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熊取膽」再掀反對潮 溫州熊場可「合法養熊」?

2020-12-02 浙江在線

   

  四川龍橋黑熊救護中心收養的黑熊 CFP供圖

  亞洲動物基金公布的中國活熊取膽地圖,黑色為仍存活熊取膽省份

  上圖:四川龍橋的黑熊之墓  下圖:文登營救途中搶救黑熊時,在其膽囊上發現這個鐵環,那是用來固定取膽用的導管的。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亞洲動物基金提供)

 

   

  浙江在線01月10日訊據青年時報報導 對很多人來說,那是一幅驚恐的畫面:一頭瘦骨嶙峋的成年黑熊被囚禁在狹小的籠子裡,因為疼痛,眼含淚水。在它的腹部有一個小口子,膽汁一滴、一滴地往外流,經年累月。

  「活熊取膽」,這種殘忍的行為在全球範圍內並不鮮見。隨著全國兩會的日益臨近,近期在人民網、新浪網等網站上出現了大量網帖,呼籲全國人大儘快出臺法規取締「活熊取膽」。

  昨天,巨人集團副總裁程晨在新浪微博上發出了「呼籲全國人大立法禁止一切熊膽貿易」的投票,並迅速吸引近千人參與,99%的網友選擇了「贊同」。

  持續多年的「活熊取膽」貿易再一次成為爭議焦點。記者了解到,在浙江,也仍然存在活養黑熊的養殖場,有養殖場仍然存在「活熊取膽」的行為。而一些民間動物保護機構,則在與這些「合法養殖」行為鬥智鬥勇,對他們來說,只要能多搶救一頭黑熊,就是莫大的勝利。

  A黑熊出沒

  合法的「活熊取膽」行為在民間卻爭議不斷,反對聲音來自動物研究專家、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甚至政府官員。

  兩個多月前的一天,溫州市甌海區甌海大道。數輛大卡車緩緩前行,路旁的行人,紛紛投來驚訝的目光。大卡車上裝載了數百頭黑熊。這些黑熊最終被運往溫州商人林觀火的養熊場。

  雖然多年以來,溫州商人林觀火刻意保持低調,但這支惹眼的運輸隊伍,還是讓這個鮮為人知的黑熊場走進公眾視野。

  黑熊,因為胸前有一塊很明顯的白色(黃色)形狀的斑紋,也被人稱為月熊,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如此多黑熊出現在甌海街道上,在當地論壇上引起眾多網友討論。許多網友都認為,這些黑熊將會被「活取熊膽」。

  「活取熊膽」這四個字,概括的是一個極其殘忍的過程:一頭成年黑熊,腹部被打開一個小口,然後通過引流,膽汁每天導出。

  大部分的黑熊腹部一旦被打開,在以後漫長的歲月中,便長期無法癒合。有些黑熊還會因為傷口逐漸糜爛、感染,直到疼痛死去。

  一些網友把溫州出現黑熊的信息,通過電子郵件發給了溫州「綠眼睛環境組織」(以下簡稱「綠眼睛」)。

  「網友的來信很多,有溫州、杭州、上海的,要求我們去營救這些黑熊,我們也沒有什麼辦法!」綠眼睛行政主管白洪鮑說。

  這個位於溫州大學的民間機構,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營救各類小動物。但這一次,白洪鮑顯得很無奈。

  數年前,綠眼睛曾經策划過一次營救黑熊計劃,聲勢浩大,但收效甚微。原因是溫州觀火熊類養殖場經過了政府部門的審批,是一個合法的企業。也就是說,在我國,經過合法審批的養熊場是允許「活取熊膽」的。

  類似經過政府審批可以取膽的熊場,在我國有數十家之多。他們每天都要從大量的黑熊膽囊內取膽,然後提煉成熊膽粉進行交易,最後變成一筆不菲的經濟回報。

  但這樣「合法的」行為在民間卻爭議不斷。在網上搜索「活熊取膽」,會發現來自社會各個階層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其中不乏動物研究專家、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甚至政府官員。

