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的功效 大黃的使用禁忌都有哪些

2020-12-05 三九養生堂

大黃算是非常常見的中藥材了,因為大黃的功效有很多,使用的也非常廣泛,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大黃的具體功效,那麼大黃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呢?大黃的使用禁忌有沒有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黃的使用有很多的注意事項,我們需要廣泛關注的,大黃的用處非常多,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利咽消腫,我們需要詳細了解大黃的功效,這樣才能更好的使用。

大黃的功效

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溼熱黃疽,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扑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

禁忌

脾胃虛寒、氣血虛弱、陰疽、產後、月經期及哺乳期均慎服,孕婦禁服。

大黃又有金不換等別名。以根及根莖入藥。大黃是多種蓼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也是中藥材的名稱。在中國地區的文獻裡,「大黃」指的往往是馬蹄大黃。

大黃是我國的四大中藥之一,又名火參、金木、破門、綿紋等。在我國傳統醫學中應用已久,始載於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因其色黃,故名。大黃性味苦寒,藥性峻烈,素有「將軍」之稱。

歷代本草均有收載:《千金方》稱大黃為錦文大黃;《吳普本草》稱大黃為黃良;李當之《藥錄》稱其為將軍;而《中藥材手冊》則稱之為川軍。藏語叫「君木扎」。大黃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解毒止血,活血化淤,清利溼熱的功能。

廣泛用於治大便秘結、癰腫、疔瘡、目赤腫痛、痄腮、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出血、淤血經閉、產後腹痛、跌打損傷、溼熱洩痢、黃疸、水腫、中風痰迷等,有蕩滌胃腸,推陳致新,安和五臟之功。

大黃的用處雖然非常的多,但是使用起來也是有很多的注意事項的,有一些人群是不能使用大黃的,需要我們搞清楚的。大應用非常的早,我們都需要了解清楚。

功能主治

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治實熱便秘,譫語發託,食積痞滿,痢疾初起,裡急後重,瘀停經閉,症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濁,溲亦,癰瘍腫毒,疔瘡,湯火傷。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溼熱黃疸。

《本經》: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症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調中化食,安和五臟。

《別錄》:平胃,下氣,除痰實,腸間結熱,心腹脹滿,女子寒血閉脹,小腹痛,諸老血留結。

《藥性論》:主寒熱,消食,煉五臟,通女子經候,利水腫,破痰實,冷熱積聚,宿食,利大小腸,貼熱毒腫,主小兒寒熱時疾,煩熱,蝕膿,破留血。

《日華子本草》:通宣一切氣,調血脈,利關節,洩塑滯、水氣,四肢冷熱不調,溫瘴熱痰,利大小便,並敷-切瘡癤癰毒。

《綱目》:主治下痢亦白,裡急腹痛,小便淋瀝,實熱燥結,潮熱譫語,黃疸,諸火瘡。

攻積導滯: 味則大苦,氣則大寒,性沉而降,力猛善走,直達下焦,長於還下。入陽明,能蕩滌胃腸實熱積滯。凡傷寒,溫病,熱結於中。

涼血解毒:味大苦、氣大寒既入氣分,又恤分,有瀉熱涼血之效,故《醫學衷中參西錄》曰:大黃入血分,性呈趨下而又善清在上之熱,故目疼,用之皆為要藥。又善解瘡瘍熱毒,以治療毒,尤為特效之藥。其性能降胃熱,並能引胃氣下行,故善止吐衄。」

活血祛瘀:《本草易讀》曰:「大黃,味苦大寒,入太陰脾,厥陰肝經。瀉熱行瘀,決壅開塞。通經脈而破癥結。」功用峻烈,推陳致新,使瘀血去,而新血生。

大黃外用功效:外用亦是一味良藥。如研末可治黃水瘡、溼疹等皮膚病;與陳石灰同炒至桃紅色,研細後撒布傷口,可止創傷出血。配地榆研末油調後外敷,治療燙火傷頗效。

唐·王燾的《外臺秘要》中有以大黃為主藥的「九物大黃薄貼」,專門外用治療癰疽發背。南宋·洪邁的《夷堅志·甲志》也載:「搗生大黃,調以美醋,敷瘡上,非唯愈痛,亦且滅瘢。」說明用大黃治療瘡癤疔毒,既能止痛消腫又不留瘢痕。

大黃的作用很多,以上這些功能主治都是能幫助我們治療這些疾病的,這些疾病都是生活中的常見病,所以說我們需要詳細了解,那麼大黃的藥用價值都是有哪些呢?

