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只是一介書生,他為何懂得許多道家秘聞

2021-01-09 江流兒歷史故事

《封神演義》成書時間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由於該部小說世界觀頗為宏大,還充斥著許多神仙鬥法的場景,也是遠播海外,成為中國最著名的神鬼小說之一。

甚至還有不少朋友覺得:為何四大名著沒有《封神演義》這部作品?

然而,不少人只知《封神演義》精彩,卻不清楚該作品作者到底是誰。據公開資料顯示,《封神演義》的作者是明代文人許仲琳。

許仲琳出生於1560年,卒於1630年。他是江蘇南京人,生活於嘉靖時期。

然而,許仲琳只是一介書生。奇怪的是,《封神演義》中有許多道教鬥法與宗教秘聞。

那麼,一介書生的許仲琳,是從哪裡得知這些道教秘聞?亦或者說,《封神演義》並非許仲琳一人撰寫的嗎?

近些年,關於《封神演義》題材的影視作品接連搬上大銀幕。

其中有兩部以《封神演義》為題材的動畫片,皆斬獲高額票房,也讓不少朋友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封神演義》這個經典IP。

其實,《封神演義》故事並不深奧,總結起來無非就是,闡教、道教的弟子幫助周武王姬發,打敗昏庸無道的商紂王。

截教弟子選擇同流合汙,與申公豹一起和周武王姬發作對。

大家可以這麼認為,《封神演義》沒有太多內在含義,該書有許多打來打去的場景,以及著重描寫一些神仙鬥法的故事橋段。

可說句實話,自從《封神演義》問世之後,該書地位不太高。明朝末年還有清朝時期的文人,對這部小說也是嗤之以鼻。

畢竟,《封神演義》文筆較為普通,故事性和人物往往千篇一律。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受到歡迎,無非鴻鈞道人,與元始天尊、老子等人,聯合昊天上帝制定的封神榜,有點噱頭罷了。

回歸正題,《封神演義》其實並不像《西遊記》那樣,有著諸多寫實意義的經典名作,《封神演義》就是一本徹頭徹尾讓人娛樂的小說,所以《封神演義》是無法入選中國四大名著之列。

但瑕不掩瑜,《封神演義》雖說文筆和故事性頗為一般,但是該作品有著極其龐大宏觀架構。人物細節性格還有神仙鬥法時的場景,讓人看過以後印象深刻。

《封神演義》在孩子們中尤其受到歡迎,無外乎《封神演義》通俗易懂,哪吒、楊戩、雷震子等人相貌奇特,本領高超。

可是《封神演義》中,"封神"才是該部書精髓。

據《封神演義》第15回原文記述:"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教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

簡單來說,天帝聯合三教,希望在商周之戰中錄取365位正神。

周武王姬發攻破朝歌之後,姜子牙手握封神榜,完成了下山之前,原始天尊交代給他的任務。

那問題就來了,《封神演義》裡充斥著大量神仙鬥法,還有道教秘聞,該書作者許仲琳,又是如何知曉這些道教秘聞,和神仙鬥法的細節呢?

可能有不少同學會說了:前文筆者不是說過了嗎?《封神演義》是一本供人娛樂的書籍。那麼許仲琳撰書之時也沒想那麼太多,就是天花亂墜刻意胡吹一通。只要讓該書通體連貫,就沒什麼大問題了。

然而筆者相反問大家:《封神演義》中有許多道家專用詞彙,而且一些法寶和符咒,也並非信口胡謅就能說出來的。

所以許仲琳編撰《封神演義》時,肯定請教了與他相熟的道士,或者是宗教人士。

甚至有不少人懷疑,許仲琳到底是不是《封神演義》的作者?

按照如今流傳的說法,日本藏有一套明代版《封神演義》,這本《封神演義》成書時間不晚於公元1640年。該書第二頁有一行字:"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

逸叟是許仲琳的號,鐘山對應南京,所以許仲琳即使不是《封神演義》作者,但他也將民間流傳的封神故事,編纂在一起。

可是這本書作者到底是誰?按照晚清至民國時期文人大家的說法,《封神演義》原作者名為李雲翔。

李雲翔乃明朝崇禎時期的才子,且一生以編書為生。

有可能是李雲翔閱讀多本神怪小說之後。一時技癢,照葫蘆畫瓢寫出《封神演義》?

