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能吞象:為了吃魚,冰島和英國之間爆發了三次戰爭,英國完敗

2021-01-09 涵哥愛歷史

蛇能吞象:為了吃魚,冰島和英國之間爆發了三次戰爭,英國完敗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很多人可能不會料到,魚也會引發戰爭,但是這的的確確是一件真事,發生於二十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戰爭的一方是英國,另一方是冰島。

鱈魚是西方人愛吃的一種海魚,因其鮮美的味道、豐富的營養,在西方頗受人們的歡迎,幾乎是家家戶戶餐前必備的一道美味。而鱈魚主要分布在冰島附近的海域,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佔盡了地理優勢的冰島人,自然口福不淺。相比之下,其他國家就沒有那麼走運了,但是為了一飽口福,歐洲一些國家還是紛紛派出漁船,前往冰島海域大肆捕撈鱈魚。

對此,冰島人十分焦慮、憤怒,但是由於在1944年之前,冰島還處於挪威的統治之下,只是一個傀儡國家,並無獨立處理本國事務的權力,所以冰島人只能敢怒不而敢言。1944年,冰島終於獲得了獨立,揚眉吐氣的冰島人,隨即開始採取措施,拯救自己海域內的鱈魚資源。

1958年,冰島向歐洲各國宣布,本國的領海將擴大至12海裡,限在冰島海域內捕魚的別國船隻,必須於1958年8月30日迅速離開,否則後果自負。到了這一天,其他國家的船隻都乖乖撤走了,唯有英國的漁船還在繼續捕魚。擔心自家的漁船受欺負,英國皇家海軍派出37艘各種艦艇,耀武揚威開進了冰島海域,為自家的漁船壯膽撐腰。

經過二戰洗禮的英國皇家海軍,實戰經驗豐富,而且裝備精良,船堅炮利,這也正是英國底氣十足、敢於挑戰冰島的重要原因。反觀冰島方面,參戰的都是一些沒有海戰經驗的警察和普通漁民,完全是一群烏合之眾,其所謂的戰艦都是由一些破漁船改造而來的,完全沒有什麼戰鬥力。所以,英國認為,只要派出這麼一支強大的海軍,就會嚇跑冰島海軍,從而繼續捕魚。

但是英國完全低估了冰島人視死如歸的氣概,以及保家衛國的精神,當英國軍艦氣勢洶洶地闖入冰島海域時,冰島軍艦果斷開炮,第一次鱈魚戰爭就此爆發。不過,冰島也深知兩國海軍之間實力懸殊,要真打起來,冰島完全不是英國的對手。所以,冰島海軍開炮還擊講究了一點策略,儘量不鬧出人命,把戰爭的規模、強度控制在很小的範圍內,不過分刺激英國。

冰島人很聰明,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和英國都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不可能坐視不管,到時肯定會從中幹涉。而英國又是侵犯冰島,發動是非正義的戰爭,不得人心。現在打,不僅是為了給國內人民看,也是為了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看,是為了以打促和。而英國也擔心戰爭一旦升級,自己會受到北約組織的制裁,畢竟自己是以大欺小、恃強凌弱,北約肯定會同情弱小的冰島。就這樣,雙方沒打幾下,就休戰了,開始進入談判程序。談判的結果是,英國承認冰島劃的12海裡領海線。

第一次鱈魚戰爭結束後,野心膨脹的冰島又於1971年宣稱,將禁海界限再次擴大為50海裡,英國憤怒不已,決心再次收拾冰島。當英國的69艘漁船,被冰島海軍採用割斷漁網、炮轟等多種方式損毀殆盡後,英國忍無可忍,派出7艘主力戰艦前往冰島海域,恫嚇冰島。結果冰島不僅不怕,還揚言要與英國斷交、開戰。眼見事態又要升級,北約忙出來調解,結果是冰島又贏了。

1974年,冰島再次得寸進尺,宣布將禁海漁區擴大至200海裡,這次英國徹底氣瘋了,發誓這次非幹趴下冰島不可。於是,1975年12月,第三次鱈魚戰爭爆發。此戰共持續了五個月,雙方互不相讓,歐共體幾次三番調解,希望英國先做出讓步,但是英國這次死活不讓。僵持到最後,歐共體只得按照冰島做法,宣布歐洲各國海洋專屬區限定在200海裡。顯然,這次英國還是敗了。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冰島不僅保護了自己的利益,改變了自身命運,而且還改變了歐洲海洋遊戲規則,這不得不說是一個世界奇蹟。

