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百年論壇 奏世紀凱歌
【 交流分享 合作共贏 】2020年12月14-15日,由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主辦,東方之珠(珠海)畜牧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第六屆中國豬業高峰論壇】在中國珠海·珠海度假村酒店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府及行業領導、著名專家、養豬業上下遊企業家、企業高管、【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群友等600餘人參加大會。【中國豬業高峰論壇】是世界的「博鰲論壇」,在「新冠」、「非瘟」雙疫嚴重影響下,大會的成功召開是對豬業行業的提振,是2020豬業精彩的大聯歡!大會進行期間同步舉行線上直播,觀看人次突破186萬人次,位居中國豬業行業會議線上直播點擊率榜首大會!【2020第六屆中國豬業高峰論壇】大會以健康、綠色、穩定、高效、復產、保供為主題,進一步的凸顯了新視野、新思路、新觀念、新戰略,新模式、新技術、新方案、新產品的大會特點。大會報告共32個,其中國際報告9個,在大會召開前報到日當天下午(13日下午)大會會前會【2020中國豬業新技術新產品發布會】精彩紛呈,大會獨家冠名協辦單位、金牌協辦贊助單位對新技術、新產品進行線上線下發布,活動得到行業領導、專家、參會嘉賓、發布單位的一致高度好評!
【2020第六屆中國豬業高峰論壇】進一步整合了豬產業鏈優勢豬業資源,增進了企業、政府及行業領導、專家、高層對話,搭建了中國豬業共享共贏的發展平臺,幫助豬業企業上下遊企業找到豬病防控、降本增效、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共享共贏的最佳實現路徑,推動中國豬業健康發展,致力於中國豬業崛起!
· 原中國獸藥監察所標準處處長、中國獸醫生物疫苗協會會長夏業才熱烈祝賀【2020第六屆中國豬業高峰論壇】圓滿成功!豬糧安天下,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對豬肉的需求巨大,經過2018年以來的非瘟疫情影響至今,現在中國豬業又站了起來。中國的養豬業會越來越好。生豬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民營經濟、民營組織。中國豬業高峰論壇為中國豬業合作交流提供一流的大平臺,相信本次論壇更精彩,預祝大會圓滿成功!首先非常高興有這個好的機會能夠與行業的專家、同仁一起交流分享,非常感謝李俊柱會長、感謝【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組委會搭建這麼好的、這麼優秀的交流平臺,為豬業專家、企業家、高層人士提供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中國豬業高峰論壇】連續六屆的成功召開,為行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也非常感謝協辦贊助單位的辛勤付出。預祝【2020第六屆中國豬業高峰論壇】圓滿成功!預祝【中國豬業高峰論壇】持續召開為行業崛起貢獻力量!·
中國著名實力派養豬專家、【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組委會會長李俊柱歡迎各位嘉賓來到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珠海。過去的一年,是中國養豬業復產、恢復能繁母豬產能的一年,是巨頭養豬企業快速擴張的一年;過去的一年,是中國養豬上下遊產業百廢待興、披荊斬棘、創新發展的一年;過去的一年,更是中國養豬業格局重構的一年!
2021,必將是中國豬業復興振興的一年;2021,是全國出欄生豬產能迅速恢復的一年,是奮力實現豬肉保產保供的一年;2021,也必將是中國養豬業走上「健康、綠色、穩定、高效、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年!
我們即將告別2020迎接2021,我們即將告別豬市高峰期迎接豬市低潮期,我們即將告別豬價「30」時代迎接豬價「20」時代,我們即將告別豬業「4.0」4G時代迎接豬業「5.0」5G時代,我們即將告別養豬業的散戶時代、家庭農場時代迎接規模養豬時代、集約化養豬時代、集團化養豬時代,我們即將告別傳統養豬時代迎接數位化、智能化、生態化養豬時代!
