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只要肯幹,我們一定能過上好生活」
「捐資濟貧,情深似海」「慷慨資助醫療事業,功德進入千萬家」……隆子縣日當鎮宗那建築有限公司會議室的四面牆壁上掛著近百面錦旗。每一面錦旗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每一面錦旗都與公司負責人加央曲扎有關。
說起公司的發展歷程,今年37的加央曲扎坦言,自己的家原本也是貧困家庭,靠黨的好政策和勤勞苦幹才走上了「致富路。」
2000年,17歲時,加央曲扎開始外出務工,靠勤勞雙手一步一步地告別貧困。他說:「雙手創造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剛開始我在建築工地當過搬運工,後來從小工做到了大工。這些工種全是體力活,很辛苦,但掙不了幾個錢。」
打工積累了一些經驗後,加央曲扎決定創業。但創業談何容易,期間他賣過翻鬥車,開過小賣部,但都失敗了。創業失敗後,加央曲扎並沒有氣餒,而是不斷總結經驗,人也變得更加勤奮、更加能吃苦了。
2006年,加央曲扎敏銳地「捕捉」到了華鈺礦業在隆子縣日當鎮開設分公司的商機,他決定帶領日當鎮的鄉親們組建農牧民運輸隊,跑貨運。他找到當地黨和政府、華鈺礦業公司反覆商量,達成了合作意向。2010年5月,隆子縣日當鎮宗那村農牧民運輸隊成立,加央曲扎被推選為運輸隊隊長。
一事順百事順。從2012年開始,加央曲扎先後投資開辦了砂石廠、磚廠。2013年,又成立了宗那村農牧民施工隊,隨後改名為宗那建築公司,承接水渠、防洪堤、土地平整、商貿樓、小康村等建設項目。
「這些年,我能發展得這麼好,全得感謝黨,可以說我的幸福生活都是黨給的。沒有黨的好政策,就沒有今天的我。」一直以來,除了擴大經營,加央曲扎一直在幫扶家鄉的父老鄉親。
日當鎮加洛村的阿旺卓瑪說:「加央曲扎是我們家的恩人,6年來,每年藏曆新年他都會來看望我們母子,並且每年還資助我兩個小孩一萬元學費,直到兩個小孩大學畢業。」
去年,加央曲扎花費14萬元給隆子縣日當鎮日當村的孤寡老人德吉卓瑪蓋了新房。他說:「我是吃過苦的,知道那種滋味。自己條件稍微好點,能幫他們一點是一點。能回饋社會,擔負起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是我的心願。」
2010年以來,公司已先後投入2273.6萬元資金參與公益和扶貧事業。2016年開始招聘大學生到公司就業,目前已有30名大學生在公司就業。
「我是2019年到公司上班的,目前月工資5000元,此外公司還包吃包住。公司離家近,我非常感謝加央啦給我們這些大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好平臺。」大學生扎西羅布說。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加央曲扎為很多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他是人人敬慕的大能人,他的愛心、熱心一直讓我們這些鄉親們倍感溫暖。」在公司工作了3年的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平措激動地說。
這些年來,加央曲扎先後榮獲「自治區慈善公益20強」「山南市脫貧攻堅突出獎」等諸多榮譽。「經歷過苦難,才知苦難的滋味。現在,國家給我們創造了這麼好的發展條件,只要肯幹,我們一定能過上好生活。這些年,我靠黨的好政策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我一定帶領鄉親們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幸福新生活。」面對榮譽,加央曲扎平靜地說。
(責編:郝潔、柴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