大黃的藥用價值

積滯便秘

本品有較強的瀉下作用,能蕩滌腸胃,推陳致新,為治療積滯便秘之要藥。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洩熱,故實熱便秘尤為適宜。常與芒硝、厚樸、枳實配伍,以增強瀉下攻積之力,為急下之劑,用治陽明腑實證,如大承氣湯(《傷寒論》);若大黃用量較輕,與麻仁、杏仁、蜂蜜等潤腸藥同用,則瀉下力緩和,方如麻子仁丸(《傷寒論》)。

若裡實熱結而正氣虛者,當與補虛藥配伍,以攻補兼施,標本並顧。如熱結而氣血不足者,配人參、當歸等藥,方如黃龍湯(《傷寒六書》);如熱結津傷者,配麥冬、生地、玄參等,方如增液承氣湯(《溫病條辨》);若脾陽不足,冷積便秘,須與附子、乾薑等配伍,如溫脾湯(《千金方》)。

血熱吐衄,目赤咽腫。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洩,又具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之功。常與黃連、黃芩同用,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瀉心湯(《金匱要略》)。

現代臨床單用大黃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有較好療效。若與黃芩、梔子等藥同用,還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證,如涼膈散(《和劑局方》)。

熱毒瘡瘍,燒燙傷。本品內服外用均可。內服能清熱解毒,並借其瀉下通便作用,使熱毒下洩。治熱毒癰腫疔瘡,常與金銀花、蒲公英、連翹等同用;治療腸癰腹痛,可與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黃牡丹湯(《金匱要略》)。

本品外用能瀉火解毒,涼血消腫,治熱毒癰腫疔癤,如用治乳癰,可與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黃散(《婦人大全良方》);用治口瘡糜爛,多與枯礬等份為末擦患處(《聖惠方》)。治燒燙傷,可單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調敷患處。

瘀血證。本品有較好的活血逐瘀通經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熱,為治療瘀血證的常用藥物。治婦女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者,常與桃仁、土鱉蟲等同用,如下瘀血湯(《金匱要略》);治婦女瘀血經閉,可與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氣湯(《傷寒論》);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常與當歸、紅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復元活血湯(《醫學發明》)。

溼熱痢疾、黃疸、淋證。本品具有瀉下通便,導溼熱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溼熱蘊結之證。如治腸道溼熱積滯的痢疾,單用一味大黃即可見效(《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或與黃連、黃芩、白芍等同用;治溼熱黃疸,常配茵陳、梔子,如茵陳蒿湯(《傷寒論》);治溼熱淋證者,常配木通、車前子、梔子等,如八正散(《和劑局方》)。

此外,大黃可「破痰實」,通臟腑,降溼濁,用於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臥,大便秘結者,如礞石滾痰丸(《養生主論》)。

結語:大黃的藥用價值我們都了解了,常見的一些症狀都可以用大黃來治療,以上介紹的大黃的功效與禁忌我們應該都了解清楚了。尤其是其中的禁忌,需要我們更加合理的使用,希望以上的知識能幫助到我們。

