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上門換導尿管三次沒成功 74歲老人猝死(圖)

2021-01-11 搜狐網

  蘇先生家住四方南寧路,今年74歲,因患有前列腺肥大需要定期換導尿管。12月23日上午10點半左右,四方健民醫院社區門診部的馬護士來到蘇先生家中,為他換導尿管,但是護士試了三次都沒有成功,這時蘇先生因為沒換好導尿管開始出血,「後來我老伴突然感覺不舒服,然後就沒有了心跳,怎麼換個導尿管就換死人了啊?」蘇先生的老伴胡女士哭著說。

  事發

  換導尿管三次都沒成功

  12月23日中午 12點半左右,在海慈醫院急診室的搶救病房,記者看到醫護人員正在全力搶救蘇先生,胡女士坐在門口的椅子上不斷哭泣,她說:「我老伴患有前列腺肥大,所以每過一段時間都要換導尿管。之前我們都是到一些大醫院換,最近要降溫,我們就選了健民醫院的醫生,讓他們來家裡給老伴換,今天是第一次,結果就出事了。我是昨天下午去健民醫院交的錢,本來說好是今天一早給老伴換,可是等到10點多,他們也沒有來。後來我去醫院找他們,他們說還有別的病號。後來10點半左右,醫院那邊派了一個女的小護士給老伴換導尿管。那個小護士第一次換時沒有成功 ,第二次插進一點,我老伴感覺疼,就用力把管子退出來,這時候,我老伴就出血了,後來那個小護士又試了第三次,結果還是沒有成功 ,當時我老伴已經出了很多血。」

  家屬

  護士離開半個多小時都沒有回來

  胡女士介紹說,因為導尿管型號不對,而且蘇先生有出血的情況,所以護士就回醫院了,「當時我問護士用多大型號的管子,護士說是18號的管子,可是我老伴一直都用16號的管子,型號不對怎麼能插進去呢?後來小護士回醫院了,半個多小時都沒有回來。我急得不得了,可是又不能撇下老伴去找他們,只好讓鄰居幫忙去找。」胡女士對記者說,「後來他們醫院的人終於趕過來了,可是他們居然說讓我自己到醫院買16號的導尿管,你說家裡就我一個人,能撇下老伴去醫院買管子?他們醫院怎麼會沒有16號的管子呢?沒有管子怎麼給病人換啊?」

  胡女士介紹說,「後來我老伴想上廁所,但是沒有導尿管不能上,後來他就暈過去,我趕緊打120,聽120的醫護人員說,我老伴已經沒有了心跳。我老伴身體好的時候還能下樓呢,怎麼換個導尿管就這樣啊?」下午1點左右,搶救室裡傳來胡女士的哭聲,「老伴啊,我是小胡啊,你怎麼不管我了啊?」

  記者隨後來到了位於南寧路23號的青島四方健民醫院社區門診部,找到了當時為蘇先生換導尿管的馬護士,她說:「第一次給老人換的時候,老人感覺疼,第二次是老人自己把管子退出來,第三次也沒有弄好,中間老人確實出血了,後來我回醫院向主任說明情況。」記者詢問她是否有相關資格證,對方在表示自己有相關資格後便離開了。

  醫院

  換導尿管不太可能導致人死亡

  「胡女士到醫院介紹過病人的情況,之前病人一直用的16號管子,因為使用一個型號的管子時間長了,就會出現漏尿的情況,我們也是考慮到這點才給病人使用18號的管子。」健民醫院的負責人範女士對記者說,「我們這裡的護士都是有資格證的合格護士,平時經常為病人換管子,可能因為病人長期使用導尿管,所以尿道黏膜比較脆弱,有可能出現出血的情況。等我們再次到病人家中的時候,病人已經不出血了,當時病人的狀態還是可以的。後來病人就說頭痛,然後就出事了。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也感覺很難過,但是僅僅換導尿管不太可能導致病人死亡。因為病人之前也有一些腦部的疾病,出現猝死的情況可能有很多原因,我也跟他們家屬說過,可以諮詢大醫院的專家,到底是什麼原因。」

  下午4點左右,記者再次聯繫到海慈醫院的醫生,對方介紹說,病人在送到醫院以後,雖然醫護人員一直在搶救,但是還是沒有挽回病人的生命,醫院最後的診斷是猝死,但是猝死在醫學上有很多情況,具體的原因還需進一步確認。 文/圖 記者 張林盛

(責任編輯:項劼)

