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視頻 | 航母和「航母奶媽」亮相!

2021-01-14 央視新聞

4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派出32艘艦艇、39架戰機,分別編為6個群、10個梯隊,依次接受檢閱,此次閱兵採取艦艇單縱隊航行、飛機梯隊跟進的方式進行。

在檢閱了潛艇群、驅逐艦群、護衛艦群、登陸艦群之後,緊接著受閱的是輔助艦群和航母群。

輔助艦群受閱:「航母奶媽」——「呼倫湖」號綜合補給艦亮相

輔助艦群首先受閱的是有「航母奶媽」之稱的「呼倫湖」號綜合補給艦。它於2017年9月開始服役,是中國自主研製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型綜合補給艦,可為中國海軍航母編隊、遠海機動編隊提供海上伴隨補給。該艦突破了新型海上補給裝置研製、大型補給艦總體設計建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補給方式多樣、補給能力強。

「太湖」號綜合補給艦、「海洋島」號援潛救生船、「和平方舟」 醫院船相繼接受檢閱。

△獨家視頻丨輔助艦群接受檢閱

航母群受閱:遼寧艦亮相

緊接著受閱的是航母群,「遼寧號」航空母艦亮相。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付海軍,六年多來,一道道跨海區、出島鏈的航跡,見證了航母戰鬥力的飛躍。


「超級奶媽」是如何給航母補給的?

2019年3月,遼寧艦與呼倫湖艦實際開展海上綜合補給訓練,這次訓練也是「超級奶媽」第一次給航母進行實際補給。「超級奶媽」是如何給航母補給的?戳視頻看↓↓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

