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鏟屎官養貓之後,消費觀發生重大的轉變:以前的自己可能大手大腳,花錢毫無節制;但養貓之後卻是省吃儉用,只為給主子多買點更好的。
所以我們被人贈外號「貓奴」一枚,為了貓咪,做什麼事情都心甘情願。今天樂樂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位來自美國的貓奴,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貓奴的終極形態。
上圖這位看起來非常「硬漢」的貓奴是來自美國加州的Peter Cohen,他花了20年的時間,親自設計並改造自己的家,只為讓他的主子們住得更加舒服。
這是他在1988年時買的房子,當時他收養了兩隻在野外被車撞了的流浪貓,與貓咪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就從那個時候開始了。
後來他又陸陸續續領養了很多貓咪,總共15隻,每天都和主子們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但貓咪太多了,生活也帶來諸多不便,所以他時常感嘆:家裡的裝修也太不「貓性化」了,主子們使用起來一點兒也不方便。
於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把自己的房子重新裝修一下,找出最適合貓咪玩耍的方式!
此後的他花了20年的時間,不斷摸索改造,最終花了3.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3萬),將自己的家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貓科動物遊樂場,裡面有價值10000美元的隧道、遊戲平臺和在屋頂上的小道。
比如在牆上安上錯落的木板,方便主子們攀爬玩耍;為了方便主子們從柜子頂端下來,他又給主子們建了一個螺旋型的滑梯,還製造了許多精美的貓隧道。
為了防止主子們吃飯時互相爭搶,他還打造了一個多喵格專門給主子們吃飯用。
他在每間房間都安裝了走道和橋,甚至還在牆上挖了38個洞,這樣貓就能通過這些洞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了。
Peter幾乎考慮到了每一件事,他的改造主要包括為主子們修建螺旋通道和攀爬壁架,以及安裝排氣裝置,確保房屋內空氣清新。
那麼多位主子隨時都要上廁所,要如何做到家裡乾淨整潔又沒有氣味呢?
他在喵星人常去的房間裡都增加了壁櫥,裡面放置了貓砂盆,壁櫥頂部開孔與房間裡的貓道連接,這樣它們就能很容易就能找到貓廁,避免了因憋尿而隨地大小便的尷尬。
這些壁櫥裡都裝了超靜音抽風機,而且壁櫥都帶有一道可以關閉的門來隔絕氣味向室內擴散,除了洗手間裡用的是木門,其它都是電動捲簾門,打掃維護起來也是相當的方便。
最開始的時候,他還很擔心主子們不喜歡自己做出來的貓道,所以不敢太放開手腳嘗試。
結果第一條貓道出來後,他才知道自己的擔心完全多餘:主子們超級喜歡這樣的貓道!於是這一改,就是20年。
最後我們直接從這段視頻來感受一下這座「貓咪樂園」。有人問他:這真的值得嗎?為了貓做到如此地步?
Peter表示:這個花費遠超出一個正常人會花的額度,但我不在乎。我愛我的貓、我的房子,以及藝術。
雖然我們無法像Peter一樣,花大把的金錢和時間去給主子們改造貓咪樂園,但樂樂相信,大家肯定會儘自己所能,給主子最好的一切。
大家快來說說養貓之後,你為主子在家做過什麼小改造吧~
熱點推薦
最傷貓咪的幾種飼養方式,你踩雷了嗎?
猜你喜歡
還上什麼班?快帶著貓咪一起出去擺地攤!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