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飼料對於釣魚人來說,並不陌生,甚至在有些地方應用極其廣泛,既能當窩料使用,又能用作釣餌,效果顯著。回到釣友的問題「小雞飼料與哪個商品餌料搭配使用,效果更好」為準確、全面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垂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小雞飼料對於釣魚人來說,並不陌生,甚至在有些地方應用極其廣泛,既能當窩料使用,又能用作釣餌,效果顯著。回到釣友的問題「小雞飼料與哪個商品餌料搭配使用,效果更好」為準確、全面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垂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小雞飼料能誘魚原因,及用作餌料時的不足之處
2、小雞飼料如何與其他商品餌料搭配,強化它的誘魚效果
小雞飼料能誘魚原因,及用作餌料時的不足之處
小雞飼料作為釣餌或窩料使用,一定存在魚所喜歡的物質成分。不過,畢竟小雞飼料是為幼雞開發,並非針對魚,所以在適口性或者味型上與魚餌有所差距、不同。而這也是下文與商品餌料搭配使用的原因。
小雞飼料因生產廠家不同、配方不同,因此具體的組成成分也複雜、多樣,但主要的材料大致相當。主要包括40-60%的玉米,30%左右的棉籽餅,以及其他少量的魚粉、骨粉、血粉及麥麩,不論佔比多少,各個物質成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效果。至於為何能用與誘魚,其成分中就所體現。比如玉米,玉米在釣魚領域中作為釣餌或窩料,比小雞飼料時間更長,更廣泛,可加工成發酵的老壇玉米或者直接鉤刺嫩玉米,對於鯉魚、大鯽魚、鯿魚的誘集效果明顯。特別是嫩玉米,汁液飽滿、顏色亮白、甜香可口,在晚春、夏季作為釣餌,深受鯉魚的偏愛,常能斬獲大體型鯉魚。再說麥麩,麥麩即可打窩,也可作為狀態餌配合其他餌料使用。另外像骨粉、魚粉中含有大量胺基酸,而這正是促食劑的成分,能有效激發魚的攝食慾望,促進魚的攝食。所以不管是在實踐中,還是物質組成分析中,小雞飼料作為餌料或窩料使用是沒有問題,是有科學道理存在的。
小雞飼料畢竟是專門為幼雞開發,與小雞飼料還是有明顯差距的。首先是適口性,小雞飼料相比成雞飼料,加工精細了許多,但依然是為適用於小雞用雞喙攝食的特點。小雞用雞喙叼啄,再通過食道進入腸道,飼料稍微有些顆粒感,只要不影響下咽即可。但魚的攝食則不同,尤其是小體型魚或者冷冬攝食慾望低時,對餌料的適口性要求高,需要做到霧化、蓬鬆,與之相比,小雞飼料攆粘性不足、霧化太快,附鉤性差,難以有充足的時間等魚的攝食。再說味型,小雞飼料因成分組成的原因,味型單一,主要是淡淡的腥味,略帶香味,但商品餌料氣味濃鬱、味型豐富。魚的食性是不斷變化的,隨季節、水溫、水質、水體環境及魚自身個體大小,不斷變化、調整、演進。所以小雞飼料過一單一的味型,有明顯的局限性。
小雞飼料如何與其他商品餌料搭配,強化它的誘魚效果
小雞飼料與其他商品餌料搭配使用,正是為了彌補上述存在的不足,最大化發揮小雞飼料或商品餌料的誘魚效果。
1、40%的小雞飼料+25%螺鯉3號+25%超誘+10%的酒米:這款經典配方,筆者曾多次嘗試,對垂釣大鯽魚或鯉魚效果明顯。小雞飼料在這裡更多做的是基礎餌的角色,後者在調節味型、適口性上發揮的更多。開餌後與其他餌料相比,比重大、霧化慢,恰是針對警惕性高、體型略大的魚。霧化速度慢,並不表示不霧化,外層餌料也不斷脫落,逐漸形成柱狀霧化帶,而餌芯略硬,但大魚吞食能接受,所以對於長時間守魚較好。
2、小雞飼粒40%+藍鯽25%+天下鯽30%+拉絲粉5%:與其他餌料類似,每款餌料都有特定的目標魚、使用環境及時間,比如這款餌料搭配,對於仲春、晚春垂釣大鯽魚效果明顯。仲春、晚春水溫高,鯽魚活躍、攝食積極,特別是自然水域數量眾多的小鯽魚,常有爭奪餌料而鬧窩的情況,像常見的藍鯽、天下鯽都有這種情況。而小雞飼料腥味淡,有淡淡的香味,與它們搭配後,香腥混合的氣味,對於小鯽魚來說,並不是理想的味型。加入拉絲粉也是彌補小雞飼料霧化太快的不足。筆者曾多次用這塊餌料使用,仲春、晚春收穫不少大板鯽。
3、40%小雞飼料+30%+裸鯉3#+10%酒味酒泡玉米碎+麵粉20%:這塊餌料搭配主要是針對的野釣大鯉魚,用於海竿爆炸鉤的配方。螺鯉、酒泡玉米的加入,主要是針對鯉魚的誘集發揮作用,小雞飼料避免其他小雜魚的鬧窩,麵粉能夠有效提高整體的攆粘性。這款餌料搭配在深秋季節,用海竿釣手竿無法觸及的水草豐富水域裡的大鯉魚極具效果,酒香味模擬處腐爛發酵的植物根莖而揮發出的乙醇味,容易吸引鯉魚的注意。
4、小雞飼料60%+化氏4號鯽20%+麝香小米20%:這款配方主要是針對鯽魚,與上述搭配原理類似,不同之處是加入了麝香小米,增加了餌料的顆粒感,起到很好的留魚作用。對於不想打窩,又想將鯽魚長時間留在窩點的釣友而言,這是不錯的選擇。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介紹了小雞飼料之所以可做餌料、窩料的原因及不足之處,接著分享了幾個與商品餌料的經典搭配,正如上文所說,沒有一款餌料可適用所有的水情、魚情。釣魚人在實際觸底過程中,還需結合具體環境選用或調整。釣友掌握小雞飼料的特徵,也可與適合當地魚情的餌料嘗試著搭配、組合,說不定一款效果更佳的配方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