在這個中國豬業歷史轉折點的重要時刻,由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組委會主辦、東方之珠(珠海)畜牧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世界豬業「博鰲論壇」~「珠海論壇」,今天在這裡隆重開幕了!預祝【2020第六屆中國豬業高峰論壇】圓滿成功!·
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組委會榮譽會長證書、中國豬業發展功勳獎章頒發儀式【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組委會李俊柱會長為論壇現場的榮譽會長頒發獎章;
毛區董事長對當前行業形勢進行分析,並呼籲國家、政府、行業對國家核心育種場要加大扶持力度,尤其在政府專項資金的建立;加大建立疾病實驗室、加大育種工作、加大疾病預防工作;銀行體系優惠貸款;檔案網上可查;引種的公司給予引種補貼、建築補貼、疾病防控補貼等。毛區董事長最後說:最後我希望有更多養殖同行,尤其是地方性的規模化養豬場,必須積極參與十四五規劃的未來,能夠讓我們的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支持中國的種業,愛國並且用國貨,相互扶持實現共贏,最後希望大家支持,謝謝!家育集團董事長毛區健麗、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組委會會長李俊柱、中國獸醫生物疫苗協會會長夏業才、中國機械化養豬協會榮譽會長陳健雄、動物福利養豬合作委員會會長阿永璽、河南農大教授博導田克恭、巨星農牧集團董事長段利鋒、大象集團總裁袁正才、天邦集團副總裁敷衍、大北農集團副總裁趙亞榮、正大集團西南區助理副總裁李元華、廣西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分會許典新、西南大學科信藥業張洪培參加起航儀式。
家育種豬集團創始人、亞盛投資集團創始人毛區健麗董事長家育創始人——毛區健麗介紹了家育育種的成長曆程和成功經驗,她談到「豬糧安天下,強國必先強種」,家育通過當前國際育種中最先進、有效、可靠的基因組選擇育種技術——分子育種技術達到精準育種。截止到2020年,家育培育出的種豬有家育系大白種豬、家育系杜洛克種豬、家育系長白種豬和家育黑豬,母系豬大白和長白的平均產總仔豬數高於全國核心場平均水平。目前家育共存欄GGP母豬6000頭,GGP公豬400頭。每年可向市場提供合格種豬5萬-6萬頭、合格豬苗8萬頭、合格精液60萬劑。談到家育的團隊,毛區健麗介紹家育是一個向(善)行(愛)的企業,用「善」文化影響員工,家育關懷社會困難群體,疫情期間向國內國外積極資助,用實際行動譜寫「家」文化。袁總裁分享了「走在創新路上的新大象」主題報告。袁總裁介紹山西新大象目前有3個種豬繁育核心場和2個公豬站,分別有36個已投產和27個在建擴繁場,分別有50個投產和5個在建商品豬養殖場,在合作的商品豬養殖農戶1278戶,投產和在建的飼料生產場各一個。產業主要分布於山西和內蒙古。預計至今年年底,山西新大象母豬存欄可達到20萬頭,育肥豬存欄150萬頭,年出欄仔豬150萬頭,出欄肥豬115萬頭以上。「多方合作,互利共贏」分享了大象集團多股東企制、多區域布點,將公司化經營與家庭農場和農戶合作,讓更多農人養豬受益,山西新大象通過「公司+家庭農場」、「211」、「1+1+1+1」、合資建場等發展模式、政府優惠政策和金融融資等快速發展,公司收入從2015年的0.5億猛增到2019年的近30億。山西新大象袁總裁倡導新晉商文化,通過新時代晉商博愛、忠孝、節儉、開拓的優勢,努力打造國內領先、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畜禽業航母企業。段利鋒董事長介紹巨星農牧是一家集種豬、飼料、商品豬生產於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在四川、貴州等地建有生豬產業化基地10個,母豬產能方面,當前投產10萬頭,在建9萬頭,在籌建的有10萬頭。 「從危機中得先機,從變局中育新局。」推進規模豬場建設把「多點式」分布變為「繁育一體」和「自繁自養」,有利於生物安全和防控「非瘟」侵擾。豬糞汙處理採用源頭「固液分離」「分類發酵」,最終反哺種植。公司化發展模式近期推行寄養(合作模式)大於自養,未來寄養與自養對等的做法。段董事長認為當前養豬行業有工業化屬性,企業需要通過規模化發展,降低成本,達到企業持續穩定增長的目標,依靠高起點整合全球優質資源與優秀種豬企業合作,不斷發展成為頭部企業。李元華總介紹中國是豬肉消費大國,近幾年中國人均豬肉消費量呈緩慢下降趨勢。他預估2020年國內豬肉產量3400萬噸,豬肉進口量440萬噸,豬肉消費量預估3840萬噸,2020年我國人均豬肉消費預計僅為27.4kg。生豬供給不足,母豬缺口預計在1250-1360萬頭,母豬質量有諸多品質不良問題。