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濟南留守娃:媽媽打工去了,女孩喊烏龜"媽媽"

2020-12-05 環球網

2月19日,星期天,新學期開學後的第一個周末。

逛公園、買文具、上藝術課……很多城市孩子在新學期的第一個周末顯得更加忙碌。但在濟南天橋區大橋鎮司家村,很多年輕的父母早已再一次踏上返程務工之路,村裡大多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對於這些留守兒童來說,春節的團聚仿佛如曇花一現般短暫。而想要跟父母這麼長時間地團聚,又要等一年時間。

2月19日,農曆還沒出正月,在天橋區大橋鎮司家村,4歲女孩琦琦邊看爸爸媽媽的婚紗照邊說:「穿著白裙子的媽媽真好看。」截至2016年年底,濟南農村留守兒童在6000名左右,他們的生存狀況及衍生出的心理問題讓人擔憂。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倩攝

媽媽又走了,小烏龜被命名「媽媽」

19日下午,今年4歲的琦琦和奶奶蹲坐在大門口,琦琦對一堆泥巴產生了興趣,用一根小棍和起了泥巴,而一旁的奶奶因為不放心則要時時刻刻守在孫女身邊,「過完年,他們(琦琦爸爸媽媽)就又走(打工去)了,家裡還是剩我們兩老一小。」奶奶說,每年都是這樣。而平時除了看琦琦,奶奶還要照顧琦琦大爺家的弟弟,一個一歲多的小男孩。

琦琦的爸爸媽媽在廣東東莞打工,兩人的相識就是在那裡。琦琦出生後6個月,爸爸媽媽就再次回到廣東工作,琦琦則跟隨爺爺奶奶在老家,「我把她從小帶到大,餵奶粉,也就這麼一點點餵大了。」琦琦奶奶說。正因為如此,琦琦和爺爺奶奶很親,即使是在跟記者說話過程中,還不忘跑到爺爺懷裡撒個嬌。

敞亮的房屋,今年60歲的琦琦奶奶把家裡收拾得乾淨整潔。東屋是琦琦爸媽的房間,而平日裡琦琦和奶奶住在西屋,也就是春節期間爸爸媽媽回來的這10天,琦琦才有機會住在東屋,顯然這段時間她對東屋顯得格外親。她熱情拉著記者的手一起去東屋看看媽媽春節時剛買的花。

「漂亮吧,我媽媽買的。」雖然是一束塑料花,說完這話的琦琦還是爬上電視櫃,趴在上面聞了聞,「真香」。

緊接著,她還帶記者參觀起了他們的房間,「過年哈(時),我睡最裡面,媽媽睡我旁邊,爸爸睡在最外面。」琦琦說起了媽媽回家時的情景,眼睛裡都帶著笑意。她還拿出爸爸媽媽的婚紗照給記者看,她說,「穿著白裙子(婚紗)的媽媽,真好看。」而繫著領結的爸爸也好看。

琦琦的爸爸媽媽春節前臘月二十六回到老家,初七一早返程回廣東,琦琦和爸媽這個春節在一起的時間也就這10天時間,而這也是她和父母一年中在一起的時間。「過年這麼忙,他們(琦琦爸爸媽媽)回來後忙著走親戚串門,跟孩子的時間也不多,只要一有空,琦琦也愛粘著爸媽待在他們屋裡。」琦琦奶奶說,琦琦媽媽臨走前,就已經跟琦琦說好,媽媽賺錢給她買裙子,「她那天就站在家門口跟爸爸媽媽再見」。

在院子裡一個白色的塑料盆裡,三隻烏龜懶洋洋地曬著太陽,跟記者說話的琦琦時不時跑過去看看,「這隻(大的)是媽媽,小的是孩子,另外一隻大的是爺爺。」琦琦說,它們都是她的玩伴,而她最喜歡的是這隻被她稱為媽媽的烏龜。似乎這個「媽媽」成了一個象徵和精神寄託。

