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以百萬計的人接種新冠疫苗,終結大流行的曙光似乎終於初現,科學家們正在設想,後疫苗時代的世界可能會是什麼樣?
據《紐約時報》報導,12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稱,未來,新冠病毒將會持續存在,但一旦大多數成年人通過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產生免疫力,情況將有所不同——屆時,新冠病毒的威脅性將類似普通感冒。
威脅類似普通感冒?
12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稱,未來,新冠病毒會持續存在,但一旦大多數成年人通過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產生免疫力,情況將有所不同,這種病毒的威脅性將類似於普通感冒。
另一方面,對兒童來說,由於不斷受到新病原體挑戰,他們比成年人更善於抵禦新冠病毒。研究稱,最終,新冠病毒只會在5歲以下的兒童身上引起關注,甚至只會讓他們流鼻涕,或者根本不會出現症狀。換句話說,新冠病毒將成為「地方病」——一種低水平傳播的病原體,很少會導致嚴重疾病。
「達到這種地方病流行狀態需要多長時間,取決於疾病傳播的速度以及疫苗接種的速度,」領導該研究的美國埃默裡大學博士後珍妮·拉文(Jennie Lavine)說,「所以,關鍵是讓每個人都儘可能快地第一次接種疫苗。」
拉文和同事研究了六種冠狀病毒,其中四種病毒會導致普通感冒,另外兩種是SARS病毒、MERS病毒。四種常見的感冒冠狀病毒只會讓患者產生輕微症狀,SARS和MERS病毒分別出現於2003年和2012年,它們曾使人患上重病,但沒有廣泛傳播。
拉文和同事預測,雖然所有這些冠狀病毒都會產生類似的免疫反應,但新冠病毒與流行的普通感冒冠狀病毒最為相似。他們重新分析之前一項研究的數據發現,首次感染普通感冒冠狀病毒平均發生在3至5歲。在這之後,人們可能會一次又一次地感染,提高免疫力,病毒也會一直傳播,但人們不會生病。
研究人員預測,對新冠病毒來說,未來可能與此相同。拉文說,根據病毒傳播的速度,以及免疫反應的強度和時間,新冠病毒可能需要幾年到幾十年的自然感染才能達到地方性流行病毒的狀態。
如果沒有疫苗,最快達到這一狀態的途徑將是最壞的情況:將出現大範圍疾病和死亡。而有了疫苗,情況有所改變:人們越快接種疫苗越好,有效推廣疫苗接種可以將新冠病毒成為地方性流行病的時間表縮短至一年,甚至是六個月。
拉文預測,疫苗不太可能根除新冠病毒,未來,新冠病毒或一直與人類共存。其他專家表示,這種情況很有可能發生。
病毒或繼續傳播
「我完全同意這篇論文的總體思想結構,」美國拉霍亞過敏及免疫學研究所病毒學家柯羅蒂(Shane Crotty)說,如果疫苗能阻止人們傳播病毒,「那麼它就會變得很像麻疹的情形,你給每個人接種疫苗,包括孩子,你就不會看到病毒感染人類的情況了,」柯羅蒂說。
他進一步指出,更合理的說法是,疫苗將預防疾病,但不一定完全預防感染和傳播,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將繼續傳播。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馬克·利普希奇(Marc Lipsitch)說,另一種可能的情況是,新冠病毒可能會與季節性流感類似,在某些年份比較溫和,在其他年份更具致命性。此外,新冠病毒的新變種也可能使情況複雜化。
「他們預測這會變得像普通的感冒冠狀病毒一樣,這是一大賭注,」利普希奇說,「我認為這不是絕對的。」
普通感冒冠狀病毒何時以及如何出現,仍是一個謎。由於新冠病毒的出現,促使一些科學家重新審視1890年大流行的相關理論。這場大流行導致全世界數百萬人喪生,有科學家認為,這是由四種常見的感冒冠狀病毒之一的OC-43引起的。
「人們認為,人類對OC-43產生了較低級別的廣泛免疫力,從而結束了大流行。」加拿大蒙特婁臨床研究所免疫學家安德烈·維萊特(Andre Veillette)說:「這種冠狀病毒目前以一種相當和平的方式在社區廣泛傳播。」
他還說,更合理的說法是,疫苗將預防疾病——但不一定是感染和傳播。這意味著冠狀病毒將繼續傳播。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