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戰爭——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戰爭史之一)

2021-01-08 板凳上的筍

很難想像,在如今我們所熟知的一戰、二戰百多年之前,就曾有過這麼一場全球範圍內的慘烈戰爭——七年戰爭,其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主要衝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名稱的由來)。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戰爭總共造成約九十萬至一百四十萬人死亡,歐陸諸國大片國域被打成焦土,國力大減,不得不蟄伏下來舔舐傷口。只有英國在海外戰場徹底擊潰老對手法國,攫取大量利益的同時為日後崛起為「日不落帝國」打下堅實基礎。

也無怪乎溫斯頓·邱吉爾說:「七年戰爭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主要由歐洲國家參戰的戰爭一開始就突破了歐洲的地區限制,從列國本土波及到殖民地,戰火所燃之處甚至包括了北美、南美、東亞和東南亞,深刻影響了世界格局的走向。其經常被認為是發生於1740年-1748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延續,同時也是另一場在中國更有名的戰爭——美國獨立戰爭的起因之一,長期以來被視作世界戰爭史研究的重點。

在之前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之中,奧地利軍隊多次遭到羞辱式的戰敗,女皇瑪麗婭·特蕾西婭(事實上是皇后)被迫於1748年籤署《愛克斯·拉夏貝爾條約》,向普魯士割讓了富饒的西裡西亞以謀求丈夫的繼位得到承認和腓特烈二世的退兵。

普魯士獲得了極大的利益,但特蕾西婭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人卻被迫割地求和,這口氣換誰來都咽不下去。在利用《條約》帶來的短暫和平重建了軍隊與同盟關係的同時,她在外交場上縱橫捭闔,果斷拋棄了上一輪出工不出力的隊友——英國,與法國、俄羅斯這兩個宿敵組成聯盟共同施壓普魯士。

1748年歐洲勢力分布

而普魯士在上一場戰爭獲利後展現出極大的野心。腓特烈二世渴望吞併薩克森,將波蘭變為自己的屬國,確立中歐霸權。但面對三國的圍追堵截,即使其天縱英才也感到一籌莫展。此時,上一輪邊緣OB的大英帝國在殖民地與法國發生多次衝突,英王在歐洲的世襲領地漢諾瓦也受到法軍兵鋒威脅。出於打擊宿敵和平衡歐洲的目的,英國最終為困境中的普魯士拋去了橄欖枝。奧、普兩國完成了隊友互換,開始厲兵秣馬、枕戈待旦,戰爭的迷霧逐漸籠罩歐洲的上空。

一、海外爭霸

戰爭首先在北美洲打響。1754年,英法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初期,法國與當地印第安部落結盟,在和英軍的較量中佔盡優勢。1756年,法軍攻取奧斯威格要塞,控制了安大略湖;並於1757年俘虜了日後的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此時還是個無名小卒);1758年,法軍以少勝多憑藉3000人的兵力擊敗了1.6萬的美軍。但隨後情勢急轉直下,法國在北美遭受了一系列慘敗。1761年,法屬加拿大總督在蒙特婁投降;1762年英軍兵行險著將魁北克法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並在此殲滅了法軍主力。自此,法國在北美洲大勢已去,英國大獲全勝,將加拿大收入囊中。

法軍之敗

與此同時,英國、法國、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島(南北美洲之間)展開交鋒。憑藉過人一等的海軍實力英國再次獲得優勝,並於1762年相繼佔領了古巴、聖露西亞島和馬提尼克島等法國和西班牙的殖民地,直到1763年才在《巴黎和約》中歸還。

西印度群島

亞洲同樣是激烈交鋒的戰場。1756年,英軍和法軍在印度開戰。戰事蔓延了整個南印度,並波及到孟加拉;1757年英軍佔領了原由法國控制的金德訥格爾;然而戰事並未就此結束,1760年,艾爾·庫特爵士指揮的英軍在文迪瓦什戰役擊敗了託倫達爾指揮的法軍;1761年,法國本地治理(印度地名)守軍投降。自此,整個印度的控制權都落在了大英帝國手中。