「工廠化、規模化、福利化養豬」是未來養豬發展方向。從國際競爭和工業化屬性來看,成本是豬業永恆話題。從歐美國家和我國生豬養殖布局對比來看,中國豬業布局有挑戰。他認為,中國肉製品發展潛力很大,肉製品具有更穩定的經營利潤和更高的估值中樞。趙亞榮總在報告中談到,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獸藥市場,中國獸藥銷售額佔全球330億市場的21%;失去中國市場,等於退出了世界500強。在中國獸藥市場中,化藥佔63%、生物製品佔28.96%、中藥佔8%,豬疫苗成為獸用生物製品的主流方向。趙副總裁介紹,2011-2018年,我國生物製品質檢抽查合格率為99.5%,推行《獸藥GMP》生產高標準,一是為了對接國際標準:推進中國獸藥產品國際化;二是為了拔高門檻,淘汰低端企業,解決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而近些年來,國際主流企業隆重入華,讓行業競爭更加激烈,以企業為主導的創新格局已確立。2017年我國生藥企業生產能力和產能利用率僅為30%,行業可能會進一步淘汰整合。中國新獸藥評審數據看,生物製品佔比51%,生物製品市場巨大。他認為,生物製品特別是疫苗可通過技術研發贏利,研發成功須要快、要準,要靠一把手戰略決策速度。未來,動物疫苗的發展趨勢將走向分子複合,基因工程苗將主導未來市場。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哈爾濱國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牟平王副總經理介紹,診斷製品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涉及到診斷、免疫評估、淨化、監測等等。就疫病診斷而言,國生診斷試劑可檢測40餘種畜禽傳染病,五年前基本沒有的螢光PCR已普及。免疫評估方法中中和抗體還是黃金標準,但並不是和免疫保護具有平行關係。淨化是疫病防控的高級階段,可以實現一勞永逸,但是短期投入大,長期投入小。生物安全和淨化要兩手抓,非瘟診斷也只能用於淨化,但無有效疫苗前,強弱毒檢測沒意義。監測,國生用於監測的試劑盒質優價廉,用於評估生物安全措施的效果,這個產品價格會讓大家驚喜,如非瘟螢光PCR試劑盒進口價格要70元/頭份。如何選試劑盒呢?要有比對試驗,制定科學的試驗方案,多人多次的平行試驗,很快出結果,對不同批次的試劑盒進行留樣比對。他還講到國生現有160多種診斷製品。武建亮總監介紹了《集團化育種公司的育種策略》,他從種豬育種目的與重要性、構建完善的育種體系、落實高效的育種措施、應用先進的育種技術進行了詳細的分享。1)育種重要性:他認為種豬育種對生產的貢獻度為40%,甚至有60%,我們還是以生長、繁殖性狀提升為主;2)構建完善的育種體系:包括登記、客觀測定、遺傳評估、全國金字塔體系等;3)育種措施:建一定規模的核心群,選擇適合的目標形狀及選擇指數(方向、路線要正確),要堅持,用大數據,降低核心群留種率,留種公豬1~3%,母豬15~20%。用BLUP計算;4)應用先進育種技術:全基因組選擇手段,可用於低遺傳力指標,可儘早做出判斷;由於投入大(一頭晶片測定200元),需老闆有魄力!把常規育種和全基因組育種選擇相結合,專業性精準化可持續,不斷提高「國字頭」創新性育種水平和種豬質量。
非瘟防控和飼料禁抗常態化下獸醫疫苗應用的策略和方法原中國獸藥監察所標準處處長、中國獸醫生物疫苗協會會長夏業才夏業才博士帶來了《非瘟防控和飼料限抗常態化下獸醫疫苗應用的策略和方法》。對中國養豬業面臨的病原環境、免疫程序、如何用好疫苗等進行了精彩分享。1)認識疫苗接種的雙刃劍,疫苗是一種特殊藥品,其特殊性在於其用於預防各種傳染性疾病的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和副作用,因此需充分的認識和重視。從正反兩面中作出正確選擇是非常困難的。通常情況下,決策者傾向於根據接種疫苗或未接種疫苗的成本的風險分析,評估接種和不接種疫苗對國家或地區經濟水平的影響,從而作出艱難選擇。2)中美疫苗區別_USA 細菌的,聯苗的多,還有滅活苗稀釋活菌的類型;中國細菌苗單苗為主,聯苗算剛剛開始;中國苗種類多,廠家多,選擇較難。培訓技術人員《疫苗接種技術標準操作規程》併合格上崗。動物流行病學方法:通過對免疫動物和非免疫動物的生長表現、生產性能、病死率等臨床指標進行廣泛的調查統計,進行統計學比較分析,評價疫苗的免疫效果。血清學方法:通常在動物免疫特定疫苗後,需要抽樣採集血清,利用HI、間接ELISA、螢光偏振、中和試驗等技術手段檢測免疫動物體內的免疫抗體,根據疫苗說明書判定群體免疫後的有效保護率,從而初步評價疫苗的臨床免疫效果。攻毒試驗:免疫接種疫苗後對本動物進行攻毒是評價一種疫苗效力的最可信的方法。如果本動物攻毒試驗很難或無法建立,也可以使用實驗動物來評價疫苗的免疫效力。免疫效果監測:通常在動物免疫特定疫苗後,需要抽樣採集血清,利用HI、間接ELISA、螢光偏振、中和試驗等技術手段檢測免疫動物體內針對病原的抗體,根據疫苗說明書判定群體免疫後的有效保護率,從而初步評價疫苗的臨床免疫效果。5)如何用好疫苗?首先是能定量活性、有效和安全指標(如體溫),特別是組合用苗時。
