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強北的焦慮轉型:曾是中國電子第一街 如今數碼城裡賣美妝

2021-01-12 手機鳳凰網

郭建傳拿起貨架上的一款噴霧說,這是一款來自土耳其的身體乳,他是國內唯一的代理商。他的身後,玻璃櫥窗裡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化妝品,雅詩蘭黛、蘭蔻、資生堂……3名工作人員正盯著電腦裡的訂單,旁邊的推車上碼著貨品,他們要在物流下班前把貨物發出去。

郭建傳的鋪子位於深圳華強北明通數碼城一樓,40平方米,不大,卻銷售著近500個單品。

在這座樓裡,類似的美妝商鋪有600間,它們佔據著位置最佳的一至三樓。而那些曾經讓華強北「走路連地磚都看不到」的通訊電子商鋪已然失掉了主角光環,被迫「上樓」。

整個華強北,像明通數碼城一樣賣化妝品的,有4家。

昔日的「中國電子第一街」在轉型。

「我們如果不轉型,就真的會被消化掉。」明通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旭表示。

深圳華強北明通數碼城一至三樓原來的「一米櫃檯」已被美妝店鋪代替。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貿易商的小鋪:

批發零售通吃,客戶可能是隔壁店夥計

下午兩點的明通手機數碼城很忙碌。並不寬敞的通道裡,大家或是推著貨物,或是忙著打包。店主們從手機和PC端接單後,得趁著物流沒下班趕緊把貨物發出去。

這座「數碼城」已經名不副實,儘管外牆上依然打著「明通數碼城」的標誌,但走進去映入眼帘的不再是華強北的「一米櫃檯」,而是各色化妝品商鋪。

雅詩蘭黛、蘭蔻、資生堂……市面上常見的化妝品在這裡幾乎都能找到。除了所謂的「大貿」貨以外,這裡還有一些獨家代理渠道的貨品。在這個場子裡,有從事一般貿易的商家,有美妝品牌的代理,還有從事跨境電商的店主。各家店面積不一,和商場裡的化妝品專櫃比起來,這裡更像是一個大型批發市場,沒有BA微笑召喚著你來體驗,來這兒的似乎都是熟客——進來直奔主題,有沒有貨,價格如何。這些問貨的人裡面,除了通常意義上的買家,還可能有隔壁店鋪的賣家,因為市場夠大,即便自己沒有相應的貨品,能賺取一部分差價也是不錯的生意。

郭建傳經營的美詩全球購在一樓,在這座樓裡,算得上是體量較大的店鋪。玻璃櫥窗裡擺放著各種化妝品,大到商場裡的專櫃護膚品,小到香港藥房裡賣的身體乳,這裡都能找到。透過玻璃,前臺位置坐著3個工作人員,他們正在看著電腦裡的訂單。店裡的推車上碼著要發出的貨品,剩下的空間顯得格外侷促。

郭建傳去年6月入駐了明通數碼城,盤下了這家不到40平方米的店鋪,月租15000元。此前,他從事一般貿易的化妝品生意已有7年多,一直租著深圳布吉一帶的寫字樓辦公室。後來聽說有不少同行來此開店,他就把工作的區域轉移到了華強北。郭建傳的貨來自國內一般貿易,經由代理商、進口商之手拿貨。在這家不大的店裡,銷售著近500個單品。

「客戶要的貨在這裡都能找到,他們面對的是全國的代理商,便於考察市場,所以我們就選擇來這裡開店了。」進駐這裡一年多的時間裡,郭建傳的銷售渠道從B端轉為B端和C端。「零零散散的客戶也有,沒做過的客戶也會有增加,每個月會增加1000-2000名意向客戶,到目前月銷售額已經出現了幾萬塊錢的增加值。」

光臨店鋪的C端客戶有時候未必是消費者,還有可能是隔壁店鋪的夥計。郭建傳表示,和以前租寫字樓不同,如今是打開門做生意,就算只賺五毛一塊,他們也會做。

深圳華強北明通數碼城內,拉貨的商家。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立足的砝碼:

獨家貨源+低價,一款身體乳月銷三萬支

僅明通數碼城內,就聚集著600間美妝商鋪,想要立足就必須得有獨家貨源。

郭建傳拿起貨架上的一款噴霧告訴我們,這是一款來自土耳其的身體乳,也是唯一在國內進口品中持有特證的身體乳噴霧,而他是國內唯一的代理商。

這款產品在商超中也能買到,放在華潤、天虹等店就變成了零售,而來到郭建傳的店裡則主營批發,這中間差了大概有幾十塊錢利潤。記者比較發現,這支身體乳噴霧在天虹的售價為128元,買兩支送一支,平均每支80多元。在郭建傳的店裡,零售價為69元/支,一件批發價為42元。而所謂一件,指的是一口氣批發48支。