相關焦點

  • 大黃的功效與作用,大黃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大黃是我國的四大中藥之一,又名火參、金木、破門、綿紋等。大黃是中藥材當中非常常見的一味中藥,不過大黃對人體的作用有很多,相信多數人對此都不太熟悉,那麼就需要通過大黃的功效與作用來進行了解。下面就隨小編從中醫學角度來看看大黃的功效與作用,大黃的禁忌人群有哪些吧!
  • 中藥大黃的功效與禁忌
    大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中藥有很多的類型,大黃就是常用的一味中藥,想要發揮中藥的功效與作用,我們一定要對充分了解中藥的性味。那麼大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服用大黃有哪些禁忌呢? 中藥大黃的作用 大黃,別名川軍,將軍,一味中藥。
  • 大黃是什麼 大黃的功效有哪些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聽說過或認識大黃是什麼的,大黃其實是一味中藥。它對我們身體有著非常多的好處,今天小編就帶您來認識認識大黃的功效有哪些,大黃有哪些食用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大黃是什麼大黃,別稱將軍,是多種蓼科大黃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合稱,一般從粗短的根莖種植。
  • 中藥大黃的功效有哪些?
    作為幾千年實踐證明了的醫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醫的應用和傳承面臨巨大的壓力,就中醫工作者而言,我認為有必要通過簡單明了的語言,向大家傳播生活中的中醫知識,於是我就想從帶大家認識中藥開始。將軍大黃大黃,也稱川軍,一般分為生用和制用,生用很簡單,就是大黃的根莖切片,直接入藥;所謂制用,一般把生大黃用酒炒或者酒蒸後使用,也稱酒大黃或制大黃。
  • 中藥大黃是名藥,有哪些功效與作用?須合理使用
    通過這次疫情,想必大家應該對中醫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吧?中醫歷史悠久,用中藥來治病也有很多好處,比如更加安全,副作用少等等。疫情期間大家都不能出門,與其躺在床上刷劇,不如學點知識。僅僅是我們常見的中藥大黃竟然就有這麼多好處,但是也要合理使用哦。1.大黃是苦寒藥。因此具有較強的清熱瀉火,抵擋胃腸積熱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內火過多引起的牙齦腫痛、口舌長瘡以及咽喉上火的人。另外,大黃也適用於便秘和老年性便秘,具有通便瀉火的功效。2、大黃性涼,利溼退黃。所以具有祛痰、止痛,也有解毒的功效。
  • 中藥大黃有哪些功效,好處竟這麼多,但須合理使用
    大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它的外皮一般為棕色、味道偏苦、澀,口感比較粘牙,人們通常用大黃來泡水或者煲湯喝。大黃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功效是通便、降火,但其實它還有很多其他的功效,來了解下大黃還有哪些功效吧!1、具有止血作用。
  • 中藥的配伍禁忌;大黃、芒硝、蘆薈、火麻仁、桃仁、藿香的功效
    1.下列各組藥中,屬配伍禁忌的是(A)A.巴豆與牽牛B.丁香與三稜C.牙硝與鬱金D.官桂與五靈脂E.人參與石脂解析: 本題考查中藥配伍禁忌,屬記憶內容。根據十九畏歌訣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具有涼血解毒功效的藥物是(A)A.大黃B.芒硝.C.蘆薈.D.火麻仁E.桃仁解析:該題目考查大黃的功效,屬記憶內容。大黃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腸、肝、心包經;其功效為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A對)。芒硝具有瀉下攻積,潤燥軟堅,清熱消腫的功效,無涼血解毒之功(B錯)。
  • 大黃的功效 這麼多作用你都知道嗎
    說到大黃你想到的是大黃的葉子還是大黃花、大黃的根莖呢?大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有不少人會拿大黃來泡水喝,大黃本身有很多的功效,如果和其他的中藥材一起搭配起來的話效果更佳。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大黃是什麼以及大黃都有哪些功效。大黃是什麼大黃其實有分成好多種類,主要就是分為食用大黃和藥用大黃,今天我們說討論的是藥用的大黃。
  • 大黃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瀉火涼血