二、歐陸風雲

英國在海外大展神威的同時,歐洲戰場上的盟友普魯士日子卻沒那麼好過。戰爭初期,腓特烈二世發動「閃電戰」橫掃薩克森,並隨後在布拉格會戰中給予奧地利重創。但法、俄如約參戰後普軍的境況瞬間就變得窘迫起來,在科林和梅梅爾連遭敗績。這刺激了機會主義立場的國家加入戰場——瑞典隨之對普魯士宣戰。更絕望的是,其盟軍在哈斯滕貝克之戰中慘敗,漢諾瓦被法國佔領。

1757年歐洲勢力分布

此時英國尚未做出直接軍事幹預歐洲的決定,普魯士孤立無援,進退維谷,眼看就要投降。但俄軍突然突然變身豬隊友,戲劇性地從東普魯士撤軍,這讓腓特烈二世抓住機會穩住了局勢。

1758年4月,英國與腓特烈籤署《英普協定》 ,約定付給普魯士每年670,000英鎊的援助,並正式出兵歐洲大陸。

1759至1761年,普魯士在與諸國的拉鋸戰中再次彈盡糧絕。當俄軍包圍科沃布熱格之後,普魯士失去了最後的港口,地理意義上陷入了絕境。腓特烈本人聽聞後絕望到幾乎自殺。

關鍵時刻,俄國豬隊友氣質再顯。1762年,俄國女皇伊莉莎白一世病逝,他的侄子彼得三世即位。作為歷史上最有名的德棍(普棍?),彼得一上位就毫不猶豫地背刺前隊友,不但與普魯士籤訂攻守同盟,還命令佔領柏林的切爾尼謝夫將軍率領20000俄軍援助普魯士,幫助腓特烈二世實現了絕地翻盤。這一轉折被稱為布蘭登堡王室的奇蹟

彼得三世

經過連年大戰,各國都已經筋疲力盡,不願意將戰爭再繼續下去。奧地利也明白僅憑自己無法完成對普魯士的復仇,只能寄希望於未來,選擇了退兵。隨後瑞典也悄悄退兵。1763年2月10日英法籤訂《巴黎和約》。15日普奧籤訂《胡貝圖斯堡條約》,普魯士同意撤出薩克森,而奧地利承認西裡西亞歸普魯士所有。自此,這場前所未有的慘烈大戰畫上了句號。歐洲大陸基本回到了戰前態勢,各國領土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在這場戰爭中,所有國家都損失慘重,只有英國憑藉從宿敵手中奪到的大片海外殖民地在對世界的瓜分浪潮中搶先一步,從此進入全盛時期。然而,大英帝國的路是否從此就一帆風順了呢?12年後萊剋星頓的槍響回答了這個問題:「NO!」

法國在這一輪較量中「大獲全敗」,不僅失去寶貴的殖民地,在歐洲大陸的話語權隨著一場場敗績降到最低點,國內財政也因為連年戰爭而枯竭,內憂外患充斥著法蘭西。這個稱霸歐陸的強國是否又從此一蹶不振?同樣,34年後的一位法國矮個子將軍對反法同盟搖了搖食指:「NO!」

