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疆阿勒泰地區烏倫古河區域生態逐步恢復好轉,生活在沿河流域的河狸數量本應逐年增加,然而,科研人員在多年來的調查中發現,沿河流域的河狸數量24年來未增加,一直維持在160窩600隻左右。
新疆的河狸又稱「蒙新河狸」,目前在國內僅分布在烏倫古河及其上遊的青格裡河、布爾根河兩岸。上世紀80年代,國家在烏倫古河上遊建立了河狸自然保護區,並成立了河狸保護站後,烏倫古河河段開始啟動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其生態環境也在逐步好轉。近日,據阿勒泰地區林業局副局長、國內河狸研究專家初紅軍介紹:「從理論上講,河狸的數量本應逐年增加,但是,我們在調研中卻發現,阿勒泰地區境內河狸數量從1990年至今一直穩定在160窩600隻左右,並未出現增加現象。」
初紅軍說,他們在調研中發現,河狸是「一夫一妻」制動物,它們每年只生一胎,一胎可產2隻-4隻幼崽,幼崽成長到兩歲半就要被父母趕出家族,讓它們自立門戶。然而,他們在跟蹤調查中卻發現,新成年的幼崽在被父母趕出家門後,多數去向不明,「我們初步猜測,有可能是新成年河狸成活率比較低,但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新成年河狸指的是兩歲半的河狸,這個年齡段的河狸可以組建自己的家庭,繁育下一代。科研保護專家曾經採取各種方法,試圖揭開新成年河狸去向謎底,「我們給它安裝過追蹤儀,後來都脫落了,想用GPS定位追蹤技術,但是它個體較小,又生活在彎彎曲曲的河谷裡,經常呆在水裡和洞裡,沒法實行定位追蹤。」初紅軍說,他們還曾嘗試將遠紅外照相機安置在河狸的洞穴中監測,「沒想到這傢伙機靈得很,看到紅外線閃動,直接用泥巴糊住了攝像頭」。
初紅軍分析,河狸數量未增加除了與新成年河狸去向不明有關,和烏倫古河下遊水位下降也有一定關係,「這幾年的調研反映,流域上遊河狸數量在增加,中遊比較穩定,但是下遊種群卻在減少,說明中下遊河谷綠洲生態已出現問題,並有向乾旱荒漠化發展趨勢。」他說,希望相關部門儘快給烏倫古河補水,遏制下遊河狸數量下降趨勢,防止下遊向荒漠和乾旱演變。
據了解,下一步保護專家將考慮進一步加強對河狸的視頻監測力度,以期解開謎團。
小資料
蒙新河狸比大熊貓還少
「蒙新河狸」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其毛皮珍貴,香腺分泌物為名貴香料,叫海狸香,是世界上四大動物香料和定香劑之一,因而長期遭到無節制的捕獵,分布範圍縮小。目前,其僅生活在發源於蒙古國阿爾泰山南麓的布爾根河下遊,蒙古國境內約有50公裡,另一段在我國新疆青河縣內。蒙新河狸也就在這一範圍內活動,因而命名為「蒙新河狸」。
「蒙新河狸」是齧齒目中體形最大的哺乳動物,成年雄性長1米左右,重30公斤,雌性略小一些。其體形肥胖溜圓,以鮮嫩的樹皮、樹枝及蘆葦為食。門齒鋒利,咬肌尤為發達,一棵40釐米的樹只需2個小時就能咬斷。它前肢爪利,後肢長蹼,拖著一條一尺多長的槳形扁平尾巴,頗善遊泳,一口氣能潛水數百米。
目前,新疆境內的蒙新河狸有600隻左右,蒙古國大約有300隻,總共只有900隻左右,數量比中國的大熊貓還要少。(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