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田克恭田克恭教授分享了《從我國新冠肺炎防控反思非洲豬瘟防控的得與失》。田克恭首先分析了我國人新冠肺炎與豬非洲豬瘟防控的異同,從新冠看非瘟的話,新冠控制的好,非瘟控制的差,原因在於技術層面、管理層面還是其它方面出了問題?從檢測上看,非瘟病源複雜,要分型,還要判斷是野毒、還是Y毒(螢光PCR測核酸判斷有否病毒——ELISA 檢抗體辯別分型,還要看是否缺1或2基因,檢測CD2Ⅴ中的某些片段,且需21天);從感染路徑上看,非瘟能拔牙,屬接觸性感染,只有抗原抗體雙陰性才是好豬;非瘟防控方案可學新冠:全國一盤棋,信息透明,應檢盡檢,限制流動等這些都沒技術性問題,這個病毒並不難對付!下決心是可幹掉它的!黃顯會教授報告題目是《飼料無抗後生豬養殖過程中的用藥策略》。黃教授報告關鍵點:關注良好的「藥房制度」:分類分級管理,分抑菌(都有促生長作用)殺菌,一類預防一類治療,控制好耐藥性;如何少用藥?首先要把飼料做好,包括增加抗氧化,生血,抑制病菌在腸道定殖,抗炎,吸附毒素等組份;其中植物提取物,溶出的有效成分微弱,通常抑菌力有限,要考慮工藝,才能發揮更大作用。賀東生教授分享了他的報告《三體系平衡理論及其生豬防非抗病應用》。賀東生從當前豬業發展的瓶頸和豬病防控關鍵、三體平衡理論和三體平衡理論在豬業的應用進行了主題闡述。賀教授認為,當前,豬業格局和養豬模式巨變(散戶加速退出,大型集團企業逆勢擴張),豬產業各鏈條發生巨變和重組(設施設備、生物安全、消毒、中藥、免疫力、替抗產品異軍突起),產業存在重大瓶頸和巨大風險。賀教授認為,養豬業發展的瓶頸是五座大山:非瘟肆掠橫行、事關生死存亡、環保壓力、減抗禁抗、豬病複雜多變。他指出,當前豬豬免疫力普遍低下,豬體內普遍存在三個體系的不平衡,即營養體系、免疫因子體系、微生態體系,三體系之間分工協作,相互支撐,猶如「三足鼎立」,必須平衡發展。任何一個平衡如果出現問題,在病菌強烈猛攻下,會造成機體器髒功能平衡失調、健康度下降,導致機體產生亞健康,疾病和死亡。賀教授指出優質複方中獸藥可雙向調節免疫功能並協調三體系的平衡。三體系平衡在豬業上的應用有:(1)營養體系平衡:一是提供充足的營養和免疫作用的原材料,二是補充酶製劑;(2)微生態體系平衡:主要是微生態製劑、酸化劑和抗菌肽;(3)免疫因子體系平衡:主要是複方中藥和發酵中草藥。由此得知,三體系平衡產品研發的重點為發酵飼料和原料、維他纖維、水溶性膳食纖維、抗菌肽、維生素、小肽、多肽;微生態製劑、有機酸、益生菌;重組細胞因子、白介素IL、幹擾素等;中藥。1) 2017年邊教授講了陽光豬舍;現在,在遼寧凡是按照他們的 陽光豬舍方案養豬的,都沒非瘟;2) 感染非瘟要有活病毒,且應有一定的量;雖不能一個病毒沒有,但措施得當是可控的;包括營養和養豬環境等;3) 營養素應包括抗應激、免疫系統發育和激發等成份;營養與應激,應激與免疫都相互關聯,營養分配是有順序的,應有一定的充裕度才能通達免疫;陽光養豬法也包括飼料方案;4) 環境控制 包括養殖密度,密度越大,氨與硫化氫濃度高,與粉塵結合,危害更大;陽光豬舍+控制密度就可減少非瘟發病率,邊教授展示的豬場,非瘟發生後有3000多人次去參觀過,現在也沒事;東北建議上地熱設施;舍高要3米;5) 除營養和環境外,應福利化管理減應激,少用疫苗(有爭論的就不用),禁止帶豬的化藥消毒。
廣東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博士、中國農業機械化養豬學會機械化養豬工程分會榮譽會長陳健雄1) 目前毛豬賣價仍在30元/公斤左右,管理較好的豬場成本在16元/公斤以下,技術先進的養豬集團在控制在14元左右,每公斤盈利仍在14元以上,按出欄每頭豬平均重量為125公斤計算,每頭豬利潤仍有1700元左右。2023年豬價可能降到14元以下(如上午李元華老師所述);3) 踩準投資豬市的節奏,降低投資成本(投1億,出欄10萬,虧損時,若豬成本高,一年可能虧光);4) 提高生產水平,包括品種改良、提高飼料有效利用率、母豬仔豬精細化管理;5) 創新發展,差異化競爭,專注或延長產業鏈,包括品牌肉。阿永璽會長就《福利養殖助力企業高層次發展》做主題報告。從發展動物福利的良好基礎、動物福利如何助力企業發展兩方面進行闡述。阿會長介紹動物福利的概念:有感知能力的動物應對環境時,身體和心靈的某種狀態,包括五大福利,既生理、衛生、環境、心理、行為,貫穿整個豬生產過程。2) 拿大獎(如全國名特優動物福利產品,與三品一標同等級別);3) 如何辦?經過企業申報——協會審——上報農業部;4) 參與度如何?已有72家獲得這個獎(基礎母豬500頭,群養,產前產後兩個月可限位養;5) 動物福利與減抗已有全球推動組織,中歐在合作;6) 國內,國家已有立有研發專項,包括大北農在參與。