「媽媽什麼時候回來?」記者問道。

還不太懂事的琦琦指著5個手指頭,嘴裡說著,「5」。顯然,她並不知道一年到底有多長。

琦琦說,三隻烏龜分別是爺爺、媽媽和孩子。

5歲娃為看電視,一上午跑姥姥家4趟

與乖巧的琦琦不同,今年5歲的龍龍在幼兒園老師李兆芹看來,不僅僅是個話嘮,而且還是班裡的活躍分子。但就是這個看似調皮的小男孩,在開學之後的第一個周末鬧起了情緒。

見到記者的龍龍用手捂著眼睛。奶奶介紹,他這是在裝睡,實際上是在鬧情緒,因為爺爺剛剛衝他發了火。儘管記者試著跟龍龍套近乎,龍龍仍舊是閉著眼睛。

龍龍奶奶說,龍龍的爸爸媽媽在濟陽做生意,平時沒有時間回家,所以就他們老兩口和龍龍還有龍龍的姐姐留守在家。每到周末,龍龍的爸媽不能回來看孩子時,他們有時也會帶著兩個孩子去濟陽,「父母想孩子,孩子也想媽。」春節過後的正月初六,龍龍的父母就外出做生意了,元宵節時回來了一趟,所以他們這個周末就沒去。

「中午吧,我們老兩口收拾了一下屋裡的東西,也就一會時間,就找不到孩子了,問了很多人也都說沒看見。」龍龍奶奶說,他們嚇壞了,趕緊出門找孩子,最後才在龍龍的姥姥家找到了孩子。原來,龍龍的姥姥家跟他們在一個村子,一個村西頭,一個村東頭,因為爺爺奶奶管得嚴不讓他看電視,5歲的孩子自己就跑到了姥姥家。「經常看到拐孩子的新聞,爸媽不在家,我們責任更大,沒想到他自己跑出門。而且,這一上午時間,他已經來回跑到姥姥家4趟了。」龍龍爺爺說,他這次對龍龍發了火,龍龍這才鬧起了情緒。

而當記者說起動畫片中的經典人物熊大、熊二、光頭強、灰太狼、豬豬俠、超級飛俠時,龍龍才慢慢睜開眼睛,開啟話嘮模式,跟記者說起了他喜歡的動畫角色。龍龍奶奶也向記者吐起了苦水,「我們控制不讓孩子看電視,可是我們也不識字,不能給他輔導功課、講故事,周末只能讓他自己跑著玩或者在院子裡玩玩具,沒辦法。」

雖然只有5歲,琦琦和爺爺奶奶留守在家也有快4年時間,他也逐漸適應了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去爸爸媽媽那裡,他們沒空跟我玩,除非去找我在那裡的好朋友萱萱。」

春節逮住機會,形影不離跟著媽媽

與琦琦、龍龍一樣,6歲的媛媛也是一名留守「小雁」。

相比琦琦和龍龍,媛媛要幸福得多,因為爸媽在濟南做買賣,每個周固定回家一趟看看媛媛,而這個時候,也被媛媛的姥姥描述為「回來後,一家人就開始亂騰」。

為了一周一次能陪伴女兒吃頓飯,媛媛爸媽每周末抽出一天時間,在晚上收攤之後趕回老家,有時回到家就要七八點了。陪女兒吃完晚飯,檢查一下女兒的作業,媛媛爸媽還要連夜趕回濟南,因為第二天凌晨,他們又要出攤做買賣。

春節期間,媛媛的爸媽在家裡呆了十多天時間,媛媛也天天形影不離跟著媽媽,不論是走親戚、串門,還是出門買東西。也就是這十多天時間,加上媛媛爸媽,還有姥姥姥爺和媛媛的哥哥,家裡一下就有6口人了,所以,媛媛姥姥總覺得家裡亂騰。但一年中只有這麼一次時間可以跟爸媽呆這麼久,媛媛顯然也比平日裡興奮,「她爸媽剛回去那幾天,她適應了好幾天。」媛媛姥姥說。

