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內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十大企業

2021-01-09 電子產品世界

  一顆集成電路晶片的生命歷程就是點沙成金的過程:晶片公司設計晶片——晶片代工廠生產晶片——封測廠進行封裝測試——整機商採購晶片用於整機生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2/395649.htm

  集成電路產業主要由IC設計業、IC製造業以及IC封測業三大板塊組成。去年大陸集成電路這三塊的營收佔比分別為38.3%、26.8%、34.9%。依據世界集成電路產業三業合理佔比3:4:3的局勢來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比例趨勢愈加合理。

  從下圖大陸和臺灣地區IC產業對比也可以看出該趨勢愈加合理。

  


  未來幾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保持19.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到2021年,將達到一萬億元(約1500億美元)的規模。

  目前,中國大陸IC產業布局主要在四個區域。第一,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地區,是國內集成電路設計業和製造業發展的核心地區。第二,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核心區域,製造業和封測業的全國佔比均超50%。第三,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是國內集成電路設計業發展的核心地區。第四,以四川、重慶、陝西、湖北等為核心的中西部地區,包含西安、成都、重慶長沙、合肥等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重點城市,它們處於產業發展的第二梯隊,也是產業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

  2018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本期《盤點2018》由與非網小編分別來給大家盤點一下2018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十大企業。

  2018年中國大陸十大IC設計企業

  2018年大陸IC設計企業銷售額達到了1036.15億元,同比增長17.59%,遠高於行業平均增速14.83個百分點。

  


  1.海思半導體

  海思半導體成立於2004年10月,總部位於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國矽谷和瑞典設有設計分部。前身是創建於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海思的產品覆蓋無線網絡、固定網絡、數字媒體等領域的晶片及解決方案,成功應用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數字媒體領域,已推出SoC網絡監控晶片及解決方案、可視電話晶片及解決方案、DVB晶片及解決方案和IPTV晶片及解決方案。

  2.豪威科技

  北京豪威是一家註冊於北京的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北京豪威的主營業務通過美國豪威開展。美國豪威原為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於2016年初完成私有化並成為北京豪威的全資子公司。

  豪威科技是一家領先的數字圖像處理方案提供商,主營業務為設計、製造和銷售高效能、高集成和高性價比半導體圖像傳感器設備。今年8月6日,韋爾股份與虞仁榮控制的上海清恩籤署《股權轉讓協議》,約定上海清恩將其持有的北京豪威2556.06萬美元出資金額以2.7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韋爾股份。8月15日,韋爾股份宣布正式收購豪威科技。

  3.紫光展銳

  紫光集團於2013年收購展訊通信,2014年收購銳迪科,並於2016年將兩者整合為紫光展銳。整合後的紫光展銳致力於移動通信和物聯網領域的2G/3G/4G移動通信基帶晶片、射頻晶片、物聯網晶片、電視晶片、圖像傳感器晶片等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目前在全球設有16個技術研發中心及7個客戶支持中心。

  紫光展鋭在今年完成兩個品牌的整合後,加速向中、高端產品線布局,針對移動通信提出全新的晶片品牌「虎賁」,物聯網晶片新品牌名稱為「春藤」,頗有與高通的「驍龍」系列互別苗頭之意。

  4.深圳中興微電子

  中興微電子由中興通訊全資控股,其前身是中興通訊於1996年成立的IC設計部,如今規模已躋身全國IC設計行業前列。

  5.華大半導體

  華大半導體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整合旗下集成電路企業而組建的專業子集團。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超過100億。2014年5月8日在上海成立,專業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及相關解決方案。

  6.北京智芯微

  智芯微成立於2010年,以「用芯讓工業更智能」為使命,致力於成為以智能晶片為核心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連續五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國家電網公司「國網芯」產業發展的使命擔當者。

  智芯微公司打造基於頂層自主晶片引領和支撐,以安全傳感、終端通信、能效控制為依託的業務發展模式,建設成為以智能晶片為核心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7.匯頂科技

  匯頂科技是一家基於晶片設計和軟體開發的整體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主要面向智能移動終端市場提供領先的人機互動和生物識別解決方案,是安卓陣營全球指紋識別方案優秀供應商。與華為、OPPO、vivo、小米、中興、魅族等知名品牌都有合作。