文利新報告題目是《非瘟防控生物安全關鍵技術創新和阻斷劑創製》,分享了非瘟常態下的穩產、復產和精準清除案例。文教授報告中的精彩觀點:1) 合理攝入豬油可減肥、可提高胰島素水平,小鼠試驗和數據統計已驗證,「管嘴邁腿吃豬肉」仍控制糖尿病黃金法則;3) 非瘟會有受體才感染成立,儘管受體還是一個黑箱子,但我們還是搞出個「阻斷劑」;道理是給感染部位貼上一層「膜」;具體來說是用非瘟病毒中的p72和p54結構蛋白,將其在乳酸桿菌中表達,用這個「假病毒」去與受體結合,「真病毒」就靠邊站了!5) 應用:發病後拔牙,還活著的吃下,7天控制住。吳總監圍繞著飼料安全、免疫營養、精準營養3個方面為參會嘉賓帶來了「非瘟常態化下的營養解決方案」。精彩分享內容:1) 飼料生產是物理加工的過程,但是卻存在諸多的變異,需要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技術和工具來降低變異,穩定質量,卓越的製造體系保護員工、社區和環境,卓越運營產生價值2) 飼料安全包含兩個概念,飼料質量安全:包括質量安全要兼顧原料質量、生產管控、成品檢測和農場反饋等方面,飼料廠的生物安全防控:從原料供應、生產加工、工廠消毒和產品供應物流等方面監控入手。3) 基礎營養+免疫營養 ,後者由添加劑或組合來實現;除常規維生素外,還考慮胡蘿蔔素,ⅤC;微量關注Se、Zn(40多種酶構成成分,300多種酶激活因子);適當提高胺基酸添加;4) 非瘟常態化下的營養解決方案:適當提高能量和蛋白水平、適當提高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量、適當提高胺基酸的添加量,優化胺基酸模型,食用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5) 精準營養基於嘉吉的全球大數據原料養分監控數據與最新的動物營養需求模型及配方軟體為精準營養的配方設計提供很好的基礎;單寶龍帶來《防控非瘟的關鍵在於第一、第二道免疫防線》的主題報告。免疫逃逸是免疫抑制病原體通過其結構和非結構產物,拮抗、阻斷和抑制機體的免疫應答。單寶龍指出,免疫逃逸使ASFV難防難控。1) 防非要築防線(黏膜、細胞、體液三道防線),讓非瘟病毒巧妙的「免疫逃逸」失去活力:防線前移到第一和第二;3) 非瘟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細分第一道防線,又包括菌層、蛋白層(sIgA)、上皮C、淋巴層;益生菌定植後可增強sIgA;P2激活產品抵禦非瘟亮點:LP-11是功能強大的益生菌株,穩定性高,安全性好,腸黏膜定植力強,有效刺激黏膜免疫、調整腸道菌群;樹突細胞誘導肽—樹突狀細胞(DCs)增殖分化。DCs作為功能最強大的專職抗原遞呈細胞(APC),可識別、攝取、加工抗原並遞呈給T細胞、B細胞。0IL-21促進多種免疫細胞分化和增殖。21世紀最新發現的細胞因子,源於人類「生命方舟計劃」,醫學上用於治療免疫性疾病和腫瘤。參與調節B細胞增殖、促進骨髓前體細胞增殖和NK細胞增殖、分化和細胞毒活性。在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Px蛋白是囊膜病毒感染期間具有抗原性的蛋白。單寶龍董事長提出非瘟防控有兩道重點線。構築非瘟防控第一道(黏膜免疫),第二道(細胞免疫),同時重視(體液免疫)免疫防線。要防線前移,降低病毒載量。敷衍教授通過分析美國養豬生產經驗,指出我國養豬業的發展過程也類似,報告關鍵內容:1) 美國豬場就在田中,90%糞返田;前10名養豬大戶,有4家是屠宰企業出身,有3家是管理公司,有1家是管理+屠宰(前25家佔63%的母豬數);4) 輪迴雜交,減少非瘟風險,管理好,生產業績也不錯(如杜X長X大母豬,廣西場,產仔也有12.9;6) 我國聯合育種+大公司育種+一般規模公司育種,希望提高公豬站數量,加大數值化、智能化、流程化運用。7) 傅衍(天邦副總裁):以非瘟後中國豬業發展趨勢大視角,與美國比較,提出我國的發展之路和創新做法。王科文的報告題目是《豬群PCV2 流行現狀及其免疫策略優化」進行深度解讀》。報告分享要點:王科文表示,我國絕大多數豬群,儘管在接種PCV2 疫苗,但PCV2 仍多在10-12 周齡以後循環,少數豬場在哺乳期、保育期就有感染;PCV2 抗體血清像(基於Synbiotic ELISA 試劑盒) 和qPCR 結果,能夠揭示PCV2免疫效果、感染程度和時機;基於母源抗體、免疫反應特性和PCV2 循環時間,優化免疫程序。生長豬:綜合考慮母源抗體幹擾和PCV2 循環時間及強度,在PCV2 循環前3 周完成接種;種豬群:根據PCV2 感染壓力和後代PCV2 循環時間確定。2)疫苗效果受影響:第一步要減少母源抗體幹擾,在滴度為400-650時接種,需注意試劑盒不同測定結果有差異;第二步要在感染前3周完成結種;第三步基於前兩步,設立優化程序。周董事長剖析了當前非瘟防控的誤區及後果,要克服人性恐懼,戰勝人性貪婪同事尊重員工的人性,就如何了解掌握非瘟病毒由「靜態」變為「動態」基本認識,怎樣使用不同特點的消毒劑、酸化劑等進行一一解析。