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撲克投資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多少年後,當我們站到整個人類的歷史回顧2016年,不知道會不會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
英國脫歐,泰國死國王,菲律賓變天,中東敘利亞打的如火如荼。而2016年的最後2個月,更是波瀾壯闊,美國大選黑幕重重,希拉蕊爆出基金會醜聞,FBI揭竿而起,川普民調一夜之間反超,韓國總統爆出邪教醜聞,中國高調展示下一代隱形戰機,國家主席在不到一個月內分別會見了菲律賓總統,法國外長,緬甸國防軍總司令。
這背後,有多少人,多少勢力,多少國家的明爭暗鬥,利益衝突和交換,不知多少年後才會被眾人所知,將來的歷史學家們在撰寫今年發生的這些大事時,不知會留下什麼樣的評價。
因為電影《湄公河行動》的緣故,撲克投資家此前曾撰寫過關於金三角的兩篇文章,但是原計劃的這第三篇卻遲遲沒有放出來,因為這篇主要闡述的是《湄公河行動》裡面的那個神秘的BOSS。電影上映的時候其實很多人應該能看得出來,雖然對立兩方,一方是我國的緝毒警,一方是毒梟糯康,但是影片中還有一股更加強大的勢力,影片從頭到尾都沒有點名這個BOSS指的是誰,我們做出了自己的推論,但卻由於中南半島上最近發生的變故,導致我們不確定把這個推論寫出來是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經過慎重的考慮,我們覺得既然《湄公河行動》是經過公安部審查的電影,那麼它所揭示的東西,必然是中國公安部認可的,就讓我們再一次走回到那個潮溼酷熱的叢林,以金三角為基點,再一次去透視整個東南亞隱藏在神秘面紗下更多不為人所知的秘密。
最終BOSS
如果把《湄公河行動》刻意展示出來的細節進行綜合分析,那麼影片所直接指向的,或者公安部想透過影片直接指向的目標,只有一個:位於金三角地區的那一部分泰國軍方。
毒梟武裝與正規軍隊的最大區別,不單在武器裝備,更在專業的戰術素養。武器可以買,但是軍隊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是毒梟很難學來的。片尾出現的武裝小隊,在戰術動作和人員編組上表現的是高度的專業性,行進中可以直接靠手勢完成相應的合圍,人員上既有突擊手,也有狙擊手和持有榴彈發射器的人,跟毒梟糯康團夥亂七八糟的面貌,簡直是天壤之別。而那夥武裝小分隊用的武器,正是泰國軍方的制式M16,如果說M16在金三角地區使用廣泛不能說明問題,那麼另外一樣東西就不是有錢能搞到的,面罩。
蒙面的小分隊的面罩可不是平時劫匪去搶銀行時隨便套上去的絲襪,而是專門的凱夫拉防彈面罩,不但價格昂貴,而且小口徑子彈打不穿。我國配備同樣面罩的武裝力量也是有的,叫武警。
巧合的是,泰國清萊府警察局局長,叫宋唐,是不是會讓人不禁聯想到影片裡面那個宋哥?