或點擊頁面底部「閱讀原文」

央視新聞帶你直擊海上閱兵現場

監製/楊繼紅  主編/李偉

記者/張偉 徐少兵 張建慶 步曉強 李斌 黃顯文 劉笑宇

攝影/李剛  編輯/文雅 潘夢瑩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我的中國驕傲|國產「野牛」助推兩棲戰力 「航母奶媽」隊伍持續擴容
    航母走得更遠,又需要多少「航母奶媽」呢?近日,「野牛」氣墊登陸艇家族的最新一艘,也可能是國產的第一艘引起網民熱議。此前,在官方公布的圖片和視頻中,外界已經能夠確認的是兩艘編號分別為3325和3326的登陸艇,而本次曝光的登陸艇編號為3327;從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該艇兩側風扇殼上已經繪上了八一軍旗的圖案。
  • 中國「航母奶媽」服役為什麼那麼牛?看看美軍運個漢堡包,就花了半年!
    呼倫湖號是901型綜合補給艦首艦,排水量達5萬噸,是我國為航母編隊專門研製建造的大型補給艦,堪稱「航母奶媽」。有了航母奶媽,才意味著我國海軍走向深藍,走向遠洋才能走得更遠。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美國二戰以後一直走的是全球戰略,軍事基地遍布全球,它的遠洋補給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但是1991年海灣戰爭的時候,美國1990年8月份就開始往沙烏地阿拉伯那邊運送物資了,從美國本土到一線戰場,運了半年,包括漢堡包,包括帳篷蚊帳都是從本土運送過去的。
  • 中國一神秘部隊亮相航母訓練,或為迎接最新艦載機,航母實力倍增
    中國有一支神秘部隊,極少亮相在大眾面前,但這次的出現必定是有大用處。眾所周知,我國遼寧艦本月很忙,剛在南海舉行完大閱兵,就奔赴訓練場進行三軍作戰演習,隨後又趕往西太平洋進行遠洋作戰訓練。付出自然是有回報的,訓練成果斐然,專家都稱中國航母艦隊已成功轉型,具備了作戰能力。
  • 中國航母模型亮相香港(圖)
    亮相的近百件展品中,包括1.4米長的殲10及殲11戰機模型,以及中國各型潛艇、驅逐艦、坦克和「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等的模型。  比例為1比350的航母模型,成為展覽的焦點之一。主辦方介紹,這是中國自行製造的航母模型首次在香港亮相。  這艘模型外形極似俄制「瓦良格」號航母。
  • 不吹不黑,「航母剋星」東風-17,能夠摧毀美國航母嗎?
    航母誕生於20世紀初期,依靠上面搭載的艦載機,能夠在空戰和海戰中佔據絕對的優勢,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從航母誕生之日到如今,10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航母也進行了數輪的更新換代。如今航母屆當之無愧的「大哥」當屬核動力航母,這種能夠續航幾十年的動力裝置為航母提供了永久的動力,保證了航母在執行任務時的便捷性。放眼當今世界,真正意義上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其實只有美國一個國家,至於法國的那艘核動力航母,完全和前者不在一個檔次上。俗話說「世間萬物,相生相剋」,有矛的存在,自然就會相應研發出盾。航母雖然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但也不意味著其難尋對手。
  • 港媒:004航母安放龍骨在即 十年內中國憑四艘航母躋身全球兩大藍水...
    圖片來源:中外艦聞 【大軍事消息】1月4日的官方消息顯示,胡問鳴被開除黨籍,此人曾是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的總指揮。剔除了蛀蟲,我們的航母事業將越加勃發。 香港南華早報1月5日獨家報導稱,兩艘新一代航母加速建造的同時,軍方也在快馬加鞭推進訓練計劃,以滿足這高科技軍艦下水後的人才需求。兩名要求匿名的獨立的軍方消息源透露,中國第4艘航母年初就將安放龍骨,她的姊妹艦即中國第三艘航母的建造已在進行,它們都將裝備最先進的電磁彈射系統。
  • 明斯克號和基輔號:中國的第二和第三艘航母,都成了航母主題公園
    明斯克號和基輔號,是蘇聯發展的第二代航母,也是世界上第一級搭載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航母。其中,基輔號,是蘇聯1143型航空母艦的首艦,明斯克號是蘇聯海軍1143型航空母艦的二號艦,只是明斯克號比基輔號早引進中國。
  • ...航母下水,但是你知道航母百公裡耗油多少和加滿油需要多少錢嗎?
    打開APP 中國首艘航母下水,但是你知道航母百公裡耗油多少和加滿油需要多少錢嗎?蒸汽輪機只是動力裝置,遼寧號航母還配有八個鍋爐,專門用來生產高溫高壓的蒸汽,衝擊汽輪葉片,運動的汽輪葉片通過傳動裝置帶動螺旋槳葉片旋轉。也就是說,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的區別在於,核動力航母用核裂變將水燒開,產生蒸汽。而常規動力航母是用普通燃料燒水。兩者的動力源都是蒸汽輪機。當然,遼寧號航母不是燒煤的,燒的是重油。
  • 世界上能造航母的國家屈指可數。是沒錢,還是航母太沒品?
    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韓國和日本都有能力建造大型的船隻,而且這兩個國家也是造船大國,但是他們卻沒有能力製造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這就說明航空母艦數量稀少的原因並不是很多國家無法建造大型船隻,船都能建造出來,但是航母需要的技術很多,其中包括雷達系統,通信指揮系統以及艦載機都要集成,特別是艦載機,不是幾個國家都能研製出來的,這也考驗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航空製造能力,既然航母這麼難造,那麼這些國家到底是造不起還是覺得航母太雞肋呢
