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創始人之一、資本大鱷、低調富豪……提及呂向陽,這些都是他難以撕下的標籤。細看呂向陽的發家史,親手創立的融捷集團擔任了重要角色,橫跨新能源、金融保險、資本運營等十多個行業,年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生意經營得風生水起,呂向陽也開始在資本市場上大展拳腳,2014年、2018年先後拿下上市公司*ST融捷(002192,更名前為路翔股份)、融捷健康(300247,更名前為樂金健康)的控制權,打造融捷系。但縱觀兩股的表現,均在2018年、2019年連續虧損。進入2020年,*ST融捷已開始扭虧,但盈利能力仍較弱,融捷健康則在前三季度仍虧損3406萬元,面臨三連虧的風險。
均已連續兩年淨利虧損
頭頂融捷系標籤,*ST融捷、融捷健康的經營情況一直被市場所關注。但就兩股的業績表現來看,都在2018年、2019年出現連續虧損的局面。
據融捷集團官網,*ST融捷、融捷健康分別系集團旗下新能源板塊、健康板塊上市公司。2018年、2019年,*ST融捷分別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704萬元、-3.26億元。由於連續兩年淨利虧損,*ST融捷也在今年4月22日被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
與*ST融捷境況相同,融捷健康亦在2018年、2019年連續虧損,當年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為-7.82億元、-7.16億元。目前,*ST融捷、融捷健康的實控人均為呂向陽、張長虹夫婦,兩人合計控制上市公司股份均在20%以上。
據了解,融捷健康系呂向陽、張長虹夫婦近兩年才拿下的上市公司,2018年從金道明、馬紹琴夫婦手中接過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從時間上不難看出,呂向陽、張長虹夫婦剛入主,融捷健康便開始不斷虧損,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商譽減值的影響。
此前,融捷健康原實控人金道明、馬紹琴夫婦秉承「大健康產業平臺」的經營理念,公司進行了大量併購,潛藏了大額商譽。在呂向陽、張長虹夫婦入主後,伴隨著前期收購資產的不達標,融捷健康開始不斷進行商譽減值,這是導致公司接連虧損的主因。
在業績未有支撐的情形下,融捷健康的股價表現也不樂觀。經統計,自呂向陽、張長虹夫婦入主後,融捷健康的股價已跌去三成左右。
資料顯示,融捷集團是一家集產業和金融於一體的大型投資控股集團,呂向陽、張長虹分別持有89.5%、10.5%的股份。
融捷集團官網顯示,目前,集團所投資企業的市值超過4000億元,資產規模和年營業收入均超過2000億元,員工逾28萬人,產業涉及新能源、柔性顯示、智慧教育、健康智能、生命科技、金融保險、資本運營等十多個行業,產業基地和分支機構分布於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
目前,呂向陽還持有比亞迪部分股權,擔任比亞迪副董事長一職,系比亞迪實控人王傳福的表兄。
兩股今年業績表現不一
今年以來,*ST融捷、融捷健康業績表現不同,*ST融捷已在前三季度扭虧,融捷健康卻仍處於虧損狀態。
進入2020年,*ST融捷業績有所回暖,其中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373萬元,對應實現扣非後歸屬淨利潤僅為31.7萬元。雖然業績扭虧,但*ST融捷的盈利能力仍較弱。針對公司的未來規劃等諸多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ST融捷董秘辦公室進行採訪,對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可參考公司此前發布的定期報告」。
反觀融捷健康,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仍處於虧損局面,在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3406萬元,對應實現扣非後歸屬淨利潤約為-3686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創業板此前規則,連續三年虧損將被實施暫停上市。但在創業板註冊制下,暫停上市、恢復上市已被取消,證監會對存量創業板公司適用新的退市制度設置了過渡期安排。
具體來看,以2020年度為第一個會計年度起算,適用新的財務類退市指標。但在新規發布前,已經觸及原退市標準而暫停上市公司,或者2019年年報觸及原標準暫停上市、終止上市公司,繼續適用原標準實施暫停、恢復或終止上市。這也意味著即使融捷健康在2020年全年未能扭虧,公司也不會因三年連虧而被實施暫停上市。知名投行人士王驥躍對北京商報記者表達了相同觀點,他表示,存量創業板公司將從2020年度開始重新計算退市標準。
融捷健康董秘梁俊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亦表示,創業板註冊制下,就財務類退市條件來看,公司不存在退市風險。
融捷健康持續「瘦身」謀救
業績持續虧損之下,融捷健康開始不斷出售資產謀救。
資料顯示,融捷健康主要從事健康產品的經營,包括自有健康產品遠紅外桑拿房、按摩椅、按摩小器械、空氣淨化器、遠紅外小產品等健康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線上線下銷售。2020年以來,融捷健康已發布了多個出售資產公告,相繼籌劃轉讓福瑞斯100%股權、愛瑪康35%股權以及瑞宇健身100%股權,其中福瑞斯100%股權、愛瑪康35%股權的轉讓事項已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在上述出售資產事項中,轉讓瑞宇健身100%股權構成了重大資產出售。
根據融捷健康今年6月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擬將全資子公司瑞宇健身100%股權以現金方式轉讓給陳偉,轉讓對價為3500萬元。據了解,瑞宇健身系融捷健康2016年收購而來,瑞宇健身2016-2018年度實現淨利潤合計6051.54萬元,業績承諾完成率為103.14%,但在2019年公司出現虧損,當年實現淨利潤約為-3482.16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相比2016年的購買價格,此次出售價格頗低,尚不足購買時的兩成。而該情況當時也遭到了深交所的關注,曾兩度發函追問。
根據融捷健康今年10月16日最新披露的進展公告顯示,公司已收到股權轉讓款1800萬元。
實際上,融捷健康的「瘦身」計劃並非始於2020年,在2019年公司就相繼出售了孫公司樂馨健康的控制權,轉讓了全資子公司德國Saunalux公司100%股權,讓出了樂金君澤的控制權。在融捷健康持續「瘦身」的背後也反映了呂向陽「減輕負擔、輕裝前行」的經營理念。
投融資專家許小恆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剝離一些虧損公司股權,能夠減輕負擔,減少經營風險。一些無效資產剝離後,如何在主業上發力,使公司實現盈利也是上市公司應該思考的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董亮馬換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