相關焦點

  • 「吃貨國」的最高境界,國鳥被吃瀕危,為了鱈魚發動戰爭
    「吃貨國」的最高境界,國鳥被吃瀕危,為了鱈魚發動戰爭隨著我國發展,民眾收入顯著提高,許多有條件的人都會選擇出國旅行,其中歐洲就是出國遊的熱門地點,歐洲有著許多城堡和歐式建築,許多到歐洲的遊客都會被這些美麗建築給驚豔到,但是如果看多了,也會缺乏新鮮感
  • 英國國菜「炸魚薯條」,不但不是黑暗料理,還曾經為此引發戰爭?
    炸魚吃起來會有奶油的香味,這是因為去骨的魚排要裹上特製的麵糊,麵糊會加入雞蛋、牛奶,有的會加入啤酒,不同的店會有不同的配方,所以每一家的口味可能都不一樣。炸油也有豬油牛油或者花生油等不同的選擇,造成不一樣的風味。而英式的薯條會比較粗大,和我們一般接觸得比較多的美式薯條不太一樣,更像是介乎於薯塊和薯條之間。
  • 人口只有35萬的冰島,為什麼能成為發達國家呢?
    冰島的人口很少,只有三十幾萬,但冰島的自然資源卻相當豐富。例如,冰島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豐富到英國人還想跑到冰島附近的海域打魚,為此,冰島還和英國發生了好幾次衝突(鱈魚戰爭);冰島的能源也相當充足,充足到可以把多餘的電輸送給歐洲其他國家,只不過考慮到運輸成本,冰島就決定在島上建立高耗能的鋁電解廠就地消耗電能,所以冰島煉鋁業在世界上也遙遙領先。
  • 英國與挪威、冰島和肯亞等國籤署貿易連續性協議
    當地時間8日,英國政府網站發布公告稱,英國與冰島和挪威當天在倫敦籤署了一份貨物貿易連續性協議。公告稱,該協議涵蓋英國與冰島和挪威兩國的貨物貿易,確保與挪威之間95%的商品貿易和與冰島之間90%的商品貿易均維持零關稅,從而確保英國企業與兩個北歐國家的企業之間可以在過渡期結束後繼續以目前的條款進行貿易往來。公告指出,該協議確保英國公司將繼續享有工業品出口免稅待遇。此外,英國消費者也能夠繼續享用廣受歡迎的冰島和挪威海鮮,例如冷凍黑線鱈魚。
  • 英國被稱為「黑暗料理王國」?冰島瑞典表示不服!
    英國被稱為「黑暗料理王國」?冰島瑞典表示不服!一說到黑暗料理,不少人都會想到英國人的美食,大名鼎鼎的"仰望星空派"和鰻魚凍,在不少吃貨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網友將英國稱為"黑暗料理王國",但是小編在看完冰島和瑞典的美食之後,表示他們可以與英國美食比一比,要說到黑暗料理,冰島瑞典也是沒怕過誰的。一起來看看吧!
  • 荷蘭與英國之間的霸權更替,是如何實現的?
    在西方人對國際強權的認識中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規律,即新興大國必然要威脅到舊有的霸主,而舊有的霸主也必然會對這種威脅產生回應,於是戰爭和衝突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 克裡米亞戰爭——一場天主教、新教、伊斯蘭教與東正教之間的戰爭
    2、俄羅斯大戰奧斯曼自從奧斯曼帝國滅了拜佔庭帝國之後,俄羅斯便自認「第三羅馬」、東正教的領袖和正統所在。同時俄羅斯認為將巴爾幹半島信奉東正教的教徒們從奧斯曼帝國的鐵蹄下解救出來,是自己天生的神聖使命。所以,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矛盾,無論從地緣來說,還是從宗教來看都是不可調和的,兩國的戰爭從公元1676年便已開始。
  • 英國「大海賊時代」的繁榮,更多的是國內矛盾的轉移和無奈
    伊莉莎白女皇授勳1588年夏,英國借鑑海盜戰術的經驗,以火炮和快速帆船為主進行側舷炮戰,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雖然英國獲得海戰的勝利,但是西班牙底蘊深厚,並未傷筋動骨,西班牙歐洲霸主的地位尚未動搖。隨後,西班牙為了報仇,花費巨資重建無敵艦隊,並連續四次派遣無敵艦隊遠徵英國,不過英國仿佛受到上天的庇佑一般,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四次都因為惡劣的天氣而以失敗告終。
  • 納爾遜和特拉法加海戰:英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結盟形成新的英法戰爭
    納爾遜和特拉法加海戰:英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結盟形成新的英法戰爭「七年戰爭」法國戰敗,英法之間爭奪海洋霸權的矛盾並沒有解決。北美獨立戰爭爆發後,法國與美國聯合作戰,曾給英國以一定的打擊。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英國和歐洲大陸的一些封建國家結成同盟,形成新的英法戰爭。
  • 簡述英國歷史,讓你快速了解英國的發展!
    03英法百年戰爭在1337年至1453年之間,我和法國為了領土擴張和王權爭奪,一直在進行著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在此期間,民不聊生,殖民地,領地,託管地總面積合起來約3367萬平方公裡,佔世界大陸面積的1/4,英國成為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 冰島.冰島馬
