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主動上交後被告知放生

2020-12-05 快科技

「這裡發現了一條藍尾巴條紋蜥蜴,好像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們準備上交給國家。」昨(25)日中午1點左右,市民楊先生向四川在線資陽站爆料,他在沱東新區迎賓大道附近捉到了一隻「認不到」的動物。

爆料人:背部黑白條紋相間,藍色尾巴的動物到底是啥?

25日12點30分,資陽興眾車業工作人員楊先生正準備去吃飯,展廳突然傳來女生的尖叫聲,楊先生和同事立即衝進展廳,看見一條「蜥蜴」趴在展廳玻璃上,因為從沒見過這種「蜥蜴」,大家紛紛不敢上前,楊先生鼓起勇氣捉住了這條「蜥蜴」並裝進瓶子裡。

「我們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動物,更不知道是不是有毒的,於是我就用『背部黑白條紋相間,藍色尾巴』作為關鍵詞用手機搜索,才知道這是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藍尾石龍子,於是我們準備等到下午林業局一上班就去上交給國家。」楊先生向記者介紹當時的情況時說到。

專家:該動物為野生藍尾石子龍,放生即可

雁江區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羅軍華向記者介紹,這是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藍尾石龍子,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資陽曾在2000年便發現過藍尾石龍子,這次是第二次發現藍尾石龍子在資陽境內出現。

「經常有市民告知我們在資陽境內發現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有時一天有兩起。這是好現象,證明我們資陽的環境越來越好了。」羅軍華說道。

提醒:資陽市民發現野生動物可聯繫專業機構

楊先生告訴記者,由於他工作地點位於迎賓大道附近,四周山多,經常會有野生動物跑到他工作的地方,之前還捉到過一條黃色的蛇,都是捉住又放回山裡。

羅軍華提醒市民,如有發現野生動物可聯繫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管理中心,該中心位於雁江區南門綜合市場內的花鳥市場環保局對面,電話是15378318009。

對於市民發現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並上交到國家的做法,羅軍華表示是非常鼓勵支持的,也希望市民更好的愛護環境,保護野生動植物。