郭建傳透露,僅這款身體乳一個月就能做到三萬多支的量,「幾乎都是商超批發,商超會從我們這裡拿貨,因為我們屬於在中國唯一的代理商,他們就得從我手上拿貨。」

事實上,在他店裡陳列著的商品中,除了這些看起來名不見經傳的產品外,也不乏蘭蔻、雅詩蘭黛、資生堂等品牌的產品。在天貓上的蘭蔻旗艦店,200ml的蘭蔻水份緣舒緩柔膚啫喱售價為475元,而在郭建傳的店裡批發價只要348元。他告訴我們,這些專櫃都有的牌子,出貨價一般都是按照專櫃的特定折扣來賣,批發7.3折拿貨,而零售約為8.5折。「利潤一般是售價的3%-5%,批發的行規就是加2%-3%賣出去。」

如何保證正品是所有人關心的問題。在郭建傳的店門口,就張貼著「假一賠十」的告示,同樣的內容出現在每家店的進門位置。郭建傳表示,自己的商品在進入中國大陸銷售時,已在國家相關部門辦理註冊(備案)手續,且已繳納關稅、消費稅、增值稅。

郭建傳的訂單主要來自於網絡。「現在銷售主要都是在線上,大單走的也是物流。店面的作用主要其實是和客戶溝通。」以前租用寫字樓,郭建傳需要不斷地去找客戶,「每天都要奔波,很辛苦。來到市場之後,客戶反而會來到市場找產品,就省了我們的時間。」

深圳華強北明通數碼城,一家美妝店鋪的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即將發出去的商品。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海外品牌實體店:

看中華強北區位優勢,銷量超過預期

較之郭建傳選擇在場內駐紮,陳燦將門店設在了沿街的位置。走進貝尼格林店內,陳列架上擺放著該品牌的旗艦產品,巨幅海報上是代言人的圖像……和場內大多數一般貿易商門店不同的是,這家店更像是商場的專櫃。

貝妮格林是韓國的一個化妝品牌,陳燦在代理了這個化妝品牌後,於今年4月份正式在國內上線。布局線上的同時,他也將目光放到了線下。同一時間,他入駐明通數碼城。

陳燦坦言在首家實體店的選址上也糾結了一番。由於品牌剛成立不久,知名度和整體銷售數據還比不上一線的國際大牌,達不到進入商超的門檻。他在杭州、廣州、上海、深圳等地作了比較後,最終決定將實體店落戶深圳。

「深圳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讓我們選擇了這裡。因為毗鄰香港,意味著可以更快地和香港的客戶接觸。加上深圳的化妝品需求量也很大。」

而選擇華強北,則是看重其影響力。「華強北從通訊轉型到電子,幾十年的過程,已經積累了全國這麼多的流通渠道,從轉型速度上來看我們也很期待。」

來到華強北之後,品牌知名度突破了陳燦之前的預想。陳燦坦言,一開始預想銷售量能夠增長20%,就值回本了。但來到華強北後,不少代理都上門洽談。僅僅通過該化妝品的分銷渠道,就為該品牌帶來了每月超過30%的銷售量增長,而且瀏覽量和知名度也都打破了之前的預設。

陳燦表示接下來還將繼續布局線下實體店,功能主要以體驗為主。他指著店內的一角表示,未來這裡會設置成體驗專區,爭取打造成網紅打卡點。實體店還將優先在一線城市落點,比如杭州、上海、北京等,讓品牌從華強北走向全國。

與陳燦一起引進貝妮格林的楊述恩在明通數碼城也有自己的店,不同於陳燦「代理」的身份,他開店主要是以跨境電商的身份做售後。

此前在香港開藥店時,楊述恩就承擔著跨境電商的角色,消費者在香港選定東西之後直郵過來。但難以避免的產品破損、使用過敏等情況讓楊述恩開始盤算,在深圳設置一個地方做售後服務,「如果客戶有不滿意要退還之類的,就來這裡。因為現在獲取客源的成本太高了,化妝品也更講求售後服務,所以這個店的定位就是售後,同時也是為了打開內陸的客源。」楊述恩笑稱,自己選擇進場是為了緊跟潮流,畢竟身邊不少從事跨境電商的朋友也都進駐了華強北。

深圳華強北明通數碼城的一家美妝店鋪。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如何轉型?

