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長短並非人類所能掌握,面對突如其來的無常,如何把握有限的生命,善用父母生養的身體?日前,大陸福建廈門慈濟志工何銀濱用他的生命告訴大家:走到生命的最後,善行依然不止。
為治白血病 花光所有的積蓄
何銀濱1984年出生於福建漳浦的一個小農村,父親早逝,母親一人在親戚的幫助下,拉扯大他和妹妹何森燕,成年後的何銀濱成了家裡的支柱,敢拼勇闖。
但在2011年檢測出罹患白血病,與妹妹的血液配對成功後,於杭州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2014年5月發現白血病髓外復發,進入廈門第一醫院治療。
自2012年至2014年,為了治病用光家裡的所有積蓄,還背上60多萬元外債,血濃於水,胞妹也前後2次為哥哥輸送造血幹細胞。
列為照顧戶 把握生命當志工
慈濟志工於2014年4月開始陪伴關懷,同時10月並將何銀濱正式列為慈濟的居家關懷照顧戶。
陪伴志工的身行,特別是同為病患的志工許瑋琦,不斷與何銀濱分享他與體內癌細胞對話,帶病付出的身影,一直鼓舞著何銀濱。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何銀濱認真上班償還借款,一邊積極與志工參加居家訪視和環保,並帶著媽媽參與2014年的冬令物資發放活動。
出門,何銀濱一定在隨身包中帶上《慈濟》月刊,其中有一本月刊提到「無語良師」,聽了志工介紹大體老師化無用為大用,何銀濱也希望能夠把大體捐到慈濟。但因為兩岸因緣還未成熟,他找到當地負責大體捐贈事宜的廈門紅十字會,籤署了大體捐贈同意書。
等不及捐髓 完成遺願捐大體
2015年11月,妹妹何森燕只身前往天津,想第三次通過自身細胞挽救哥哥,但沒能等到成功,11月11日凌晨2點30分,何銀濱帶著大家滿滿的愛,在廈門第一醫院安詳往生。家屬圓滿他最後的願望,讓他成為大體老師,這也是第一位成為大體老師的廈門照顧戶。
11月15日上午9點半,簡樸莊嚴的告別式在廈門大學翔安校區醫學院舉行,近百位慈濟志工及從漳浦趕來的鄉親共同為何銀濱助念,感恩這位生命的勇者!
聽到哥哥說要捐大體的決定,罹患僵直性脊柱炎的何森燕欽佩之餘,也決定學習哥哥,若器官能有善用就捐器官,大體則捐給醫學院研究病理,希望能對未來的患者有幫助。
哥哥往生,何森燕表示將代替哥哥繼續履行諾言,帶媽媽到慈濟和志工們一起行善。
(文:林真 福建廈門報導2015/11/15)
廈門聯絡處聯絡方式:
地址:福建廈門市湖裡區五緣灣商業街二期B區B3棟
電話:0592-5717706;0592-5717726
傳真:0592-5716656
福州聯絡處聯絡方式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華林路257號福僑大廈808室
電話:0591-87581019
傳真:0591-87115031
福鼎聯絡處
地址:福建省福鼎市古城南路93號福鼎市醫院
電話:0593-7832018;0593-7832990
感恩您訂閱慈濟福建志工
二維碼:如下。
歡迎您分享訂閱內容讓善與愛無限循環:)
祝福您平安健康!幸福快樂!感恩!
每日靜思語:
「人生要恆持當下這一刻,不要空談、妄想。」
證嚴法師靜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