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溼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神話傳說中的月亮上面有什麼?我們脫口而出的總是嫦娥和玉兔,或者還會記得吳剛和桂樹,但其實月亮上還有一種動物,那就是蟾蜍。
《淮南子》曰:「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關於月宮的蟾蜍,和嫦娥奔月、玉兔搗藥一樣,也有一些神話傳說,而且主要是和那位砍桂樹的吳剛有點關係。
相傳吳剛為學仙道,離家三年,期間吳剛的妻子和炎帝之孫伯陵做下苟且之事,還生了三個兒子。吳剛回來後得知此事,怒殺伯陵,因此惹惱了太陽神炎帝。炎帝不僅將吳剛發配到了月亮上,還讓他終日砍伐不死之樹——月桂。吳剛妻子心中有愧,就命三個兒子飛上月亮陪伴吳剛,其中一個兒子就變成了蟾蜍。
也有一種說法就是,嫦娥奔月後,其實被懲罰變作「蟾蜍」日日搗藥,只是後人望文生義,曲解了神話傳說中的一些詞句,才導致「蟾蜍」變成了「玉兔」。
在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青蛙和蟾蜍在文化象徵上算作一類,都是蛙類,它們的形象也是中華民族早期圖騰之一,代表了中國文化中的神性與人性,這才有了以蟾蜍為代表的蛙類在神話中得以封神的故事來源。
近代學者聞一多先生考證,漢代時期,女媧氏同伏羲氏一起「被列為三皇中之首二皇」,並且成為「日神和月神的代表」。「媧」與「蛙」同音,蛙圖騰是女媧氏族部落的族徽。《說文解字》曰:「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從女媧乃是整個母系氏族社會勞動女性形象匯合體這一角度講,正是女媧氏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人類及其文明。
女媧造人、蛙多子其共同點便是繁衍後代,因此蛙類圖案有著多子多福、子孫滿堂的美意。而根據蛙類的生活習性,人們還賦予了它們更豐富的寓意。因為能除害蟲,保護莊稼,因此有風調雨順的豐收之意;叫聲嘹亮,聲震四方,因此有四通八達之意,是很多從商人士的護身符,被看做呱呱來財、財源廣進的象徵。
值此十一假期收尾之際,我們就借蛙蛙呱呱來財的美意,祝願大家開工大吉,工作順利,財源滾滾,運氣好的呱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