相關焦點

  • 四川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主動上交後被告知放生-動物,野生動物...
    「這裡發現了一條藍尾巴條紋蜥蜴,好像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們準備上交給國家。」昨(25)日中午1點左右,市民楊先生向四川在線資陽站爆料,他在沱東新區迎賓大道附近捉到了一隻「認不到」的動物。爆料人:背部黑白條紋相間,藍色尾巴的動物到底是啥?
  • 資陽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16年來該市第二次發現
    &nbsp&nbsp&nbsp&nbsp四川在線資陽頻道消息(記者 楊蜀丹 實習記者 黃陶旭 實習生 李青花)「這裡發現了一條藍尾巴條紋蜥蜴,好像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們準備上交給國家。」
  • 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學名野生藍尾石子龍為國家保護動物
    「這裡發現了一條藍尾巴條紋蜥蜴,好像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們準備上交給國家。」25日中午1點左右,市民楊先生向四川在線資陽站爆料,他在沱東新區迎賓大道附近捉到了一隻「認不到」的動物。
  • 四川資陽再現「藍色蜥蜴」 背部黑白條紋藍尾巴
    信息 四川資陽再現「藍色蜥蜴」 背部黑白條紋藍尾巴 2016這裡發現了一條藍尾巴條紋蜥蜴,好像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們準備上交給國家。」
  • 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珍貴物種首次發現在16年前
    7月25日中午1點左右,市民楊先生向四川在線資陽站爆料,他在沱東新區迎賓大道附近捉到了一隻「認不到」的動物。7月25日12點30分,資陽興眾車業工作人員楊先生正準備去吃飯,展廳突然傳來女生的尖叫聲,楊先生和同事立即衝進展廳,看見一條「蜥蜴」趴在展廳玻璃上,因為從沒見過這種「蜥蜴」,大家紛紛不敢上前,楊先生鼓起勇氣捉住了這條「蜥蜴」並裝進瓶子裡。
  • 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系國家保護動物
    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系國家保護動物  爪遊控消息:市民發現藍色蜥蜴。近日,市民楊先生在沱東新區迎賓大道附近捉到了一隻藍色蜥蜴。  7 月25日中午1點左右,市民楊先生在沱東新區迎賓大道附近捉到了一隻「認不到」的動物。
  • 市民善心買龜放生 不料卻被告知是「霸道」鱷龜
    本網訊 近日,在東營街頭,見有人將龜捆著吊起來賣,「心有不忍」的益女士便將這隻龜買下,想在清風湖放生。益女士卻被告知,這是一隻鱷龜,隨意放生或破壞生態環境。益女士說,擔心其他人買下後吃掉,她便跟朋友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花500元將這隻龜買下,「想著隨便找個地方放生,給它一條生路吧。」隨後,益女士和朋友去了清風湖,準備將新買下的龜放生,「結果有圍觀的市民告訴我,這種龜是鱷龜,不能放生。」
  • 雲南一市民主動上交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熊猴
    中新網雲南新聞4月14日電(繆超 謝曉萍)記者14日從雲南省墨江縣自然資源公安局獲悉,近日墨江縣聯珠鎮回歸社區一名市民將一隻飼養了4個月的野生猴子上交到該局,經專家鑑定,竟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熊猴。  熊猴是靈長目獼猴屬下的一種猴子。
  • 常德西湖村民撿到它後主動上交
    常德日報客戶端7月31日訊(記者 楊晟 通訊員 尹天賜 文/圖)近日,西湖管理區陽壽村村民袁民清將一隻野生鳥類上交到該區自然資源局,經鑑定,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猴面鷹。旺壽村村民將猴面鷹主動上交到西湖自然資源局。猴面鷹又叫草鴞,是一種中型猛禽,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這隻猴面鷹全身羽毛呈黃褐色,約5個多月大,重約1500克。
  • 貴州市民擔心豹貓變下酒菜 花1000元買下後放生
    貴陽市民見高速路旁有人叫賣擔心豹貓變下酒菜花一千元買下放生多彩貴州網訊 5月27日,貴陽市民張先生駕車從重慶回貴陽,在高速公路上,看見路邊不少人聚集在一起,他下車一瞧,原來有人公然叫賣兩隻豹貓。圍觀者正在競價。
  • 四川發現蜥蜴新物種——山地龍蜥,口腔顏色「稀奇」