在撲克投資家此前的文章《列國志 | 曼谷風云:撕裂的社會,泰國會否處於下一輪暴風雨前夕?》裡面就提到過泰國自身獨特的政治制度和泰國政治鬥爭中最重要的一股勢力:泰國軍方。
泰國國內的制度構成有一點是迥異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那就是:民選政府、軍隊、泰皇是分別獨立的勢力,泰國總理是民選的,但是總理並沒有軍隊的領導權,軍隊是獨立於民選政府的。
泰國軍隊是泰國內最大最不受限制的一個政治勢力,也是泰國內最兩面三刀,同時和中、美、日都有甚多交流的一股政治勢力,甚至是軍方內部自己就有親美,親中,親日等各種派系。
泰國軍方既不受泰皇領導,也不受民選總理領導,但是為了順應民意,至少是表面上為了順應民意,在表面上泰軍表態忠於泰皇,接受泰皇領導,實際上,泰軍既不受泰皇左右,也不受民選總理所左右。在泰國,最大的三方勢力就是:民選政府、泰皇、泰軍,也有說是:代表大多數中下階層的紅衫軍、代表上層階層和貴族階層的黃衫軍、軍隊。不管怎麼看,泰軍都是泰國內舉足輕重,而且有自身既得利益,也最為黑暗,最不受限制的一個勢力。
如果把時間調回到2011年,會發現在湄公河泰國水域發生虐殺中國船員事件的時間點,恰好是當時的泰國總理英拉即將率團訪問中國,並參加中國東協博覽會之際,這個時間點非常值得探究。這和釣魚島衝撞事件和天安艦事件發生的時間點一樣非常值得探究,都是中國周邊國家正要調整對華政策的時候突然毫無徵兆的發生的。
而且《湄公河行動》中出現的那夥蒙面小隊,跟駐紮在清邁的帕莽軍營有著高度的重疊。帕莽軍營直屬的第三、第四裝甲團等部隊分別駐紮於清萊和北部各府,執行任務的區域幾乎覆蓋泰北所有與緬甸和寮國的邊境地區。涉嫌殺害中國船員的湄公河水上部隊營地在泰北的碧差汶府,負責泰北地區湄公河156公裡的執勤,該水上部隊編制屬於海軍,但在戰區內接受第三裝甲團的指揮。
這支海軍湄公河水上部隊組建於1970年,當時以徵剿泰國共產黨為主要任務,隸屬國內安全指揮部,1988年劃歸海軍,但是作戰指揮由第二軍區負責,其任務由對內作戰轉變為防禦外來威脅,任務區覆蓋泰國東北和北部湄公河地區。後來因為清萊地區通過湄公河的走私、販毒犯罪現象日益嚴重,遂於1995年設立湄公河清萊段水上部隊,隸屬第三軍區指揮。
長期不受限制的權力帶來的一定是對金錢的渴望和膨脹的欲望。從影片揭露出的關係來看,糯康不過是上遊的生產商,監獄裡的是代理商,整個毒品產業鏈背後的大股東是誰,已經很明顯了。
泰國軍方的高層未必涉及到整個事件,但至少帕莽軍營的士兵,或者指揮帕莽軍營士兵的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糯康該死,但是他也不過是其中的一個被利用的配角。
糯康之路
湄公河慘案的主犯糯康此前是在金三角的鴉片將軍坤沙軍隊裡的一個小角色。
坤沙,又名張奇夫。在撲克投資家此前的《金三角正傳:惡之花盛開之地,鴉片將軍與海洛因大王的發家之秘》中就詳細提到過此人。
1933年2月17日,坤沙出生於緬甸撣邦萊莫山弄掌大寨。1989年,金三角毒品貿易達到最高峰時,坤沙控制了整個金三角地區毒品貿易的80%。1996年1月5日,坤沙向緬甸政府軍投降,隨後前往仰光,開始了被軟禁的晚年生涯,2007年10月26日,在仰光寓所病逝。
上世紀90年代坤沙投降後,糯康開始單幹,並逐漸壯大,甚至上了美國、緬甸和中國的通緝名單。大其力被認為是糯康的大本營,在被緬政府軍控制之前,這裡曾是「金三角」地區毒品和賭場最猖狂的城市。
2006年1月,緬甸政府軍對糯康在大其力市的藏身處進行了突襲,查獲了大量冰毒、鴉片,以及150件武器,但糯康本人及親信卻離奇逃脫,事後有媒體猜測,他得到了當地軍警官員的幫助。糯康這樣的毒梟,與當地軍隊、政府的關係,一直若即若離,如果沒有地方政府和武裝的默許,他很難在一個地方做大。
遭到政府軍掃蕩的糯康,後來選擇把地盤遷往湄公河上的孟喜島一帶水域,靠向過往船隻收取保護費為業。從2008年開始,這段距離「金三角」只有20公裡的水域便成了船員們的恐懼之地,行船至此,經常會遭到武裝分子的攔截,他們往往會以檢查毒品為名登船,翻騰一遍之後,要麼順手帶走些啤酒之類,要麼就明確索要兩三千元的保護費。
靠著對航道上的船隻收保護費和參與周邊的賭場,糯康苟延殘喘了不少時間,但是一切隨著另外一家中國的進入,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家公司,就是在金三角一帶非常神秘的金木棉公司。
起底金木棉
金木棉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總部位於寮國東協經濟特區,註冊資金8600萬美元。
2007年公司與寮國政府合作成立經濟特區,面積102.7平方公裡(約合3個澳門大小)。特區擁有除國防、外交、司法權外的高度自治權,是世界上首個企業與政府合作的境外特區。說起來可能有點讓人難以置信,金木棉公司與寮國政府籤約的租期,你們猜是多少年?
