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雜技賑災「公益義演」和非遺文化展在高雄開啟

2020-11-28 國臺辦

  河北雜技於2月8日在佛光山如期開演。該展演是京津冀佛光山文化節活動的重頭戲,將持續到元宵節,共15天,每天演出三場。雜技展演以「慰問災民、祈福平安、心理疏導」為主題,突出中華民族藝術瑰寶雜技藝術「力與美」完美結合,著力引導災民走出陰影,重拾歡笑,走出悲傷,走向堅強。

  活動首日,臺灣當地民眾和世界各地遊客近17萬人云集佛光山,精湛的演出感染感動現場觀眾,盛讚大陸「血濃於水」的親情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傳統美德。星雲大師親臨現場,感恩京津冀為臺灣民眾送上振奮人心的文化盛宴,感謝河北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在次日接見河北代表團時表示:首先要盛讚河北襄助佛光山舉辦活動,不顧地震災害來到佛光山,為災區臺胞送來溫暖;二是期盼通過開展更多的文化交流,增進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積極促進兩岸統一;三是要與河北共同建立旅遊、文化方面交流的五年規劃。近期重點就是辦理好三月中旬佛首回歸故裡的事宜,將輾轉流落臺灣、現存佛光山,原石家莊幽居寺北齊年間石雕佛像的佛首還贈河北,實現佛首、佛身重新合一的盛舉。

  陸續幾日,河北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承德豐寧滕氏布糊畫隨雜技同時開展,臺灣觀眾對優秀河北文化、精美的布糊畫藝術驚嘆不已,紛紛在作品前駐足留影,部分臺企臺商現場諮詢,表達了合作意向。2月15日,京津冀三省市還在佛光山舉辦京津冀協同發展主題宣傳日,邀請有關政要出席,活動進入第二階段。

(河北省委臺辦供稿)

