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高義,樹木樹人——活躍的「80後」鄭樹教授近年活動小傳

2021-01-16 生物谷

鄭樹教授簡介:

鄭樹,腫瘤學專家。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原浙江醫科大學校長,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歷任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全國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中華醫學會諮詢委員會委員,國際大腸癌外科醫生協會副主席等職。2005年入選美國外科學院委員。被聘為2004年香港中文大學曹光彪教授、2005—2015年Rugters大學客座教授。曾獲2001年浙江省功勳教師、2005浙江大學竺可楨獎、2005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11年浙江省重大科學技術貢獻獎等榮譽。自1987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歷年來主持國家「七五」、「八五」、「九五」攻關、「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37 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三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共30餘項,申請專利17項。發表SCI收錄160餘篇,被他人引證1400餘次,專著《結直腸腫瘤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腫瘤生物學》、《大腸癌》等10部,參編15部。

2013年度——浙江大學鄭樹醫學教育基金成立活動

2013年浙江大學116周年校慶之日,時年82歲高齡的鄭樹教授作為原浙江醫科大學的校長,將兩年前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所得的50萬元獎金,悉數捐出設立了「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鄭樹醫學教育基金」。「獎勵的標準就是有責任心,能將心比心的老師、學生和醫生。」鄭樹教授說。鄭樹教授於1984年到1996年擔任原浙江醫科大學校長,校友們猶記得湖濱校區這一方培養醫生的搖籃。基金啟動儀式上很多來自浙大附屬醫院的專家教授,他們大多是鄭樹教授的學生。

如今鄭樹教授仍堅持在醫學前線,在胃腸道、乳腺、甲狀腺等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上大展身手,每周兩次出診,帶教查房,風雨無阻,並堅持進行科學研究,目前依然有14位博士研究生跟隨她學習。鄭樹教授說,在傳統的醫學教育中,有四個字特別有分量,就是「無德不醫」,激勵大家追求崇高的醫德醫風。當下,即使醫患關係緊張,也應該讓大家知道,很多的年輕醫生,依然熱愛並執著於這份工作,憑一顆真心在為患者服務。好醫生、好醫學生的典範,應該得到肯定與表彰。

專為醫德醫風設立的基金,鄭樹教授在浙江大學乃至全省開了先河。鄭樹教授這一善舉得到了各方人士的熱情響應,原醫大畢業的陳建青校友向基金捐款人民幣100萬元;腫瘤靶向藥物專家丁列明校友捐款100萬元;羅建明校友捐款人民幣50萬元;幹月波校友捐出了1000美金,來自浙醫二院、邵逸夫醫院等附屬醫院的不少醫生,自發每人注資10000元……目前,浙江大學鄭樹醫學教育基金「醫德基金」已超過300萬元。

2014年度——邵逸夫醫院和浙醫二院周年慶典《相信》新書首發活動

2014年初得知邵逸夫先生去世的消息,鄭樹教授有點驚愕同時感到惋惜。在杭州有一家很有名的醫院——「邵逸夫醫院」是邵逸夫先生和鄭樹教授共同促成建立的。「和邵先生這一生的交集就是在這家邵逸夫醫院。他最早一次提出要在內地建個醫院是1985年,當時,他跟助手考察了國內某個城市,那時整個內地醫院的條件都不理想,跟他心目中的醫院相差甚遠。」鄭教授回憶。一次機緣巧合下,邵先生在夫人方逸華的陪同下來杭州遊玩。鄭教授說那次她和邵先生第一次見面,地點就在浙江醫科大學,當時她是校長。「了解浙江醫科大學的情況後,邵先生非常開心,他當時就說想把自己心目中的醫院送給杭州。」鄭教授聽到這個消息後,心裡除了高興還有一絲擔憂,「高興的是,按照邵先生的想法,這家醫院將引進美國先進的管理理念、方法,建立起國內外醫療交流的橋梁,對內地醫學的發展非常有幫助;擔心的是,當時浙江的醫院、醫療條件並不發達,怕達不到邵先生的要求。」 鄭教授說,當時很怕這個機會就這樣失去了,但她發現自己的擔心多餘了:因為邵先生認定浙江是自己的家鄉,所以要讓自己最美的醫療夢在杭州實現。