99年。
而金木棉公司的老闆趙偉身上同樣披著一層神秘的色彩。
中國中央電視臺一期人物訪談節目曾對其做過專訪。趙偉是東北人,出身貧寒,5歲喪父,小學未畢業,先後做過赤腳醫生和木材生意。2007年4月,其開始對金木棉旅遊開發區進行投資;2010年2月,寮國政府將金木棉定位為國家級經濟特區,趙偉被委任為行政委員會主席,可以制定政策、稅收,擁有除軍隊、司法、外交以外的全方位權力。
金木棉公司的一夜崛起,頗有點當年香港創律集團的味道,而中國首艘航母「瓦良格」號正是當年創律公司打著買來做賭場的旗號從烏克蘭歷經千辛萬苦搞到中國。
現在,金木棉集團所屬產業有酒店、地產、旅遊、金融、物流等,公司員工約4000人,公司對內負責承擔特區基建,對外業務擴展至寮國、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截至2014年,集團已經投資超過75億人民幣,投資的大型工程包括連接波喬省會曬機場工程、市政工程、特區酒店、綜合商場、風情旅遊街、特區辦公樓、特區電網、特區水庫、通信系統等。
2015年集團投資50億人民幣修建綜合配套體(醫院、商場、學校、銀行等),還計劃投資80億人民幣修建國際機場及兩家超五星級酒店。
如此龐大的體量,對當地財富生態的改變顯而易見。
在這個經濟特區裡,最受矚目的就是金碧輝煌的金木棉賭場。富麗堂皇的賭場如天外來客,突兀地立在湄公河邊。
除了博彩業,金木棉公司還辦了一個運輸公司,從2007年至今,這裡的基礎設施投資已經高達5億元,其中建材有60%要靠從中國運來,所依賴的正是湄公河航運。公司組織了自己的船隊,擁有6艘大型貨船和一些負責運送客人的快艇。由於這些船隻的註冊地都在寮國,所以不能直接開到雲南關累碼頭,而是負責在緬甸港口接貨,然後轉運到寮國。
金木棉的興起,不單讓糯康的賭場收入減少了很多,而且金木棉公司的船也不向糯康交保護費。
2011年4月2日,金木棉公司貨船「渝西3號」正在湄公河「擋石欄」一帶進行吊運石頭作業,船長肖某被糯康團夥的武裝分子劫持為人質,同時被綁架的還有客船「金木棉3號」的船長羅某。武裝分子將他們雙手反銬,用繩子綁在岸邊的竹子上,讓他們打電話聯繫金木棉公司的阿明來交錢贖人,並且用布蒙住他們的臉澆水,逼迫他們承認為金木棉運輸毒品,還用攝像機做了記錄。
綁架完之後,糯康並開價3000萬泰銖的贖金,後來談到2500萬泰銖。
經此一役,糯康與金木棉之間的矛盾,開始在金三角地區流傳。
後來,金木棉出面促成了緬甸和寮國對糯康的聯合圍剿。
同年9月22日,緬甸和寮國軍警對糯康老巢發動猛攻。
這次圍剿讓糯康損失很多,他在老巢也待不下去了,只能逃到泰國。
要在泰國發展,肯定得找個保護傘,跟當地勢力打好關係。
糯康提出了一個交易——他劫持一條中國商船,把毒品放上去,然後泰國軍人來檢查,雙方假裝交火,最後軍人「幹掉」毒販,查獲毒品,立功升職。
之所以選中國商船,一方面是圍剿時中國商船「幫了」緬甸和寮國軍警,另一方面是很多中國商船都不給他交過路費,他要立威,要殺一儆百。
不過糯康沒想到,他這次玩大了。
「刑」與「殺」
13條人命的慘案發生之後,中國政府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鍥而不捨地把糯康活抓回來中國進行了審判和處死。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要花那麼大精力對糯康進行審判而不是直接處死。
用知乎上一個名叫「頭顱」的作者的話來說,那就是:
「殺」,暗殺仇殺謀殺皆是殺。
「刑」,是權力的代名詞,只有公權力才能執行,是制定規則者在執行規則。
對於金三角這種原始法則主宰的社會。都是江湖人物,死一兩人,也是家常便飯的事。糯卡死了還有米卡、團卡。
越過國境殺一兩個毒梟,並不足以令金三角膽寒恐懼。但是如果能夠活捉金三角頭號人物,送他上斷頭臺。其中還包含了一個隱含含義:我能用刑法處理你,代表著我有力量可以讓你們整個群體灰飛煙滅。
中國歷史上同樣有過一個深刻的例子,就是當年義和團之變後,八國聯軍入華,為懲誡中國,八國主導清政府以司法名義,對如下大臣處以死刑:
