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首例非法捕撈湟魚案審判 男子被判5個月

2021-01-10 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訊 (本網記者 陳鬱 報導) 青海湖湟魚在整個青海湖生態系統中處於核心地位,11月9號上午,青海省首例非法捕撈青海湖湟魚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西寧一審宣判。

青海湖湟魚是《青海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中明令禁止捕撈的魚類。受利益驅使,非法捕撈青海湖湟魚的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今年6月29日晚11點,被告人王某某與兩名同夥駕駛車輛攜帶衝鋒舟、網具等作案工具,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哈爾蓋爛泥灣羊頭俄堡附近的青海湖湖面上捕撈青海湖湟魚,被執法人員當場抓獲,收繳湟魚237.5公斤。

法庭認為,被告王某某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期、禁漁區非法捕撈青海湖湟魚,情節嚴重,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鑑於其具有坦白情節,且被告人與公益訴訟人達成調解協議,因此在量刑時酌情從輕考慮。

最終,法院依法判決被告人王某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拘役五個月、沒收作案工具、承擔等同於其捕撈數量的湟魚魚苗在青海湖的放流費用11875元,並當庭公開賠禮道歉。其同夥松某某、陳某某另案處理。

青海湖自然保護區水上公安局副局長張保太說:「此案是我省首例非法捕撈青海湖湟魚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也取得了社會公益界的大力支持,增加了非法捕撈違法行為的犯罪成本,更有利於我們今後的執法工作,為推進青海湖漁業資源恢復提供了更大的法律支持。」

