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固把燕青趕出家門,燕青不殺死李固有如下原因:
一、李固把燕青趕出家門,主人盧俊義不在,大管家李固有權把家裡的傭人趕走,何況李固有盧俊義的夫人賈氏支持,燕青沒有任何理由殺死李固。假如燕青殺死了李固,無非讓自己成為一個殺人犯,沒有其它任何意義,所以燕青不殺死李固。
盧俊義和大管家李固,被梁山好漢活捉後,梁山泊主宋江放了李固,留下了盧俊義。
李固回到家後,按照吳用的點撥,以「盧俊義反」的藏頭詩作為憑據,到大名府狀告盧俊義投了梁山。大名府知府到盧俊義府中查看,果然證據確鑿,盧俊義成了反賊。
李固本來就與盧俊義的妻子賈氏有染,趁機二人公然成就了夫妻。
盧俊義的家人燕青,為人聰明伶俐,他知道盧俊義與梁山泊素無瓜葛,不可能突然投了梁山。燕青提出質疑,被李固趕出了家門,賈氏當然贊同李固的做法。
但盧俊義帶李固出門,往梁山泊方向躲避「血光之災」,一去不回,單有李固歸來。主人盧俊義或者已經身首異處,被梁山賊寇所殺。或者被梁山泊強人生擒活捉了去。或者更有其他意外。燕青不得而知。
燕青只能暫時在主人盧俊義回家的路上等候,待主人出現,便於及時告知家中的變故。假如主人長時間不回,再另作計較。
雖然燕青明知盧俊義不可能做梁山賊寇,但他沒有任何洗白盧俊義的證據。
盧俊義府中,除了主人和主母之外,大管家李固是有權趕走一個家人的。
燕青沒有任何理由殺死李固。況且李固背後有主母賈氏撐腰,燕青更加不能造次。假如燕青胡亂殺人,除了讓自己成為殺人犯外,毫無意義。
二、李固是首告盧俊義造反的人,他把燕青趕出家門,假如燕青殺死了李固,那就是無端殺死了原告,更加坐實了盧俊義的造反罪名,所以燕青不殺死李固。
盧俊義家財萬貫,生活條件極其優裕。燕青根本不相信他會無端投靠梁山,做了強盜。
但盧俊義不知所終,情況不明。加上李固在大名府上下打點,欲置盧俊義於死地,燕青無法支使官府人員查問事情真假,也不能貿然上梁山打聽。
等待事態發展,相機而動,是他唯一的選擇。
假如燕青逞血氣之勇,殺了李固,就是殺了原告。等於是敲釘轉腳證實了盧俊義造反。
三、李固把燕青趕出家門,燕青假如殺了李固,盧俊義回家也不會放過燕青。所以燕青不殺死李固。
盧俊義號稱河北三絕,富絕,武功高絕,俊絕。
但金聖歎說:「盧俊義雖是龐然大物,卻到底看來覺道不俊。」
且看張恨水對燕青的嗟嘆:
有過人之才的燕青,對於盧俊義來說,無非把他當作一個演雜耍的玩物,當作一個童僕小廝看待,更當作浮蕩之流來懷疑。
盧俊義從梁山回來,燕青哭拜於地,苦勸盧俊義不要回家中了李固圈套,盧俊義反倒說:「莫不是你做了歹事,反來離間?我回家問出實情,決不與你幹休!」
假如燕青殺了李固,賈氏再在盧俊義面前反咬一口,燕青必然無法自證清白,盧俊義真的不會放過燕青。
所以,燕青不能殺死李固。
張恨水說得不錯,燕青跟從盧俊義,無論從「良禽擇木而棲」,還是從「士為知己者死」角度看,都是不值!
燕青這個「良禽」,選擇錯了枝頭。燕青是個真正的忠僕、義僕,但盧俊義並不是他的知己!盧俊義根本不識人!
倘若盧俊義聽了燕青一句話,也不至於被大名府知府打得死去活來「昏暈三四次」,更不至於最後做了宋江的殉葬品!
燕青絕不能殺了李固,否則在盧俊義這個「表面上的龐然大物,卻到底看來覺道不俊」(金聖歎語)的草包面前無法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