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梁素海有沒有來自三門峽的白天鵝?

2020-10-14 三門峽日報

天鵝之約:「塞外明珠」烏梁素海

本報記者葛洋

金秋時節的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處處五彩斑斕,一派北疆好風光。近日,記者在參加黃河流域地市報業聯盟首次聯合採訪時,驚喜地發現,在該市境內的烏梁素海也有白天鵝遷徙、棲息的身影。烏梁素海有沒有來自三門峽的白天鵝?記者對兩地動物保護和溼地管理部門進行了採訪。

烏梁素海位於巴彥淖爾市境內,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三角地帶的邊緣,是歷史上黃河改道形成的河跡湖,湖區面積293平方公裡,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歐亞大陸鳥類遷徙的主要通道。

展翅欲飛 包長明 攝

「目前在烏梁素海有三門峽環志的白天鵝4隻左右。」9月27日,三門峽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高如意說。每年11月初至次年3月中旬,成千上萬隻白天鵝從西伯利亞長途跋涉來到三門峽市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棲息越冬。為了研究白天鵝的遷徙路線,該園從2014年2月開始,每年分批為白天鵝佩戴環志和信號追蹤器。

悠閒自在 包長明 攝

翱翔藍天 張慶先 攝

天鵝環志由一個字母和兩位數字組成,這樣組合成的信息全球唯一;信號追蹤器則利用衛星信號發送信息,為研究白天鵝遷徙動態及規律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C00、C02、C07、C08……目前都在烏梁素海。信息反饋顯示,首批北遷的天鵝2月底出發,到達烏梁素海、包頭黃河國家溼地公園及蒙古國。最晚一批在3月中旬飛走。」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管理處副主任茹文東說。

水中暢遊 邢皓 攝

踏浪而行 齊鴻雁 攝

「我們這裡是天鵝的重要中轉站,天鵝遷徙時兩次飛到我們這裡,3月初飛到這裡覓食,隨後就飛到包頭、鄂爾多斯以及蒙古國和西伯利亞。每年9月至11月南遷時候,又會途經我們這裡,也有部分留下來,就在這裡生活了。」烏梁素海溼地水禽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馬海明說,每年5月是天鵝集中繁殖孵化的季節,烏梁素海近些年生態持續改善,成為天鵝的重要繁殖地。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了總投資56.78億元的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國家試點工程,統籌生態補水、控源減汙、修復治理等工程,整體水質接近地表水五類標準,局部區域水質達到四類標準。

塞上江南 齊鴻雁 攝

林業建設 高曉龍 攝

「10多年前,在水域棲息的疣鼻天鵝每年有60多對,近些年每年9月至11月遷徙而來的白天鵝多達數千隻。」馬海明說,「在烏梁素海除了來自三門峽庫區的白天鵝,還有疣鼻天鵝。疣鼻天鵝前額有一塊瘤疣突起,因此得名。」

天鵝群舞 包長明 攝

近些年的觀測數據顯示,每年有600多萬隻野生鳥類在烏梁素海溼地棲息。為了保護這些鳥類,烏梁素海溼地水禽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每年3月下旬就開始加強巡邏防護,特別是在疣鼻天鵝繁殖期,工作人員開展專項保護行動,加強巡護和防控,嚴防獵捕疣鼻天鵝、撿拾鳥蛋等違法行為。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脫水菜加工 高曉龍 攝

風力發電 高曉龍 攝

山盟海誓傾心舞,逐浪追波交頸歡。綠水疊成婀娜影,昭陽宮裡豔陽天。「很多人把天鵝稱為『比心』的始祖,讚美它們對愛情的忠貞。」馬海明說,疣鼻天鵝一旦有了配偶,無論覓食、戲水還是休息,不管產卵孵化還是育子,都是成雙成對不分開。