現如今,有不少出版社將許仲琳和李雲翔這二人,共同作為《封神演義》的作者,並標明於書籍正面。

此外,除了李雲翔、許仲琳之外,根據《曲海總目提要》一書記載,《封神演義》的作者還有一人,名為陸長庚。

陸長庚乃是明代"內丹派"創始者,多年研讀道家典籍。

由於陸長庚是道教權威人士,因此,《封神演義》裡,才會出現這麼多讓人匪夷所思,但卻看似合理的一些道教秘聞。

總的來說,《封神演義》作者到底是誰,其實已無從考證。

畢竟明朝時期,不少私人作坊都擁有編書、撰書能力。

加之自宋朝之後,活字印刷術發展迅速,書籍已經走入尋常百姓之家。

無論是李雲翔、許仲琳、陸長庚,他們三人中的哪一位編撰的《封神演義》,都無法泯滅這部作品的經典之處。

這本小說,雖以神怪妖魔鬥法而著稱,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有意思的故事。譬如,為何昊天上帝要錄取365位正神?他錄取這些正神的目的又何所在?

以下這本由多位歷史文學教授共同推薦的《封神演義》,其中有許多註腳,會原原本本的向大家剖析,《封神演義》中一些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相關焦點

  • 板角青牛、五色神牛,為何《封神演義》的主角都喜歡「騎牛打仗」
    《封神演義》這部古典神怪小說,在我國應該是家喻戶曉。據專家考證,《封神演義》作者為明代文人許仲琳,其成書時間應該在萬曆年間。近幾年,以《封神演義》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不斷被搬上大銀幕。由於《封神演義》有許多"鬥法"場景,也讓這部作品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筆者清楚的記得,小時候閱讀《封神演義》時,其實看不太懂一些文言文。
  • 封神演義:論地位他是闡教十二金仙的上司最後為何跳槽去了佛門?
    在許仲琳的《封神演義》中有這麼一個人說其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但他的地位在闡教又很特殊,闡教十二金仙都稱其為老師,可是論人品卻相當不堪,最後竟然叛了道教投身到佛門去了。在原著《封神演義》四十五回中聞太師請了金鰲島十仙君擺了個「十絕陣」後又請來了羅浮山的趙公明,代表周武王伐紂的姜子牙一看很難搞呀,闡教十二金仙也正在討論誰為破陣主將,互相推讓僵持著,只見空中來了一道人跨鹿乘雲,香風襲襲。怎見得他相貌稀奇,形容古怪!真是仙人班首,佛祖流源。來者到底為何人,有詩曰:一天瑞彩光搖曳,五色祥雲飛不徹。鹿鳴空內九臬聲,紫芝色秀千層葉。
  •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從《封神演義》看姜太公如何釣魚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早已成為人們的口頭禪,姜太公直鉤垂釣渭水河畔的故事,大多數人也耳熟能詳,其故事來源於明朝許仲琳的《封神演義》。隨著90版《封神演義》電視劇的上映,封神榜的故事更為大家所喜聞樂道。其中的主要人物姜太公原本就是中國歷史中真實存在的重要人物,在扶周滅商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你以為是神在統治人類,那為何是人來封神,什麼人才有資格封神?
    1、探討《封神演義》原著的優缺點《封神演義》作為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成書於500年前的明代,作者雖說是許仲琳,然而卻存在諸多爭議,有人說這本書是許仲琳啃老的結果,也有人說這本書的作者本來就不是一個人,被歷史塵封多年以後,如今已經找不到完全的證據證明這本書的作者是誰了,當然這也符合古代成書的歷程,古代一本小說從開始創作到出書確實是要經歷漫長的時間
  • 封神演義:姜子牙共封了365位正神,但只有這7位是真正有權力的!