以後,幾乎每次邵逸夫先生來杭州鄭教授都會去陪他,在和邵逸夫十幾次的接觸交流中,她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也是讓她最為感動的話是「我把這個醫院交給你了,交給你我很放心」。在將這個最美的醫療夢一步步轉變為現實的過程中,鄭教授說碰到了許多困難。商談、籤約,每一個過程都歷經坎坷,連最後拿支票都來回奔波了好幾次。鄭教授回憶,當時剛改革開放要建一所邵逸夫先生心目中管理好、設備好、條件好的「三好」醫院非常難,「上世紀80年代末,大家的觀念還都比較傳統,甚至對於醫院裡要不要裝空調這件事都會爭論好久,很多人覺得太浪費錢,但我那時已體會到了邵先生那種為患者創造一個良好就醫條件的理念,力排眾議,最終把空調裝了上去。」1994在邵逸夫先生和鄭樹教授的共同努力下,邵逸夫醫院在杭州正式運行至今……

這一年鄭樹教授經歷的另一件大事就是鄭教授畢生服務的浙醫二院,醫院舉辦145周年慶典。與其說是一場熱熱鬧鬧的生日聚會,不如說是一場答謝會,鞠躬致謝為人類健康作出貢獻的醫務人員,感謝信任醫生的患者。145年浙醫二院創造多個「第一」,翻開浙醫二院厚重的歷史卷冊,會發現科技創新是一代代浙二人的不懈追求。中國第一例Whipple手術施行者餘文光,浙江省骨科、神經外科鼻祖朱焱,浙江耳鼻喉科創始人與奠基人蔡鉞侯,完成全國首例斷肢移位再植手術的蔣讓,國際上最早發現三個與大腸癌相關新基因的鄭樹……

在回顧與展望儀式上,承載浙醫二院發展歷史的《相信——廣濟傳人:38位名醫逸事》新書發布儀式典禮同時舉行。這本書中講述了建國後,在醫學上有很高建樹的38位浙二名醫的故事,其中就有在國際上最早發現三個與大腸癌相關新基因的鄭樹教授。慶典上書中的很多主角來到了現場,鄭樹教授作為嘉賓把這本書作為禮物,贈送給了今年新加入浙二的新員工,希望年輕一代傳承145年的理想和信念。?鄭樹在業內的地位,浙醫二院院長王建安是這樣說的:「她是我們從醫生涯中影響最深遠的人之一,是我們醫院廣濟文化的卓越代表。她為我國腫瘤學,尤其是在大腸癌早期預警和幹預研究方面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2015年度——鄭樹教授從醫從教60周年紀念活動

2015年5月浙江大學舉行的大腸癌國際學術論壇除了學術交流,還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慶賀浙江大學教授鄭樹從醫從教60周年。鄭樹教授在腫瘤學科,尤其在大腸癌領域是泰鬥級人物,歷任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全國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目前兼任全國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國際大腸癌外科醫生協會副主席等職。從醫從教60年以來,她不僅在臨床為病人看病,還在教學領域培養出了113位博士,60位碩士。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張蘇展、浙江省腫瘤醫院院長毛偉敏、浙江大學加州納米研究院、同濟大學納米醫學院博導亓立峰研究員……省內、全國乃至國外的很多腫瘤專家,都是她的學生。目前,鄭教授還帶著多名博士生碩士生,依然堅持每周2次門診,1次多學科查房,外出講學、參加學術會議、做科研。「我一個人看病,總有看不動的一天,培養出更多的人才,才能為更多的病人服務。」鄭樹說。如今,鄭樹已逾八十高齡她的思路依然非常清晰,依然還在臨床一線工作。她說,她才算跨入「80後」,現在每周還看兩個半天門診,還在帶研究生,還在參與大腸癌的早期篩查項目,還在尋找更特異的早期大腸癌腫瘤標誌物。