烏梁素海迷人風光 高向龍 攝

「從環志檢測數據反饋,已經有部分天鵝從蒙古國往南飛了,相信再有一個月,白天鵝又將陸陸續續在三門峽匯合。」高如意說。

共赴天鵝之約,沿黃兩市的交流也會越來越多。

點擊下圖更精彩↓↓↓

聲明:本公號原創文章謝絕媒體轉載。如經授權轉載,請於文章開頭註明「來源:三門峽日報微信公眾號(ID:smxrbweixin)」。

策劃:焦森森 李海峰 責編:師寶華 徐偉

投稿郵箱smxsjkb@163.com

新聞熱線0398—2981057

法律顧問:河南宇萃(三門峽)律師事務所

趙雙良 胡 彬

相關焦點

  • 首批18隻白天鵝飛抵三門峽
    首批「白衣仙客」如約而至18隻白天鵝飛抵溼地公園本報訊(記者 程倩)盼望著,盼望著,今年來三門峽天鵝湖城市溼地公園越冬的首批白天鵝如約而至。10月14日下午,18隻白天鵝飛抵天鵝湖溼地公園青龍湖,呈現出一派和諧的景象。
  • 河南三門峽:白天鵝飛抵天鵝城越冬
    河南三門峽市,在三門峽天鵝湖國家溼地公園,來自青島的兩名遊客繞著天鵝湖邊木棧道觀賞白天鵝,欣賞美景。連日來,白天鵝陸續抵達到我市,吸引了全國各地遊客前來觀賞。同時,今年我市對天鵝湖進行升級改造,增加天鵝棲息水面、淤泥清理等水質改善工程,為白天鵝在此越冬營造了更優質的生態環境。 孫猛/IC photo
  • 三門峽已飛來白天鵝近6000隻
    張明雲 攝影  樹葉泛黃時,白天鵝再次飛回三門峽。  10月14日,首批18隻大天鵝飛抵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開啟了一年一度的再相逢。 11月4日,記者從黃河三門峽溼地管理處獲悉,截至11月4日,黃河三門峽溼地已飛來白天鵝5854隻,其中,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共有天鵝2650隻,城鄉一體化市區範圍內共有天鵝2704隻,王官溼地共有天鵝500隻。
  • 近6000隻白天鵝再次飛回三門峽
    張明雲攝影高留帥攝影  樹葉泛黃時,白天鵝再次飛回三門峽。10月14日,首批18隻大天鵝飛抵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開啟了一年一度的再相逢。11月4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黃河三門峽溼地管理處獲悉,截至11月4日,黃河三門峽溼地已飛來白天鵝5854隻,其中,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共有天鵝2650隻,城鄉一體化市區範圍內共有天鵝2704隻,王官溼地共有天鵝500隻。  天鵝飛來,讓三門峽這座城在冬日裡也有了浪漫。
  • 河南三門峽:白天鵝黃河溼地越冬
    河南省三門峽市,初冬時節,靈寶市後地黃河灘涂溼地大量白天鵝在此越冬棲息。隨著三門峽黃河溼地生態修復工作的深入推進,當地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每年有大量白天鵝等珍稀水禽來到黃河岸邊越冬覓食。 孫猛/IC photo
  • 三門峽重視生態保護,黃河上成了鳥的天堂,白天鵝年年來這裡越冬
    三門峽是聞名遐邇的「中國大天鵝之鄉」。隆冬時節,北方地區一片寂寥蕭索,黃河岸邊的三門峽卻因成千上萬隻白天鵝紛至沓來而顯得靈動、浪漫,富有詩意。冬季到三門峽天鵝湖觀賞白天鵝的遊客近年來,三門峽市委、市政府搶抓重大國家戰略機遇,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全市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每年入冬到次年初春,都會有大批白天鵝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臨三門峽黃河溼地棲息越冬
  • 紅腹錦雞翩躚,白天鵝展翅 大美三門峽冬遊正當時
    雪後的初冬,一群白天鵝飛臨水面,為整個三門峽帶了靈氣。而在山間,五彩斑斕的紅腹錦雞同樣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的目光。據了解,紅腹錦雞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享有「候選國鳥」的美譽。在三門峽甘山國家森林公園,常年居住著數量較多、分布較廣的野生紅腹錦雞種群。近年來,三門峽市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轄區自然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紅腹錦雞、白天鵝等多種珍奇動物聚居棲息落戶三門峽,形成了「一紅一白」的大美格局。【來源:大河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天鵝之城——河南三門峽
    河南省三門峽市有「天鵝之城」的美譽,每年的11月份,上萬隻來自西伯利亞的貴客翩翩而至,在此度過它們四五個月的美好時光。冬季到三門峽看天鵝,已經成為三門峽向外界推介的宣傳語,實際上每年到這裡越冬的天鵝在這一片的分布是比較廣泛,但基本上都棲息在因三門峽水庫而形成的一大片的溼地上,在這一片區域裡它們相互巡弋,時而飛到這,時而飛到那。
  • 天鵝在古代有多少「筆名」?在三門峽揭秘天鵝神話
    來自多個領域的嘉賓展開了一場「天鵝對話」,為你一一揭秘。   天鵝在古代就有很多優雅的筆名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副總裁王守國說,如果僅僅說直接寫到天鵝,詩詞中寫到天鵝,非常非常少。我印象中,或者說記憶比較準確說到的,唐代詩人李商隱有一首詩中間有兩句話:「撥弦驚火鳳,焦扇撫天鵝」。
