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棒是有使用壽命的,一般不超過兩個冬季。時間久了,電線老化,觸點氧化,可能會失靈。即使很好的加熱棒,聲稱的壽命也在1-2年內。為了保險起見,可以將加熱棒和溫控器結合起來使用。把加熱棒的溫度設置得比溫控器稍高2℃,這樣雙重保險,可以避免燒魚湯的慘劇。
魚缸加熱棒是最常用的水族硬體,用於魚缸內的水加熱,因長期在水中工作,又需要通電,所以平時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魚缸加熱棒在空氣中切勿通電。因為其在空氣中升溫極速,輕則燒壞加熱棒,重則炸碎玻璃或燒傷手。即使斷電後也不能立刻從水中拿出來,這時候的溫度也是非常高的,同樣容易燙傷人和燒壞加熱棒。
魚缸加熱棒怎麼用是很多新手養魚的疑問,其實現在市面上的魚缸加熱棒都設計得很合理,多為恆溫設置,即只有在沒有達到設定溫度的時候會工作,溫度達到之後就會暫時自動關閉,因此使用方法也很簡單,只要將加熱棒設置好溫度之後放入魚缸,完全沒入水中後才可通電。
常見的魚缸加熱棒規格有100W、200W、300W和500W這四種功率,所以功率乘以時間就可以計算出魚缸加熱棒的大致耗電量,當然影響魚缸溫度的因素有很多,室內氣溫、魚缸大小、魚缸是否保溫等,因此這種方法只能計算出一個大概的耗電。一般按照缸的體積來計算,每升水應該有2w的加熱功率,如果一個缸中的水有300升的話,那麼加熱棒的總功率至少在600w以上。
冬天加熱可能是最耗電的一項開支了。這裡建議魚友對自己的缸做好保溫措施。用幾塊2釐米厚的泡沫板,把缸的後面和側面貼一下,同時給魚缸做一個密閉良好的蓋子,可以極大地減少能量散失。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電費.魚缸加熱棒可以斜放或者平放在靠近缸底的位置,這樣散熱效果更好,因為水加熱後會上升,垂直放置的加熱棒,棒下部產生的熱水與棒上部的溫差相對較小,熱傳導就會慢些,這無疑降低了加熱的效率,延長了加熱時間,浪費了能源。
並且溫控裝置在加熱棒上端,會導致加熱棒提前停止加熱。但是這樣擺放樣子的確不是很好看,因此很多人還是願意垂直使用加熱棒。在這個時候就需要配合溫度計來調節水溫。溫度計應該放在遠離加熱棒的地方,這樣確保得到的水溫不是來自剛剛加熱出來的熱水。
養大魚,應該將加熱棒固定穩妥,因為有的大魚甩下尾巴就能輕易將其撞到缸壁上打碎。加熱棒不要埋在底砂裡面,也不要直接接觸玻璃。曾經有魚友因為加熱棒直接接觸玻璃導致玻璃受熱不均而破裂。將加熱棒斜放或者平放,散熱效果更好,儘管這樣可能不好看。因為加熱的水是上升的,因此垂直放置的棒,棒下部產生的熱水與棒上部的溫差相對較小,熱傳導就會慢些,這無疑降低了加熱的效率,延長了加熱時間,浪費了能源。
也可以給加熱棒加個套管,防止魚燙傷。如果缸裡面有兩個加熱棒,儘量將它們分在缸的兩邊,均勻加熱。而溫度計則應該放在離加熱棒最遠的地方,這樣確保得到的水溫不是來自剛剛加熱出來的熱水。有條件的話備用一個加熱棒,萬一加熱棒在晚上壞了,也不用急。
加熱棒的紅燈並不能表示工作狀態良好,應以水溫為準,因為如果電阻絲斷了,水溫下降,雙金屬片接通電路,但是並不能加熱,於是紅燈就長久地亮著。當然,有時候溫度達到了,金屬片沒能斷開,導致溫度持續上升也是有可能的,這也會表現為紅燈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