  • 航母煙囪排煙,日系特有的兩種煙囪,日系航母的主要辨別標誌
    其實中國的航母艦島看上去之所以大,那是因為艦島大部分一半左右的空間都是煙囪排煙的管道,而美國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和福特級航母的艦島看上去有點小那是因為採用核動力,所以不需要煙囪排煙。而說到航母的煙囪排煙,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二戰時期日本航母的排煙方式。為啥要說日本呢?
  • 天津航母公園內「基輔號」航母核心艙室對外開放
    新華社天津9月10日電(記者毛振華)停靠在天津泰達航母主題公園內的「基輔號」航空母艦,每年吸引大批軍事愛好者前來參觀。這艘龐然大物過去是如何開動的呢?歷經半年多的維修翻新,「基輔號」航母核心艙室——機爐艙日前正式對遊客開放。
  • 003航母的奇蹟:中印航母開工只差15天,現在卻領先了16年
    2005年4月11日,印度國防部長宣布,印度國產航母正式啟動開始建造,僅僅15天後的4月26日,在大連停靠了3年的瓦良格號航母也開始了改造工程,可以說中印國產航母工程是同步開始的。16年間,中國改造好了遼寧號航母、新建了山東號航母、正在建造新一代003航母,那麼印度航母如何了呢?
  • 中國新型航母可能搭載核動力?坐擁兩座核反應堆,難題不容忽視
    隨著美國海軍逐漸壯大之後,全球國家將目光鎖定在核動力航母之上。畢竟美國不僅是全球第一個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在此基礎上也開始研製更加先進的核動力航母。如今該國已經擁有十一艘核動力航母,其中還包括一艘最為先進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要知道這艘航母搭載兩臺A1B核反應堆,最大航行速度超過30節,而且排水量達到11萬噸左右。
  • 美卡爾·文森號航母在半島東部海域與韓國海軍聯合演練
    資料圖:「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美國相繼派出三大戰略武器——核動力航母、遠程戰略轟炸機和核潛艇參與軍演。韓國也派出7600噸級宙斯盾驅逐艦「西厓柳成龍艦」等60多艘水面艦艇及潛艇參加。3月19日至25日,作為韓美聯合軍演「鷂鷹」的一環,韓美海軍在朝鮮半島東、西、南部海域與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進行聯合演練,並啟動聯合海上戰鬥團演習。
  • 歷史的記憶-中途島號航母
    對於很多人來說,中途島海戰都有耳聞,但事實上中途島號航母,並未參與。因為在它建成並投入服役時,日本投降,二戰已經結束了。但即便如此,這艘航母依然成為美軍航母的一個重要標誌。因為它是中途島這個級別航母的首艦。而且在它的服役期間,創造了眾多的第一。
  • 印度病貓:「維拉特」號航母
    |喜歡歷史,關注我,珈藍尊主|「維拉特」號航母是目前印度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其實在「維拉特」號之前,印度還有一艘航母,即 「維克蘭特」號航母。只不過印度當時有著擁有第二艘航母的現實需求第三次印巴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就在勝券在握的印度想要擴大戰果的時候,美國「企業」號核動力航母戰鬥群浩浩蕩蕩地進入孟加拉公海水域,直逼印度海軍的「後腰」。 在這種壓力下,印度只得與巴基斯坦停火。
  • 中途島戰役中日本航母為什麼一炸就廢,美國航母的戰損率卻很低?
    中途島戰役中日本損失了4艘航母,包括由戰列巡洋艦改裝來的赤城,戰列艦改裝來的加賀,以及條約時期設計有所限制的飛龍和蒼龍。這4艘航母其實日本人自己也不怎麼滿意,本身就不是航母的底子,拿其他船來改,但是多多少少是有妥協的,所以中途島時期幾艘航母的設計缺陷不小。
  • 攻擊-11隱身無人機如能早日登上國產航母,將給美軍來個徹底驚喜
    近日,隨著我國第二艘航母昂首通過臺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和訓練任務。從公布的視頻可以看到,這次新航母上還攜帶了多架殲-15艦載戰鬥機。殲-15已然成為我國現役航母攻防的核心力量,這一點已經毫無疑問。但攻擊-11隱身無人機何時登上中國航母,也成為了軍迷們熱烈討論的話題。
  • 英國部署航母 美媒非說「中國正在觀察」
    CNN報導截圖據CNN1月5日報導,1月4日,英國宣布,英國皇家海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首次形成初始作戰能力(IOC),預計將於今年春天奔赴中東和太平洋海域,參與英軍的全球部署。這是英國時隔38年以後首次有航母戰鬥群獲得初始作戰能力,也是英國自2014年以後首次擁有可用於作戰的航母。隨後,CNN將話題引向中國。
  • 日美航母數量對比,美國一個月服役三航母,日本投降時還剩什麼?
    大部分海軍高層認為,以日本的工業水平和資源,並不能在戰時從零建造出足夠數量的航母來補充損失(事實正是如此)。同時由於海軍條約,和不能明目張胆的擴充航母部隊。高層決定,先造出一些"航母坯子"、"航母預備艦",即戰時能夠快速改造成航母的大型商船、油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