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人們壓力普遍提高的情況下,寵物不僅是我們的夥伴,還經常擔任治療者的角色。
很多養寵物的人都深有體會,自己會依賴動物更多。
動物的治療能力完全讓我們驚嘆,這些毛茸茸的小東西可以幫助我們減輕抑鬱和焦慮,減少孤獨感,提高情緒。
但是,動物治療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經常被忽視——那就是它還能「治療」囚犯,「拯救」他們黑暗的心靈。
2015年,動物保護聯盟在印第安納州的彭德爾頓懲教所啟動了一項計劃,名為「FORWARD」。這是一項貓和囚犯互相拯救的計劃,他們將一起「坐牢」。
他們將一些流浪的貓咪集中在一起,並將它們放置在教養所中,讓囚犯照顧貓咪。
這些貓咪大多數都被傷害或者虐待過,對人缺乏信任,被收養的機會較低。
它們需要的是耐心和關愛,如何能讓它們再度對人類產生信任,這是一個需要堅持的過程,想擼貓那肯定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畢竟貓咪才是「主子」。
兇狠的犯人和可愛的貓咪放在一起任人怎麼看應該都不會和諧,很多人認為這個項目的啟動者心多少是有點大。
一開始大家都很擔心貓咪會再度受到虐待,但項目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曾經愛好打架鬥毆的囚犯畫風搖身一變成了正兒八經的貓奴,獄警眼裡的刺頭分子每天都守在貓玩具面前眼巴巴等著跟它們一起玩耍。
帶著花臂的彪形大漢先不管下雨自己會不會淋溼,他心愛的小貓咪必須先穿上雨衣,還是小黃鴨的,眼裡是藏不住的關心與愛護。
聰明的計劃創始人還立下一個規矩,囚犯得通過優良的表現獲得積分後,才能贏得貓罐頭、貓玩具。因此,花臂哥和金鍊哥為了自己的「貓主子」都會表現得乖乖的。
平常見面掐架的囚犯現在也能齊心協力為貓咪安裝管道玩具和貓抓板,就是不知道會不會因為誰陪貓的時間長再打一架。
囚犯照顧貓時,會給它們餵食,給它們洗澡還要給它們修毛,平常逗貓棒也上一上,這樣一來,感覺出獄後他們寵物美容師的內容應該學的差不多了。
幾個七尺大漢獲得毛線球後,翹起二郎腿幫貓咪織新衣。
這些曾經被傷害而變得非常敏感的貓咪,也開始更加信任人類,這一切都歸功於囚犯,因為在養貓這個過程中,監獄的工作人員是不會插手的。
這個項目的受益者是他們雙方,貓咪得到了照顧,而囚犯有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學習如何照顧動物並為這些動物負責,從而讓他們理解,如何向人類負責,他們的情感也會變得更豐沛。
對於這些囚犯們來說,看到自己可以被貓咪需要,這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因為其中很多犯人很少甚至從未得到別人的關心,這樣的經歷會讓他們將動物照顧得更好。
APL的負責人MaleahStringer說:
「囚犯告訴我,當他們有了屬於自己的貓時,這是他們第一次記得自己開始關心一些事,學會如何去愛一個生物。」
可能作為囚犯來說,他們也是有一點玻璃心的,極其渴望被需要。
APL在他們的網站上寫道:
「貓咪教給他們責任感,告訴他們如何使用非暴力方法在生活中和他人進行互動來解決問題,並給了他們無條件的信任與依賴,這些囚犯中許多人從未體驗過這種感覺「。
而同樣的事情在美國佛羅裡達州門羅縣的島上監獄也出現過,這座島上監獄現在大約有150隻動物,每個囚犯都可以有自己的寵物。
他們並不是一個專門開放的項目,故事還要從21年前說起。
這個監獄旁邊有一些鴨子經常被車撞死,所以有一些好心人將鴨子帶走,在監獄內的一塊兒區域養著。
「這個關於『鴨子庇護所』的監獄故事迅速傳遍了佛羅裡達州,監獄裡安置的動物數量也越來越多。」
從最開始的25隻動物,到今天這座監獄農場中的動物已經有150隻了,每一隻動物都有他們的名字和屬於自己的故事。
有一隻叫」花生」的矮腳馬,它曾被主人拋棄,後來被人們在大沼澤區內發現,而現在它有了新的主人。
還有在丹佛的一次毒品突擊行動中,人們發現了「謝爾曼」,它是一隻蘇卡達象龜。
囚犯史密斯很享受這種跟動物呆在一起的安心感覺,他說:
「在自己糟糕的時候做一些好事對於監獄裡大多數的囚犯來說十分重要。」
監獄農場讓大多數的囚犯得到了心靈上的治癒。他們與動物建立信任友好的關係的同時,自己的心理狀態和精神觀念也大大改善了。
在德國也有一些這方面的案例。比如在Bochum的監獄有兩隻貓、在Siegburg的囚犯照顧著小雞。
然而,在德國監獄內養寵物的「吹哨者」居然是一名囚犯。
在Vechta的一所監獄裡,大風颳過後,有一隻鴿子飛了進來。或許是因為風力過大,這隻鴿子傷痕累累。
一個年輕的囚犯看到後非常難過,於是提出申請希望能照顧這隻受傷的鴿子。申請通過後,他還呼籲其他囚犯一起幫鴿子造屋。
這件事經報導後,收到很多賽鴿協會的人寫信來,給了他們很多鼓勵、建議與捐款。
1975 年囚犯照顧的傷鴿復原參加比賽,之後這些鴿子也參加了展覽及各項比賽。1976年他們還蓋了間小屋專供鴿子繁殖。
所以不僅鴿子成了比賽冠軍,囚犯自己也變得自信和積極。
而後來他們出獄後再提起這件事情,所有人都覺得非常驕傲。
那個第一個救助鴿子的囚犯出獄後非常感慨,他說:
「有的時候你拯救了動物的身體,但是他們真正拯救了你的心靈。」
作者 / 小鵝
責任編輯 / 陳果果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環球PLUS,致力於產出有料的內容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及相關人士,如侵犯原作者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