相關焦點

  • 鋼琴家陳鈺聯袂崔宗保做公益 為日賑災義演(圖)
    左陳鈺、右崔宗保  2012年3月18日,鋼琴家陳鈺聯袂在日男中音華裔歌唱家崔宗保參加了在日本海老名市文化會館大音樂廳舉辦的「為紀念中日邦交四十周年和紀念日本大地震一周年賑災義演」演出。並且也為觀眾帶來了,專為賑災所寫的新作《星》。音樂會現場座無虛席,整場音樂會持續了兩個半小時之久,演員們精彩的表演深深的吸引了在場觀眾,現場掌聲雷動,氣氛十分熱烈。演員們被觀眾們的熱情所打動,返場表演了《草原上升起不落地太陽》等經典作品,全場觀眾更是全場起立並齊唱日本民族歌曲《故鄉》。
  • 自貢雜技炫技高雄 兩岸人民共度新春(圖)
    演出現場演出現場  四川新聞網自貢2月23日訊(記者 徐昭磊)自2月16日大年初一,自貢雜技亮相臺灣高雄以來,短短幾天時間裡,自貢雜技憑藉新穎炫麗的雜技節目和整齊亮麗的演員陣容,又一次在高雄關帝廟掀起了熱潮。
  • 大連雜技團在日本伊勢崎市參加賑災義演
    作為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中日國民交流友好年系列活動之一,應日本亞細亞國際交流株式會社的邀請,大連雜技團在伊勢崎市文化會館參加了為東日本大地震災後復興而舉辦的賑災義演。伊勢崎市市長五十嵐清隆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文化參贊何靜出席了賑災義演活動。
  • 李冰冰含淚錄製賑災歌曲《媽媽寶貝》 數度哽咽
    李冰冰為賑災歌曲《媽媽寶貝》錄音。李冰冰剛剛結束了她在上海站奧運火炬的傳遞活動,又全力投入到賑災中。《微笑的起點》為孩子祈福福茂唱片旗下三位女歌手範瑋琪、張韶涵、郭靜昨日下午齊聚錄音室,攜手合唱賑災公益歌曲《微笑的起點》,為災區的孩子祈福。譜曲的範瑋琪透露,《微笑的起點》這首歌曲完成時間僅用了1天1夜,是她和歌詞創作人王雅君熱烈討論才催生出來的音樂作品,「創作過程雖然備感時間壓力,但結果令人滿意!」
  • 青年女高音肖婷婷赴日與歌唱家崔宗保賑災義演
    左一肖婷婷、中陳鈺、右一霍曉君  3月18日,青年女高音肖婷婷聯袂在日男中音華裔歌唱家崔宗保、中國鋼琴家陳鈺參加了在日本海老名市文化會館大音樂廳舉辦的「為紀念中日邦交四十周年和紀念日本大地震一周年賑災義演」演出。
  • 明星丟下繁事保義演 零成本義演讓愛火熊熊燃燒
    舞臺和燈光、音響,則是不用花一分錢使用了兩天前在這裡舉辦演唱會尚未拆臺的所有設備;參加演出的數十位藝人也是分文不取。義演的工作人員則全部由北京各大專院校的學生奧運志願團800多人擔當,加上在體育館外義務站崗值勤維護治安的民警,全體演職人員達到1200人,這些都保障了15000張出售的票款全部作為善款捐助。
  • 「河北省首屆民間雜技絕技絕活展演」將在吳橋開啟
    長城網滄州10月19日訊(湯延光 竇松尚 記者 陳兆月)由河北省文聯、河北省文化城主辦,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組委會辦公室、河北省雜技家協會、吳橋雜技大世界景區、河北雜技頻道等單位承辦的「河北省首屆民間雜技絕技絕活展演」活動將於10月22日至23日在吳橋雜技大世界景區隆重開啟。
  • 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舉行
    「七彩雲南·相約臺灣」等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舉行  中新社高雄2月5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孔任遠)具雲南少數民族特色的《牛角舞》、民樂組合《竹林深處》、雜技《阿細跳月》……以「孔雀開屏·諸事吉祥」為主題的雲南民族文化藝術表演活動5日在臺灣高雄佛光山舉行。
  • 第五屆安徽省民間雜技藝術節在臨泉開幕
    11月16日下午,第五屆安徽省民間雜技藝術節開幕式在臨泉縣長官雜技小鎮舉行。來自全國、全省的雜技名家同臺競技、相互交流,全面展示民間雜技藝術的最新發展成果。本屆雜技節主題是「雜技盛會 迎客天下」,歷時三天,將舉辦雜技展演、魔術名家支教、中國雜技圖片展、雜技惠民公益演出、安徽省非遺民俗文化系列展演展示、中原旅遊目的地臨泉旅遊推介會、臨泉旅遊商品展、中國臨泉2020招商引資項目對接會等活動。臨泉雜技發源於民間,成長於民間,歷史悠久,展現出中原文化熱情奔放、粗獷豪邁的特色,是全省文化大花園裡的一朵奇葩。
  • 河北雜技《凌雲獅秀——流星》等3個節目獲金獅獎
    10月31日,第十七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評獎結果發布會在石家莊舉行。會上,本屆雜技節評委會主席邊發吉公布了獲獎名單。朝鮮平壤國立雜技團的《浪橋飛人》,中國瀋陽雜技團、濟南市雜技團的《炫彩車技》,中國河北吳橋雜技藝術學校、滄州市雜技團的《凌雲獅秀——流星》3個節目獲得金獅獎。
  • 「高雄河北同鄉會」遊覽革命聖地西柏坡
    「高雄河北同鄉會」遊覽革命聖地西柏坡 2016-04-13 15:23: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4月13日上午,高雄河北同鄉會一行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西柏坡革命遺址進行參觀
  • 第五屆安徽省民間雜技藝術節將在臨泉舉辦
    10月22日,新華網安徽頻道從安徽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五屆安徽省民間雜技藝術節將於11月16日至18日在安徽省臨泉縣長官雜技小鎮舉行。屆時,來自全國的雜技名家將同臺競技、相互交流,全面展示民間雜技藝術的最新發展成果。
  • 河北首部環保題材雜技兒童劇首演,一起get垃圾分類知識點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曹錚)11月27日晚上,由河北省雜技團演藝有限公司創排的河北省首部環保題材雜技兒童劇《綠色動員令——垃圾分類》在省會石家莊天緣劇場首演。精彩的表演讓環境保護理念悄然滲入觀眾心中。雜技技巧與綠色環保理念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活動預告|1月15日下午,小師傅非遺公益直播課堂來啦!
    為適應疫情防控需要,繼續響應國家「非遺進校園」的號召,2021年1月15日14時,「小師傅中國非遺公益課堂」將在廣州市越秀區朝天小學開啟。這是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雲課堂」學習模式,為非遺傳承人搭建活態傳播的新舞臺,也利於更多的學生了解、學習非遺技藝。
  • 「小師傅中國非遺公益課堂」北京站 圓滿結課
    2021年1月5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主辦的「小師傅中國非遺公益課堂」第二階段非遺代表項目泥人張彩塑、景泰藍課程在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圓滿結課。「小師傅中國非遺公益課堂」於2018年落地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先後開展雕漆、京繡、泥人張彩塑、景泰藍四門課程共計40節,校藝術中心組織各年級師生參與學習。
  • 樂撫人心 秒拍攜手各大平臺助力「相信未來」在線義演
    5月4日,華語樂壇「相信未來」在線義演首場演出正式與觀眾見面,拉開了百餘組華語音樂人線上義演大幕,王菲、王俊凱、周迅等32組音樂人領銜義演,首播即引爆網絡,吸引關注無數。該音樂義演由高曉松擔任總策劃,微博、網易雲音樂、大麥、蝦米、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等平臺共同發起的音樂人超時空公益獻唱,意在以樂撫心,共度時艱。
  • 河北文化月在臺灣高雄舉行 舞獅表演引關注
    河北文化月在臺灣高雄舉行2/4) "← →"翻頁 近日,河北井陘縣文化館拉花藝術團在臺灣高雄佛光山演出
  •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1/10)
    探訪河北非遺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白河東村,蔚州青砂器第五代傳承人——王龍磊和工匠們正在燒制青砂器。蔚縣青砂器製作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原材料為本地稀有的「坩子土」,手工制坯,全程13道工藝,再以1600度左右的高溫燒制而成。青砂器要經過捏制和燒制,捏制分別為碾篩矸子土、和矸子泥、揉矸子泥、捏制青砂器、晾曬坯子;燒制分別為打籠盔、點火、裝爐、看火、出爐、驗質打包。
  •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調整 德州一勾勾、雜技、黑陶...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張雙雙)日前,《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印發,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共3154個,山東173個。其中,德州的一勾勾、寧津雜技、黑陶燒制技藝、扒雞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