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如果優先考慮更有效的「傘」物種,可以將澳大利亞受威脅物種的保護提高七倍。
雨傘物種是一種在保存後間接保護許多其他動植物物種的物種。
UQ博士候選人米歇爾·沃德(Michelle Ward)說,澳大利亞的不同選擇可以為瀕危物種提供更多幫助。
她說:「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保護傘優先次序清單將73種物種列為保護重點。」
「但這最終只會使澳大利亞所有受威脅的陸地物種的百分之六受益。
「在相同的預算下,可以增加這一數字,使幾乎一半的受威脅陸地物種受益。
「主要原因之一是,許多保護傘物種的選擇是基於其公眾吸引力,而不是其保護其他物種的效率,我們希望對此做出改變。」
研究人員調查了哪些保護傘物種可以最大程度地受益於管理,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動植物,同時考慮到威脅,行動和成本。
「考拉,紅蒼鷹,亞麻亞麻百合和紫色三葉草是更有效的保護傘物種,但這些都沒有出現在現有的聯邦政府優先物種清單上。
「澳大利亞承諾到2020年防止已知瀕危物種的進一步滅絕,並改善其保護狀況。
「但是,在用於保護的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更好的方法來有效地對資源投資進行優先排序。」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昆士蘭大學和自然保護協會的教授休·波斯辛厄姆(Hugh Possingham)表示,在危機時期,明智的決策至關重要。
他說:「現在正是政府需要在自然界進行投資以儘可能提高效率的時候。」
「利用我們透明,定量和客觀的優先排序方法,世界各國可以大大改善傘形物種的保護行動選擇。
「在物種滅絕危機,國際期限迫在眉睫以及全球保護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更好的方法來有效地將資源投資用於物種恢復。」
這項研究發表在保護生物學(DOI:10.1111 / cobi.13430)中,由昆士蘭大學,自然保護協會,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