  還有一些民間組織則正在把聲援轉化為實際行動,去營救那些受困的黑熊,其中就包括溫州的綠眼睛環境組織。

  B 「我是愛護動物的」

  林觀火接聽了一個從安徽合肥打來的「買粉」的電話。電話中,林觀火說:「我不是賣熊膽粉的,我是搞房地產的。」

  林觀火的養殖場,有一個與「活取熊膽」毫無關係的名字:溫州市觀火熊類養殖場(以下簡稱溫州熊場)。初看企業的名稱,給人感覺這只是一個養熊的地方,跟「活取熊膽」聯繫不到一起。

  根據當年企業登記的資料,企業位於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蛟垟村。記者在當地卻難以從村民口中了解到熊場的信息。

  在甌海區瞿溪鎮政府打聽,才知道熊場在去年搬遷到另外一個村莊,原因是熊場擴建。

  如今的熊場,位於瞿溪鎮與郭溪鎮的交界處。甌海大道旁一條不知名的岔路進去,再轉彎,路會越來越窄,也越來越陡,最後來到一座山腳下,便能看到熊場。

  熊場從外看上去並不起眼,如同一個沒有建好的半拉子工程。沉重的大鐵門關著,門外掛著沒有企業名稱的牌匾。

  大門裡面分為三塊區域,中間是一塊空地,堆著一個個鐵製的籠子。左右兩邊,分別是養熊區。

  再往裡,能見到水泥築起的一個個小屋子,黑熊就關在裡面。小屋牆上鑲著不足一平方米的鐵柵欄,形同窗戶。裡面漆黑,從鐵柵欄處依稀可以看見熊的臉部,但看不見它們的身體。

  林觀火告訴記者:「這些黑熊,都在產崽。」

  林觀火是溫州市文成縣匯溪鄉人,年幼時家庭貧困,後去了四川等地謀生。也就在四川期間,發現了當地有人養熊發家。於是,林加入了養熊的隊伍。

  在2000年初,林觀火回到了溫州甌海,開設了自己的熊場。熊場開設初期,從四川購進了50頭黑熊。

  目前,林家熊場的黑熊,已近500頭。

相關焦點

  • 優酷重磅首發揭露活熊取膽內幕紀錄片《月亮熊》
    歷時4年 輾轉數地 隱蔽拍攝揭露活熊取膽  《月亮熊》是熊君慧、塗俏、陳遠忠3位製作人歷時4年、輾轉數地暗訪取材拍攝的紀錄片,該片講述了月亮熊在當下中國的極端隱秘而飽受摧殘的生存狀況,以鮮明的動物保護主題、步步驚心的暗訪情節和沉重的追問與探索展開,發人深省。本片也是中國第一部全面披露活熊取膽行業殘酷真相的記錄片。
  • 紀錄片《月亮熊》聚焦「活熊取膽」
    《月亮熊》劇照  儘管從2007年起就開始關注「活熊取膽」這個行業,但要不是歸真堂事件引發社會關注,熊君慧、塗俏和陳遠忠的紀錄片《月亮熊》,可能至今都還沒找到機會和平臺播出
  • 紀錄片《月亮熊》首播直擊「活熊取膽」
    歸真堂「活熊取膽」事件成為輿論風口浪尖之際,一段名為《月亮熊》的紀錄片片花在各大視頻網站和微博上被瘋轉。片花呈現了黑熊在養殖場裡的生活情景及工作人員取膽汁的真實過程,畫面均為其他報導和節目中未出現過的。今晚9點30分,上海紀實頻道《真實第25小時》將全球獨家首播這部紀錄片《月亮熊》的完整版。
  • 成都少年救熊團清明為月熊掃墓 反對活熊取膽(圖)
    成都少年救熊團清明為月熊掃墓 反對活熊取膽(圖) 少年救熊團正式成立他們希望在清明時節用自己的聲音和行動來紀念這些無辜逝去的生命,並加入反對活熊取膽行列。  在月熊墓地,來自成都金蘋果公學的學生們將鮮花和月熊愛吃的水果放在它們的墓碑旁,為它們清理墓碑。學生們還將自己班級樂團排練的曲目在墓地演奏,希望他們真摯的旋律能夠伴隨這些遭受過苦難的生命安睡。
  • 四年暗訪拍攝《月亮熊》 紀錄活熊取膽殘忍真相