  • 三門峽:綠水青山終不負 黃河岸邊天鵝舞
    隆冬時節,暖陽微醺,三門峽市區河堤路九孔橋東側附近,迎來了一群「天外飛仙」——十幾隻白天鵝在這裡悠閒覓食,有幾隻張開翅膀,躍躍欲飛。它們仿佛不知道,自己現在距離繁華市區如此近,此刻多麼愜意。相信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疑問。  這些,在三門峽都不是問題。  白天鵝是大自然贈予三門峽的瑰寶。  白天鵝,學名大天鵝,別名黃嘴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全球易危物種。那麼,白天鵝最早什麼時候飛來三門峽的呢?  白天鵝和三門峽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並沒有確切記載。今年64歲的陝州區張灣鄉橋頭村農民姚建剛,至今記得自己第一次看到白天鵝時的情景。
  • 三門峽:賞罷天鵝泡溫泉
    三門峽被譽為「天鵝之城」,歷來是河南省內冬季旅遊打卡的熱門地點。冬天來三門峽市,不僅可以看到成群戲水的天鵝,還可以享受高陽山溫泉帶來的舒適。此次2020年度中國冬遊名城評選對參選地市有冬季旅遊景觀多樣、吸引力強,生態環境優越,冬季旅遊活動豐富、參與度高等多項要求,評選結果將在第八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上公布。
  • 這裡是全國內陸地區最大的白天鵝棲息地,天鵝來了,你還不來嗎
    每年的冬季,三門峽進入了旅遊旺季,看天鵝,泡溫泉,逛地坑院,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來到三門峽,這個豫西的小城也火了起來。1月21日在三門峽黃河溼地拍攝的白天鵝。近年來,由於生態環境的改善,河南三門峽黃河溼地成為白天鵝的越冬棲息地。
  • 三門峽天鵝湖溼地公園萬隻天鵝浪漫動人
    朔風凜冽,蘆葦飄蕩,12月20日,三門峽青龍湖畔,白天鵝三五成群,或遊弋,或休憩,或飛翔,蔚為壯觀。據大河網記者了解,這裡的白天鵝佔全國越冬白天鵝數量的三分之二。白天鵝的「落戶」,給三門峽這座內陸城市帶來無限靈氣,而人與天鵝的和諧相處成為三門峽獨具特色的優美畫卷,吸引來大批世界各地的遊客和攝影師前來觀賞和創作。
  • 央視直播烏梁素海疣鼻天鵝的「愛情故事」,看央視鏡頭下的疣鼻天鵝故鄉
    走進烏梁素海關注疣鼻天鵝進入五月,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烏梁素海,迎來一批特殊的「歸鄉者」——疣鼻天鵝。每年五月都是疣鼻天鵝集中孵化繁殖的季節,從20日開始,央視新聞頻道將關注烏梁素海疣鼻天鵝的繁殖情況。
  • 冬季快到三門峽賞天鵝泡溫泉
    據了解,三門峽被譽為「天鵝之城」,歷來是河南省內冬季旅遊打卡的熱門地點。冬天來三門峽市,不僅可以看到成群戲水的天鵝,還可以享受高陽山溫泉帶來的舒適。此次2020年度中國冬遊名城對參選地市有城市冬季旅遊景觀多樣、吸引力強,生態環境優越,冬季旅遊活動豐富、參與度高;交通便利,冬季旅遊接待能力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完備,旅遊服務品質高,冬遊產品口碑良好等多項要求,評選結果將在第八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上公布。
  • 「天鵝之城」有數萬隻白天鵝過冬,景區實行免費政策,良心!
    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遷徙是候鳥獨特的生存本能,隨著候鳥的季節性遷徙形成了許多季節性的景點,河南省三門峽市也被稱為 "天鵝之城",因為每年冬季來自西伯利亞的白天鵝都會季節性地遷徙到這裡,在冬季當你厭倦了城市的無聊,來到三門峽天鵝湖景區,賞雪、看美麗的天鵝,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 烏梁素海成鳥類天堂
    □新華社發10月28日,候鳥在烏梁素海飛翔。烏梁素海地處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位於歐亞大陸鳥類遷徙的主要通道上。近年來,通過生態補水,烏梁素海水域面積擴大,水體水質改善,已由過去的整體劣五類水提高到現在的部分四類水標準。
  • 西伯利亞白天鵝提前一周飛抵黃河溼地越冬
    圖為平陸黃河溼地上空的白天鵝。 武俊傑 攝 中新網太原10月19日電 (楊佩佩)記者19日從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獲悉,從西伯利亞飛來的50餘只白天鵝已在平陸黃河溼地棲息,準備在此越冬。
  • 水生態改善 烏梁素海成鳥類天堂
    ↑10月27日拍攝的烏梁素海。近年來,通過生態補水,烏梁素海水域面積擴大,水體水質改善,已由過去的整體劣五類水提高到現在的部分四類水標準。為保護鳥類遷徙,內蒙古還在烏梁素海溼地劃定了鳥類築巢、產卵核心區,禁止人類活動幹擾,並採取專人巡護、定期監測等措施監護鳥類棲息、繁殖情況。
  • 《大天鵝為爭奪領地而戰》相約三門峽,欣賞大自然的無限風情!
    在三門峽天鵝湖,每年有上萬隻棲息於西伯利亞的白天鵝為了避寒,在氣候轉冷之際遷徙到此越冬,等到來年春暖花開的3-4月才又陸續返回故鄉。白天鵝為了爭奪食物、爭奪領地而「戰」。這就是自然的法則。許多高傲、敏感、神秘的天鵝,它們更有野性,不為食物所誘,見人就飛,始終與人類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