記者手記:留守兒童父母的「不得不」與「不情願」

一位老人強拉著孩子,而孩子伸出手想要抓住一輛準備啟動的公共汽車。每當說到留守兒童,總能想到這幅畫面,雖然不能看到公共汽車上父母的表情,但我覺得,車上的父母肯定也恨不得直接下車或者帶著孩子一起,但養家餬口的重擔,不少人不得不骨肉離別外出打工,可能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在司家村採訪時,接觸到的這幾個孩子都出奇地懂事,也或許因為他們年齡還小,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間長了,也已經習慣了留守在家的生活。一個「賺錢買裙子」「賺錢買好好」的理由,就足以讓孩子接受在家裡等待一年一次的相見,也正是這十多天的相聚,足以支撐打工的父母一整年,不論是擺攤做生意,在工地搬磚或者是在工廠做工。

之前,也曾經接觸多位外出打工人員,沒有誰願意離家千裡,也沒有誰不喜歡天天與妻兒膩在一起,但打工養家讓他們別無選擇。只是,在外的父母也別只顧著賺錢養家,即使不能陪在孩子身邊,也要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關愛,交通的便利和通信技術的發達可以讓在外的父母和留守在家的孩子距離更近。

春節過後,大批在外打工或者做生意的父母再次離開家鄉,春節團圓後的農村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和模樣,村子裡到處是領著孩子在街上玩耍的老年人,孩子們也放肆地瘋跑。惟願在孩子們長大後能懂得父母今日的不得不和不情願,也期待國家回鄉創業的政策正價優厚,更多的人能回鄉,在家門口養家賺錢。