相關焦點

  • 88歲老人換導尿管太折騰醫生得知後免費上門服務
    金報訊(通訊員 葉飄 記者 賀豔)前兩天,家住北侖大碶的黃女士冒著酷暑給北侖區人民醫院送去了一份感謝信,感謝該院泌尿外科何民民醫生利用下班時間,免費上門為88歲的老父親換導尿管。
  • 社區醫護定期上門為婆婆換導尿管,七旬爹爹感謝看不清臉的護士
    楚天都市報5月8日訊(記者劉毅)婆婆癱瘓在床,每個月需要定期更換導尿管,可疫情期間,家人又沒法帶婆婆出門,所幸社區衛生中心的醫護人員上門為老人更換。8日,家住武昌戶部巷的曾祥文爹爹說,3個月間,醫護人員3次上門服務,雖然他看不清醫護人員的臉,可他非常感謝他們。
  • 88歲老人換導尿管太折騰 醫生得知免費上門服務
    前兩天,家住寧波北侖大碶的黃女士冒著酷暑給北侖區人民醫院送去了一份感謝信,感謝該院泌尿外科何民民醫生利用下班時間,免費上門為88歲的老父親換導尿管。醫院工作人員把感謝信拍了張圖片放到微信朋友圈,瞬間獲得了無數個「贊」。昨天,記者聯繫上了黃大爺的小女兒黃女士。
  • 醫生上門不合規、淘寶服務不放心……難道給臥床老人換尿管必須叫...
    家住江岸區新村街黑泥湖社區的祁先生負責照看母親的起居,今年4月祁先生的母親因患卒中入院,7月中旬出院後需要隨身佩戴導尿管,老人沒有行動能力,家住6樓,又沒電梯,這可愁壞了祁先生。「抬上抬下老人實在受不住,我諮詢了新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想要申請護士上門服務,但他們要我打120接送老人去漢口醫院換導尿管。」「我們也很無奈!
  • 醫生和病人的"忘年之約" 8年了他堅持上門換導尿管
    病床前,甘輝為周壽敏量血壓  感動人物檔案  人物:甘輝年齡:33歲職業:醫生  感動點:他和老人非親非故,僅僅是佩服老人的毅力,他和老人結下深厚情誼,此後整整8年,他上門幫助老人換導尿管。3天前的清晨6時,79歲的周老突發酮症酸中毒,聞訊趕至老人家的甘輝隨後將他送到了醫院。  病床上躺著的老先生,其實和甘輝非親非故,只不過是他8年前的一個病人。然而,這8年時間裡,甘輝每月堅持上門為老人換導尿管,兩人從此結下深厚的友情。
  • 「網約護士」為百歲老人上門換尿管,線上預約緩解特殊時期就醫難
    楚天都市報3月9日訊(記者 晏雯 通訊員 黃麗華 丁晶)「楊老師,您好,我們是校醫院急診科護士,來給您換尿管,如果有不舒服,請告訴我。」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醫院網約護士走進百歲老人家中,上門提供專業醫療護理服務,破解了疫情之下慢性病醫療服務的難點。
  • 病癱婆婆找不到醫生上門換導尿管,記者協調解決問題
    楚天都市報1月8日訊(記者張萬軍 實習生陳如月)84歲的老人因突發腦溢血成為植物人,病情穩定後被家人接回家中照顧,為給其更換尿管,家人向多家醫院求助被拒。楚天都市報記者協調後,武漢市武昌區水果湖街省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意派醫生上門為老人服務。
  • 醫生每月上門為行動不便老人換導尿管
    看著張女士急切又無助的表情,陳醫生馬上詢問了科室主任,說明情況後,科室主任同意了陳醫生上門為張女士解決難題。當天下班後,陳銘醫生第一次來到張女士家,為她叔叔更換導尿管。到了家中才了解到,張女士的叔叔今年 75 歲,由於沒有孩子,一直由侄女張女士照看。去年 6 月,張大爺因為腦梗,不小心滑倒,導致髖部骨折, 由於身體條件較差,無法進行手術,只能臥床保守治療。
  • 換導尿管累趴下,特例能否成常例?
    前兩天,家住北侖大碶的黃女士冒著酷暑給北侖區人民醫院送去了一份感謝信,感謝該院泌尿外科何民民醫生利用下班時間,免費上門為88歲的老父親換導尿管。醫院工作人員把感謝信拍了張圖片放到微信朋友圈,瞬間獲得了無數個「贊」。
  • 尿管插不進去?咋辦?