    山地龍蜥 雌性 (繆本福 圖)四川在線消息(蒲香琳 記者 王成棟)近日,記者從影像機構「西南山地」獲悉,四川發現一蜥蜴新物種——山地龍蜥。當時, 自然愛好者繆本福在攀枝花市鹽邊縣發現了一種蜥蜴。由於認為這種蜥蜴長得跟攀枝花市區常見的裸耳龍蜥不太一樣,有點「稀奇」,便聯繫了專門從事爬行動物研究、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讀博士的王剴。經過後續多次觀察,王剴發現,與攀西地區常見的裸耳龍蜥相比,該種蜥蜴在形態上有三大差異:口腔為黃色,與常見裸耳龍蜥的藍色迥異;耳膜相對較小;頭頸部的刺相對較長。
  • 狐狸流落街頭被好心市民收養 能養嗎?要上交嗎?
    狐狸流落街頭被好心市民收養 能養嗎?要上交嗎?,建議帶到森林中進行放生金羊網訊 記者王俊偉、通訊員朱雪琴攝影報導:近日,東莞厚街新塘社區的網格員在巡查時發現有市民用鐵籠裝著一隻疑似狐狸的動物,並將其放置在家門口。
  • 加勒比發現24種蜥蜴:河岸蜥蜴長藍色尾巴
    加勒比發現24種蜥蜴:河岸蜥蜴長藍色尾巴麥氏南蜥凱科斯海岸蜥蜴凱科斯群島蜥蜴  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5月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科學家們一直以來認為加勒比地區僅有6種蜥蜴,但是近期的一項研究推翻了這種看法,這一地區的蜥蜴種類至少有39種之多。
  • 永州寧遠放生一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松雀鷹
    目前松雀鷹已完全恢復,達到放生條件。圖為工作人員正在放生松雀鷹。紅網時刻4月8日訊(記者 李璐 通訊員 歐陽清 駱華軍)4月7日,永州市寧遠縣林業局工作人員來到寧遠縣魚古弄村山林旁,將一隻已經康復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松雀鷹放歸大自然。清明節前,市民劉先生在仁和鎮環儀堂村附近掃墓時,發現一隻翅膀受傷的鳥,隨後主動上交到寧遠縣林業局進行救助。
  • 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原是瀕危野生動物藍尾石龍子
    當時他正準備去吃飯,展廳突然傳來了女生的尖叫聲,他和同事立即衝進展廳,看見一條「蜥蜴」趴在展廳的玻璃上,因為從沒見過這種的「蜥蜴」,大家紛紛的不敢上前,其鼓起勇氣捉住了這條「蜥蜴」並裝進瓶子裡。 據了解,這是國家所保護的野生動物藍尾石龍子,該物種已被列入到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南京一市民捕獲長尾巴蜥蜴 經證實屬罕見草蜥放生
    13日下午,劉先生在南京浦口區寶塔山下,捉到一隻奇怪的小動物,身形和蜥蜴無異,但總長度比寵物市場上的蜥蜴長了很多,尾巴更像是蛇。劉先生不知它為何種物種,於是移交警方,經過辨別,這種蜥蜴疑似草蜥,在華東地區不多見。目前已就地放生。當天下午,劉先生帶孩子在寶塔山下遊玩,孩子突然在石頭縫間發現了這隻蜥蜴,這個小傢伙見到人後在草叢裡跑得很快。出於好奇心,劉先生將這隻蜥蜴捉住並且報了警。民警將這隻蜥蜴帶回到派出所,將它放進玻璃魚缸後,這隻蜥蜴不停地向外吐著舌頭,渾身上下有多種顏色,整個長度大約40釐米。
  • 市民抓到的"綠蜥蜴"是保護動物嗎?網友稱是綠鬣蜥
    市民在家抓到的綠鬣蜥。童建華 攝  浙江在線10月16日訊黃鸝新村的一王姓居民在家中發現一條『小可愛』,他認為是國家野生保護動物。我們真的不懂,只能求助萬能微博,該如何辦?10月14日,江東白鶴社區民警童建華在微博上發出了這條信息,立即引來不少網友包括野生動物專家的圍觀。  市民在家抓到「綠蜥蜴」  昨天,記者聯繫上了童警官。
  • 村民主動上交一隻鳥,疑似國家級保護動物
    接報後,凱裡市森林公安局值班民警立即前往舟溪派出所,經了解,舟溪鎮一村民吳某兵到山上抓到一隻幼鳥,該鳥無傷,準備帶回家飼養,聽到其他村民說,之前看到宣傳保護動物的視頻和畫報,疑似國家保護動物,不能私自飼養,要交到相關部門處理,於是該村民主動將幼鳥交到舟溪派出所
  • 南京市民發現四不怪物系保護動物石龍子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天早上7點半左右,南京市民高先生稱,他在鼓樓區金梗路散步時
  • 嚴格防控野生動物售賣之後:群眾主動上交娃娃、鸚鵡、土撥鼠
    疫情期間,轄區未發現違法經營野生動物的行為,群眾主動上交娃娃魚3條、小太陽鸚鵡1隻、土撥鼠1隻。群眾上交娃娃魚下午,記者採訪了巴南區公安分局森林警察支隊的鄭警官,他介紹了其中一起發生在疫情期間的娃娃魚上交事件。「當時還在過年期間,初三(1月27日)清晨有市民打電話報警,說他頭天傍晚在魚洞老大橋附近,花2000元購買了一條大魚,當時因為天色晚,他沒有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