相關焦點

  • 第一次世界大戰:被遺忘的偉大戰爭
    小巖在寫上篇文章歷史上最著名的蝴蝶效應:一顆子彈造成的世界大戰的時候查了不少一戰的資料,這些資料都很有意思,今天與大家一起分享。上篇提要:從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到1918年11月德意志帝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共打了四年。
  • 烏克蘭「跺腳戰爭」會引發世界大戰麼?
    5月2日,烏克蘭政府忽然對其認定的分裂國家的恐怖主義分子動手了,不少烏克蘭人為自己支持的那一部分烏克蘭喪了命,這也讓本來就充滿了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更加動蕩。烏克蘭為什麼會在這時候動手?這裡的政治隱私非常複雜。從國際政治的規律來講,這類的地緣政治問題,越是在經濟不太好的時候越容易出事,其中有的不了了之,有的演變成了世界大戰。
  • 戰爭記憶:法蘭德斯戰爭博物館
    撰文、攝影:董金超   法蘭德斯戰爭博物館坐落在比利時法蘭德斯大區西部的小城伊普爾。   這座小城對中國人來說不算熟悉。我們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上的一些著名戰役,例如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日德蘭海戰等,但是卻很少聽說以伊普爾這個城市命名的戰役。
  • 勇敢的心世界大戰結局 戰爭與和平該如何選擇
    勇敢的心世界大戰是育碧公司發行的一款動作冒險類遊戲,遊戲採用了卡通風格畫面,故事發生在世界大戰時期,遊戲的玩法以解謎為主,是款風格新穎的遊戲作品。 》勇敢的心世界大戰中文版下載《 勇敢的心世界大戰  勇敢的心世界大戰雖說是解密類的冒險戰爭遊戲,但遊戲的劇情卻很有深意且感人至深,遊戲講的是個溫暖卻又很悲傷的故事,以德國士兵和法國少女的愛情故事為主線,通過不同任務的視角講述戰爭的殘忍和無情,但在這無情的大背景下卻有著一群有情有義
  • 我們擁抱世界,也要發憤圖強——中國人和第一次世界大戰
    對於中國而言,廣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可以說起始於1895年,終結於1919年。甲午戰爭的打響,中國就被迫參與到了世界政治的角鬥場裡面,從黃海海戰,到八國聯軍侵華,再到發生在自己土地上的日俄戰爭,這些發生在遠東地區的局部戰役,實際上已經可以歸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奏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何爆發?
  • 德國人痛恨希特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蕭條中的經濟奇蹟與戰爭!
    德國人到底痛不痛恨希特勒,世界呢?這其實是一個謎,希特勒對於德國所起到的作用在我們或者說世界上還有大部分的德國人心裡都留下了戰爭的陰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歷史上的希特勒,在他發動戰爭之前,希特勒真的是德國的信仰,這恐怕就體現了歷史的複雜性和歷史前後的矛盾性。
  • 第二次世界大戰,哪個盟軍國家,對這場戰爭的勝利貢獻最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世界爆發的最大規模的熱武器戰爭,同樣也是涉及人數最多、陣亡人數最重、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的大型戰爭。這次世界大戰,對許多國家造成了難以想像的災難,也使得無數國家積攢多年的家底,直接被戰爭給毀滅一空,貧困、失業、溫飽這些還是其次,在大戰中,能生存下來就是最幸運的事情。
  •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0個非凡的勇氣例子
    在今年世界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周年之際,提醒我們自己,當時被廣泛描述為「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的衝突使更多的人處於危險境地,這是人類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沒有的。當數以百萬計的強大的陸軍、海軍和空軍在全球戰場、海上和空中發生衝突時,處於戰爭前線的人民常常別無選擇,只能鼓起極大的勇氣來應對擺在他們面前的巨大挑戰。
  • 戰爭之犬:人類一直在使用狗進行戰爭
    古學家懷疑自從這些動物在15000多年前首次被馴化以來,人類一直在使用狗進行戰爭。紀念一些非常特殊的戰士犧牲的新紀念碑將在新的一年裡在加利福尼亞獻上。紀念碑不會尊重士兵,水手,飛行員甚至海岸警衛隊。相反,它將向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服役於美國軍隊的成千上萬隻狗致敬。
  • 戰爭即將來臨:這些電視節目和電影的靈感來自真實的戰爭
    當我們想到戰爭電影和電視節目時,我們想到的是紀錄片、真實故事和主要關注戰爭本身的故事。像《拯救大兵瑞安》、《珍珠港》、《瓦基裡》和《葛底斯堡》這樣的電影還有其他元素,但分別是關於二戰和美國內戰的。據大多數人所知,M*A*S*H是一部基於韓戰的電視劇。這些節目和電影充滿了歷史事實,但有些比其他更使用創造性許可證。
  • 20世紀最大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以德國為首幾大帝國覆滅
