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大家都宅了好久,電影院也去不了,好多賀歲片都成為「默默的等待」。那些春節前上映的片子無疑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就比如《葉問4:完結篇》,其實片子中存在很多「疑點」,比如華人士官為什麼會把詠春帶入美軍,這會不會增加美軍的氣焰;美國移民局為什麼身著M1飛行夾克;比如美國軍士長的空手道為什麼那麼厲害;格鬥對現代軍隊還重要嗎;為什麼唐人街的各大門派都慘敗美軍軍士長;美軍軍士長的攻擊力驚人,是不是穿了軍靴的原因。另外,美國的推薦制入學有何利弊。
其實,武術在民國的時候還是分套路和實戰的。有些高手不僅實戰經驗很強,還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比如為了對抗日本人的刺刀,民家高手和部隊一起開創了「破鋒八刀」,這是很了不起的,因為在那個器不如人的年代,只有通過「戰術」的創新來取勝了。但是,武術本就是搏擊術,只有其存在的環境,其才能夠存續和發展。隨著熱兵器的發展,格鬥和刺殺的地位不斷下降,以至於我軍的刺殺術都被取消了一段時間(現在已經恢復)。這是武術沒落的一個原因。
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在冷兵器時代,武術(格鬥)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弓弩的射速和精度有限,比如一個手持弓箭的士兵的發射間隔為2秒,他的對手的奔跑速度為100m/15秒(全副武裝的條件),那麼兩秒內其至少可以前進13.3米,所以,弓箭手的安全作戰距離至少為13.3米,面對奔跑對手,其還很有可能射偏,對手身上鎧甲和盾牌還很有可能擋住弓箭。所以,在冷兵器時代,武術是和現代的射擊技術一樣重要的單兵技能。但是,一旦作戰方式變化,武術沒落必然發生。
此外,中國武術之中並非全都是搏擊術,「天橋賣藝」大家都懂,為了生存,武術必定會加入一些套路,從而增加觀賞性,這是一些武術世家逐漸沒落的原因。學武術是需要請老師的,所以富家子弟才能夠接觸系統的訓練,而不是向武俠小說裡面的拜師學藝一樣。中國武術的門派成見一直都有,各門派之間的交流幾乎沒有,並且只傳授男性,所以,一旦傳承中斷,危機必然發生。當遇到一頂一的美軍空手道高手時,必然會慘遭失敗。片中的唐人街武術流派對李小龍收美國弟子都極為抵制,從側面也說明了原因。
武術要想發展,肯定要有不斷的後繼者去革新,而這正是中國武術流派的痛點。幸運的是,在抗戰時,葉問就廣收弟子,保家衛國,這才是武術的精神。詠春以木人樁為假想敵訓練,也讓這一個流派的實戰性成為其特點,為一代大師李小龍的傳奇奠定了基礎。但為何美軍空手道也如此厲害呢?因為其為對抗性訓練,其建立了現代的考級制度和商業化訓練,以及職業化的比賽制度,而非傳統武術的師徒傳承制度。這為其創新和突破注入了新鮮血液。所以,這個原名叫「唐手」搏擊術才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
美軍是極度崇尚學習和創新的,在看到唐人街各武術流派和空手道的訓練方式後,他們心中的高下立判。在這樣的心態下,美軍軍士長才去唐人街單挑。但是,他沒有真正看懂中國武術,中國武術本就是從戰場廝殺中走出來的,所以他派去的美軍空手道教練被葉問打趴了,在軍營的訓練室,他也敗於葉問之手。他不知道的是,其練習的空手道本就發源於中國唐朝。格鬥剛開始的時候,軍士長腳上軍靴為他的腳增加了搏擊力,因為軍靴的頭部有鋼片,加之白人的身材高大,所以葉問才會被其踢翻。但在葉問找到破綻之後,其就只能挨揍了。
並非唐人街的各流派都不堪一擊,只管美軍軍士長是高手,加之年齡和實戰經驗的原因。上文已經說了,熱兵器時代,格鬥已經沒落。但是美軍海軍陸戰隊為什麼還要練習空手道呢,因為他們看中了空手道對尚武精神的培育。海軍陸戰隊往往衝在最前線,哪怕武器在先進,沒有了戰鬥意志和尚精神,他們也不會贏得戰爭。否則,他們練習刺殺術不是更實用。而華人士官說服美國將軍把格鬥術帶入美軍,明顯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考慮。雖然其為詠春的實力也做了「背書」。
美軍是用「Close Quarter Combat(CQC)」來形容運用武術或搏擊運動的技巧進行的近身格鬥。而詠春拳,則是唯一被西方接收並認可的中國傳統武術。詠春拳特別適合負重幾十公斤的特種部隊。在詠春的套路裡,腿部攻擊都是平腿,因為在負重情況下,特種部隊士兵很難做到高腿動作。當然了,美軍特種部隊並不是完全照搬詠春的套路和招式,而是博眾家之長,吸收了包括空手道、柔道、詠春和菲律賓刀術等眾多格鬥技藝。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葉問的弟子持續教授多國特種部隊、執法機關。如:美國海軍陸戰隊及聯邦調查局、德國SEK及GSG9特種部隊、德國邊檢部隊等,成為全球軍警及武術界認可度最高的武術教頭。而詠春也就因此名揚天下了。
所以,我軍的格鬥術勢必也要增加對抗性和實戰性,因為忘戰必危。畢竟美軍軍士長脖子上的身份牌我軍還未裝備。關於美國移民局沒什麼身穿M1飛行夾克,因為其經典實用。而葉問讓孩子去美國留學,是因為美國的教育科技發達,並非崇美。見識到美國的推薦人制度和校園暴力後,葉問終結了留學計劃。推薦人制度對平民階層是不公平的,但是其作為一種保證人制度,對學生素質也有了一定保證,比如西點軍校就需要州長的推薦。最後,美國人練習詠春,但他們沒有領會詠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