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哥丨文
著名扯淡小能手Sin曾經說過一句話:流行文化從來都是毫無規律可循的。
最近一個名叫Jay Cartner的藝術家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他用非常簡約的線條勾勒出了自己家的狗,貓等小寵物,線條粗糙,畫技簡陋,讓人不得不懷疑這是不是他學齡前的孩子畫的。
但神奇的是,這些沙雕圖竟然在網上火了起來。
比如這個狗。
沒有畫出來頭,也沒有用透視,就是非常單純地還原了2D場景,就連狗的五官都畫的非常隨意。
至於這個狗就畫的更過分了。
如果說上面那個還是一個比較光滑的四足獸,那麼這個看起來更像是三足狗拖著一個奇怪的尾巴。
當然還有這些,雖然看起來他已經開始用更多的線條去勾勒了,但還是看得出如五官和細節都沒有仔細表現。
甚至連小蘿莉都沒有放過。
這種看起來是信手塗鴉的畫在國外的社交媒體上一下子就火了。
傳到國內以後,沙雕網友們第一反應就是那些年被翻來覆去對比的各種顯卡。
只是變成左邊極致色彩,右邊簡約線條。
還有的人則是想起來那個為湯姆的各種形態做手辦的大神。
同樣是非常簡單的畫風,同樣是有些沙雕的造型,雖然一個是平面作畫,一個是3D模型,但卻在靈魂上獲得了某種共鳴。
有趣的是,在報導中顯示,Jay Cartner擁有25年的繪畫經驗,這一點成了許多人的吐槽點,言下之意就是「25年經驗就畫這樣」?
甚至會省略掉非寵物部分
但想起遊戲圈的一些例子,我倒不覺得這有啥問題了。
比如著名的Steam7大名作之一的《模擬山羊》。
紅線是它的舌頭
這是一個知名度極高的遊戲。
但你說它的出名是因為畫面出色還是玩法創新?還是說表達了什麼深層次的遊戲理解呢?
恐怕都沒有,它只是擁有一個很神經的物理引擎,以及開發者瘋狂腦洞的遊戲而已。
但是它就是火了,而且衍生出許多奇奇怪怪的遊戲MOD,知名度也上升為世界級。
再比如火爆到製作人把遊戲下架的《flappy bird》,玩法簡單,畫面粗糙,遊戲的被模仿成本極低,但它就是成功洗腦了上百個國家的玩家。
甚至與《模擬山羊》不同,它大多數時候給人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痛苦和暴躁。
或許大多數人的心中都有那麼一絲M的傾向?
這就不得而知了。
再比如當年網頁右下角不斷彈出的各種捅豬掉寶的傳奇頁遊廣告,確實是有許多人對這個感興趣,所以這類廣告才會這麼多。
一時之間捅什麼的都有,也變成了一種頁遊廣告的流行爆款。
你看,流行文化就是如此不可捉摸。
說回這些畫,其實其中的大多數還是可以看得出對寵物的還原的,雖然他沒有去畫立體的效果,但比如這個豬;
或者這條狗,都能看得出畫師的基本功的。
有那麼一種微妙的「神似」。
現在想想,比較早的那些漫畫,比如《哆啦a夢》《丁丁歷險記》等等,他們的線條也並不複雜,但卻讓人感覺非常舒服。
誰敢說這些作品的作者畫技不到位呢?
在這些簡筆沙雕畫走紅以後,許多人都送來自己的寵物,希望能夠獲得一張簡筆畫,他也不推辭,一一為這些粉絲獻上了自己的製作品。
依然是沙雕至極,比如這條「A形狗」。
但或許就如那些簡單的漫畫,簡單的遊戲一樣。
技術和技巧與給人帶來歡樂相比,可能反而沒有那麼重要了吧?
或者說,所謂的流行文化,就是能夠給更多人帶來歡樂的文化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