    塗俏、熊君慧、陳遠忠,三位記者暗訪養熊場,幾次遭遇危險,耗費4年時間拍攝活熊取膽的殘忍過程,紀錄片《月亮熊》的播出使人漸漸了解到了活熊取膽的冰山一角。解說:亞洲黑熊因胸前有一塊白色月牙形斑紋所以又被稱為月亮熊,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熊膽需求量日益增大而野生黑熊又禁止獵殺,從而使得黑熊養殖業急速發展,並在世界範圍內催生了活熊取膽這一行業,但長期以來這一行業並不為外人所知,直到紀錄片《月亮熊》的播出才使人漸漸了解到活熊取膽的冰山一角。養熊戶:管吧,就是在那膽囊裡天天往出淌。
  • 南周:多少養熊場布中國,多少熊膽藥行人間
    「活熊取膽主要分布在東三省、四川和雲南。」亞洲動物基金工作人員徐小姐說。這5省共計87個養熊場,「四川的比較好,基本上是無管取膽。有管取膽和『鐵馬甲』主要存在於東三省。」活熊取膽在中國始於1980年代中期,手段野蠻殘忍,活熊被禁閉在狹小的鐵籠裡,導管活生生地插入熊的膽囊,為防止自殘,它還被穿上「鐵馬甲」,甚至被剁掉雙掌。
  • 《月亮熊》製片人假扮夫妻接近熊場 用4年拍活熊取膽
    專訪紀錄片《月亮熊》製作人之一塗俏「假扮夫妻接近熊場,4年間見證熊所受的殘忍」月亮熊又稱
  • 活熊取膽:「殘忍」還是「不殘忍」?
    中藥協的回應房書亭:養熊場從480多家降至68家「中國的養熊業始於1984年,從鄰國引進活熊取膽技術以後,就開始了圈養、繁殖。」房書亭介紹說,20世紀90年代,針對養熊業發展良莠不齊等問題,我國頒布了一系列政策進行規範管理,並取締多家不合法養熊場。1997年,原林業部發布黑熊養殖利用技術管理暫行規定,就養熊廠建立的程序、規模、籠舍大小、熊的來源、飼養管理、取膽手術、膽汁引流都作出了具體規定。
  • 中國60家動保組織呼籲:儘快淘汰活熊取膽業
    騰訊綠色、南方周末聯合60家動保組織呼籲:拯救黑熊,淘汰活熊取膽業!來自全國各地的60家民間組織呼籲有關單位儘快制定關閉熊場政策,淘汰活熊取膽產業!騰訊綠色、南方周末呼籲全國網友參與養熊場、熊膽製品調查:11個省份,97個養熊場,92種疑似未經批准的含熊膽製品。讓我們以實際行動,揭示一個真實的養熊行業面目,助力有關部門重新審視活熊取膽行業存在的不必要性,早作抉擇……拯救黑熊,我們一起行動!
  • 「中國月亮熊」世上最悲慘的動物 | 一起給國家提建議 取消活熊取膽產業(敬請轉發)
    實拍活熊取膽全過程,王剛看完心都在顫抖,殘忍至極!她一再強調,「活熊取膽極殘忍,幾乎每隻熊均是病熊,其膽汁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對於爭取取締「活熊取膽」行業,張小海表示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從公共教育入手,要讓老百姓知道事實真相,從而降低熊膽需求,令商家放棄生產;另一方面,要和政府溝通,通過人大、政協等渠道積極立法,杜絕此類產業發展。張小海認為「歸真堂」事件有利於讓公眾重新認真審視「活熊取膽」產業;而他們也將盡力支持紀錄片《月亮熊》的推廣和播出。
  • 歸真堂今日開放參觀熊場 律師稱養熊合規不合法
    知名公益律師安翔昨日向早報記者指出,歸真堂的養熊場是否人道和其是否能上市是兩個概念:養熊場是否人道是個道德概念,但歸真堂是否合法經營、能否上市是法律概念。儘管現在動物保護法律體系還存在某種程度的欠缺,但這個欠缺不影響以現有法律作出判定歸真堂不符合上市條件。
  • 政協委員呼籲叫停活熊取膽業 作為藥物並非必需