  8.芯成半導體

  芯成半導體有限公司(ISSI)1988年成立,專門設計、開發、銷售高性能存儲半導體產品,用於Internet存儲器件、網絡設備、遠程通訊和移動通訊設備、計算機外設等。

  芯成半導體一直都非常低調,事實上,成立於2014年的北京矽成主要經營實體為芯成半導體(ISSI)。ISSI原為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2015年末完成私有化後成為北京矽成之下屬子公司。

  9.敦泰電子

  敦泰電子於2005年成立,快速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人機界面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為移動電子設備提供極具競爭力的2D/3D觸控方案、顯示驅動方案、觸控顯示整合單晶片方案(IDC)、指紋識別方案,銷售網絡遍布全球,年出貨量逾6億顆,觸控晶片出貨量連續多年領先業界。

  10.兆易創新

  兆易創新成立於2005年4月,是一家以中國為總部的全球化晶片設計公司。公司致力於各類存儲器、控制器及周邊產品的晶片設計研發。

  2018年中國大陸十大晶圓代工企業

  晶圓代工在半導體產業鏈中地位十分重要,是行業著實的中流砥柱。具體來講,代工廠商的任務是將設計客戶的版圖製造成實際的集成電路或分立器件,再交給封測廠商進行實施後道工序,毫不誇張地說,是代工廠商給了晶片「生命」。

  從應用端來看,半導體代工行業的主要客戶包括(2017年數據):智慧型手機等無線通訊產品(49%,255億美金)、個人計算機和伺服器用計算晶片(11%,57.3億美金)、消費類產品(18%,93.7億美金)、車用產品(6%,31.2億美金)、工業用產品(14%,72.9億美金)、及佔比較小的有線通訊產品。

  從工藝節點來看,各製程市場規模及佔比分別為(2017年數據):16nm及以上工藝(20%,104億美金)、16-28nm先進工藝(19%,101億美金),28-90nm成熟工藝(30%,157億美金),90nm以上的8 寸(28%,145億美金),其他(3%,17億美金)。

  


  1、三星(中國)半導體

  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是三星電子在華全資子公司,位於西安的工廠擁有半導體晶片製造及封裝測試生產線,是三星在海外規模最大的一筆單項投資,也是三星海外半導體存儲晶片領域非常重要的基地。

  2、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製造工藝最先進的晶圓製造廠。去年10月,中芯國際連續宣布新廠投資計劃,在上海和深圳分別新建一條12英寸生產線,天津的8英寸生產線產能預計將從4.5萬片/月擴大至15萬片/月,成為全球單體最大的8英寸生產線。

  3.SK海力士半導體(中國)

  SK海力士於2005年在江蘇無錫獨資修建,產品主要以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為主,範圍涉及存儲器,消費類產品,移動SOC及系統IC等領域。該工廠為SK海力士本部提供一半以上的產品份額,在中國市場佔有率確保遙遙領先於其它競爭對手。

  4.華潤微電子

  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是華潤集團旗下子公司,業務包括集成電路設計、掩模製造、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及分立器件,目前擁有6-8英寸晶圓生產線4條、封裝生產線2條、掩模生產線1條、設計公司4家,為國內唯一擁有齊全半導體產業鏈的公司。

  5.上海華虹宏力

  華虹宏力是全球領先的200mm純晶圓代工廠,範圍涵蓋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及功率器件,電源管理、MEMS、RF CMOS及模擬混合信號等。

  6.英特爾半導體(大連)有限公司

  英特爾半導體(大連)有限公司是英特爾在2007年投建,是英特爾在亞洲設立的第一座晶片廠。

  7.臺積電(中國)有限公司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於2003年8月在上海投建,是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獨資設立的子公司,也是其全球布局中重要的一環。

  8.武漢新芯

  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2008年開始量產。目前,武漢新芯在上海、深圳、香港等地均設有辦事處,為全球客戶提供專業的12英寸晶圓代工服務,專注於NOR Flash和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的研發和製造。武漢新芯是中國乃至世界領先的NOR Flash供應商之一,產品覆蓋全球工商業市場。武漢新芯生產的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集高性能、低功耗的優點於一體,成功應用於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