相關焦點

  • 《媽媽咪鴨》 「鹽水鴨」讓好萊塢打工
    之前原力動畫經常承制好萊塢的動畫項目,比如《馴龍高手》TV版,給好萊塢打工,而這次卻變成了好萊塢為自己打工。所以,這是一部完全由中國主導的國產動畫電影,但面向的是全球市場,「開始這個項目的第一天,就是希望它除了能在中國上映之外,國外觀眾也可以欣賞到。」目前為止,該片的海外預售票房已經超過1000萬美元,創下國產動畫海外預售票房紀錄。
  • 半夜窗簾上有一抹黑影,女孩連忙喊媽媽,老媽:是陽澄湖的大蜘蛛
    半夜窗簾上有一抹黑影,女孩連忙喊媽媽,老媽:是陽澄湖的大蜘蛛!在大自然有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動物,不同種類的動物也有很大的差別,有的動物溫馴可愛,適合做寵物來餵養;還有的動物兇狠可怕,連碰都不能碰一下。最近有一位正在備戰高考的女孩,就遇到了這樣一件事情,可把她嚇壞了。因為女孩是近視眼,所以她平時都戴著眼鏡,這天半夜裡,女孩在家睡醒後準備去上個廁所,可就在此時她隱隱約約看到窗簾上有一抹黑影,雖然有點模糊,但是女孩能看清這個黑影有好幾隻腳,女孩第一感覺這肯定是一隻大蜘蛛。
  • 【文明實踐在行動】留守娃背上了「愛心書包」
    【文明實踐在行動】留守娃背上了「愛心書包」 2020-12-06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於兩周半的孩子還不喊爸爸媽媽,你們怎麼看?
    等他們會喊爸爸媽媽的時候,也基本上會一個字或兩個字的從嘴巴說出來。有的寶寶說話有早些的,一般在一周就會說簡單的口語了;也有說話晚一些的寶寶,在兩周前才才說開話苞。要是兩周半的孩子還不會說喊爸和媽,不知寶媽們對比怎麼看呢?前幾天和許久沒聯繫的閨蜜視頻了半小時。在視頻的時候,閨蜜的女兒在一旁咿咿呀呀的不聽。
  • 作文字數不夠媽媽不讓睡覺,12歲女孩委屈地深夜打110投訴媽媽
    「我媽媽不讓我睡覺!」6月12日晚上10點30分左右,海寧市公安局110接到一個女孩報警,女孩一帶著哭腔,反覆說著:「我媽媽不讓我睡覺」。接警員讓女孩媽媽過來接電話。女孩一陣沉默,說媽媽不肯接電話,民警耐心問她,才知道女孩媽媽說女孩書沒看,作文寫了一點點,「你跟你媽媽說,作文要慢慢寫的啊,明天後天還是休息天,還可以繼續寫……」接警員安慰著女孩,可女孩一個勁哭。接到110處警指令後,鹽倉派出所的值班民警徐金耀迅速帶領隊員趕往現場。
  • 「媽媽,不要離開我!」
    接到電話後,11歲的小姐姐拉著7歲的弟弟,撒腿就跑,去村口迎接媽媽。一見面,弟弟就撲上去,抱住了母親的腿,然後再也不願撒手。春節的時候,你們終於回來了。可是,過完年,你們就不見了。你們到哪裡去了?寒冬臘月,媽媽終於回家,女孩每天給媽媽梳頭,晚上都摟著媽媽入睡,做夢都在笑。
  • 90後單親媽媽在家藏14公斤毒品: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90後單親媽媽在家藏14公斤毒品: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2020-12-02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墜樓女孩妞妞醒了 會叫「爸爸媽媽」
    墜樓女孩妞妞醒了新華網杭州7月12日電(記者章苒、方益波、段菁菁)從十樓墜落、被吳菊萍奇蹟般地接抱住的妞妞,在十天的昏迷之後,12日上午開口叫了「爸爸、媽媽」,奇蹟般地醒了。但是妞妞的左邊軀體對外界刺激仍然沒有任何反應。
  • 論賈君鵬事件:媽媽喊你回家打屁股
    IT時報 賴真  「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成為所有媒體瘋狂報導的「網絡大事件」。但這其實就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就像南京路上有兩個人趴在窨井口往裡看,可能一會兒就圍了10個人一起看,再過一兩小時,能圍上100人一起看,雖然誰都不知道看些什麼,反正大家圍在那兒我也過去——所謂「中華第一神帖」就是這麼誕生的。
  • 親愛的祖國媽媽!——烏蒙山女孩以舞感恩
    親愛的祖國媽媽!——烏蒙山女孩以舞感恩新華社記者段羨菊、施錢貴「他們真的是搬到城裡的農村孩子?」下鄉演出的時候,不時會碰到有村民問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文明辦工作人員趙青,「當我確定地回答,他們一個個感嘆『好洋氣』!」這是一支由12名小女孩組成的舞蹈隊,她們同住在赫章縣城的銀山社區,都來自從山裡搬遷出來的貧困家庭。
  • 《真假媽媽》你不是我媽媽(現實漫畫)