    20世紀初的世界最大的事件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的結果導致以德國為首的幾大帝國的覆滅。20世紀初的世界最大的事件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發生在歐洲的帝國主義之間的狗咬狗的戰爭,對世界有著重大的影響。戰爭的結果導致以德國為首的幾大帝國的覆滅,導致大英帝國的衰落,導致俄國十月革命,導致美國的崛起,以及日本的興起,給中國帶來的不是榮譽和利益,而是侮辱和傷害。世界歷史將會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那就是歐洲人為什麼在科學的助力下,沒有向外徵服全球,而是自己互相掐?不管怎麼說,這使得我們中國在最弱的時候,沒有面臨歐洲的直接殖民進攻。
  • 《被遺忘的士兵:一個德國士兵的蘇德戰爭回憶錄》:痛徹心靈的戰爭...
    《被遺忘的士兵》一書記述了一個普通德國士兵在1942年至1945年德國與蘇聯空前慘烈戰爭中的真實個人見聞。作者蓋伊·薩傑(化名)是出生在法國阿爾薩斯地區的德法混血後裔(阿爾薩斯在一戰後被法國佔領),他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德國人。
  • 必看的經典十佳戰爭片!
    戰爭電影,也稱為「軍事電影」,是基於戰爭歷史上主要軍事行動的電影。普通戰爭電影有兩種類型。主要通過描述戰爭事件,戰鬥過程和戰鬥場景來強調角色的角色。另一個是基於戰爭事件的反映。故事情節的描述生動地說明了主要的軍事行動,軍事思想,軍事原則和戰略策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
    大家好,我是阿段,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美國的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電影,《決戰中途島》,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電影開始以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為例,繼而引發美國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進行反擊,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使日本海上力量受到沉重的打擊,從而扭轉太平洋戰場的局勢
  • 克裡米亞戰爭——一場天主教、新教、伊斯蘭教與東正教之間的戰爭
    公元1683年之前,奧斯曼帝國曾是整個歐洲的噩夢,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威脅。可是,當歐洲列強通過海外擴張、科學革命、政治革命、工業革命之後,基督教的勢力早已今非昔比,而當年咄咄逼人的地跨亞歐非的奧斯曼帝國也變成了「西亞病夫」。如何像瓜分波蘭一樣瓜分奧斯曼土耳其呢?這是一個大問題,畢竟奧斯曼土耳其國土遼闊,不是一個歐洲國家能輕易吞併的,但各國依然願意嘗試,第一個便是俄羅斯。
  • 世界警察:美國曆次對外戰爭,是警察還是流氓?
    從最早1775年到1783年的獨立戰爭,關乎美利堅民族的獨立,因此不得不打。 1812年到1815年,又打了第二次獨立戰爭。如果說這兩次戰爭,是因為爭取民族獨立而不得不為之,後續的戰爭則純粹就是赤裸裸的霸權行為。
  • 小戰爭演化成世界大戰,導致一大國被瓜分,這是怎麼回事?
    眾所周知,兩次世界大戰是影響當前世界形勢最深遠的因素之一,幾乎一切都是戰後重建的。我不敢說我們從戰爭中受益,但至少沒有這兩次持久戰,我們現在的生活會完全不同。那麼,作為世界人民,我們應該了解那些對我們社會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即使這些事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其實,很多百歲老人經歷這些事情已經很多年了,但僅僅是一個世紀前!
  • 為何青島會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戰場?
    隨著一聲槍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家都知道這是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的戰爭,戰場也是在歐洲,但是為何我國的青島會成為其中的戰場呢?今天我就為大家說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青島。在青島的戰鬥雙方分別是德國和英日的一場戰爭,目的則是青島地區的控制權。
  • 參與人類戰爭的動物們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1000萬名士兵死亡,也有800萬匹軍馬死亡無論是拉戰車、運輸裝備還是載人上陣,馬匹在戰爭中的表現都比其他任何動物都多,事實上,最早的馬匹訓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5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軍事技術的進步意味著,前線的條件對馬來說往往比對人更危險。
  • 如若發生第三次世界戰爭,主戰場將在何處?美俄早已有了答案
    但到了現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人類依舊沒有消除戰爭,世界各地依舊戰亂不斷,於是很多人就很擔心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在二戰中,世界各國都充分意識到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對於軍事的發展,沒有誰敢停下來。而近些年來中東地區的各種動蕩,大國之間矛盾不斷,因此三戰並非是捕風捉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