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湖南長沙的吳先生最近特別糟心:不遠千裡來成都買貓,在寵物醫院做了新貓體檢後放心付了買貓的費用,結果5天後貓開始爆發貓癬,自己也被傳染。不僅如此,隨後貓又被確診感染「貓杯狀病毒」……貓到手後才發病,買貓的費用肯定是不能退了。
吳先生非常生氣,貓有疾病,為何當初在體檢時沒查出?「如果當時檢查有問題,就不會買了!」他認為,是寵物醫院的誤診才導致他去買這隻貓,才有後面一系列問題,他覺得寵物醫院能承擔相應責任。
吳先生在該院的問診監控視頻
買貓前做體檢 杯狀抗體超正常範圍
10月20日,長沙的吳先生在朋友推薦下到成都,花了5000元買了一隻斯芬克斯無毛貓,由於價錢較高,為保證雙方利益,在吳先生的建議下,在大眾點評上找了一家5星排名的「貓研所網際網路動物醫院」進行購買前的體檢。吳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時他是和賣方一起做的項目,包括:體格檢查、糞便常規檢查、耳分泌物檢查、血常規檢查、抗體檢查、皮膚採樣鏡檢以及細小檢查,加上補打了一針疫苗,總計花費400多元。
貓腿部出現貓癬
但吳先生說:「醫生做體檢時就感覺很不專業。」首先,在用伍德燈對貓做體格檢查時,吳先生發現貓腿部有異常,懷疑是貓癬,但醫生都沒發現,在他要求下,醫生才取了該部位的組織進行鏡檢,最後結果顯示沒問題。
其次,貓曾經打過一次疫苗,在抗體檢測報告中,貓瘟和皰疹病毒抗體檢測為S2,均不達標,而杯狀病毒抗體一項達S5,遠超正常值S3,結合貓現場有流淚現象,吳先生諮詢了他的寵物醫生朋友,其朋友告知可以做進一步檢查確認,吳先生反映了該問題後,醫生告知:在眼部分泌物不夠的情況下,可能檢測出來也是陰性。最後就醫生的判斷,加之他跟賣家溝通貓平時的情況後,吳先生認為該貓應該沒問題,補種一針疫苗後,他們便離開了醫院。
貓做抗體檢測時杯狀病毒顯示偏高
回家幾天後染病 主人也感染貓癬
誰曾想,剛做完檢查幾天,貓就出問題了。
吳先生說,在醫院做完檢查後,遵照貓打完疫苗應在7天後才託運的醫囑,貓被放在賣家處寄養,但他發現,幾天過去了貓並沒有什麼異常,所以未等滿7天,5天後(10月25日),吳先生便把該貓通過航空託運回長沙。而就在貓到達長沙當天,吳先生就發現貓之前採樣做鏡檢的同一部位,爆發了貓癬,他自己也被傳染了。
不僅如此,兩三天後,貓還出現流淚和打噴嚏的情況,並於11月13日確診感染「貓杯狀病毒」。
貓被確診感染杯狀病毒
吳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原本準備拿這隻貓當種貓繁育,但現在,貓患了貓癬後腿部有一塊白色,很影響品相,而且「貓杯狀病毒」會攜帶一生,隨時可能會復發,現在的治療已經花了近2000元,後續的治療和損失,誰來負責?
吳先生說,貓染病後他排除了對賣家的懷疑,原因是做檢查的寵物醫院是他自己找的,而且如果賣家知道貓有病,她還敢陪著買主一起去醫院檢查嗎?
他認為,造成今天的局面是由於院方檢查不規範造成的,「為何在同一部位採樣檢查都沒問題,幾天之後卻在同一部位爆發貓癬?如果當時在我懷疑貓有杯狀病毒時,醫生也要求我做進一步檢查,如果當時我沒做,現在我肯定不會怪醫院。但是醫生當時是在我主動詢問有沒有必要做進一步檢查時,才告知我:沒症狀,檢查出來也可能是陰性。」吳先生認為,醫生這樣的話讓他更加確信貓是健康的,所以才引導他去買了這隻貓。
貓體檢的醫院
寵物醫院:
沒說過這貓是健康的、是可以買的
寵物醫院到底有沒有誤診呢?