    封神演義:姜子牙共封了365位正神,但只有這7位是真正有權力的!說起封神榜就能想到美豔的蘇妲己,就能想到姜子牙的壯舉,但真正吸引人的還是最後封神的片段。在女媧娘娘收了三妖之後,周武王伐紂就算正式結束了,緊接著,就是姜子牙上封神臺打開天書進行封神。
  • 封神演義:無刪減插圖版,胡適、莫言都愛的中國神魔小說典範之作
    《封神演義》足足70萬字,雖然講的是神話,但其中暗藏的無數人生智慧,卻能成為所有國人的處世參考:「心似浮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 寓意生活是自己的,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要在心態寧靜下積極生活,在積極生活中尋找寧靜。「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這是樵子對姜子牙的稱讚,寓意年輕人需要志存高遠,也告訴我們年齡從來都只是一個數字,人生也沒有太晚的開始。
  • 封神演義:官場人事調整的大戲
    有人說封神演義的水平遠遠不如西遊記,無論是人物刻畫還是情節描寫,都沒有什麼深度。起初我也表示同意,隨著對原文的深入研讀,我開始改變這種想法。要讀懂封神演義,首先要探究以下幾個問題。(特此說明:本文所有論點論據來自封神演義原文,而不是西遊記、山海經或者別的書籍,我國的道教神仙體系混亂複雜,不必糾結究竟誰對誰錯。)一,神和仙有啥區別?
  • 看《封神演義》原著三觀盡碎
    看《封神演義》原著三觀盡碎《封神演義》是明代的神話故事小說,也叫作《封神榜》《武王伐紂外史》等名稱。這部書的作者據說是許仲琳,但是這一說法至今存在爭議,因為當時寫小說的作家地位很低甚至會被人瞧不起,導致那個時期有很多作品都沒有留下創作人的名字,《封神演義》裡面主要以奇幻和天馬行空的思想聞名於世,是中國古代著名神魔小說之一。
  • 封神演義:「昊天上帝」究竟有多牛,與玉皇大帝是什麼關係
    封神榜是大家都喜愛的一部電視劇,無論是老版的還是新版的,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卻沒有提及。即使在原著小說中總共也只提及了四次,從未正式出場過。他就是昊天上帝。在道家神話中,昊天就是玉帝,玉皇大帝稱號很多,如:「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老天爺」等等。那麼在封神演義中,作者筆下的昊天上帝又是什麼人呢?他是玉帝嗎?
  • 哪吒為何追殺李靖?你看李靖對哪吒做了些什麼!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封神演義》中卻同時存在這兩大主題。《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兩次被李靖拋棄,導致哪吒追殺李靖。 二、父子恩怨為何最終被化解? 《封神演義》中哪吒弒父完全是受仇恨意識驅使,這點在小說中寫得很清楚。
  • 封神演義中的坐騎排名
    封神演義,明代最著名的浪漫主義神話小說之一,全文大氣磅礴,有著與三國演義相似的章回體和歷史背景,又有著與西遊記類似的神話故事。更為重要的是,封神演義不僅宣揚了周王朝取代殘暴商紂的歷史必然和天人同心;而且,更重要的是,封神演義確定了我國神話譜系。在這點上,封神演義的歷史重要性在某種程度上直追明代四大名著。
  • 《封神演義》中,太乙真人將哪吒改造成三頭八臂的真正原因
    《封神演義》中,太乙真人將哪吒改造成三頭八臂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封神演義》中,哪吒三頭八臂的真正威能有多大?昊天上帝令十二仙首稱臣,三教共議封神榜,通過聖人們的討論,最終決定由元始天尊負責這一事項。元始天尊為了封神大業的順利進行,可謂做足了準備,他首先將玉虛宮至寶靈珠子交給太乙真人,讓其脫胎轉世,為凡間的武王伐紂做先鋒官。太乙真人很快就找到了合適的人選,那就是陳塘關總兵李靖。李靖本崑崙山度厄真人門下弟子,有道家的法術基礎。李靖現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金吒跟隨文殊廣法天尊修行,二兒子木吒跟隨普賢真人修行,他們都是玉虛門下的弟子,又兼之李靖之妻將要生產。