  9.西安微電子

  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始建於1965年10月,主要從事計算機、半導體集成電路、混合集成三大專業的研製開發、批產配套、檢測經營,是中國航天微電子和計算機的先驅和主力軍。

  10.和艦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和艦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被臺灣聯華電子收購,是國內頂尖的晶圓代工廠。

  鑑於下遊IC設計業快速成長帶來晶圓代工剛需,大陸代工廠產能規模及本地化優勢依舊穩固,大陸晶圓代工廠通過把握現有製程市場仍能實現快速成長,預計未來三年大陸晶圓代工業複合增速相對較快。

  由於晶圓製造業的高技術壁壘,臺積電絕對龍頭地位短期難以撼動,而大陸若想實現突圍,在市場、政策及資金支持之外,仍須實現自主技術研發力量的增強。

  2018年中國大陸十大IC封測企業

  受益於物聯網、人工智慧、新一代顯示技術以及國產CPU和存儲器等新應用市場所帶來的市場機遇,封測技術也在過去的幾年裡不斷向前發展。

  中國封測產業在全球集成電路產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其中大陸封測產業的發展現狀如何?

  


  1、江蘇新潮科技

  江蘇新潮科技主要從事集成電路的封裝測試、半導體晶片、智能儀表的開發、生產、銷售。

  2、南通華達微電子

  南通華達微電子主要從事半導體器件的封裝、測試和銷售,年封裝、測試能力達25億塊。

  3、威訊聯合半導體

  威訊聯合半導體屬外商獨資企業,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元器件封裝測試。除此之外,還為手機廠商生產零備件,是功率放大器產品的主要供貨商。目前,企業年產射頻功率放大器6.6億顆。

  4、天水華天電子

  華天電子作為功率半導體器件封測廠商,是中國第一批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企業。 目前具備年封裝及測試各類功率器件12億隻的能力。

  5、恩智浦半導體

  恩智浦在全球擁有多座封裝測試工廠,早前還與日月光合資在蘇州投建一座封測廠。除此之外,其位於大陸東莞的封測廠主要負責封裝、測試恩智浦的分立元器件產品,如電晶體、傳感器、以及二極真空管等。

  6、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

  英特爾(成都)公司作為外商獨資企業,為英特爾全球最大的封裝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晶片封裝測試中心之一。

  7、海太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

  海太半導體由太極實業和SK海力士共同投資成立,2010年2月首批封裝生產線投入運營, 2011年8月模組工廠正式投產, 2015年度末銷售收入達到將近6億美金。

  8、上海凱虹科技

  上海凱虹科技是外商獨資企業,由美國DIC電子投資,主要生產表面貼裝型(SND)之功率分離元器件及集成電路產品的封裝及測試業務。

  9、安靠封裝測試(上海)有限公司

  安靠在華子公司,截止到2016年,投資總額達6.45億美元。安靠上海擁有包括晶圓晶針測、封裝、測試、凸塊和指定交運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

  10、晟碟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Sandisk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家自有半導體體封裝測試製造廠。

  以上就是本期《盤點2018》的全部內容,如對與非網其他盤點內容感興趣,請點擊盤點2018標籤查看目前全部內容,我們下期再見。

  由於沒有絕對準確的數據和指標作為標準,本次盤點我們以對相關數據的對比以及業界專家的分享為依據,儘量做到相對準確。對於結果排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進行討論。

