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絕大部分都是用玻璃的魚缸。後面甚至出現了超白玻璃魚缸,來增強觀賞魚側面的觀賞性。但是在古代,沒有玻璃這種東西的時候,古代的人養觀賞魚,他們又是從哪個角度去欣賞呢?
其實在古代養魚,在我們中國也沒有太多的其他觀賞魚品種。像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熱帶魚,孔雀魚,瑪麗魚這些在古代都是沒有的。那時候有的都是我們中國的一些原生魚,那麼在古代,作為觀賞魚為數不多的幾種,也就是金魚最具代表性了。
在古代飼養觀賞魚是一種比較奢侈的興趣,一般都是一些達官貴人,或者是家裡有一點地位,有一些財富的,才會有閒情雅致去飼養觀賞魚。飼養觀賞魚,或者說是養金魚用的魚缸,一般都是在家裡的大院子裡面,有一口比較大的魚缸,或者一個比較大的水槽,一般是露天的。一大早就會有一個專門負責照顧魚的庸人,把好看的金魚撈到一個小盆子裡面,然後給自己的主子去欣賞。到了晚上的時候,又把它們放回到原來的那口大缸子裡面。
這就是古代人欣賞觀賞魚的一種方式。因為在一口大缸子裡面能把魚養出狀態,但是不方便欣賞。所以呢,為了平時欣賞比較方便,就特地在準備了一個小魚缸。而且還僱傭了專門飼養觀賞魚的人來照顧。可以說是儀式感非常強,非常有意境。
但是到了我們現代,卻沒有這種這麼強的儀式感。因為我們自己家裡放一個玻璃魚缸就可以欣賞,這樣是時代進步的結果,也是非常方便於我們把玩觀賞魚的。
雖然把魚養在玻璃魚缸裡面,方便我們欣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情況下這樣飼養出來的觀賞魚狀態並不如在野外放養的觀賞魚狀態那麼強,或者說是養在露天的大缸子裡面,觀賞性那麼強。就拿龍魚來舉一個例子,在龍魚的原產地東南亞那一帶,其實很多狀態好的龍魚都是野生的,在比較混濁的池水裡面,他們的狀態非常好。體質也是比較強壯,反而到了玻璃缸裡面,他們就變得比較弱。
其實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種養魚狀態是跟古代人一樣,有一個大池子,裡面養著自己喜歡的魚類的品種。模仿那種原生的環境給它們,然後讓自己要欣賞的時候,可以直接到那個大池子裡面去欣賞。如果剛好在裡面遇到一些比較好的品種,就可以單獨抓出來欣賞。
當然現在寸土寸金的時代裡面,這種想法可能不大現實。但是,我一直認為,養魚不單單只有一種玻璃魚缸的飼養方式,這項興趣活動可能有更多的形式。文章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