流大學拼紀律。抓宿舍衛生,就算把學生宿舍搞成一流水平,對學校的學術和教學水平提升恐怕也沒什麼用。
辛省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