相關焦點

  • 集成電路產業鏈深度報告:製造、封測、設備、材料
    分工,形成無晶圓廠設計公司、晶圓代工企業、封裝測試企業。其中,無晶圓廠設計 公司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和銷售業務。晶圓代工企業以及封裝測試企業為這類設計公 司服務。目前,世界領先的晶圓代工企業有臺積電、格羅方德、聯華電子和中芯國際 等。集成電路產業由 IDM 模式演變為垂直分工的多個專業細分產業,未來將從全球 化分工邁向區域性產業鏈整合。
  • 2019中國十大IC設計企業:除了第一的海思 剩下都有誰?-半導體,華為...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教授在會上做了題為《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演講,分析了全球及國內半導體產業現狀,並公布了2019年中國十大晶片設計廠商(未統計港澳臺地區)的營收數據的預測。
  • 晶片不再被卡脖子的開始:中國半導體封測三巨頭親證「悶聲發大財」
    可以說,這次的成就是國內晶圓製造領域一次實實在在的大跨越,極大緩解了因為美國封殺中國科技企業帶來的沉重氣氛和悲觀情緒。事實上,這只是我國在半導體行業尖端取得突破的一個典型,整個行業的進步遠不只這些。從原材料到設計、製造、封裝的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了完整的國產替代方案。經過全中國從上到下,全行業十幾年長時間、有計劃地投入,目前這個專項已經開花結果。
  • 電子行業119頁深度報告:IC設計、半導體製造、消費電子
    2.半導體製造:經濟轉型之引擎,新基建之支柱整個集成電路產業鏈大致可分為三個環節:設計、製造和封裝測試。設計環節主要是 對下遊具體領域需求提供解決方案,隨著 5G、AIOT 時代到來,將會衍生出更多新 興應用。製造和封測環節是將解決方案具體落實成實物晶片的基礎,也是支撐整個電 子計算機行業大生態的底部核心支柱。
  • 半導體封測龍頭有著怎樣的無奈?
    由它創立的ICT(信息與通信技術)行業設計、製造和封裝測試三環節分離的垂直分工模式也繁榮發展,奠定了全球信息化浪潮的生產力基礎。但是眾所周知,凡是有利於世界的,都是懂王反對的。在懂王興風作浪之下,半導體全球產業鏈斷裂的風險與日俱增。有消息稱華為已經開始將14nm製程訂單從臺積電轉到中芯國際(HK0981),並派出工程師入駐中芯,幫助研發7nm工藝。
  • 2020年半導體公司盤點,機構持股比例變動趨勢意味著什麼?
    《英才》雜誌選取了132家半導體上市公司納入統計範圍,以此為基礎探討半導體行業在2020年的發展概況;同時從產業鏈分工維度出發,分析設計、製造、封測、IDM、設備、材料等細分領域公司整體的業績、估值、市場表現等投資指標,以期為投資者的後續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 2018年中國大陸八大IC企業與八大晶圓代工企業排名
    本篇由小編分別來給大家盤點一下2018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計、製造八大企業。 2018年中國大陸八大IC設計企業 2018年大陸IC設計企業銷售額達到了1036.15億元,同比增長17.59%,遠高於行業平均增速14.83個百分點。
  • 半導體行業的晶片設計流程及代表企業詳解
    國內晶片設計行業現狀  目前,國內晶片設計企業數量趨於穩定,截止2017年10月底,全國共有約1380家設計企業,比去年的1362家多了18家,總體變化不大。  中國大陸十大晶片設計廠商  據集邦諮詢最新研究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IC設計業產值預估達人民幣2006億元,而2016年中國IC設計業的銷售額為1644.3億元,年增率為22%,預估2018年產值有望突破人民幣2400億元,維持約20%的年增速。
  • 國內有哪些晶片公司處於世界前10?一起看看!
    1.華為海思:2020Q1躋身全球第十大半導體廠商 今年5月6日,調研機構IC Insights發布了其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半導體(IC和OSD,OSD是光電器件、傳感器和分立器件的縮寫)銷售排名,華為海思創造歷史,一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大幅上漲,首次衝入半導體領域前十名
  • 晶片系列—封測三巨頭誰能脫穎而出?
    晶片—可以說世界上最頂尖的高科技技術手機電腦汽車等等消費電子的必不可少了零配件晶片也是一個國家高科技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01 晶片製造過程晶片製造過程大概就是三大步驟1.晶片設計2.晶片製造3.晶片封裝測試目前我國在晶片設計和晶片製造方面發展較緩慢但是隨著中芯國際和寒武紀的回歸A股勢必會加速在晶片設計和製造的進度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晶片的封裝測試因為在晶片封裝和測試環節我國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其中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代表了我國封裝測試的最高水平
  • 國內31家半導體上市公司市值排行:三安光電居首
    艾派克艾派克是一家以集成電路晶片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為核心,以雷射和噴墨列印耗材應用為基礎,以印表機產業為未來的高科技企業。是全球行業內領先的印表機加密SoC晶片設計企業,是全球通用耗材行業的龍頭企業。