電子商鋪上樓,一至三樓變美妝鋪

如今,明通數碼城的美妝和電子通訊市場呈現了五五開的局面。與一至三樓五顏六色、琳琅滿目的產品相比,四樓及以上的通訊電子商鋪色彩就單一了很多。這些曾經撐起「東南亞最大手機專業市場」稱號的電子通訊商鋪在2017年8月份開始「上樓」。

那一年,頂著「中國電子第一街」名號的華強北,日均人流量受到了降維打擊——從2012年巔峰時期的五六十萬,變成不到五萬。空鋪率越來越高,和過去「走在華強北連地磚都看不到」形成鮮明對比。

焦慮的商戶們開始尋求轉型。

2017年,深圳福田區政府印發《華強北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7- 2019年)》,全面實施「1222」戰略舉措,三年內投入10億元專項資金開展「十大工程」,打造20萬平方米以上創新型產業空間,建設20個以上創客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培育2000個以上創新創業團隊,籍以通過政府扶持推動,大力培育和集聚創新型企業,吸引來自全球的孵化器和創客進駐,以創新發展引領華強北商圈轉型升級,打造國際一流創新創業街區。

在明通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旭看來,這是政府看到華強北衰落了以後,給出的重振華強北、鼓勵商家轉型的信號。

但一個老牌通信市場,大量的電子生意,怎麼轉型?

「國內外的人第一次來深圳都會想到華強北,大家都想看這裡有什麼新東西出來。」林旭表示。

2017年8月,明通數碼城選擇進軍美妝市場。在林旭看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尤其是年輕人對於化妝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將是一個時尚消費、快速消費的行業。「肯定是可以做的。但是它的市場份額到底有多大,誰也不知道」。

轉型前,林旭做了一番考察。山東、浙江、上海、長沙等地的化妝品市場早已崛起,而廣東只有廣州擁有化妝品市場,主攻國產化妝品。如此一來,林旭將目光鎖定在美妝市場,定位成高端品牌,儘量朝著國際化方向發展。

但要把電子通訊市場改為美妝市場,並不容易。很多商家並不知道即將到來的這種顛覆式轉型,最初只敢從二樓開始改。

「我們從幾十間鋪做到一百多間鋪,逐步發現商家有這個需求。」而隨著轉型的動靜響起來後,一些進口貿易商、國外想進駐中國區的廠家知道以後,也都逐漸湧入這個市場。

2017年底,明通數碼城二樓全面改裝完畢,一樓進入改造的範疇。2018年,3樓也被改成了美妝市場。三層樓共計600間美妝商鋪,原先做通訊電子設備的商家們則都逐步搬往樓上。曾在華強北紅極一時的「一米櫃檯」都被逐漸改成了小型商鋪。

深圳華強北明通數碼城,忙碌的美妝店鋪工作人員。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擺脫假貨標籤

制假售假將收回鋪位,一次性淘汰

「山寨機」的標籤曾讓不少人認為華強北「水很深」,只有「水貨」而沒有「行貨」。這一輪向著美妝市場行進的轉型中,明通數碼城在努力擺脫「假貨」標籤,定位為高端、正品、真貨。

剛開始時,市場對於商品也很難鑑別。「畢竟是新行業,而商務部備案的目錄裡化妝品的品類也不齊全。」林旭表示,他們曾購買一批進口產品,從外包裝到內包裝進行研究,再進行專人培訓。「各個環節如何規避假貨都要摸索出來,誰敢拿錢扔到水裡?」

商場內所有店鋪進門處都張貼著「假一賠十」的標語,而附在下面的投訴電話就是林旭的手機號。商家在進場之前需要與市場籤訂「一次性淘汰制度」以及「市場經營主體誠信經營承諾書」,一旦被查實有制假售假的行為、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都將終止租賃合同,無條件將鋪位收回。

但假貨依然盯住了這個新崛起的美妝市場。一些外圍賣假的人冒充專業美妝市場的商家去賣貨,投訴之後核實發現對方連基本的鋪位都沒有。還有售假人士盯上了那些沒有獨家貨源、經驗不足的商家。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只能是一發現有假貨,直接報警,同時報給市場監管部門處理。」打假的次數多了,林旭和團隊成員也摸索出了許多鑑別假貨的門路——外包裝、封口、紙張印刷、字幕排版、油漆的均勻度……靠細節才能鑑別化妝品的真偽。

假貨曾經讓消費者對華強北的商品缺乏信任。「我們也吸取了這個教訓,最關鍵的就是打假。」林旭說。

深圳華強北明通數碼城的美妝店鋪門口都貼著「假一罰十」的告示。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轉型成功了嗎?