長三角地區一直是消化道腫瘤高發地,近期研究報導尤其以浙江嘉興等地為全國之最。鄭樹從上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研究大腸癌。她說這些年,我國的大腸癌發病率依然在逐年上升,浙江屬於高發地區,以4%左右的速度在上升。增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飲食習慣、抽菸、環境汙染、基因等都有影響。「大腸癌本來好發於中老年,高危人群是40-70歲,但現在30多歲的年輕人也多起來了。我覺得這和現在社會競爭激烈,精神壓力大也有一定關係。」她認為,只要早篩查早診治,大腸癌病人是可以長期生存的,大腸癌早期發現90%可以治癒。早在1978-1998年,鄭樹教授就在大腸癌全國最高發地區嘉善、海寧,啟動大腸癌篩查項目,在40-70歲的二十四萬人中,查出4000多高危人群,從而使該地區大腸癌發病率降低31%,死亡率降低17%,這是多年來癌症「兩率」下降全國範圍內唯一的例子。現在,全國已有15個地區開展大腸癌篩查項目,而浙江嘉善、海寧的篩查工作,也由弟子、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張蘇展接任,但她親自仍然參與其中。現在還在做兩個大腸癌方面的課題,一個是在篩查階段,尋找高危人群糞便、血液裡更特異的腸癌腫瘤標誌物,早發現病人就能早做治療。另一個是為了降低大腸癌的死亡率的:「大腸癌中有15%的病人容易肝轉移,肝轉移是大腸癌病人難以治癒的主要原因。所以我想研究,為什麼大腸癌那麼容易轉移到肝臟?如果能找出哪些類型的大腸癌容易肝轉移,哪些標誌是代表它要轉移了,我就能從前期把它堵掉,那死亡率可能可以降低很多。」

鄭樹教授總是說,病人把最重要的東西交給了醫生,我們要對得起他們的信任,要有責任心。一名鄭教授正在帶的博士研究生對鄭教授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對病人特別負責特別耐心。「來看腫瘤的病人,很多家屬會一起來,七七八八地問很多問題,鄭教授總是耐心傾聽解答。她看一個病人只花3分鐘是不可能的,20分鐘到半個小時是常事。」因為鄭教授只坐上午半天門診,有些病人檢查結果出來時,門診時間已經結束了,遇到這種情況,她每次都和病人說,你檢查結果出來了的話,下午到哪裡哪裡的辦公室去找她好了。鄭樹教授85歲了,還同時在做帶學生、看門診、做科研三件事,一周五天,早八晚五,到浙醫二院上班。她說:「年紀大了腦子多用用是好的,這樣才能保持活力。對我來說,我的工作就是我的興趣,動動腦子身體蠻好。」應驗了鄭教授的另一句至理名言養生經:「活到老工作到老,動動腦子身體好」。總之,鄭樹教授秉承勤勉嚴謹、一絲不苟的態度,潛心研究科研臨床奮鬥不息,使不計其數的病人回歸健康生活,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備的醫學精英,大樹底下好乘涼,桃李芬芳滿天下!——也正如金庸送她的那幅字所寫:「鄭人高義、樹木樹人」。(生物谷 Bioon.com)

鄭樹教授將出席生物谷主辦的「2016 腫瘤異質性學術研討會——從基因型到表觀調控」,並做「TCGA資料庫與腫瘤異質性的研究」主題報告。

本次會議將聚焦腫瘤異質性相關的重要問題,探討腫瘤異質性的起源、腫瘤異質性研究的最新進展和技術手段及其對藥物研發、臨床治療方案設計和選擇的影響,內容涉及腫瘤演化、幹細胞異質性、生物信息學、大數據科學、腫瘤轉移及耐藥、微環境影響、基因編輯疾病模型、腫瘤樣本動態監測、單細胞分析、癌細胞分型和靶向治療等。邀請癌症生物學家、技術研發專家、生物信息學專家、臨床醫生參與討論和推動腫瘤異質性研究的醫學轉化。

為此,我們熱忱的邀請您參加本次研討會,與您相聚在上海!

