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南京秦淮警方披露了一起案件,案件內容是:兩少女在某賓館房間內吸食某種氣體,觸發煙霧報警器。接到報警後,民警立即趕赴現場,發現這兩名少女竟精神恍惚坐在床上,並痴痴傻笑。案件調查後兩人吸食的是一種名叫「笑氣」的東西。笑氣是什麼?「笑氣」學名:氧化二氮,常被用在蛋糕房奶油發泡和醫療麻醉手術上。因能使人失去痛感並發笑而被稱為「笑氣」。但長期吸食「笑氣」嚴重的會精神錯亂,甚至抽搐、休克、腦中風死亡,更有甚者,因吸食「笑氣」而終身癱瘓,徹底喪失自理能力。
在6·26日國際禁毒日前夕,在北京市禁毒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將針對「笑氣」「小樹枝」等新精神活性物質列入第三代毒品。發布會上講明:所謂第三代毒品,是指為逃避執法打擊而對列管毒品進行化學結構修飾所得到的毒品類似物。未被國際禁毒公約管制,但具有與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強的興奮、致幻或麻痺效果。
這類物品可怕之處就是:
1、它在你我的身邊可以輕易得到,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它的毒害就沾染上了它
2、它一旦沾染後,就容易成癮
3、一旦成癮,給人身體造成的危害不可恢復
那麼我們就從源頭上反思一下,為什麼未成年人能接觸這類東西?
1、被人誤導。他們一定是被某些人錯誤地告知「這種東西可以吸食,並且吸食後會很舒服,而且便宜還沒有副作用」
2、管制漏洞。因為這些物品,有可能被用作他用,比如做蛋糕,做麻醉劑。相關單位對於這些打「擦邊球」的東西,還沒足夠的管制。
3、未成年人辨識能力差,好奇心強。
那麼我們自身能做些什麼?也是我個人意見:就是加強教育,提高警惕。
1、加強教育。(1)教育自己的孩子讀好書,做孝順父母之人。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定會謹聽父母之言,不做忤逆之事。(2)要結交正直的朋友,不要與學校及社會上品行不良的人打交道,更不要去那些迪廳、KTV等不良場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最好的避免危險的辦法就是「遠離危險」。一定要多與自己的孩子溝通交流,注意他們的思想動態,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平常可以多與他們共同參加一些課外活動,比如登山,打球,散步,或者共同參加志願者活動,來增加感情的交流。告訴他們「生命是何其重要,一定要好好珍惜,把它用到有意義的地方!」所有這些孩子的異常行為,與我們每一個家長是分不開的。
2、提高警惕。要告訴他們社會並不是完全的美好,它也有陰暗的一面,時常帶他們觀看一些社會上的反面教材。比如一些詐騙、搶劫等犯罪案例,告知他們如果碰到這樣的情況該如何應對。事實證明,我們的很多孩子、包括成人,在遇到這方面的情況時,往往會驚慌失措,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說明:我們從來就沒有想過這些事情,又怎麼去坦然應對?
最後希望通過這樣的一件社會事件,希望能給我們每個人都帶來警示。
人不需要常常被教育,但需要常常被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