尚未回本,但「不轉型就會被消化掉」

作為華強北第一家向化妝品轉型的手機市場,同時也是目前華強北最大的化妝品市場,明通數碼城2018年上半年就完成招商,出租率達到100%。

其他市場也紛紛效仿。總面積5000㎡的華強北遠望手機數碼城二期也完成了從手機市場到化妝品市場的轉型,出租率同樣高企。

化妝品市場的火爆也帶動了周邊經營服裝的市場,紫荊城、曼哈A座也紛紛轉型,重新裝修招商,進行商家篩選。

這兩年來,政府也不斷出臺扶持政策,助力華強北轉型——2018年,在對華強北現狀進行了摸底調查及產業未來發展的預判後,福田區政府先後出臺了《華強上步片區產業空間供給側專項政策》《福田區支持專業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福田區支持時尚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福田區支持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若干政策》《福田區支持供應鏈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福田區支持企業債券「直通車」機制若干措施》等「1+5」的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在區政府層面從企業資金、人才引進、空間支持等方面給予了華強北片區產業轉型發展的政策支持。

其中,《華強上步片區產業空間供給側改革專項政策》提出,對運營機構提供60%租金補貼、50%(最高1000萬元)裝修補貼,還有各種融資配套獎勵、經濟貢獻獎勵等運營支持,為眾創空間、創客團隊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政策的強力支持下,2018年,華強北落實了10.42萬平方米低成本產業空間。截至今年4月,已經運營的創新創業中心共計9家,總經營面積10萬平方米,入駐創客團隊500多個。

華強北的轉型成功了嗎?

雖然看起來熱熱鬧鬧,但林旭坦言,明通數碼城的轉型到目前還沒回本,但的確打開了新的市場,也為華強北找到了新的出路。目前華強北共有大大小小約40個市場,做美妝的只有4家,佔比不到10%,「但至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華強北轉型的方向,也代表了向高端化轉型的嘗試」。

做化妝品能做多大規模?林旭不敢說。只是從商場的空置率來說,目前的狀況比起曾經的電子通訊市場好多了。「做任何一個市場,第一步是要滿,但滿了不代表成功了。滿了以後怎麼去培育下來,讓它生根發芽才是更重要的。」

明通數碼城有著更大的抱負——打造美妝產品完整的產業鏈。「因為高端化妝品的科技含量很高,尤其是美妝工具、美容儀器這些方面,國內還跟不上國外的水平。」林旭希望,通過培育出專業的美妝市場後,像原來電子市場那樣,讓大家從這個產業看到希望,「電子市場的崛起,電子產品研發企業、電子產品設計生產企業等等,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美妝產業也要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回憶起兩年前,林旭坦言自己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才一腳踏進了美妝市場的行列。「大家都在掙一碗飯吃,大家都吃不飽,還不如先跨一步。」

事實上,華強北並非這兩年才開始轉型。2012年起,電子商務崛起,衝擊著實體經濟,商戶們就開始摸索轉型路線。服裝、黃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綠色醫療、LED……