張洪培談到,這兩年豬價表現超出他的預期;他預測,至少未來5年養豬都會賺錢。這裡也揭穿了一個事實:如果非洲豬瘟沒有光臨中國,哪來當前的好豬價?2) 非瘟常態化,非瘟大環境,已成定局。但是豬場小環境我們能控制非瘟病毒,如果豬場環境長期保持環境PH值在3.9以下,11.5以上,環境中非瘟病毒很難存活。一個強大的鹼化緩衝系統能夠有效維持豬場環境pH值長期在11.5以上。根據這些思路,張洪培介紹了一個產品——劍客,他稱之為非瘟的天敵。4) 疾病是生命機體與其生存環境不相適應的矛盾產物,在禁抗大趨勢下,中藥發揮的作用就是糾偏!讓生命與環境達到對立統一,讓所有的生命都生活在一個生態平衡的環境裡。5) 那麼,如何評判一款中藥是好的產品張教授作了系統講解,同時張教授分析了生豬自繁自養四個階段的飼養痛點,為控制各階段的豬病梳理思路。曲董事長從分布、歷史淵源、產區概況、特徵特性、保種現狀、開發利用對煙臺黑豬進行了全面的介紹。煙臺黑豬原產於膠東半島東部,以膠萊河以東地區分布最廣,主要包括煙臺和威海兩市的10餘個縣區以及青島的萊西、平度等縣區,以煙臺萊州、萊陽及威海文登、乳山數量多、質量好。該品種為肉脂兼用型。上世紀90年代以後,煙臺黑豬有逐漸淡出市場的趨勢。至2005年,群體不足2000頭。2008年開始,威海市煙臺黑豬保種場,加快群體擴群和選育步伐,同時加大了煙臺黑豬的市場開發力度。目前威海市煙臺黑豬場基礎群母豬規模300餘頭,公豬血統9個,擴繁場基礎母豬群300餘頭,保種已無問題。煙臺黑豬性成熟期130d左右,配種利用日齡160d左右,發情周期19~22d,發情持續天數3~5d,平均妊娠期113.87d,初產母豬平均窩產活仔數11.73頭;經產母豬平均窩產活仔數13.59頭,仔豬平均出生個體重965g,35日齡平均斷乳個體重7.18kg。威海市煙臺黑豬保種場測定了煙臺黑豬其30~100kg的肥育性能,平均日增重443.00±21.3g,料重比3.78:1±0.31。煙臺黑豬不僅在保種和各項性能上取得較好的成績,其開發利用也頗有成果。目前,煙臺黑豬種豬還遠銷到遼寧、貴州、甘肅、安徽、四川、海南等全國10多個省市和地區。從而給核心群豬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一個強有力的支持。威海市煙臺黑豬保種場在保種的基礎上,積極開發煙臺黑豬品牌,註冊了「黑寶貝」商標,為企業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黃強指出了高效養豬五要素(生產管理、環境控制、生物安全、基因遺傳、精準營養)的誤區導致當前母豬繁殖性能僅發揮潛力的60%。3) 重視基礎營養,健康營養,忽視母豬的功能性營養。對於母乳哺乳母豬而言,提高採食量是關鍵。黃強認為,母豬採食量不能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便秘,因此要解決宿便的問題,排空直腸。他的推薦是水溶纖維。大衛·凱西指出,中國養豬產業鏈正經歷著一體化,並且全球一體化是趨勢所在。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要求育種公司進一步開發出綜合性的,以經濟為基礎的價值方案,育種公司必須在整個產業鏈當中尋求增值機會。PIC專注於為全產業鏈帶去價值,包括母豬品系生產力、高生長速度及效率、抗逆性和總體胴體價值。那麼在中國,什麼是胴體價值?對產業鏈的不同環節而言胴體價值有不同的定義消費者是胴體價值的終端,驅動豬肉市場的發展。中國目前的瘦肉評估方式是:活豬—眼觀評估(長度、高度、腹部、後腿);胴體評級—重量,背膘,胴體外型;初分割產量。大衛特意談到了PH對豬肉保水性的影響和肉色的影響,提出pH和剪切力共同決定食用滿意度。那麼,如何從遺傳層面提升胴體價值? 針對養豬企業關注的胴體價值要素,PIC將選育方向鎖定在大體重時的瘦肉率和屠宰率;就屠宰場關注的胴體價值要素,PIC將選育方向鎖定在更低貯藏損失—最終pH;針對零售/ 加工商 關注 的胴體價值要素,PIC 選育方向為 初分割產量;而針對消費者關注的胴體價值要素,PIC 選育方向在嫩度。2) 這樣才能保持對於消費者的透明度、對於出口質量的保證、在全球市場更具有競爭性、在出現公共衛生危機可作出迅速的反應。3) 追溯體系主要包括養殖場的識別、豬只的識別、流動的跟蹤、屠宰場內追溯胴體識別、分割階段的可追溯性等方面4) 國家資料庫:歐盟每個成員國必須擁有一個帶有識別數據的計算機庫,國家資料庫包含所有牧場和養殖場代碼,由農業部批准包含7天內所有豬只的流動,保證每個豬場的專業衛生指標和質量指標。1) 蜘蛛用網捕獲獵物後,先以螯肢內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獲獵物體內將其殺死,由腸道微生物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獲物的組織中,很快將其分解為液汁,然後吸進消化道內。這種特殊的消化方式,叫做體外消化。蜘蛛的體外消化過程中,起主要消化作用的特殊物質,叫做蛋白酶,俗稱蜘蛛酶。2) 蜘蛛酶具有強大的蛋白分解能力、天然的抗菌抗病毒活性和高效的消炎活性,能適應各種的溫度變化,PH範圍廣,即使是在鹽分濃度很高的地方,也可以維持其卓越的活躍性和穩定性3) 天然無毒,可以廣泛地用於功能性食品、化妝品、飼料添加劑。清潔劑、皮革柔軟劑以及醫藥原料中等。4) 韓國生命科學院的專家經過實驗驗證蜘蛛酶在豬、牛和雞的養殖上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能提高斷奶小豬蛋白分解能力減少腹瀉,減少小豬死亡,提高成活率;