  • 意義不亞於第三代半導體!晶片製造下一代黑科技後年就要量產,兩家...
    行業媒體19日消息,全球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積電與Google等美國客戶正在一同測試,合作開發先進3D堆棧晶圓級封裝產品,並計劃2022年進入量產。據多位消息人士表示,此技術將有助半導體產業突破日漸挑戰的晶圓生產及摩爾定律放慢的局限。
  • 市先進集體∣東莞市中圖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國內規模最大的圖形化...
    東莞市中圖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於2013年12月創立,是一家專注於高精密材料處理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藍寶石晶體的材料加工、應用研究及設備開發等,是目前行業內的領軍企業。企業入選為2019年東莞市「倍增計劃」名譽試點企業,並被認定為「廣東省高成長中小企業」「廣東省創新型試點企業」「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民營企業創新產業化示範基地」 「東莞市十大創新企業」。參與研發完成的項目「氮化物半導體大失配異質外延技術」榮獲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圍繞第三代半導體進行新材料技術的開發與產業化,主營產品為2-6英寸GaN-LED器件用圖形化襯底。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2期:90億美元!英特爾快閃記憶體業務「賣身...
    眉山國芯集成電路封測項目竣工投產10月18日,眉山國芯科技有限公司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項目正式竣工投產。據眉山市東坡區融媒體中心報導,眉山國芯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研發、製造、銷售、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是一家專業半導體封裝測試全套解決方案供應商。
  • 大陸的封測廠利潤較之中國臺灣的大廠,仍有很大差距
    打開APP 大陸的封測廠利潤較之中國臺灣的大廠,仍有很大差距 李倩 發表於 2018-06-15 11:42:56 集邦(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昨(13)日發布最新報告預估,今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封測代工廠營收年增率不如去年,但大陸封測三雄長電科技、天水華天、通富微電卻都呈現雙位數成長,且佔前十大廠營收比重來到26.9%,創新高。
  • 華為光晶片工廠封頂:實現從光晶片設計到製造、封測全產業鏈!
    華為光晶片工廠封頂:實現從晶片設計到製造、封測全產業鏈! 集微網消息 12月2日,據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12月2日報導:近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中建八局承建的華為國內首個晶片廠房——武漢華為光工廠項目(二期)正式封頂。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80期:世紀大和解!臺積電、聯電掌門人終...
    泰科天潤半導體是國內首家專注於從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功率晶片製造的領軍企業。14億美元M8項目投產近日,無錫高新區總投資14億美元的M8項目正式投產。冠群(南京)毫米波集成電路封測廠項目舉行開工典禮近日,冠群信息技術(南京)有限公司毫米波集成電路封測廠項目開工典禮在南京舉行。據悉,該封測廠總投資1億元,主要用於毫米波集成系統晶片封裝與測試工業化生產,投產後預估年生產能力可達到2000萬隻,3年累計可達2.8億元產值規模,累計納稅4500萬餘元。
  • 不到4年大陸落子超9個,帶富士康名頭半導體項目投資已超1600億元
    近年為加速創新轉型,增強集團戰鬥力,富士康科技集團先前將各大事業群升級為A、B、FG、S等12個次集團,加上一個專責投資的I次集團,多個子公司也陸續在國內以及臺灣地區等市場掛牌上市。最受關注當屬S次集團,業務規劃涵蓋半導體製造、晶片設計、新軟體及記憶裝置等4大領域。
  • 華天科技、北方華創、晶方科技、通富微電,誰是半導體蓄勢龍頭?
    比如半導體板塊在經過長時間的沉寂之後,最近也開始活躍。今天就來看看半導體板塊中的一些近期活躍的代表個股最近表現如何。文末為粉絲準備了一份跨新年禮包先看咱們的封測三劍客之一,華天科技。華天科技主營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封裝與測試。三季度營收超59個億,利潤超4.4億,同比增長超166%。
  • 「芯布局」不到4年大陸落子超9個,帶富士康名頭半導體項目投資已超...
    近年為加速創新轉型,增強集團戰鬥力,富士康科技集團先前將各大事業群升級為A、B、FG、S等12個次集團,加上一個專責投資的I次集團,多個子公司也陸續在國內以及臺灣地區等市場掛牌上市。最受關注當屬S次集團,業務規劃涵蓋半導體製造、晶片設計、新軟體及記憶裝置等4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