「華強北的光環依然還在,只是沒有當年的那種風光了,我們如果不轉型就真的會被消化掉。」林旭稱。

相關焦點

  • 電子產品沒落,美妝轉型遇阻,華強北重回十字路口
    圖片來源@賽格集團官網文丨連線Insight,作者丨王古鋒,編輯丨李閃閃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華強北還是那個充斥著晶片、iphone12和比特幣礦機的地方,這裡曾被稱作電子行業的風向標。 但隨著電子產業在這裡的沒落,從2017年開始華強北掀起了向美妝轉型的熱潮。
  • 實探深圳華強北:電子第一街轉型美妝城,新風口有多猛?
    華強北,是一個江湖,也是一個傳奇,在這裡,見證了深圳電子製造業的崛起和發展。近年來,隨著手機業務的沒落和「顏值經濟」的迅速崛起,美妝產業成為華強北新的轉型方向。疫情之下,這裡的美妝行業受影響幾何?記者就此問題進行了實地走訪。
  • 華強北被查,數千家美妝店一夜清空!
    01「倉庫都被抄了」「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海關、工商、公安三個部門,現在聯手在查中文標,明通、遠望等店鋪倉庫都被抄了。」1月5日,華強北的美妝人迎來至暗時刻。當天晚上,明通城外的走道上人潮湧洶湧,連路邊的臺階上,也密密麻麻的坐滿了人。
  • 深陷走私案,華強北出事了!美妝店連夜撤退,幾乎全部關門
    」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作為曾經的「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商圈也於近年來開始謀求轉型,將目光投向了與電子產品相差甚遠的美妝。然而,轉型僅一年多,華強北的美妝便遭遇了2021年新年的第一股「寒流」。「這幾天整個華強北的美妝商場全都關門了,具體開店日期還不知道,要等通知,不過8號會有小部分先開業。」日前,一位明通美妝的從業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
  • 華強北,撕下美妝標籤|稜鏡
    作者 | 陳弗也 編輯 | 楊布丁出品 | 稜鏡·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張磊(化名)裹了裹外套,決定暫時離開華強北。2017年,華強北的明通數碼城轉型做美妝,為這個一度沉寂的「電子第一街」打開了新的局面。此後,遠望、女人世界、龍勝、曼哈、萬商等多個商城跟進。化妝品,成為了華強北繼「電子產品」之後的又一個標籤。
  • 深圳華強北出事!美妝店集體關門,連貨也搬空了……什麼情況?
    來源:郎club已化身「美妝城」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新年伊始,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幾個主要的美妝城內美妝店目前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晚上10點多,界面新聞記者來到華強北明通數碼城附近,發現明通已不讓進入。周邊聚集了不少圍觀者,有警察及其他一些工作人員在現場維持秩序。明通數碼城位於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的華強北商圈的華發北路,由桑達工業區415棟和414棟改造而成,總建築面積60000㎡,總投資近億元。近年來,化妝品正在重塑華強北,明通數碼城是向美妝方向轉型最成功也是最徹底的一個。
  • 涉嫌非法走私,瘋狂的華強北美妝按下暫停鍵
    作者 | 戈振偉 吳容編輯 | 林騰瘋狂的華強北美妝按下了暫停鍵。2020年12月28日,據央視新聞報導,深圳海關緝私局在華強北破獲了一起涉案金額高達6億元的化妝品非法走私大案,打掉了4個走私團夥,抓捕了36名犯罪嫌疑人。其中,華強北明通數碼商城裡CC美妝是這次查緝行動的重點場所之一。
  • 「海外代購」美妝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 華強北超6億元走私案...
    「海外代購拉著行李箱說要出國,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2020年底,一起涉案金額超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案,令深圳華強北產生「地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幹預下,上千家美妝店幾乎「一夜之間」全部關閉,休業整頓。自2018年以來,迫於傳統通信電子市場衰落,華強北的明通、曼哈、遠望等多座數碼城先後轉型美妝城,美妝業一時呈瘋漲之勢,攤位一鋪難求。
  • 華強北美妝轉型受挫,千家商鋪連夜撤走,98%美妝檔口暫時歇業
    從電子城到美妝城,賽道的轉換至關重要,但目前困擾華強北最大的困擾,是更改標籤記憶。大力革新推出的美妝城,被詬病假貨問題頻出。甚至有顧客反映,在其購買的產品,官方不承認貨品是自己正規渠道流出,也不予以驗貨。再加上手機時代的「山寨機」負面印象,都成為華強北轉型的羈絆。
  • 美妝店幾乎全部關門!「華強北之變」深陷6億元「走私漩渦」……