    大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是中藥大黃。大黃有很多的別稱,如將軍、黃良、蜀大黃、錦紋大黃、牛舌大黃等,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中藥大黃具有很好的治病功效,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瀉火涼血的功效。
  • 中藥大黃「四大金剛」 有六種功效
    核心提示:我國歷代中醫對大黃都很重視,將它與人參、附子、熟地一起稱作「四大金剛」,推為「藥中張飛」。大黃主要功能是瀉熱毒、破淤血、蕩積滯、利膽退黃,對火眼赤痛、溼熱黃疸、食積、瀉痢、實熱便秘、吐血、衄血、血淤閉經等多種病症有較好療效。   大黃是多種蓼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也是中藥材的名稱。
  • 黃連和大黃的不同功效和用法
    中藥中大黃和黃連是比較常見的,醫學上也常會把大黃和黃連合用,如瀉心湯。雖然黃連、大黃都是苦寒清熱之藥,但黃連是燥溼清熱,大黃是散結瀉熱,二者有所不同。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告訴大家黃連和大黃的不同功效和用法。
  • 小小大黃,功效何其多
    (《本經》) 大黃不惟推陳,尚能致新,此其藥理之最根本者,《本經》明確指出,頗值深思。 有剖腹產術後高熱,無汗,極度煩躁,下腹硬滿,觸痛,大便1周未解者。診斷:術後盆腔感染,辨證血瘀阻滯,毒熱壅盛。
  • 便秘、活血少不了大黃這味中藥!炮製方法不一樣,功效也差很多
    大黃是一味很常見的中藥,它性涼、味苦微澀,氣味清香,具有祛火、活血、清熱解毒、通便的功效。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大黃都同時具有這些功效的,大黃也分為很多種類,比如生熟之分、酒大黃、大黃炭等,每種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功效,要根據自己的症狀來選擇合適的種類。
  • 「人參殺人人不知,大黃救人人不用」到底是什麼意思?看專家理解
    畢竟,人參具有大補自身的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以及安神益智的功效,對於身體比較虛弱的人,服用人參就可以大補我們自身的元氣。但是如果患者本身就沒有任何的虛證,有風、熱、寒、溼、燥等相關的症狀,服用人參,或許就會將這些邪氣禁錮在自身的體內,從而加重我們身體的病程,甚至是引起死亡。
  • 薄荷腦都有哪些功效 注意這些使用禁忌
    薄荷腦是從薄荷的根莖和葉子中提取的天然成分製作成的一種化學藥劑,它蘊含豐富的薄荷精油,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但是使用薄荷腦也有一些禁忌,下面一起來看下它的功效和禁忌都有哪些?有很好的清風解熱和解毒功效,內服可以有效治療風熱引起的感冒,還可以緩解感冒導致的頭痛目赤和咽喉腫痛等症狀。
  • 這種水邊植物叫「牛耳大黃」,外形很普通,但根和葉都有用處
    生活在農村,無論是在綠樹成蔭的山坡上,還是在溼潤的河道邊,甚至就在鄉村小路的兩旁,都能見到許多的野生植物,有一些野生植物有一定的藥用功效,鄉親們可能會偶爾用到,而一些雖然經常見到,但可能連植物的名稱也不知道。
  • 流浪貓大黃
    幾天前在家中信箱發現了一張英文的尋貓啟示,大意是說一隻叫做Bob的黃色虎紋貓,自2011年11月失蹤,全家人一直在努力尋找,到現在都沒有放棄希望。我仔細一算,這隻叫Bob的貓走失已經有2年多了,可它的家人還是那麼思念它,這種深厚的感情著實令人動容。  這則尋貓啟示完全勾起了我對另一隻大黃貓的回憶。
  • 大黃的神奇往事
    因為在農村裡,狗大多吃麥麩,有剩飯吃就已經是極好的待遇了。我哥常嘲笑我,說我吃東西,狗子靜靜守候在旁邊,我一口,狗一口。說起我對狗子的喜愛,簡直是個異類。從小到大,家裡養過那麼多狗,有大狼狗,也有土狗,不管漂亮不漂亮,聰明不聰明,我都一概喜歡、溺愛。
  • 我家的大黃狗
    好突然的一幕讓我很感動,我從來都沒有接觸過大黃,這是第一次見面,大黃完全好像跟認識我的一樣,它輕輕靠過來,聞聞我褲角,大黃的尾巴搖得更加精彩了。,有時候大黃走在我前面,大黃會經常回頭看看我有沒有跟上,如果距離遠它又會跑到我身邊,我覺得大黃很懂人性,很溫順。
  • 男性健康偏方:大黃燻洗真能治療前列腺炎?
    具體方法是:將生大黃50克放砂鍋裡,加水500毫升,煎煮至約200毫升。將大黃藥液倒入小搪瓷盆裡,燻蒸會陰部。待藥液不燙手時,將紗布浸溼,擦洗會陰處,每次約10分鐘。另取大黃末10克,用生薑汁調成糊狀,分成2份,用膠布固定在中極(臍下4寸處)、會陰兩穴,外敷。每天1次,連用15天為1療程。李大爺自我感覺療效不錯,想推薦給更多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