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用餐吧》:劇中美食多多,一起吃飯吧!獻給因為孤單吃很多飯的你,獻給因為厭倦睡很多覺的你,獻給因為悲傷哭得很多的你。把陷入困境的心當作飯一樣咀嚼,反正人生都需要你自己來消化。外的好看,大英太帥氣太正直太可愛了!女二妹子好像倪妮。對於一個人的單身生活,有很真實有樂觀的展示,令人忍俊不禁。當然更饞人的是美食。金律師表白的戲很感人,可惜這條註定傷心的感情線只是來做配的。女主經常只嚼不咽,明顯是假吃哇怪不得那麼瘦。她的狗狗好可愛~~美食串起來的都市清劇,平淡又溫馨,可惜主角們作弊都沒真吃,只有咀嚼少有吞咽,略可惜。千萬不要作死的在大半夜看……生生把自己看餓了……講真,比深夜食堂好看,更有劇情,尤其還加入了懸疑元素。比起美食本身,看別人吃得香好像更容易餓……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每道菜的味道。如果後半段能像前半段的節奏與美食對話不那麼注重情感線就更好了。或許編劇也是希望通過這樣的講述告訴更多都市人一起吃飯吧是一件極其美好且難得的事情吧。
我覺得秀景最大的煩惱並不是自己愛上了一個年輕帥氣高人氣的「吃盼君」,而是她愛上了一個年輕帥氣高人氣的「銷售員」。你發現他哪裡都好,好到就像市場行銷學的課本,讓你看不見他的真心;你發現他待誰都好,剛嚴肅聲明對方只是妹妹和朋友,轉眼就又貼心得噓寒問暖,請客吃飯。或許這就是他的真心,他對誰都用十分的真心,於是你期待他可以給你十二分的真心,可十二分真心的那個他也許只是那個躺在雜亂地板上玩著手機遊戲的有點疲倦的男孩,就是那個難得回次家卻躺床上被爸爸嫌棄的臭兒子。這種十分和十二分的反差,可以接受嗎?
這劇有一種日劇式的生活氣息,沒有酷帥狂霸叼炸天的男主角,沒有嬌俏可愛呆萌誘人的女主角,有一個最初認識時候會覺得沾染一些市儈氣息的保險王,有一個在事業生活均不成功的離異婦女,一個破產的樂觀富家女,一個悶騷傲嬌暗戀十年不曾說出口的小律師。用食物串聯起來的故事,滿是熱氣騰騰的印象。有的食物適合開心時候吃,有的食物適合傷心時候吃,有的食物適合在半夜吃,有的食物適合在雨天吃。世上的食物有這麼多種,但是大部分都是適合和人一起吃,適合一個人吃的食物,少之又少。於是,嘿,新認識的鄰居,一起吃飯吧。等到成年,才發現,有一個能一起吃飯的朋友是一件難得的事情。就像最開始姐姐打電話給大嬸朋友,她永遠都在忙碌家庭瑣事,孩子,家務,早餐午餐晚餐。一年數起來那麼長,有365天,其實當成年後,連抽空一兩天都是難事。偶爾的假期,想休息想獨處想睡懶覺想完成其他事情。
我更願意把這部戲定義成像深夜食堂裡interpersonal的故事,但稍有不同。深夜食堂裡的人們雖以在深夜開業的店鋪為中心有著萍水相逢的緣分,卻總是一個人在講故事,另外一幫人在聽。這樣的疏離在都市裡可能是恰如其當的距離。李秀景原本也是這樣想的。她甚至獨身一人不敢走進飯店,因為在乎別人的眼光,下意識把自己和他人完全隔開來。這種後天養成的「禮儀」一開始也橫在她和真兒、具大英中間,幸而一個真兒是懵懂無知,一個具大英是個人精,以後的故事才得以開始。頭兩集我跟著李秀景討厭尹真兒,在習慣獨居的人立場,這種頻頻跨過你的藩籬打亂你生活節奏的人實在太可惡了!都市和網絡越把我們的私人空間壓迫,我們就越珍惜自己的各種小自由,不曾想這種種劃分常常是可笑而且沒有人情味的。李秀景原本躲在一個人的世界裡自得其樂,淺薄地為身邊每個人下定義貼標籤,不打算去和任何人深交,覺得誰都可惡誰也不欠誰。可是如果生氣了委屈了,家裡太遠不能回,一個大學時期的成了家的朋友在旁,這個朋友家裡又有要服侍公公婆婆兒子老公,這麼一來簡單的個人情感宣洩也變得複雜,尤其在女主不可以一個人去飯店的觀念裡。如果沒有深交,具大英就只能是那個邋裡邋遢的無業游民啊,真兒就是一個連自己都照顧不好見誰都恨不得把心掏給他的傻大姐,好友公司裡的三個同事就各有各猥瑣啊——不得不說戲的開頭真的很妙,簡直是韓版的傲慢與偏見