官網連結:http://www.bioon.com/z/2016tumor

相關焦點

  • 廣饒縣非遺傳承人徐高義:堅守初心,老技藝重煥青春
    上世紀60年代,舞獅活動曾一度中斷,舞獅的器具獅裝、獲獎錦旗證書等都被付之一炬,影響了舞獅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徐高義9歲時便跟著師父徐春新學習行功拳,19歲研習舞獅。1989年,徐高義重新組織村內習練行功拳的武術愛好者組建了舞獅隊,逢年過節,除了在當地村莊演出外,還去過臨淄、壽光、青州等地演出。
  • 蒸蒸日上展未來 鄭上路小學建校百年萬象新
    10月12日上午,「初心、傳承、遠航」——中原區鄭上路小學第十屆足球嘉年華暨建校百年慶典活動舉行。該校數百名退休教師、校友一起參觀了校園和百年校史館,聆聽了學校的百年歷史,觀看了該校第十屆足球嘉年華活動。隨著舞臺大屏幕「雲講臺」及「鄭上路小學百年校慶」宣傳視頻的播放,慶典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 最年輕正教授系復旦畢業 80後頻現教授、博導
    「1985年出生的名校正教授,這才是真正的『高富帥』! 」連日來,武漢大學「85後」正教授鄧鶴翔引起網友關注。與「80後」官員們飽受質疑不同,這位最年輕的正教授得到了眾多網友的一致「膜拜」。」陸靖教授告訴記者,像鄧鶴翔這樣的例子,在復旦大學化學系的畢業生中還有許多,不少「80後」甚至已是國外知名高校的教師。如比鄧鶴翔高四屆的田博之,在進入復旦大學化學系後,僅僅用六年的時間完成了從本科到碩士的全部學習歷程,並發表了24篇高水平SCI論文。
  • 亦靜亦動的古老守護者——樹人!
    偶然的機會翻到了自然之力,那時候會衝鋒的樹人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啊嗚~遠古咆哮德14+斬殺…… 1、自然之靈 與普通的植物不同,活絡的樹人如同其他生物一般可以自由行走、活動。
  • 18張高清美圖看樹人格魯特的逆生長!
    又名樹人格魯特,他可以控制樹木,並融合樹木治癒自己的傷口、獲取營養和增強力量,也不怕火。與火箭浣熊同為銀河系的賞金獵人,也是火箭浣熊的僱傭兵以及保鏢,還是銀河護衛隊的一員。樹人格魯特和火箭浣熊的組合,一個機靈一個單純,一個狂躁一個安靜,配合無間默契十足。
  • 讓學生像樹一樣茁壯成長——東莞市石龍鎮中心小學「樹人教育...
    目前學校有6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約3500人,專任教師175人,是東莞市為數不多的百年大校。但石龍鎮中心小學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和所有的百年老校一樣,也在歷史長河中負荷了「不可承受之重」。以兒童為中心,大力培育「樹人教育」品牌緊緊圍繞「以兒童為中心,讓每一個學生像樹一樣茁壯成長」的辦學理念,學校聘請了閆德明教授、崔允漷教授、胡航副教授、宋運來特級教師等專家作為學校發展顧問,通過廣泛徵集意見和專家論證,構建起包括辦學理念、辦學目標、「一訓三風」在內的以兒童為中心的「樹人教育」品牌理念體系。
  • 諾獎得主費裡德·穆拉德來鄭調研
    大公網訊 昨日,鄭州市市委副書記、市委秘書長靳磊會見來鄭調研並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的諾貝爾獎得主費裡德·穆拉德。
  • 樹木認養活動
    今年植樹節當天,組織全體黨員前往紫荊公園開展樹木認養活動,現場認養樹型月季三株。此外,組織全體黨員通過微信、支付寶方式實施捐贈植樹,獲得「全民義務植樹盡責證書」。通過線上線下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綠化、美化、淨化常州生態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 看似不起眼的火箭浣熊和樹人格魯特,在復聯3卻是雷神覺醒的關鍵
