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是口感很好的一種肉類,相比起豬肉,它的營養價值更高,並且比豬肉更有嚼勁。在市場上可謂是供不應求,價格也自然比豬肉高得多。高含量的蛋白質和低脂肪,讓它獲得了「肉中嬌子」的美譽。
在當今,農村家中自養的牛更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農村人養的牛不餵飼料,飼養周期長,口感也比市場上的養殖牛更好。並且很多牛都是被農村自家人處理掉,然後流通市場的。
這頭老黑肉牛淨重400多斤,這組照片就為大家展示了農村人自己殺牛的過程。相比養殖場的專業屠宰場,農村人自己宰牛可要有趣的多。
由於肉牛老是晃來晃去,捉住它是個力氣活。所以它就被主人家直接用鐵鍬敲倒在地,隨後才做處理。老牛可能也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歸期將至,倒地後還怒吼了幾聲,眼睛裡滿是淚光。說實話表情真是讓人憐惜。可畢竟它是家畜,只有死後才能創造自己的價值啊。
老牛沒意識之後,處理它的人拿來了一塊大塑料布,把它放在上面處理,防止血跡留在地上。其次怕它還會死前掙扎,有幾個人會按住它的腳,然後有專門的人用刀給它剝皮,場面有點血腥。
在幾位農村老大哥的一番努力過後,牛皮也被剝下來了。專門的剝牛皮的老大哥,手腳還是很麻利的。牛身上很多地方都有利用價值,就連牛皮也可以用來出售。更有些地方還用牛角來盛水喝。
最後剝了皮的牛被分成了好多部分,味道最鮮美的非牛腿莫屬了。這部分的肉最有嚼勁,脂肪含量也最少。據悉一頭成年的牛能為農村家庭帶來近萬元的經濟價值。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