    歡迎來到範小稀漫畫《真假媽媽》上集說到女孩在樓上房間寫作業,傳來樓下媽媽喊吃飯的聲音,女孩打開房門卻看見媽媽就站在門口,還告訴自己她根本沒叫女孩吃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原來,這一切都是女孩的夢,三年前女孩和媽媽在同一輛車上出了車禍,女孩有幸活了下來,因為媽媽在發生車禍的前一刻用自己的身體擋在女孩面前,最後兩人被送去醫院,女孩只受了點輕傷,媽媽卻再也醒不來了。對於這一幕女孩這麼多年來都忘不了,她不願意相信媽媽已經去世,但是現實又告訴自己媽媽已經死了,所以才有了前面的故事。
  • 少了外出的熱鬧,卻收穫了家的溫情「這麼多年,第一次給了媽媽一個...
    百萬武漢市民留在家裡,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留守,有些無奈,但不少武漢市民,卻在這個「人生第一次」的春節裡,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這麼多年,第一次給了媽媽一個擁抱一場和媽媽一起看的電影,讓家住南湖的謝寧寧,收穫了最有滿足感的一個春節。 謝寧寧說,大年初二,收拾完了中午的飯菜,孩子躲在房間裡玩平板電腦,自己歪在沙發上玩手機,媽媽則忙著給他們準備水果。
  • 李秀琴:爸爸得了重病,媽媽出去打工,小寒寒何去何從?
    就像臥薪嘗膽寒寒這個名字常常提醒小娟,坐起月子她要走出去,她要出去打工,她要掙錢,她要買房,她要給她的貼心小棉襖買最漂亮的花衣裳。可寒寒自來到英華後,她感覺英華敞開的大門,對於像他們這些父母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兒童,單親、農村、沒錢的兒童,就像媽媽向孩子敞開的襟懷,既舒服又溫暖。寒寒記得,那還是她剛來英華不到三個月的時候,寒寒病了,但她不知她身體裡的難受該向誰說?她好想姥姥和媽媽,可媽媽在外地,姥姥在距她很遠的家裡,她也不敢告訴老師。
  • 十二星座被狗咬後的第一反應,天蠍座以牙還牙,巨蟹座張嘴喊媽媽
    今天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十二星座被狗咬後的第一反應,天蠍座以牙還牙,巨蟹座張嘴喊媽媽!白羊座:當機立斷斷手指白羊座的人是嘻哈的代表,總是沒心沒肺的樣子,白羊座別狗咬了的第一反應,會想都不想的斷手指,以免的狂犬病,但是這樣真的不疼嗎?金牛座:哎,得去意願花錢了金牛座的人真的是很會理財,也是有一點的摳門,是標準的守財奴。
  • 《媽媽聽我說》今開播 買紅妹被女兒喊"母老虎"
    今晚21:08,大型綜藝節目《媽媽聽我說》將在北京衛視首播。萌娃們古靈精怪的折騰以及「東拉西扯式」的戰術,讓樂嘉幾度接近崩潰。明星嘉賓們也是捨得爆「家底」,買紅妹就坦承在家中被兒女喊「母老虎」。
  • 你們知道媽媽是什麼意思嗎?汪涵「批評」粉絲喊「媽媽愛你」
    近日,一則爆料在網上掀起了「驚濤駭浪」:一位參與了湖南衛視節目《天天向上》現場錄製的觀眾在網上稱,錄製休息期間,有粉絲對自己的偶像喊「媽媽愛你」,引發了主持人汪涵的不滿。有的人認為汪涵是在捍衛中國傳統禮節,粉絲圈的不良現象早該被痛批;也有人認為汪涵的做法略顯不妥,因為每個「圈子」都有自己的語言,應對之保持理解與包容。
  • 90後女孩在寵物醫院打工時被狗咬傷 半年後死亡
    家屬狀告寵物醫院索賠78萬元,院方認為己方無責  在寵物醫院打工的90後女生  被狗狗咬傷半年後死亡  家屬狀告寵物醫院索賠78萬元,院方認為己方無責  通訊員 南軒 本報記者 陳洋根  早報訊 「90後
  • 剛出生的寶寶就會喊「媽媽」,說得通的解釋不是奇蹟,是科學
    就算是哭鬧,稍微哄哄就好了,而且尤其喜歡聽媽媽說話。更重要的是,當時出生的時候就會喊「媽媽」。聽她這麼說,大家都笑話她「過分了」,母愛再泛濫,也不能誇張到說孩子會喊媽媽啊。但是,表妹堅稱,寶寶剛出生時在產房哇哇大哭,然後就是喊了一聲「媽媽」,當時在場的醫務人員都聽見了。對此,陪她一起生產的老公也證實了,還說這是「奇蹟」,是上天賜給了他們一個「天才寶寶」。
  • 心疼公車上的小女孩,她媽媽:「不準睡,再睡就不要你了。」
    兩個小孩中的小女孩看起來只有四五歲,自己坐在一個座位上,她媽媽抱著弟弟坐在旁邊,腳邊還堆著一大堆的行李。我猜他們是從外地回來返工的,可能是在上公交車前他們已經長途奔波疲倦睏乏,那小女孩在我旁邊昏昏欲睡,好幾次都是我抬手拖她一把,以防她的頭碰到椅子上。她媽媽見狀,就把她喊醒,非常兇狠地對她說:"不準睡,再睡待會兒我們下車就把你一人扔在車上,不帶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