相關焦點

  • 青海首例非法捕撈湟魚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圖為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現場 安永勝 攝中新網西寧11月9日電 (魯丹陽)9日,由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青海省首例非法捕撈湟魚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當庭宣判。非法捕撈者王某某被判拘役5個月,並判令其承擔修復青海湖生態環境在青海湖放流裸鯉23750尾魚苗的費用11875元。
  • 一年只長一兩肉的青海湟魚,被吃成瀕危物種,非法捕撈仍屢禁不止
    非法捕撈造成生態價值損失高達9.5萬元2018年6月29日23時許,青海省青海湖水上公安局布哈河派出所、湖東派出所執法人員聯合海北州漁政執法大隊支隊執法人員在海北州青海湖哈爾蓋附近執法中,發現犯罪嫌疑人王志利與其餘兩名犯罪嫌疑人非法捕撈青海湖湟魚。並當場查獲充氣式衝鋒舟一艘,船槳一副、裝有疑似青海湖魚的塑料編織袋6袋。
  • 非法捕撈青海湖「湟魚」 王某某被判拘役5個月
    新華社西寧11月10日電(記者張大川)9日,由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檢察院提起的一起非法捕撈青海湖「湟魚」(學名「裸鯉」)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公開宣判。綜合被告人的犯罪事實、量刑情節,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法院依法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被告人王某某拘役5個月,承擔為修復青海湖生態環境在青海湖放流23750尾湟魚魚苗的費用11875元,並當庭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 青海湟魚!這種「一年只長一兩肉」的魚被吃成瀕危物種了
    非法捕撈造成生態價值損失高達9.5萬元 2018年6月29日23時許,青海省青海湖水上公安局布哈河派出所、湖東派出所執法人員聯合海北州漁政執法大隊支隊執法人員在海北州青海湖哈爾蓋附近執法中,發現犯罪嫌疑人王志利與其餘兩名犯罪嫌疑人非法捕撈青海湖湟魚。
  • 青海湖湟魚又有好消息了!
    青海湖湟魚又有好消息了!數量突破9萬噸!較保護初期增長了35倍!「封湖育魚、建設增殖放流點、加強漁業監測、打擊非法捕撈。」為了讓青海湖裸鯉資源快速增長,我省不斷加強裸鯉資源保護。12月2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獲悉,截至目前,青海湖裸鯉資源量達9.3萬噸,比去年的8.8萬噸增加了0.5萬噸,增長了5.6%。青海湖裸鯉蘊藏量較保護初期增長了35倍。
  • 非法捕撈湘江流域魚類,一男子獲刑並被判責令修復環境
    非法捕撈湘江流域魚類,一男子獲刑並被判責令修復環境 2020-05-11 0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海警方查獲100餘公斤青海湖「湟魚」
    新華社西寧11月28日電(記者周喆、沐鐵城)記者從青海湖自然保護區水上公安局獲悉,該局近期查獲一輛非法運輸青海湖湟魚的嫌疑車輛,涉案湟魚100餘公斤。日前,青海湖自然保護區水上公安局確定線索,11月26日有人非法運輸青海湖湟魚。
  • 青海查處違法偷捕湟魚案件11起!處罰25萬元,15人獲刑
    2019年,我省共查處違法偷捕湟魚刑事案件11起,查獲漁貨物2737.8公斤,6起案件被提起依法公益訴訟,15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處罰生態修復費用25.2497萬元。這也是自2018年我省首例青海湖裸鯉公益訴訟案之後的第二例公益訴訟。
  • 萬州區檢察院起訴重慶市首例利用可視錨魚器的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案情回顧2020年3月4至7日,犯罪嫌疑人馮某連續在萬州區長江一級支流五橋河和龍寶河水域使用可視錨魚器非法捕撈水產品,期間共捕獲鯉魚四條(經稱量3月7日,馮某被現場抓獲,現場查獲可視錨魚器一套(包括魚竿1根、視頻顯示器1個、視頻顯示線1根、錨鉤6顆),漁獲物鯉魚1尾(重1.26千克),後經進一步偵辦,從其家中查獲漁獲物2.1kg。4月9日,案件移送至萬州區檢察院。據悉,此案是重慶市查獲的首例利用可視錨魚器並取得司法鑑定的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 全國首例非法經營「笑氣」案宣判 被判有期徒刑兩年
    ­  浙江雲和一男子通過微信購買「笑氣」,再自行包裝出售,截至案發,共售出「笑氣」1.2萬餘盒,獲利3萬餘元。4月4日上午,浙江雲和法院公開對這起全國首例非法經營「笑氣」刑事案件進行宣判。­  浙江雲和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殷某某某違反國家規定,在未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經營一氧化二氮,數額共計人民幣30萬餘元,違法所得人民幣3萬餘元,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其行為構成非法經營罪。被告人殷某某某在歸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之規定,可以從輕處罰。
  • 男子曬吃湟魚被罰 屬明令禁止捕撈野生保護動物
    原標題:男子視頻網站曬「吃湟魚」被罰7000元近日(13日),某視頻平臺中一段視頻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有網友指出視頻中男子在烹飪的魚是明令禁止捕撈的青海湖湟魚。視頻中,有數條魚在鍋內被烹煮。
  • 男子曬吃湟魚被罰 網友:你攤上大事了!
    近日(13日),某視頻平臺中一段視頻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有網友指出視頻中男子在烹飪的魚是明令禁止捕撈的青海湖湟魚。視頻中,有數條魚在鍋內被烹煮。有網友看出,在鍋內被烹煮的是青海湖特有保護動物湟魚。青海湖自然保護區水上公安局辦公室主任覃永生:我們也希望廣大群眾自覺地不要去收購、捕撈、食用湟魚,以保護我們的資源,讓我們的青海湖資源得到永續的利用。
  • 重慶首起採用可視錨魚器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告破
    重慶首起採用可視錨魚器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告破(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重慶3月26日消息(記者趙聰聰 通訊員邱隆建 嚮導)近日,長江航運公安局萬州分局查獲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該案系重慶首例利用可視錨魚器並取得司法鑑定的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 四川首例|瀘州男子使用「可視錨魚」設備非法捕魚 被判處拘役2個月
    瀘州市屬於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以來,瀘州各級各部門正積極貫徹落實長江禁漁令。然而,非法捕撈行為仍有發生。沒收作案用可視錨魚設備一套。四川首例利用「可視錨魚」設備在長江流域非法捕魚案當庭宣判。
  • 三年自然災害青海人靠湟魚度過了饑荒,如今有人吃被罰7000塊
    湟魚,俗稱湟魚、花魚、狗魚、無鱗魚,屬於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裸鯉屬。其實,湟魚的學名本叫普氏裸鯉。因湟魚屬鯉科,無鱗,且產於青海湖水系,因此湟魚又變成了青海湖裸鯉。湟魚全身裸露,幾乎無一鱗片,體性近似紡錘,頭部鈍而圓,嘴在頭部的前端,無須,背部灰褐色或黃褐色,腹部灰白色或淡黃色,身體兩側有不規則的褐色斑塊,魚鰭帶淡灰色或淡紅色,也有個別全身呈淺黃色或深綠色的。據說這種生活在青海湖中的冷水湟魚,一年才長1裡面,十年才長1斤重。然而正是這種不起眼的湟魚,在三年自然災害導致的大饑荒中拯救了上萬的青海人。因此,無數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老人將湟魚視為救命魚。
  • 欽州一男子非法捕殺蟒蛇食用被判1年6個月
    欽州一男子非法捕殺蟒蛇食用被判1年6個月欽州一男子偶遇一條重約5公斤的蟒蛇,竟將其宰殺打算煮食!3月4日上午,欽州市欽南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一起非法捕殺蟒蛇食用一案。最終,法院以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依法判處該男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三千元。2月14日下午,家住欽州市欽南區那麗鎮的黃某在山上拾柴火時,偶然發現了一條兩米多長的蟒蛇,一時嘴饞,遂使用木棍和藤繩將其捕捉並回村宰殺。當天傍晚,黃某在家中被欽州市森林公安局民警抓獲。
  • 遊客指茶卡鹽湖嚮導誘導吃湟魚,警方:販賣違法
    針對上述行為,8月9日,青海省青海湖自然保護區水上公安局副局長張保太告訴澎湃新聞,湟魚是青海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將以每公斤湟魚處罰400元的標準對餐館進行處罰,非法捕撈達到50公斤以上則以刑事案件立案。嚮導聲稱「喜歡什麼口味做什麼口味」孫先生向澎湃新聞回憶,8月6日,他和同伴在青海省茶卡鹽湖旅遊時,負責此次旅遊行程的陳姓嚮導對其透露,當地有湟魚可以吃。
  • 黑龍江高院發布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 非法獵捕雪兔獲刑
    來源:勁彪新聞原標題:黑龍江高院發布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 非法獵捕雪兔獲刑10年? 醫療垃圾倒在冰面上獲刑勁彪新聞訊(記者 賈傑) 黑龍江省高院近日發布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涉及汙染環境案、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案、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及非法佔用農用地案等。
  • 青海一司機運送湟魚200餘斤被查獲
    11月26日,省交警總隊高速公路支隊三大隊成功查獲一輛非法運輸青海湖湟魚的嫌疑車輛,當場查獲涉事湟魚200餘斤。當日11時13分,省高速公路支隊三大隊接到青海湖自然保護區水上公安局線索「有人非法運輸青海湖湟魚,據了解涉事嫌疑人會駕駛車輛途徑你們轄區,請交警部門協助設卡攔截。」
  • 守護青海湖湟魚重生的力量
    今年恰逢青海湖第五次封湖育魚的最後一年,記者來到青海湖畔,走訪執法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與民間救護隊深入交流,探尋這些讓青海湖湟魚重生的力量。1 「救命魚」處境岌岌可危提起湟魚,青海人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因為歷史上它曾拯救過無數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