    案例來源患者,張大爺、84歲,阿爾茨海默病,長期臥床,骶尾部皮膚敏感,長期留置尿管,是我們科室的「老客戶」了。近日,患者因發熱,尿管不暢,尿液渾濁再次入院,家屬訴尿道口有漏尿現象,要求更換尿管。責任護士小趙評估患者,尿管留置時間35天,尿管型號為18Fr,尿管及引流袋內尿垢較多。與大夫溝通後,擬行更換導尿管。之前大爺由於前列腺增生問題,置尿管較困難,上次更換尿管就是護士長給置的,護士小趙就叫來了護士長共同商量,由於漏尿,計劃留置20Fr尿管,一切準備就緒,護士小趙就拿來了科室常用的矽膠塗層的導尿包進行置管操作,可是當尿管插到十四、五釐米時卻怎麼也插不進去。
  • 小小「神器」上門入戶 這些老人的洗澡難題終於解決了
    圖說:助浴師做準備工作 長徵鎮供圖目前,普陀區長徵鎮申請長護險服務,被評為重度失能的老人就有近1500名,相當一部分老人的洗澡只是「擦擦身」。為了解決失能老人的洗澡難問題,讓他們享有更高質量的晚年生活,在繼「助餐」「助醫」「助學」「助潔」服務之後,長徵鎮老齡辦再次直擊居家養老難點,根據社區老人的實際需求,對轄區內60歲以上、長期臥床的失能老人推出了上門「助浴」服務,老人們終於圓夢了!「泡個熱水澡真的舒服,身上那股味道也沒了,開心呦!」
  • @患者朋友,您的網約護士發來護理服務……
    大眾日報記者 王志浩 黃露玲1月6日下午,家住濟南市甸柳新村的迮女士,通過手機上的「九州優護」平臺,為長期臥床插有胃管和尿管的母親下了導尿護理訂單,大約半小時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士付英,就冒著零下十幾度的嚴寒,前來上門服務,不僅熟練地為老人更換了尿管,還給家屬講解了居家護理的各種注意事項
  • 拔尿管前定時夾閉尿管訓練到底有沒有意義?
    骨折患者術後一般留置尿管3-4天。研究者在拔管前把這部分病人分成2組,分別夾閉尿管訓練膀胱和直接拔出尿管。結果顯示,兩組間需再次留置尿管的患者比例無差別。神經內科的研究顯示[3],對於長期留置尿管30天以上的中風患者,拔管前是否進行尿管夾閉對患者的殘餘尿無影響。婦科的研究顯示[4],是否進行膀胱訓練對於全子宮切除術患者的尿瀦留發生率和再次置管率沒有影響。
  • 剖腹產要插導尿管,不能更尷尬了
    三年前在醫院生大寶的時候,我經歷了所有產婦都最害怕的順轉剖,當我經歷了長達七個多小時強烈的陣痛的催殘之後,卻被護士推進了手術室改成剖腹產,我的心裡無疑是崩潰的。早知如此,直接乾脆點剖腹不就行了,害得我白白疼了那麼久,最後還是難逃剖腹產的宿命……護士在產房給我備皮以後就把我推去手術室了,在手術室給我插了導尿管,那感覺真是極其不舒服,極其尷尬。當然難受的程度要次於內檢,可是總覺得不是那麼好意思,唉,畢竟是第一次生孩子,畢竟臉皮薄,讓一大群人看自己的隱私都算了,居然還要給我插尿管,真是臉都紅了。
  • 老人在100多平方米的家中養29隻流浪狗!犬吠擾民,民警三次上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套100多平方米的躍層式房屋,上下兩層全部被用於養狗,地上滿是狗毛和排洩物,隔著口罩都能聞到刺鼻的氣味……71歲的戶主黃婆婆在裡面養了29隻流浪狗!黃婆婆在家中得知這一情況後,郫都區公安分局犀浦派出所民警三次上門與黃婆婆進行溝通協調,想出了兩全其美的辦法。被民警誠意打動,老人同意將狗狗們「搬家」至動物收容基地,解決了小區住戶的困擾。
  • 網約護士該往哪走?線上線下聯動醫療資源整合共享已是大勢所趨
    在預約服務的居民家中,太原市東崗二社區護士亢佳麗(右)為產婦進行產後指導。(新華社發)患者線上下單,護士線下上門服務。隨著「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推進,各類網約護士公眾號、客戶端等第三方線上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 有一個護士女朋友,經常要給患者插尿管,如果是你,能忍受嗎?
    因為護士女朋友給患者導尿,就鬧著分手......如果你連護士的日常工作都無法接受,那麼還是不要找護士當女朋友,更不要找護士當妻子。你都無法理解,無法接受護士的職業,護士的日常工作,怎麼可能和她一起開心,一起生活,何談長相廝守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