有時候吃相真是個度的問題,吃的少說你端著,吃得多被譏笑沒涵養。錦混美食圈以來,跟隨各路老餮品嘗美食,十幾個人的長桌子,眾人靜默無聲,很可能面對一隻膏厚黃滿的大閘蟹,莊嚴地戴上白手套,小心肢解,忘情吸吮,最後整齊的吐出蟹殼蟹腳,回去還要寫一篇美文做悼文,顯然是食物們最敬業的入殮師。此時縱有美人在側,也會被美食搶了風頭。常說吃飯香的女子有福氣,但並不通用,得看是誰吃。在我比較少見 的戶外吃東西的行為中,有次在大風裡當街地啃過一支傳說中爆好吃的抹茶冰激凌,被忽然轉過頭來的夫君深深鄙視並厭惡地看了一眼。只一眼,就可狼狽致死。都說再恩愛的夫妻都有三百次要離婚的衝動,想來那次是三百分之一,至今心有餘悸。如果換做一個妙齡少女,吃冰激凌的動作在男人心目中簡直是一個暗示,再養眼不過了吧?如果說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那麼吃相,尤其如此。
單身的人們生活單調,除了要好好節儉過日子,努力工作,偶爾聚會以外,真的沒有其他更為出彩的活動,但是吃,這種人生中的重要事情,便成了生活的關鍵。食物,作為動植物失去自己生命而換來的生命給養,神聖而充滿意義。經過每一個精心而烹飪的食物,裡面不僅由食材還有感情。每一份食物都是生活和藝術,所以世界上沒有隨隨便便的食物。吃海鮮鍋時,李秀景唆螃蟹的樣子,看到就會咽口水;奇特的紅豆刀削麵,甜甜的滋味,充滿誘惑;火鍋吃完後,再做成炒飯,讓人很想嘗試。即使是拍成了電視劇,也沒有辦法將吃貨的形象真正高大上起來,不過那又如何?對於吃貨來說,吃就夠了。雖然電視劇拍攝的意義、角度完全不同,但是每次看的時候還是會想到《深夜食堂》,吃,瞬間就變成了生活,充滿艱辛卻滿是幸福。原來世界上有一件事,可以跨越種族、性別、年齡,額,甚至,身高,以及一切無聊的,有聊的東西,就是吃飯。我們,一起吃飯吧。當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這麼多麼樣的信任與歡喜。
吃就是單純地吃呀,不分貴賤,通吃!雜醬面和糖醋肉、烤肉、火鍋、紅豆刀削麵、披薩、豆腐包肉泡菜、餃子、鹽烤鰻魚 、方便麵、拌飯 、醬豬蹄、自助餐、醬油醃蟹 、炸雞、炭火烤肉……舌尖上的韓國,吃起來。鏡頭聚焦於人們大口大口吃飯的樣子,美女美男的吃相,大叔醜女的嘴態,一視同仁地特寫幾分鐘。不管是因為餓了要吃,還是因為受了委屈遇到困難要吃,還是因為出了監獄討個吉利要吃,所有這些,對於食物最大的讚美與追求,就是「好吃「兩個字,或者怎麼吃才是正解,才能最好吃!這是最簡單樸素也是最豐富的追求與治癒,以物容情,人情轉物,人生的孤獨、困窘與歡欣,全都在飯裡,不用賣力說,也能感覺到——就像結尾的餐館裡人們仰頭矚目的小詩:「獻給因為孤單吃很多飯的你,獻給因為厭倦睡很多覺的你 ,獻給因為悲傷哭得很多的你 ,我寫下,把陷入困境的心當作飯一樣咀嚼 ,反正人生都是要由你自己來消化的。「
《一起用餐吧》:劇中美食多多,一起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