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近日,幾個正規的電影媒體報導稱,最近兩個月來,網絡電影分帳票房過千萬元的作品開始增多。顯然,院線電影暫時無法上映,而影迷對電影有著固定的需求,所以網絡電影方面就借勢網際網路,產生了多部票房過千萬的爆款。
不過,爆款之外,其實網絡電影方面依舊處於「低端製造」的層面上,從劇本到拍攝,從演技到後期,都帶著「一錘子買賣」的味道。4月1日上映的這部《殺人蜂入侵》,在質量方面,就像一個笑話兒,跟網絡影迷開了一個愚人節的玩笑。
首先說這部電影的劇本故事。這類怪獸題材的影片,往往是一群人「各懷鬼胎」來到荒島,進行探險或者營救活動,遭遇荒島生物或者族群的襲擊,繼而展開生死大戰,最終正義的一方逃出獲救。故事都是大同小異的,只是看誰講得更有節奏感罷了。
講故事,同樣的題材內容,有的編劇講得好,有的編劇講得爛,為何如此,奧秘就在講故事的節奏感上。先講什麼,後講什麼,先講的內容為後續的內容製造什麼伏筆,後續的內容為前邊的內容如何填坑等等。乃至於具體到每一個橋段內容當中,何處應該講得乾脆利落一些,何處應該留給影迷一定量的怡情時間,何處應該呈現緊張刺激的效果等等。這都是編劇的業務範疇。
反觀這部《殺人蜂入侵》,就把故事講成了流水帳,毫無節奏感可言。尤其令人髮指的,則是這個故事的敘事推動力異常薄弱,故事經常出現原地不動的問題,對影迷的勸退效果非常顯著。而另一方面,這個作品當中,很多挖的坑,在後續內容當中根本不去填坑。比如,開頭就出現了「怪人族群」,中途又大肆渲染了一把,可一直到最後,這批原住民也沒有出現。
第二點說說《殺人蜂入侵》當中的「怪獸」問題。怪獸電影之所以能都吸引觀眾,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怪獸。比如,有的電影拍攝海灘上的大鯊魚吃人,就真的搞出鯊魚來。有的電影拍攝荒島上有大蛇,也必然出現各種大蛇的場面戲碼。即使有黑猩猩,都得真正出現一批黑猩猩才行。這是怪獸電影的最後底線了。
《殺人蜂入侵》這部網絡電影當中,真的沒有怪獸!在這部作品當中出現的「殺人蜂」,竟然沒有一個特寫,都是黑乎乎一片,像蒼蠅式的一出現,就沒了。這哪是什麼怪獸電影啊,這是打著怪獸電影的旗號,拍攝了一群蒼蠅蚊子嘛。顯然,這部電影的製作水平,已經刷新了這一題材的最後底線。
第三點說說《殺人蜂入侵》的打鬥。如果一部怪獸電影連怪獸的特效都做不出來的話,那打鬥戲碼,已經是最後的底褲了。可是,在這部作品當中,真正夠得上打鬥的戲碼不多。更多的時候,都是這群演員們抱著玩具槍到處亂跑,和小孩子過家家並無區別。
因為整部電影作品當中並未出現強有力的反面角色,因此主角們面對的敵人真心不夠強大,電影只能依靠自身的一驚一乍來製造最後的驚悚了。因為缺少強大的反派,所以基本上沒有打鬥,只剩下主角們降低自身智商的折騰了。
第四點說該片的女主角。怪獸電影以往的套路,其實是驚悚、怪獸加美女的原則。電影的暴力美學原則,讓美女成為這類怪獸打鬥片當中的重要看點內容。這樣創作出來的類型片不勝枚舉。反觀《殺人蜂入侵》這部作品,竟然連美女主角的建設都捉襟見肘了。
說女主角長得醜,按理說不應該出現在客觀的電影評論文章當中。個人認為,這部電影當中女主呈現出了「醜」的狀態來,並非女主自身的長相條件不好,而是這部電影在服裝、化妝和女主角美術造型等多方面的敗北。在電影作品當中,沒有醜女主,只有拍攝團隊的水平太次,造成妝容不堪。
按理說這部《殺人蜂入侵》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但是,在院線電影暫時不能和觀眾見面的時刻,確實出現了不少的網絡電影「渾水摸魚」。這批網絡電影的質量,過分不堪,缺少基本的從業底線水平。如果這類質量的作品持續出現,勢必會損害剛剛建立起來的影迷付費的網絡電影市場環境。從業不能忘記初心,不能老帶著「一錘子買賣」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