    要說關鍵人物,復聯3的所有英雄都非常重要,但是起關鍵作用的,卻有兩位極其動漫的英雄,這次復仇者聯盟加入了樹人格魯特和火箭浣熊這兩位搞笑英雄,不僅承包了部分笑點,而且為影片結尾雷神持新武器「風暴破壞者」怒砍滅霸,起了關鍵的作用,別以為兩人只會搞笑,仔細一看之後,才發現兩人都是隱藏的高手
  • 鮑思高小傳-中新網
    鮑思高小傳   書展裡有幾百種書吧,我只買了一本─《聖若望·鮑思高小傳》。
  • 「文明北京 藍天行動」樹木認養活動在京舉辦
    學生家長、企業市民與媒體代表100餘人現場見證了認養過程。  北京綠化基金會頒發捐贈證書  位於北京東城區的景山街道,因美麗的景山公園坐落於轄區內而得名。去年發動駐街單位和學生志願認養皇城根遺址公園樹木後,不少單位和志願者以及小學生定期到認養綠地開展撿拾垃圾、清掃綠地、澆水等樹木撫育活動。街道持續開展樹木認養和樹木撫育活動的目的就是要使養綠護綠活動持續化、經常化,培養市民和學生參與綠化志願服務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 德魯伊史詩卡令樹人超進化
    大家都知道,樹人一般是2/2的身材,樹人走的也是小而多的鋪場戰術,自從自然之力召喚的樹人不帶衝鋒之後,樹人的恐怖已經逐漸被玩家們淡忘了,而新卡牌樹人領軍恐怕會讓玩家們從此以後不敢再小瞧樹人,就像面對奇數騎的報告兵一樣。
  • 探訪南昌「教授村」
    百年古樟、旗杆石、烏沙門……9月22日,記者在「『贛』勁十足、昌南爭先」2020年全國重點網媒江西行暨中國江西網創辦20周年大型集中採訪活動中走進南昌縣月池熊家村,一步一景都在清晰地傳遞著這個村子的文化基因。
  • 爐石傳說:樹人德終將崛起?下個版本誰才是天梯霸主
    強力樹人格魯 七費五槓十 德魯伊傳說隨從 嘲諷 戰吼:在本局對戰的剩餘時間內,你的樹人獲得加一加一像這種整局比賽都能生效的效果從來不會弱的,全體樹人加一加一也不能小看,配合上德魯伊植樹造林、叢林之魂、活體法力等能瞬間完成樹人鋪場的法術壓制力相當可怕,雖然目前為止樹人都是作為插件出現在德魯伊的而其他卡組裡,但看暴雪爸爸這個架勢下版本是要強推中速樹人德了呀,畢竟與格魯一同發布的德魯伊新卡都是這個思路
  • SCP-1010小綠人,存在於現實世界的神話生物,遠古樹人
    SCP-1010小綠人的屬性SCP-1010小綠人的葉子可以進行防禦,SCP-1010小綠人可以快速在自己身上生長一種特殊的蕁麻,這些蕁麻比普通的蕁麻更加兇猛,可以短時間內讓你領了盒飯。SCP-1010小綠人的智商不是很高,目前SCP-1010小綠人的智商表現和一個黑猩猩一樣,SCP-1010小綠人不會交流,只會發出咆哮和呼嚕。
  • 揚州樹人學校新初一暑期安排出來了!分班時間就在……
    首先祝賀你順利地完成了小學六年的學業,光榮地成為一名樹人英特班的學生。為了讓你儘快適應我校初中階段的學習與生活,實現各方面的良好過渡,為成為具有「國際視野、中國靈魂、揚州情懷、樹人特質」的優秀公民奠定堅實的基礎,請你在暑假中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遵守社會公德,遵守交通法規,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物,保護環境,不做有損中學生形象的事情,做文明優雅的樹人人。
  • 鄭秀妍怎麼穿衣的?顯矮10釐米是認真的嗎?看懂這種時尚
    鄭秀榮出生於美國,英語很好,口語流利,11歲時被發掘出道,之後,在韓國作為少女時代的成員出道了,鄭秀妍現在以個人活動活躍著,帶著音樂夢想發展成了電影,鄭秀妍的時尚資源很好,在時裝表演中可以找到她的身影!鄭秀妍在紐約時裝周登場,她這次選了什麼衣服?
  • 60歲網紅教授鄭強:招生時誰敢給我送錢,我就把門打開大聲喊人
    接著,鄭教授又一針見血地分析了日本教育,能夠創造出這麼多輝煌成績的秘訣:「日本的孩子在18歲之前,都是盡情地瘋玩,等到18歲時他們已經玩夠了,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而我國的孩子恰恰相反,在18歲之前,他們被學習壓得喘不過氣,等成年後,則開始報復性地瘋玩,壓根無法靜心去專心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