美國Acuity育種集團總裁兼首席育種總監克林特·施瓦布報告從美國馬斯霍夫集團以及旗下Acuity種豬育種公司介紹、推動科技創新以及有效的種豬遺傳改良的資源整合、實施種豬遺傳改良計劃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了闡述。3)系統內有效的遺傳槓桿(減少遺傳滯後)。Acuity育種公司是為了滿足對種豬遺傳育種改良綜合解決方案的需要而創立的。近十年來,馬斯霍夫集團的技術團隊一直致力於開發一個育種平臺,使得該平臺能夠培育出優秀種豬,從而提高整個產業鏈的盈利能力。1)Acuity杜洛克豬保留了杜洛克的生長健壯性,具有顯著的肌肉和瘦肉率。利用雜交群體生長性能數據進行選育,以確保其具有最大的遺傳價值。2)Acuity長白豬的培育目標是斷奶時擁有一致的體重及健壯度的仔豬。她結合了兩大特點,出色的母系性能和顯著的瘦肉率。3)Acuity大白豬的選育重點在於母豬使用年限、母系性能和飼料效率以及瘦肉率。它能夠在整個生產體系發揮它的遺傳價值。1)核心群:足夠大的純種群、穩定的種群、詳細的數據收集、完整的後裔測定、全基因組選擇的實施、多性狀基因組評估、高選擇強度、快速的更新率。2)擴繁群:使用高指數的母系品系、適度的更新率、準確的數據收集、高效的後備豬培育。3)商品群:使用高指數終端父系、降低精子濃度、配種管理、商品群測定、對重要經濟性狀的理解。
佩格·索德伯格,瑞典Sweden Moving Floor LLC CEO1) 消費情況:900萬居民,每人每年消費24 公斤豬肉,大部分都是新鮮肉品,30%的肉主要從鄰國進口。2) 生產情況:共1100 個豬場,母豬規模14 萬頭,年出欄260頭;每年每頭母豬提供上市肉豬24 頭,年平均2.2窩;每窩1.2 頭死胎,斷奶前死亡率18%;從分娩到上市的平均日增重為680 克;30-120 公斤體重期間的平均日增重為912 克;大部分豬都在同一個農場或合作農場出生並飼養 。3) 瑞典的養豬業比較重視動物福利,如嚴禁所有豬圈採用全漏糞地板,必須配套混凝土地面。舉例,分娩舍最多只允許25%;需要給予足夠空間,比如分娩欄達6 平米;母豬在設施操作過程中可以偶爾被限制體位。在豬的飼養方面,所有豬都必須能有墊料區活動;必須尊重所有豬的天性,比如:母豬分娩前的用秸稈築巢的天性和豬只用蹄子刨食的天性;哺乳期不得少於4 周;2016 年以後所有豬都必須在麻醉後無痛情況下閹割;不允許斷尾;豬場到屠宰場運輸時長不得超過8 小時。4) 在飼料營養方面,瑞典豬飼料中穀物原料是主要原料;瑞典豬飼料中穀物原料是主要原料;幹飼料是傳統的主流,逐漸向液態飼料發展;液態飼餵- 使用了很多食品工業的副產物。此外,為了改善飼料中的蛋白品質,減少向環境中排放氮元素,使用很多人工合成的胺基酸,如賴氨酸、蛋氨酸和蘇氨酸等。5) 瑞典養豬業的疫病情況較好。良好的健康狀況取決於瑞典的地理位置和限制進口活豬的政策;所有進口業務都被農場疾病控制委員會監管;瑞典沒有國際動物流行疾病辦公室公布的A 清單上的所有疾病。瑞典動物健康服務協會是一個非官方的獸醫師組織,為養豬戶提供健康服務諮詢。6) 瑞典於1986 年通過相關法律後長期堅定地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預防性的措施不允許使用抗生素或生長促進劑,只允許對已經生病的豬用抗生素治療。7) 瑞典養豬業在環保方面也做得比較出色。農業生產貢獻了瑞典16%的溫室氣體排放;每個豬場都必須有能夠消納存欄豬只的糞便的土地;大部分豬場都之中自己的飼料原料,秸稈用於場內的墊料,糞便也用於自己的農田;大部分糞便以泥漿的形式播撒到農田。任何超過2000 頭肥豬存欄的豬場,必須每年向全國委員會申報自己的環保標準。1) 恩格拜博士從汙染控制、資源化利用和養殖生態化闡述糞汙的綜合處理方案。2) 恩格拜糞汙處理技術理念:完全遵循自然條件微生物的生存環境,創造自由最優質的微生物生長條件,多菌種協作,在理想的流化和傳質條件下進行高效生化反應。1) 從100多年前的種豬血統書到現在依靠計算機和巨大的數據集和表現型記錄以及血緣系統和DNA結果,丹育的種豬繁育得到了飛速的發展2) 選用優質豬作為母豬和公豬,實現下一代豬的遺傳改良 基因改良穩定、持久,並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積累,不斷為養豬商帶來更多利潤-持續的遺傳改良,豬群的品質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提高3) 通過丹育的場內置換方案,在自己的養豬場繁育丹育二元豬以進行封閉式畜群繁衍,並確保持續繁殖具有最高遺傳水平的二元種豬,並具有農場特異性免疫力。