    從874年到1300年之間,由於冰島處於中世紀溫暖時期,養殖者主要是根據冰島馬的毛色及形態來進行繁殖。但到了1300年至1900年,由於氣候極端,很多馬匹及人類死亡,養殖者也就不能再根據這些來進行選種培育了。尤其是1783年的拉基火山爆發,兩年間冰島大約有70%的馬匹因火山灰中毒及飢餓而死亡。
  • 北美洲與歐洲之間的冰島,二戰時幫盟軍,現在受美國保護嗎?
    冰島位於大西洋的北端,正西方向是地理條件與冰島差不多的格陵蘭島。冰島的東北方向,隔著挪威海是挪威,挪威本土以北是斯瓦爾巴群島(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再以北就是北冰洋。冰島東南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英國東南就是歐洲大陸。冰島偏東南方向,還有丹麥的另一屬地——法羅群島。法羅群島、英國、挪威以及歐洲大陸之間,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海,北海是波羅的海(含波的尼亞灣、芬蘭灣)唯一的出海通道。
  • 全世界都能笑英國菜黑暗料理,唯獨冰島人不行,遊客:半斤八兩
    不過說起黑暗料理,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對象往往都是英國菜,因為鼎鼎大名的仰望星空派,很多人都覺得英國的黑暗料理應該就是那種看起來讓人毫無食慾的樣子,但事實上英國菜也是有一些可取之處的,比如他們的炸魚薯條做的味道確實還可以。但是英國人自己卻對這種評價非常不服氣,非要給自己找一個墊背的。
  • 二戰中的英國:雖然嚴重衰落,但掉了毛的獅子也比狗厲害
    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英國的商船噸位佔到世界商船噸位總量的三分之一。英國人掌握著世界上最多的資源和市場,來自澳大利亞的鐵礦和羊毛、來自南非的黃金、來自印度的農產品、來自加拿大的木材和糧食等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英國,支撐著大英帝國的繁榮和榮耀。
  • 二戰時的英國有多厲害?和德意日三大強國同時交手
    文/寂寞的紅酒英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由於英國在二戰中沒有太出彩的表現,所以人們普遍認為大英帝國衰落了,二戰中的英國是打醬油的角色。實際上,二戰中的英國可不是跑龍套的小角色,是和德意日三大強國同時交手的世界一流強國,比美蘇並不遜色多少。
  • 冰島為什麼會成為發達國家?真相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冰島自然資源豐富,非常重視發展多元化的經濟結構,因此冰島成為了發達國家。冰島經濟主要依靠海洋漁業,漁業捕撈提供了冰島60%的經濟收入。冰島水利和地熱資源非常豐富,能源工業非常發達;電力充沛、價格低廉、地熱利用開發技術全球領先。冰島的煉鋼和煉鋁等高耗能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冰島的生物製藥業飛速發展,目前在全世界排第四位。冰島的遊戲、商業、教學及實驗室軟體開發技術發達,是世界主要的軟體出口國。
  • 盤點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之間的關係
    英國首相帕默斯頓曾在1865年留下遺言:「北美和俄羅斯的平原是我們的穀倉;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礦區;加拿大和北歐半島為我們種樹;澳大利亞為我們牧羊;還有阿根廷為我們養牛;秘魯送來白銀,南非進貢黃金;印度人為我們種茶,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至於我們的棉花種植園正在從美國南部向地球一切溫暖的地方擴展。
  • 七年戰爭英國海上成功,至此在殖民地和海上的決定性勝利已成定局
    實際上,俄國退出了戰爭,普魯士的東方戰線安全了。對此,弗裡德裡希二世高興地喊道:「謝天謝地,我們的後方自由了!」弗裡德裡希二世利用這種有利形勢,把奧軍趕出戰爭爆發後不久,威廉·皮特任英國陸軍大臣,在整個戰爭了西裡西亞和薩克森。期間幾乎成為政府的實際領袖。他建立個人權威,集中財權、軍權和政權於一身。
  • 一旦發生戰爭,日本會最先對哪個國家動手?英國專家給出真實答案
    因為誰都想保持當今這份寧靜,因為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只有痛苦和死亡,幾乎帶不來任何有利的作用。世界在經歷了一戰二戰之後,開始變得四分五裂,一些國家也只能從戰爭的泥潭中慢慢走出來。但總有一些國家心術不正,想通過挑起戰爭來牟取暴利,現在發生戰爭的話和以前可能不大一樣了,一旦發生可能就是大範圍的世界戰爭。
  • 英吉利共和國:英國歷史上唯一的共和國
    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討伐議會,英國內戰爆發。內戰初期由於議會軍將領羅伯特·德弗羅畏懼國王,拒絕同查理一世發生激烈衝突,使得議會軍連連失利。許多議員對此不滿,要求組建新的軍隊。英格蘭內戰1647年蘇格蘭長老會同意將查理一世交給英格蘭國會,但途中查理一世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