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 胡偉男 張奇濤/攝製)
星辰在線7月25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 胡偉男 張奇濤) 7月19日,星辰在線推出《古街新顏》策劃報導,星辰全媒體記者通過現場感強烈的圖文、視頻報導,引領長沙網友暢遊老街。在新聞報導持續推出的這一周,反響熱烈。
(太平街。星辰全媒體記者 陳誠 攝)
(都正街。星辰全媒體記者 陳誠 攝)
遊客:新聞現場感強烈,我想去長沙古街體驗
「以前我們通過網絡了解長沙,知道長沙美食多,生態美景佳,這次看到《古街新顏》報導,發現長沙還有好去處。就是這些古色古香的老街!」7月24日,周昊趁著年假來長沙旅遊,看到星辰在線關於太平街的報導後,他對太平街的老字號、賈誼故居和美食產生了興趣。
在瀏覽完太平街後,周昊說:「老街新生,帶給遊客更好的旅行體驗,留下徘徊的足跡,也在城市開拓出讓遊客眷念的空間。」
被《古街新顏》報導驚豔並來到長沙的遊客羅丹,在長沙的古街流連忘返。
「這個報導用了很多精彩的圖片,還有視頻。新媒體時代,視頻不會說謊,視頻都那麼美了,現場體驗效果一定更好!」羅丹趁著悠長假期,已經去了長沙四條街,她發現長沙老街正如星辰在線報導的那樣:每條古街都有獨特的文化韻味,不重複、不雷同,讓傳統文化很好地被保留下來。
「鋼筋水泥有現代感,卻很冷酷,我偏愛有煙火氣的長沙老街。」遊客周玲說,星辰在線的報導已經做得很好了,而來到長沙近距離長沙古街的美後,發現長沙老街還有濃濃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情感。老街翻新,老長沙人依然居住於此,老街其實就像家一樣,「感謝星辰在線這麼有心,關注鬧市裡如此有溫度、情懷的風景」。
(白果園。星辰全媒體記者 張奇濤 李林 實習生 李天寧 攝)
(天心閣。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賓 實習生 張琪/攝)
老長沙人:我又可以寫關於老街的文藝句子了
「星辰在線的報導推出之前,我每次向新朋友推薦長沙老街,都要講好多話,還達不到推薦效果。現在好了,朋友來長沙,都點名去老街,還說已經透過網絡做了功課。」老長沙人張恬了解到,這次的《古街新顏》報導不單單是在長沙本土媒體發布,還得到了多種傳播平臺的轉載。藉助網絡,長沙老街的故事和風採快速傳播開來,可以說為長沙旅遊新增了賣點。
芙蓉區東岸街道的禹攀認真看完了星辰在線目前推出的全部《古街新顏》報導,他說:「說地道方言的老長沙人,在各自的生活圈都很活躍,他們這次一齊走到新聞鏡頭中,以新聞主人公的身份推介長沙老街,感覺特別親切!」
「老街煥新顏,最直接的受益者當然是老街居民。」禹攀說,星辰在線的小記小編沒有片面地報導老街全新的視覺效果,而是從當地居民宜居的角度來做報導。這些從「一圈兩場三道」工作中受益的老長沙人現身說法,走心分享老街故事,更有說服力。
「走在麻石鋪就的小街,觸摸厚重木門上的銅環,仰望屋面上的瓦花,仿若穿越時空回到了明清時期。」看到老街的系列報導後,城南路街道天心閣社區何樹英在朋友圈寫下了文藝感十足的句子。她說,現在長沙老街成為了熱詞,在網絡分享這些關於老街的文藝句子,也不怕朋友們聽不懂了。
(都正街。星辰全媒體記者 陳誠 攝)
(太平街。星辰全媒體記者 陳誠 攝)
新長沙人:會向朋友推薦《古街新顏》,引領他們快速了解長沙
《古街新顏》是星辰在線推出的新媒體精品,得到了不少新長沙人、年輕人的喜歡。
在長沙從事品牌宣傳策劃工作的符聰認識很多星辰在線的小記小編。
「毫不誇張地說,《古街新顏》系列報導在我的朋友圈刷屏了!」符聰說,她經常帶朋友去長沙老街吃東西,然後逛一逛,而看了星辰在線的報導後,驚訝地發現自己對常去的古街,其實並不是那麼了解。她笑著說,要循著星辰在線的報導,再去現場觀察那些被她忽略的古街的魅力細節。
在芙蓉區工作的孔亞超和天心區居民仇玉瑜也在朋友圈裡看到大家分享星辰在線的策劃報導《古街新顏》。
孔亞超說,在星辰在線的報導中,古街煥發新顏,古巷正在和新文明融合。
「旅遊價值得到很好的挖掘,星辰在線的報導,不但吸引遊客來,也讓我們新長沙人心有所動,想趁著周末再去古街細細品味。」孔亞超說。
仇玉瑜說,沒想到這一次的古街新顏策劃報導,星辰在線會繼續在太平街做報導。
「太平老街的改造工作走在長沙九條老街的最前頭,也是近年來人氣最旺的老街,我本來以為,很難出新的報導感覺了。」仇玉瑜說,自己經常去太平街,非常了解太平街,而這次看了星辰在線的報導,發現記者居然還有新鮮視角。
「記者的鏡頭和採訪很巧妙,你知道嗎,這樣一條凸顯歷史感的街巷,隱藏在現代化風格建築群之中,對比感特別強烈。」仇玉瑜說,《古街新顏》是真正走心的報導,她會大方地把這些報導轉發給自己外地的朋友,讓他們快速了解長沙古街。
(點擊進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