4) 使用Nucleus Management在線育種管理工具能最大的挖掘豬群繁殖潛力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5) 通過丹育不斷的努力2017年至2020年,丹育繁殖的每頭種豬可創造的持續年利潤平均提高了1.69歐元,永遠超過前幾年的破記錄成果。1) 2018年後非瘟開始爆發,顯然是從周邊國家轉移到中國時通過受汙染的豬肉香腸,然後又通過垃圾潲水餵養轉移到中國豬裡,再通過屠宰場拉豬車拉豬傳遍整個中國;2) 非瘟的主要問傳播方式是受汙染的拉豬車,顯然清理卡車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需要多人協作,有人清洗有人檢查才能把車洗;3) 非瘟的影響在於全世界25%的豬消失,巨大的金融損失破壞了貿易、社會以及對農業和經濟的各種後續影響;4) 從2005年的母豬存欄數據看,多年來產量增加了,由於母豬生產效率提高,實際母豬數量穩步下降,然而2018年末開始急劇下降,近期開始回升中國現有的生豬價格是美國的5-8倍,因此進口拉動非常強勁;5) 豬瘟、口蹄疫、偽狂犬、藍耳現在再加個非瘟將長期困擾伴隨著中國生豬養殖業;6) 堅持不使用疫苗是珠子慢性非洲豬瘟成為常態的唯一方式如果有廣泛的疫苗接受政策我們將看到廣泛的慢性非瘟;根除非瘟計劃的三個關鍵工作:屠宰場的檢測,追溯來源豬場,和全額補償.
2020高產-產房飼養管理方案-關於更大化母豬帶仔數的研究1)分享2020年研究成果:現代高產-產房的管理模式,本模式可以使高產母豬場大大減少寄養母豬數和提高斷奶成活數。具體操作如下:將產房合理調欄分為兩個階段,出生和4-11日齡。出生後,在仔豬執行初乳管理後,先進行第一次調欄:只需要確保本單元內部母豬帶仔數均勻、健弱仔配比均勻即可。第二階段,4-11日齡時進行第二次調欄,分為三個步驟:1.選定本單元內最優母豬,把仔豬全部移出本欄;2.選定本單元內體況等較好的母豬,將剛剛仔豬分別放入。3.最後,選定本單元所有最差的弱子,全部放到最優母豬處。配合Swinco的奶杯系統,飼餵24小時新鮮恆溫的奶水可以達到:大大減少寄養母豬數、斷奶仔豬數增加、斷奶重增加的效果。
2)Peter博士的荷蘭斯登堡大學團隊通過試驗和全程的視頻記錄得出以上科研成果,推廣給高產母豬場。本次分享記錄了普通組和高產組的生產成績,最後得出本方案可行。
12月13日下午【2020第六屆中國豬業高峰論壇】會前會
《2020中國豬業新技術、新產品發布會》隆重舉行,大會獨家冠名協辦單位、部分金牌協辦贊助單位(按發布會順序排名):農信互聯、成都興旺藥業、江蘇健安農牧、廣州三行生物、山東寶來利來、家育種豬集團、安徽東方帝維對新技術、新產品進行線上線下發布,活動得到行業領導、專家、參會嘉賓、發布單位的高度評價。
· 冠名特別協辦單位:赤峰家育種豬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 會議紀錄片航拍單位:廣東騰駿生物營養科技有限公司 感謝大會支持媒體《今日養豬業》、《國外畜牧學-豬與禽》、《新畜牧》全媒體、中國養豬網、新豬網、愛豬網、養豬信息網、百思特豬、豬好多網、農牧前沿、畜牧大集網、《中國動物保健》、豆粒養豬App、《豬業科學》、《新飼料-規模養豬》、大畜牧、畜牧人、微養豬、《獸醫導刊》、豬客網、《中國豬業》
相約2021 再相聚 再出發
相約12·13-14 中國豬業的山盟海誓
六年靠譜、務實、求是,六年碩果纍纍、盛譽遍布中華大地,【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創百年論壇,奏世紀凱歌!【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將繼續聚集豬業各領域頂級智慧,整合行業內外有效資源,互通有無,取長補短,搭建中國豬產業鏈共享經濟發展平臺,幫助豬業企業實現降本增效、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共享共贏的最佳路徑,推動中國豬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助力中國豬業崛起!
每年一屆的固定時間12月13-14日、固定地點中國珠海的【中國豬業高峰論壇】會議,已經成為年度中國豬業最大盛會、世界一流豬業會議品牌大會。2016-2018年連續三屆論壇大會參會人數均突破1000人。大咖雲集、豬業名流齊聚珠海論道,乾貨的大會、真知灼見碰撞的大會,讓我們相約2021年12月13-14日【2021第七屆中國豬業高峰論壇】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