  • 封神演義:鴻鈞老祖到底收了多少個徒弟?
    在《封神演義》裡的人物論地位和實力最高的就是鴻鈞老祖了,他在《封神演義》出場時曾高歌:「高臥九重雲,蒲團了道真;天地玄黃外,吾當掌教尊。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玄門都領袖,一氣化鴻鈞。」
  • 闡教十二金仙弟子為何封神榜落在崑崙山學藝60年無成的姜子牙手裡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弟子,而且「絕世衰人」申公豹也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一場闡教與截教之間的爭鬥,就因為申公豹對於元始天尊偏愛姜子牙產生的嫉妒之心開始了。可真實的情況是姜子牙根本就沒有師父,至於元始天尊是不是姜子牙的師父不知道,倒是「封神榜」這件後天至寶闡教十二金仙沒得到,反而被姜子牙拿走了呢。《封神演義》中說這姜子牙十二歲上崑崙山,七十二歲下山,學藝六十年,元始天尊沒有教他什麼,姜子牙只是在崑崙山的麒麟崖上讀兵書讀了40年,當然元始天尊也暗中觀察姜子牙發現他是一個赤誠、正直之人,又掐指一算姜子牙命中無福成正果,反而精通六韜三略。
  • 封神演義中,最厲害的並不是各類法寶,而是申公豹的一句話
    如果時間能重來,估計《封神演義》裡的截教道友在聽到那句「道友請留步」後,不是轉身離去,就是祭出法寶宰了申公豹這個小人。 不論是讀過《封神演義》原本,還是看過影視劇,相信每個人都會對申公豹這廝嗤之以鼻。不過,申公豹的不討喜,恰恰說明作者擁有高超的文筆。
  • 封神演義中,哪吒明明有魂魄,為何一直說他是蓮花化身沒有魂魄?
    《封神演義》是我最早看的小說,那時候還在小學,對其中哪吒和楊戩兩位的特質影響最為深刻,楊戩我們改天再說,今天就來說說哪吒的蓮花化身。《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因是蓮花化身,就有一個好處,在姜子牙等人往朝歌一路闖關的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旁門左道之士,修煉成一些針對魂魄的法寶或法術。
  • 封神演義玉虛宮十二金仙
    賜予哪吒七件厲害的法寶,授予哪吒蓮花化身 令其復活,還傳授哪吒「三頭八臂」的神通、變化術及隱身靈符口訣等法力,懂得起死回生之術,隔空取物造人之法。自身的道法高超,還會運用各種奇珍異寶,提煉丹藥修煉大法等妙方,是崑崙十二金仙中最有個性、最為特別的護短仙人。
  • 《西遊記》裡窩囊的太上老君,為什麼能在《封神演義》大顯神通
    昨天我講了關於哪吒的故事,並且涉及到佛為上還是道為上的問題,那麼同樣的問題,同樣的影響到我下邊說的這個人物,貫穿《西遊記》和這個《封神演義》的一個重量級人物-太上老君。可是就是這麼一個看起來非常窩囊的老頭,在《封神演義》裡是大顯神威,道教有三清,太清,上清,玉清,這個上清是元始天尊,太清就是太上老君,就等於道教的總掌門,在《封神演義》裡面等閒事是請不出來他的,後來通天教主大擺萬仙陣,誅仙陣,以及後來的什麼絕仙陣,滅仙陣,這個時候太上老君才出山,一個人打破誅仙陣,萬仙陣,大展神通,就是厲害的不得了。這是什麼原因,同樣還是一個道理。
  • 《封神演義》中名氣最大的闡教十二金仙,哪位實力和地位最高?
    想必,大家在讀《封神演義》的時候,都曾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那就是,整本《封神演義》的起因,是昊天大帝,也就是玉皇大帝,覺得天庭無人可用,看到闡教十二金仙個個有實力,有能力,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