瑞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莊親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書趙舒翹、山西巡撫毓賢、禮部尚書啟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這張死亡名單上,都是中央政府官員,尚不包括被處死、流放、刑罰的96名地方官員。
《辛丑條約》原文第二款:
懲辦傷害諸國國家及人民之首禍諸臣,將西曆本年二月十三、二十一等日,即中歷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本年正月初三等日,先後降旨,所定罪名,開列於後: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均定斬監候罪名……莊親王載勳、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書趙舒翹,均定為賜令自盡;山西巡撫毓賢、禮部尚書啟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均定為即行正法…先後降旨,將上年夏間兇慘案內,所有承認獲咎之各外省官員,分別懲辦。
相比辛丑條約4.5億兩白銀的賠償。這份司法裁決,才是終於壓斷了中國人的脊梁。
審判背後的力量,是「滅國之力」。實力主宰真理。這足以令中國人膽寒臣服,知道傷害外國人的代價。
殺的成本很低,資源消耗很小。而「刑」,是把你當成俎上的肉。是讓你引頸就戮。
中國費盡周折和力量,公開審判處死糯康,是讓他們掂量再向中國人動手之前,能不能擔得起這種成本和風險。這也是為了金三角和湄公河上中國人群體的根本安全來考慮。
當糯康被押出飛機的場景中,是導演唯一的抒情段落。在只有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龐大的飛機在夜色下降落,卻沒有一點聲音。
數百名警察、無數警車結陣迎接。但不是萬眾歡呼迎接英雄歸來。沒有熱烈鼓掌,沒有向哪一個單一個體的仰視。整個電影場面素潔、乾淨、靜默、無聲。
這是在迎接烈士和湄公河亡者。
這就是我們「中國大片」所輸出的價值觀。沒有任何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一個如同鋼鐵洪流的集體。
我們的每一個英雄,都不是為了鮮花和掌聲、愛情而戰。而是永遠帶著「殉道者」的色彩,為「弱者群體」而戰、而死。
只要還有「被欺侮」尚存在的一天,中國的民族生態仍然是沉重的,無法像美國英雄一樣邊戰爭邊進行一場盪氣迴腸的戀愛,我們的國力尚沒有這個資格。相反,我們的英雄失去了雙腿,失去了女友,失去了家庭。
湄公河從本質上,仍然是中國一十三個弱小而卑微的個體,被「行刑式槍決」。據現實案卷記錄,一名女性還被割掉了半片舌頭。
我們不是到國外耀武揚威。甚至不能攜帶實彈,不能使用武裝直升機,處處克制,隱藏身份,甚至做好了即使身死也不能透露身份的準備。——我們就是在這種艱巨的環境下,竭力為冤死的弱者洗清冤屈,獲取清白,擊敗邪惡。這才是《湄公河行動》的實質。
中國警察灑血異域,是為了中國十三名無辜冤魂,是為了金三角的貧弱者、殘疾、兒童。並不是像《戰狼》或者《我的戰爭》所說,講的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那是西漢帝國的宣言。我們還做不到也無需如此,這有違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宣言。我們是用生命,在守護我們必須守護的。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撲克投資家
(責任編輯:張功成 HN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