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從改革開放以來迅速發展,百姓們的生活也是越過越好了。但是社會發展的同時,百姓們同樣面臨著一些社會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是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有2.5億人,更有專家估計這一數字將在2050年突破5億。
隨著老齡化問題的愈發嚴峻,百姓們紛紛開始重視自己的養老生活,尤其是即將面臨著退休的職工們,對自己的養老生活質量特別關心。不過針對退休職工福利方面,國家每年也在不斷更新著各種政策,包括今年的養老金繼續上漲的趨勢,已經持續了16個年頭。
不僅是金額上漲,我國社保覆蓋的範圍仍在不斷擴大,包括醫療保險在內的各項福利,不只能在看病的時候使用,在藥店買醫藥品同樣能夠刷醫保卡。未來的社保卡功能更是與我們的銀行卡類似,能夠進行存取款以及轉帳等基礎金融業務。這對於百姓們來說,無疑是節省了大量時間。
同樣,針對老年人補貼的政策不僅有這些,還有專門針對高齡老人推出的「高齡津貼」政策。一般來說,年紀超過60歲的老人就被稱作高齡,國家也會按照年齡的高低來發放不同的補貼。而「高齡津貼」主要用於解決高齡老人的生活問題,提高高齡老人們的生活質量。
最早的高齡津貼主要針對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們,但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重,很多地區已經將年齡限制降低到60歲。並且處於我國不同地區的老人們,以及年齡段不同的老人們,能夠領取到的津貼標準也有所差異。
由於國家對高齡津貼試點的效果較好,隨後將補貼的範圍擴大到了國內的26個省市。例如在湖南省,高齡津貼面對的是80歲以上的老人,其中80歲以上90歲以下的老人每月能領取100元補貼,而90歲以上100歲以下的老人能領取200元補貼,對於100歲以上的老人,最多能夠領取到500元。
能夠領取的標準也很簡單,只要達到了地區規定的年齡,並且符合當地養老保險制度規定的高齡老人們,每月就能夠領到錢。無論家庭經濟條件如何,滿足要求就能領取補貼,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緩解了老人們的經濟壓力,尤其是偏遠地區的老人們。那麼這項高齡津貼要如何領取呢?
首先達到要求的老人們要將自己的身份證明、戶口、存摺等證明材料準備好,前往各自的戶籍所在村或者社區進行補貼申請,填寫有關材料後,再經過街道、鄉鎮相關部門蓋章後便可以領取。要注意補貼是按季度發放而不是按月,部分地區可能發放時間不相同,需要向有關部門核實清楚。
當然除了補貼以外,我國多地也開始注重高齡老人的身體情況,進行定期體檢、安排老年娛樂場所等有益於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金錢的補貼只是一個方面,老人們不僅需要經濟支持,精神健康才更加重要,子女們也應該多抽時間陪陪老人們,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你身邊有人領到高齡補貼了嗎?歡迎在下方留下您的寶貴留言!
看完別忘了點讚、收藏、轉發!長按點讚一鍵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