    當時,《野生動物保護法》尚未出臺,許多黑熊被送到養熊場,成為「膽熊」,它們活著就是為了生產膽汁。  2010年6月8日,本報第379期刊載《救救膽熊》一文,披露了黑熊遭囚禁並被活取膽汁的悲慘境遇,黑熊的命運與活熊取膽這一產業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專家學者對動物立法的新一輪思考。
  • 亞洲動物基金會:引流熊膽汁安全性值得擔憂
    歸真堂上市計劃引發「活熊取膽」爭議  亞洲動物基金會昨天在京召開媒體溝通會 該協會相關負責人稱———  「活熊取膽」的企業歸真堂該不該上市?在資本市場之外,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論近期似乎著落在「被取膽的活熊」,痛還是不痛上面。繼2月16日中國中藥協會舉辦「媒體溝通會」之後,力阻歸真堂上市的亞洲動物基金會昨天也在北京召開了一場媒體溝通會。該基金稱「任何一種活熊取膽方式都是不人道的」,堅持中國養熊業應被取締,並以其黑熊救護中心的277頭被救助熊的數據,以及一段拍攝於2009-2010年的紀錄片,期望揭示我國活熊取膽業的亂象。
  • 它們揪住我們的心:《月亮熊》製片人的憶痛心拍攝歷程
    Heather告訴我,Sasikia只活了正常壽命的一半。這裡的黑熊都是從養熊場救回的,大多數隻活到10歲就死亡。9月11日下午3點45分,在寧靜的毗河邊上,我第一次參加了一頭黑熊的葬禮。龍橋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聚在這裡送別Sasikia。這是一個西方式的普通葬禮,有中、英文悼詞,有工作人員和參觀的市民為Sasikia獻上鮮花和木質十字架。
  • 養殖場上演"活熊取膽"引爭議國內無明文禁止
    既然該熊場是合法的,為什麼林觀火如此謹慎呢?  「黑熊被活體抽膽汁很殘忍!」聽聞此事後不少網友的意見似乎解釋了林觀火為什麼如此謹慎。  記者在網上查詢得知,這些黑熊被稱為「膽熊」,它們的任務是活著並提供膽汁。通常需要工人將引管插入熊的腹部,將膽汁導出。
  • 首屆亞洲黑熊論壇召開 活熊取膽能否終結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3月29日,「首屆亞洲黑熊論壇」在北京召開,呼籲社會各界攜手探索終止活熊取膽的多贏解決方案。本次論壇由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主辦,並得到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技術支持。主辦方希望通過論壇搭建的對話平臺,深入探討終止活熊取膽的多贏解決方案。它基金理事長張越女士和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首席代表趙中華先生出席了論壇並致辭。
  • 熊在中國——紀錄片《月亮熊》拍攝的故事
    從2009年開始,他和搭檔塗俏、製作人熊君慧一起,奔走於東北、四川、越南等地,偷拍「活熊取膽」。拍攝素材2011年基本完成。像以前拍的片子一樣,月熊的故事原本被放在素材庫裡「睡覺」。2012年2月,歸真堂計劃上市的消息在微博上引發熱議。塗俏對陳遠忠說:「我們的片子該出來了,它完全能給歸真堂的利益集團們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