吳先生說,在貓患上貓癬當日,他就與該院客服溝通,給到的回應是:皮膚化驗只能說明當時的情況,和病灶樣本和採樣量都有一定關係,建議複查皮膚情況。
在吳先生告知貓感染「貓杯狀病毒」後,該寵物醫院醫生曾承諾「可以賠」,但後面又出具了一個體檢情況說明,並全盤推翻之前的賠償承諾,吳先生說,事發之後,醫院的處理態度一直很敷衍,「這才把我激怒了。」
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該家寵物醫院,主管徐女士表示,發生此事後,醫院立即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解,還原了當天的檢查。她告訴記者,在當天皮膚檢查中,醫生發現貓背部有少量紅色斑點,取樣鏡檢結果未見明顯異常,疑紅色斑點為無毛貓油脂分泌旺盛所致。
在抗體檢測中,杯狀病毒抗體滴度為S5,較高。對於該檢測結果,鑑於貓此前已注射過疫苗,醫生便告知,可能是貓免疫原性較好,疫苗接種生效的結果,「但也不排除之前有接觸病毒(染病)的可能性。」
貓做鏡檢時未見異常
吳先生並不認同醫院的說法,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醫生最開始並沒有告知貓之前有接觸病毒的可能,而是他主動提出來後醫生才說有可能的,並且還告知說:沒症狀,檢查出來也可能是陰性。
當事曾醫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時貓並沒有感染杯狀病毒的臨床表現,包括她在內的3名人員都對貓流淚和出現黑褐色眼屎的情況進行多次檢測,並未發現相關症狀,所以她才告知寵物主進一步做檢查,可能也呈陰性,後來寵物主也並未要求做進一步檢查。
而對於之後出現貓癬和感染「貓杯狀病毒」,主管徐女士認為,有可能當時檢查時,病毒正處於潛伏期。其次,也不排除注射疫苗後又長途託運,出現免疫力下降,感染該病毒的可能。「貓到新環境也同樣會因為出現應激反應,出現免疫力下降。」
貓體檢醫院出具的情況說明
同時徐女士還強調一個時間問題,10月20日做檢查,11月上旬才聯繫醫院告知貓可能感染杯狀病毒,「時間過去那麼久,貓的健康狀況也發生改變,並不能證明是檢測時就出了問題。」而且,醫生在整個過程中對吳先生買貓做檢查並不知情,「我們只是一家寵物醫院,並不是第三方評估機構,而且在就診全程,醫生也並沒有告知他這隻貓是健康的,是可以買的。」
徐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寵物主在溝通過程中態度很激動,需要我們賠償精神損失費。徐女士認為,對於貓生病,她們也感到很惋惜,也可以給予一定的補償,但具體多少金額,還需當事人與醫院溝通。
吳先生也感染了貓癬
業內人士:
檢查比較到位 但有異常應告知
現在,吳先生已撥打了12345成都市長公開熱線,屬地相關部門已介入此事。吳先生說,他的要求也不過分,希望寵物醫院對不規範的檢查負責,退回所有檢查費用,以及承擔寵物後續治療費用。
那診療環節中醫生是否存在診療不規範的情況呢?
據成都一位從業12年的寵物醫院院長劉醫生介紹,貓感染杯狀病毒確實有潛伏期,在間隔十多天後發病,並不能確定病毒是否在之前檢查時就存在了。
就該貓的抗體檢查報告而言,貓瘟和皰疹病毒抗體檢測為S2未達標,杯狀病毒抗體超標達S5,客觀地講,如果寵物主懷疑貓有相關病症,醫生就應讓寵物主把檢查做完。
劉醫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體內抗體水平偏高有兩種可能,一是它打了疫苗,另外就是它正在被病毒所攻擊(病毒處於潛伏期或已感染)。」杯狀病毒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症狀,打噴嚏、流鼻涕、口腔潰瘍、口炎、眼結膜水腫等,該事件中,貓單純出現黑褐色眼屎和流淚都是很正常的臨床表現。
貓得貓癬當天,吳先生與寵物醫院工作人員的對話
劉醫生認為,在當時沒有臨床表現的情況下,這家醫院做的檢查還是比較到位的,唯一沒站住腳的,就是報告中杯狀病毒抗體有S5偏高的表現,但醫院沒有建議去做PCR檢查。他說,作為醫生,這種情況他還是會建議去做,「做不做是你的事,但說不說是我的事。」醫生要做到告知義務。
但同時劉醫生又表示,在大環境下,寵物醫療也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面——過度檢查。因為進一步做PCR檢查的費用大約是300元左右,所以很多醫生在建議做或不做的選擇中,都會權衡一下動物的臨床表現以及主人的消費狀態,所以在這個爭論中,他猜測醫生應該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關於貓癬問題,劉醫生認為,紅點並不是貓癬前期的症狀表現,因為很多無毛貓身上都會出現紅點或黑點,但大多數情況下,醫生都會建議主人先觀察。
而本身像貓這種應激反應比較大的動物,「換了環境,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免疫力也會出現降低的情況,也有可能被感染(貓癬),但是感染源頭在哪裡?是自身攜帶?還是外界傳染?這都無法求證。」
但他也表示,好在兩種病都屬於常見病,沒有很高的死亡風險。「杯狀病毒屬於免疫性疾病,如果把免疫力提高,很多時候不會發病,也就不會有臨床表現。貓癬只是後期治療要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章玲
編輯 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