    深圳華強北曾被譽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目前這裡的商戶大都改為經營美妝產品,然而,深圳海關緝私局經過調查卻發現在琳琅滿目的名牌化妝品背後,暗藏著一個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行走私的犯罪鏈條。深圳海關偵破名牌化妝品走私案 案值超6億元△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華強北明通數碼商城裡CC美妝是這次查緝行動的重點場所之一。緝私民警在這裡發現,店裡除了歐美產國際知名品牌化妝品,還有許多日韓產化妝品,涵蓋護膚水、眼影、口紅、防曬霜等多個品種。經清點,現場查獲的貨物價值約200萬元。
  • 華強北出事!美妝店連夜撤退 貨也搬空 店家懵了:十幾年來第一次見...
    明通數碼城位於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的華強北商圈的華發北路,由桑達工業區415棟和414棟改造而成,總建築面積60000㎡,總投資近億元。   近年來,化妝品正在重塑華強北,明通數碼城是向美妝方向轉型最成功也是最徹底的一個。
  • 華強北出事!美妝店連夜撤退,貨也搬空!明通:三部門聯手查帳
    明通數碼城位於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的華強北商圈的華發北路,由桑達工業區415棟和414棟改造而成,總建築面積60000㎡,總投資近億元。近年來,化妝品正在重塑華強北,明通數碼城是向美妝方向轉型最成功也是最徹底的一個。按照以往,晚上十點多是明通的發貨高峰期,通常燈火通明,人流湧動,小推車穿梭其間,可如今卻門庭冷清,空氣裡充斥著緊張的氣氛。
  • 華強北美妝店連夜撤退,貨也搬空店家懵了:十幾年來第一次見!明通...
    明通數碼城位於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的華強北商圈的華發北路,由桑達工業區415棟和414棟改造而成,總建築面積60000㎡,總投資近億元。 近年來,化妝品正在重塑華強北,明通數碼城是向美妝方向轉型最成功也是最徹底的一個。
  • 華強北"地震"!美妝店全部關門 商城貼滿"禁絕走私"橫幅
    已化身「美妝城」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新年伊始,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幾個主要的美妝城內美妝店目前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什麼情況?」國際美妝城「地震」曾幾何時,華強北曾是全球電子產業的風向標,山寨機誕生於此並風靡全球。不過,近幾年來,華強北多了一個標籤,國際美妝城。放眼望去,華強北萬美國際食品美妝城、曼哈美妝廣場、遠望數碼城、明通數碼城、女人世界等此前聞名海內外的華強北電子數碼城,目前主營幾乎都為化妝品,且主要為國際大牌產品。
  • 一線調研丨華強北美妝市場陷整治風波 或利好正品市場和國產品牌
    財聯社(深圳,記者 鍾廣蓮)「整治中」的華強北美妝市場,沉默之下正暗流湧動。「沒有貨,現在拿不到貨,也沒有報價。」1月6日晚間,財聯社記者走訪華強北明通、遠望、曼哈等多個美妝市場發現,多個檔口(店鋪)已經關門。部分開門的商鋪有不少代購在訂貨。有商家告訴財聯社記者,最近查得嚴,很多商鋪都不敢開門,怕貨被收走。
  • ...美妝店全部關門!商城貼滿「禁絕走私」橫幅,店主:都在查這一標籤!
    已化身「美妝城」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新年伊始,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幾個主要的美妝城內美妝店目前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 什麼情況?
  • 深圳華強北6億緝私震蕩波:商販連夜撤貨 貨車不夠用
    多名商販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流動商販拿著成箱的美妝產品在街邊售賣,其中不乏蘭蔻粉水、科顏氏面霜、雅詩蘭黛小棕瓶、阿瑪尼口紅等國際知名美妝產品。  官方售價435元的蘭蔻粉水,此前在「鬼市」僅賣50元。華強北美妝產品不僅品類齊全,對比官方價格仍要低出不少。
  • 深圳華強北山寨機市場遭嚴打 商戶空置率達40%
    華強北電子市場一直被認為是中國乃至世界電子市場的「晴雨表」。在當前國內外經濟嚴峻的形勢下,被稱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電子市場還行不行?類似的發問這幾年頻頻出現。  進入盛夏,新一輪發問聲調再度走高。無論是網絡發帖,還是媒體報導,華強北的空鋪現象引來無數解讀,最典型的莫過於「悲歌論」華強北步入下行軌道。
  • 華強北商家跨界自救:在朋友圈賣電玩、護目鏡和消毒液
    強哥表示,如今很多華強北商家通過龐大的人脈、關係網合作,調貨都調出了新「境界」,如其他電玩商家在銷售主機產品時,也會推薦他的屏幕貼膜、手機支架等配件,而他在銷售配件、二手手機的同時,也在幫同行轉發電玩主機和相關商品,至於混搭、跨界、開電子產品雜貨店的同行,更是不在少數。他認識的一位電玩商家目前已經清空了節前躉進來的全新主機庫存,正在加碼「中古機」的進貨渠道。
  • 「鼎好」易主與中關村電子市場的落寞
    在中國IT的啟蒙時代,中關村電子賣場強勢崛起。2003年,鼎好大廈開業,這是中關村電子賣場走向頂峰的標誌。但數年之後,這些弄潮兒的生存空間逐漸被電商企業擠壓,大批攤主從賣場流失。事實上,鼎好大廈的轉型始於2011年。「鎂刻地產」記者了解到,2011年期間的鼎好基本上處於滿租狀態,如果要轉型,是必須與商戶提前商定解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